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成玢的心裡頓時有些複雜了,站在人的觀點,這種行為無異是畜生行為,畢竟不管孩子是死是活,斷然沒有利用屍體這一說。

但是如果在站在野獸的觀點,以一個死去的小縞鬣狗來換別的小縞鬣狗順利的出生,對於野獸的繁衍無異是有好處的,或者這根本就是野獸的本能。

死去了的不管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別的野獸的孩子,只有一個作用,那就是食物,維持自己生存的食物。

雖然明白了,但是成玢仍然有些唏噓,不過對母縞鬣狗倒不如先前那般憎惡。

因為成玢相信,如果這個時候母縞鬣狗周圍如果有幾隻兔子或是野雞,或者母縞鬣狗這個時候有充足的體力能生下剩餘的小縞鬣狗,那麼母縞鬣狗肯定也不會吃掉自己的孩子。

這是母性的偉大,任何生物應該都有這種偉大的母性,母縞鬣狗只是選擇了最適合此時的方式而已。

在觀察縞鬣狗繁衍過程中,研究人員成玢記錄了一隻母縞鬣狗順利產下七隻幼崽中的最後兩隻。

生產過程極為耗能,致使該母鬣狗全身皮毛被汗水溼透,體力極度透支,表現為顯著的喘息。儘管處於虛弱狀態,母狗仍舊本能地舔舐其新生崽以維持其清潔。

在出生後的幼崽中,有一隻未能存活,從而將總數降至六隻。值得注意的是,第六隻幼崽在其額部具有一個顯著的紅色胎記,大小與硬幣相仿。

這一特徵可能會影響其在同伴中接受的程度,因此成玢希望其餘幼崽能夠接納而非排斥它。

成玢進一步觀察到這六隻幼崽在初生階段便進入休眠狀態,這是它們適應新生態環境的初期表現。對於剛誕生的生命而言,尚未意識到環境中潛在的風險。

與此同時,母鬣狗在生產後迅速恢復其腹部體積,無需經歷類似人類的產後休養期。其生理機制旨在快速復元,以保障充足的營養攝入,支援乳汁的產生,確保下一代的成長需求得到滿足。

經過仔細的環顧確認安全,成玢無聲地後退並繞行一週以排除潛在威脅。確信環境無害後,她才迅速離開了現場。

儘管中間遇到了一些意外,但結果證明成玢的努力是成功的。六隻幼年的縞鬣狗順利地降生,這標誌著成玢近期的付出獲得了成果。

當成玢抵達玄龍潭時,天色已近凌晨五點。他攀上木屋,檢查了丟丟、奇奇和乖乖的巢穴,確認一切正常之後,她正打算短暫休息。

然而,一陣細微的蛋殼破裂聲打斷了她的計劃。她立刻警覺起來,目睹了一條小蛇破殼誕生的場景。

繼成功輔助縞鬣狗繁殖之後,成玢辛苦帶回的蛇蛋也開啟了孵化過程。毫無疑問,秋季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充滿收穫的季節。

在首次目睹剛孵化出殼的幼蛇時,成玢被其微小的體積所震驚。新生蛇體與牙籤的粗細相似,長度尚不足十厘米,而稍大者的直徑堪比一根純奶吸管,長度也僅是十幾厘米而已。

這些小生命裹著卵黃囊,甚至眼睛是否開啟也無法辨識。不過從它們扭動的身軀可以肯定,它們是生機活潑的。

為了細緻觀察,成玢將頭低下,謹慎到不敢張嘴呼氣,深怕一口氣便會將這些弱不禁風的幼蛇吹走。由於幼蛇體積之小,加之顏色尚未鮮明,成玢無法辨認其具體蛇種。

然而,令成玢詫異的是,這些幼蛇對成玢的接近並未展現出任何抗拒的跡象,似乎對他的存在漠不關心,這讓成玢相信,這些幼蛇已經對他的氣味產生了熟悉。

生物本能的力量不容忽視,正是這股力量使得眾多動物能夠持續繁衍,並在這個星球上生存。

以蛇為例,它們在地球上生活了近一億多年,許多物種滅絕,然而他們依然活躍,這種強大的生存能力主要源於其卓越的本能。

在成玢觀察下,這條新出生的小蛇開始進食剩餘的蛋液,甚至將碎殼一同攝入。儘管體型小,但蛇的口能張開到令人驚訝的程度。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後,從一介布衣到富可敵國

天道酬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