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活兒,就得看鄉親們的本事了。他們得把那些小石頭挖出來,然後用根棍子挑著兩個筐或者揹著筐簍子把小石頭弄遠,扔到附近的森林裡去。

這活兒看起來簡單,但工具簡陋,全靠自已一把子力氣。這也是為啥得花個十天半個月的原因。成玢還納悶呢,他們怎麼不用牛呢?難道是牛太少了?

“傅雲,你們這個東嶽鄉到底養了多少頭牛啊?”成玢好奇地問。

傅雲有點懵圈,但黃振國馬上接話兒說:“龍大人,我們東嶽鄉總共有二十五頭。耕地的牛有二十四頭,朝廷的就十頭。說起來,三郎家也有一頭,挺壯實的能頂幾頭牛那個是阿戎家的。”

成玢好奇道“王戎你家那頭牛不耕地嗎?”

王戎答道:“龍大人,大牛野性太大,是我阿爹在林子裡撿回來的小牛,我割草餵養長大的。本來還想讓它幫忙耕地,但它脾氣倔,咋罵都不聽,動起手來還會頂人。”

“不過沒餵過精料自已就長這麼壯實,帶它進山的時候,發現大牛特別給力,遇到野獸會主動上,不像那些耕牛還得好吃好喝供著還很膽小,大牛好好哄著也給駝東西的。”

“所以我就攔住了我阿爹沒讓宰殺它,一直帶著它一起進山。”

成玢心說那可是現代版牛魔王啊,接著寫道“那你們怎麼不用牛馱東西呢?”成玢覺得要是用牛來扛貨,肯定快多了。

馮琳胭接過話茬兒說:“龍大人,明年春天還得靠它們耕地呢。現在這些牛都瘦得不成樣子了,得讓它們冬眠一整個季節,明年才有勁兒好好幹活。”

成玢只能笑,他真沒聽過這說法,不過他知道在古代,耕牛可是寶貴的動物,養膘期間一頭牛得吃五個人糧食,那些小戶人家根本養不起,可能得省著點用。

“李小娘子,你那鍋子的東西還沒煮好嗎?”

李娘子的大鍋裡還在冒熱氣,已經煮了好久了。

“龍大人,這是野牛的腿骨,得熬出油沫來,放在菜裡可好吃了。”李小姐笑著說。

成玢很驚訝,“誰教你這麼做的?”

“是李郎中教我的。”

成玢知道這個李郎中,但是他沒見過,這李郎中從來沒來過這裡,難道他不僅是醫生,還是廚師?

王戎這時候對糜老闆說:“糜掌櫃,能借一步說話嗎?”

糜掌櫃看看成玢,點點頭,兩人走到一邊去說話,半天后回來,王戎臉上掛著笑,“謝謝糜掌櫃。”

成玢好奇看著,王戎咋地還謝上了。糜榮這開商行,不就是靠生意賺錢嘛,顧客上門了,哪能說不呢?

“啊?”成玢一臉懵,“你們倆這是在聊啥呢?”

糜榮就解釋說:“龍大人,就是王姑娘剛跟我談了個買賣。”

“哦?”成玢還是有點兒沒跟上節奏。

“龍大人是這樣的,我剛跟糜掌櫃聊起來,覺得那些鄉民可能有些好東西捨不得吃,得找個靠譜的商行來賣,糜掌櫃也同意收購了。”

“等等,你們倆說得這麼玄乎,其實不就是個買賣嘛,一個想賣,一個想買,很正常的事啊。” 成玢聽他倆說得神秘兮兮的,其實說白了不就是日常的生意往來。

“是這樣的,糜掌櫃打算派人到咱們東嶽鄉,專門收我們的山貨。龍大人,平時我們賣山貨,要麼便宜賣給那些走街串巷的販夫,要麼就得大老遠跑到奉高縣或者贏縣,麻煩死了,價錢也高的有限。現在這樣多好啊

,方便多了,大家都挺高興的。”

成玢聽了點頭,看著糜榮說:“糜掌櫃,我好像沒在東嶽鄉看到過糜氏商行的分行吧?”

“龍大人,您說得沒錯,整個泰山郡就贏縣一家分行。”糜榮認真地回答。

“那東嶽鄉這能不能也開個分行啊?”成玢問。

“這個嘛...”糜榮看起來有點為難,其實他心裡清楚,東嶽鄉太小了,人流量不夠,開分行不太划算。但他這個表情,多半是為了給成玢看的。

“要是你答應開分行,我就能幫上忙的,一定盡力。”成玢給了個承諾。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海經,隱藏大佬

白孩兒桃子

三國召喚之大唐天下

忠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