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們做了,還安排了好些人看著,就怕它們跑了。” 黃振國還是挺上心的。

“那就先這樣吧,晚上再看看情況。” 成玢安慰他。

到了晚上,那大象一整天都在吃,肚子裡應該已經有不少貨了,它再能吃也有限。

要是那養象的人夠機智,提前從遠處搞點草回來喂,這大象晚上說不定能撐個飽肚子,肯定不會像剛來那會兒餓得跟什麼似的。

成玢說完,黃振國不得不同意,突然他想起了個問題:“對了,龍大人,您知道不,大象拉的便便特別多。最近天氣又熱,一晚上過去,那臭味簡直了,蒼蠅蚊子到處都是。這種情況咋辦呢?”

說起這大象啊,吃得多拉得也猛,黃振國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這樣的情況。

早上起來一看,象圈裡的便便堆了好幾座小山,周圍蒼蠅蚊子嗡嗡的,臭得不得了,大家都捂著鼻子走。現在才三頭大象呢,要是再來幾頭,黃振國都不敢想象會怎麼樣。

成玢聽了這話,心裡偷著樂呢。他抓大象其實有他的算盤,接下來他還打算弄個沼氣池。

考慮到大象那麼大個兒,力氣又大,在農村其實能派上用場的地方並不多。畢竟,大部分活兒,牛也能幹得好。

要公平說,大象吃的比牛多,但乾的活兒跟牛差不多,誰都會選牛而不是大象。所以呢,就得找找其他方面的好處,比如說,這大象的便便就能體現出它們的價值了。

哎呦,你們知道嗎?成玢這傢伙居然跟我們說,大象拉的多其實是件好事兒。

想象一下,一頭大象一天能拉出差不多一百公斤的便便呢,那可比百人還多!要是咱們沒個沼氣池啥的,這些便便除了給土地增肥就真沒啥用了。

但有了沼氣池,情況就大不一樣了,能把這便便變成沼氣,用途可大了去了,不僅能燒火取暖,還能用來種地養魚什麼的。

想想看,如果你家養了一頭大象,它每天拉的便便變出來的沼氣,夠用來滿足你家的日常需要了。

而且,別以為沼氣就只能點火燒燒,其實剩下的那些殘渣和沼液對田地和魚兒都好得很。對了,別搞錯了,養魚可不是直接喂便便哦,是用便便養出蚯蚓和其他的小蟲子,魚兒才吃的。

成玢還說了,雖然養一頭大象得花不少糧食錢,但如果咱們能好好利用它的便便,形成一個產業鏈,算下來養象可能還賺錢呢!現在這時代,人均佔地兒那麼多,這主意聽著還挺划算的。

“龍大人,龍大人?”

成玢突然想到了點什麼,就對糜戌說:“嘿,糜戌,讓阿黎別磕頭了,起來吧。” 等阿黎站起來後,成玢整理了下思緒,然後吩咐說:“黃振國,你今天帶人去書院邊上挖個大圓坑,記得啊,得是圓的。”

黃振國好奇地問:“那這坑得多大呢?”

“一丈深怎麼樣?然後長度兩丈到三丈左右?”

旁邊的傅雲聽了,也有點懵,就問:“龍大人,咱們這是要挖池塘嗎?”

成玢腦袋裡翻來覆去地想沼氣池的事兒,說實話,他對這玩意兒瞭解不多,心裡就有個大概的譜兒。他得把這概念說清楚,然後讓黃振國找人來搞定它。成玢倒不擔心,覺得這技術不算複雜,應該能整出來。

“等等,我說錯了,不是要挖個坑,是挖個窯,你們知道土窯嗎?” 大家當然懂,連阿黎也是點點頭,鄉村裡用土窯存東西老早就有了,什麼山藥窯、紅薯窯的,這種古老的法子現代也還有人用呢。

“就想象成挖個窯。” 成玢又強調了一遍:“但是得注意,這個窯得密封好,還得牢固,一個進口一個出口。”

黃振國一字一句記下了成玢的話,忍不住問道:“龍大人,這土窯得挖在地下吧?肯定得密封好啊!”

成玢心裡面想,這得挖個池子,“那就水倒進去還不能漏到土裡去,”感覺挺難的。

黃振國一聽,眼睛都快掉出來了:“龍大人,這事兒可不好辦啊。”

咱們這兒沒水泥,連橡膠都沒有,挖個土池子也不是燒陶瓷,要弄成像成玢說的那樣,確實挺費勁的。不過嘛,成玢知道個小竅門,就是給土表面塗層釉,就像王戎以前送他的那些有釉的陶器,水就不會滲了。

但是,成玢可不會告訴黃振國用這招,因為這樣一來成本就上去了,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要想讓什麼東西流行起來,還是得讓老百姓覺得划算,特別是這種新鮮事物,簡單易操作才是硬道理。

於是成玢就說:“我知道有點難,但是你們得想辦法克服啊,記得,得用最便宜、最容易找的材料來修這個土池子,讓那些工匠們動動腦筋。”

嘿,黃振國那張臉可真是夠瞧的,就跟個苦瓜似的那麼皺巴巴的。他得幹活兒,而且呢,還得挑那些便宜貨,隨便找個東西湊合用,這事兒聽著就不怎麼好搞。

然後成玢還沒完沒了的問呢,“咱們這村子裡有沒有鐵匠啊?”

黃振國又得趕緊回答,他說:

“龍大人啊,咱們這是有鐵匠的。但是呢,那鐵匠老頭年紀大了,手腳也不怎麼利索了,只能做些簡單的小玩意兒。像什麼獵人用的獵刀啊,那些高階點的,我們都得跑到奉高縣去買呢。”

“得是像傅雲手指那麼粗,哦不,傅雲的手指太細了。找個差不多的,五尺長的鐵管子,頂上得有個活絡的小裝置,能開能合的。”

成玢一邊說,一邊示意傅雲在地上畫個圖樣出來。他還特別囑咐,管子得是空心的。等大家都聽明白後,他又問:“這玩意兒,你覺得值多少銀子?”

糜榮想了一想,回答說:“龍大人,這價格倒是不貴,但是得要手藝好的工匠才能做出來,不是隨便哪個鐵匠都能搞定的。”

“那行,先弄一根試試。”

只要第一根出來了,接下來就能大批生產,成本自然就降下來了,複製起來也容易多了。

哎,其實吧,成玢本來是想用銅管的,因為那時候的銅可金貴了,是做硬幣的主要材料。不過呢,考慮到成本問題,還是先用鐵湊合著。鐵就是容易生鏽,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得換新的,但也只能將就一下了。

傅雲看成玢說完了,就忍不住好奇地問:“龍大人,你讓黃嗇夫挖窯,又讓糜掌櫃弄鐵管子,這是搞啥玩意兒啊?”

成玢心裡暗笑,覺得帶著將近兩千年的科技知識真是爽,有種自已聰明絕頂的感覺。在現代,這些原理誰都知道,可在三國這年代,那就神秘多了。

他得意地說:“這是我那套‘物理、化學’仙術中的一種,叫做‘變廢為寶’。”他這麼一說,周圍的人都對他肅然起敬,心想龍大俠要開始展示真正的神通了。

接著成玢繼續編故事:“我這招兒就是把大象的便便變成一種叫‘沼氣’的寶貝,而黃振國要挖的那個坑,就是我們的沼氣池。”

黃振國突然意識到,龍大人讓他做的事可真不是鬧著玩的,這任務可夠重的。他立馬來了精神,激動地拍著胸脯保證:“放心吧,龍大人,我黃振國絕不會掉鏈子,這沼氣池我一定建得漂漂亮亮的!”

成玢挺滿意的樣子,誇了句\"真不錯\",然後轉頭問糜榮:\"你定製的那個管子也有名字了,叫做沼氣管。\"

“龍大人,我這就吩咐手下去縣裡處理這事兒。”糜榮說完就招呼了一個護衛過來,跟他嘀咕了一陣,讓他趕緊滾回鎮裡去,別耽誤龍大人一會兒秀“仙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國演義

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