“那這錢和糧食哪兒來的呢?”

成玢瞅了一眼糜榮,糜榮心裡咯噔一下,心想:難道龍大哥是想讓我掏腰包給這些村民發工資?我雖然很尊敬成玢,要是一兩百黃金的話,我倒也還能拿出來,但這點金子明顯不夠啊。

“糜榮,你之前不是說,你要是幫我抓到大象,我會重重地酬謝你嗎?”

糜榮無奈地笑了笑,確實說過這話。於是,他心裡明白了:“龍大哥,您的意思是?”

“嗯,對我來說這些錢沒啥大用。你們糜家不是做糧食生意的嗎?就把一部分錢換成糧食,剩下的給黃振國和王戎,讓他們負責發放工人的工資。”

哎,說實話,成玢覺得錢現在真沒啥大用,除非是黃金那種還能收著玩玩。黃銅什麼的,真心不想搭理。

你想啊,這年頭隨便什麼東西放個幾十年不都成古董了嘛,那可比黃金值錢多了。不過呢,現在這些東西貌似也派不上什麼用場,對吧?

至於王戎加入,其實也不是信不過黃振國,主要是錢這個東西,誰拿誰知道,有時候能讓人走歪路。倆人互相監督一下,可能會好很多。

說到錢,那是成玢自已的,糜榮肯定管不著,也不敢管。別說成玢要拿錢出來,就算成玢把錢丟了,糜榮也不會多問一句。所以聽這話,也就點頭說:“是啊,正如龍大人說的。”

然後成玢就問黃振國:“這樣行不行啊?還有啥問題?”

黃振國嘆了口氣,挺感動的樣子:“龍大人這麼慷慨,我黃振國哪還說什麼。我會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絕不負龍大人的好心。”

黃振國已經徹底信服了,心裡明白得很。他知道成玢在森林裡走路就像走在平地一樣輕鬆,所以他們不管是修石板路還是泥路,跟成玢真的沒啥直接關係。

但是龍大人就不一樣了,他對東嶽鄉的關心是真真切切的,而且他還出了大把錢來幫助鄉民。

現在冬天,大家都有活兒幹,有錢掙,不用閒著。黃振國覺得除了龍大人,別人哪兒找這麼好的事兒去?他決定要把這事兒辦得漂漂亮亮的,就像以前搞沼氣池一樣。

成玢同意了,還給黃振國提了個建議,讓他今天就寫個公告,貼到附近的鄉鎮去,招多少人就讓黃振國自已看著辦。成玢的要求很簡單,就是這條石板路得在開春前修好。

黃振國一邊想著得找多少鄉民,石匠,還有要多少頭牲畜,算著除了本鄉能出的人手,還得招多少外來的鄉民。他一邊點著頭,雖然知道這挑戰不小,但他覺得挺刺激的。

成玢讓黃振國幹活去,然後轉頭就對糜榮說:“糜榮,你先把那些錢和糧食運過來吧。對了,別忘了咱們在東嶽鄉要開個商店的事兒。”

糜榮聽了只能苦笑,心說這位龍大人真是的,一開始不是說不要錢,只要在東嶽鄉開個店就行嘛。現在好了,錢也得給,店也得開。

不過說實話,這兩樣其實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東嶽鄉靠著泰山,那的藥材和土特產多得是,多個商行也挺好,以後這些東西都能直接賣給商行,再從那兒運到中原去,挺合適的。

要是路修好了,運輸就更輕鬆了,成本也能降下來,對商行來說絕對是好事。

糜榮就跟成玢說了:“行,龍大人,我這就去準備。”他心裡還想呢,估計換班的人快到了,他得回去交接一下工作,所以也沒再多留。等忙完了這些,再派個人過來把東西帶走就行。

成玢應了一聲,又衝旁邊的糜南點了點頭,說:“還有,謝謝掌櫃,大老遠的跑來一趟。”

糜南一聽這話,可感動了,連忙說:“哎呦,這不算什麼,龍大人客氣了。”

嗨,聽說了嗎?成玢和黃振國最近忙活的大事。等糜榮和他弟弟閃人之後,成玢就留下來找黃振國商量怎麼招募人手。

他自已呢,領著獵人哥們去了象谷,才兩天功夫就已經搞到了七頭大象,估計再幹個三四天,象谷的象得讓他們全包了。搞定這事兒後,冬天還能找點別的活兒幹呢。

說到黃振國,他可沒閒著,把村裡的手藝人都叫一塊兒了,宣佈了成玢的大計劃。一聽龍大人打算弄條四丈寬的石板路,大家都傻眼了。

後來聽說這錢全是成玢自已掏的,咱們這些村民還能掙倆錢,大家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竟然沒人反對了,反而開始誇成玢大方。

一個匠人大哥說:“龍大人這麼幹,我們還有啥好說的,跟著走就是了。”

另一個接過話茬兒:“說得對啊,龍大人這次可是大出血了。咱們這個冬天不僅能掙點錢,還能吃上好飯,真是走運了。”

有人問:“那咱們有工錢拿不?”

“當然有了,”黃振國回答,“不過別忘了感恩,想想你們以前吃的啥,現在又能吃啥。龍大人這份情,得記在心裡。”

“咱們是不是得給龍大人建個廟啊?他配得上這種供奉。”

“等我找龍大人談過這事兒再說吧。別的先別扯了,現在得搞出點具體計劃來。得知道咱們要多少村民幫忙,需要多少手藝人,還有得多少牲口。”

“你們今兒得把這些都搞定,我得向龍老大彙報呢。”

一幫子工匠們在那兒嘰嘰喳喳,討論著怎麼修路。有的以前鋪過路,有的雖然沒真幹過,但好歹見過幾眼。

現在這不是在泰山嘛,石頭多得是,方便得很,不用費勁兒去別的地方挖。不過大家都覺得,從書院到森林邊緣的那二三十里的路不好弄,得砍大樹、挖樹根、搞結實,這可是個體力活。

然後呢,有人出主意說:“咱們何不把小河挖寬點,用河床的石頭來鋪路?這樣水裡旱地都通了,多好呀!”

但是另一撥人說:“好是好,可這得多花多少功夫啊!咱不如看看旁邊的山崖,直接挖石頭得了。”還有人操心路基得用米湯澆,不然容易塌。

黃振國聽得腦殼疼,轉頭跟傅雲說:“傅先生,我還得去縣裡找縣令大人打個招呼。”

“那當然是必須的。等他們討論完,你就去縣城一趟,順便把通知啥的都貼出去,召集人手,省得跑來跑去浪費時間。”

“對啊,龍大人給的時間真的挺緊的。”

成玢帶隊出去忙活一通,回來後總算是搞出了個大概的計劃。咱們需要五千名百姓幫忙,五百名石匠,還有一大堆工具。

採石頭用的工具,還得讓黃振國跑一趟縣城,看能不能借一些。要是不行的話,估計得去鐵匠鋪定製了。

另外啊,至少也得準備五十頭馬或者牛,用來搬運石板和食物嘛。從四面八方來的鄉親們,東嶽鄉這邊得給他們安排住的地方吧?

決定先在書院旁邊搭些棚子,讓大家都住在書院周圍。加上村裡還能騰出點地方,應該就差不多了。現在天氣開始變冷,棉被什麼的也得準備足。”

這一大堆事兒都得黃振國去操心安排,真是把他累壞了,事情太多了。

“黃振國,你得懂得放手讓手下人幹活。比如說張彩他們,讓他們分擔點責任嘛。一個人負責一塊,出了問題就找對應的小吏來處理。你呢,就專心搞些大事兒,像是跟縣裡打交道之類的。真不行,傅雲也能出馬,直接找太守談談。”

成玢實在是忍不住要給黃振國出主意了,畢竟黃振國這死腦筋得改改,親自操辦每件事兒可不是個事兒,諸葛亮那麼能幹最後不也是累垮了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簡單校友

無名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