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都走了以後,成玢才鬆了口氣。看起來村民們接受他了,沒有給他冷臉看。他想,只要大家慢慢習慣了他在這兒,其他人也會慢慢接受他的。

說不定,這些鄉親們還會主動去跟外面的人說他的好話呢,那可就省了他不少勁兒。

因為這事兒,成玢想著請他們吃頓好的也挺值的。所以他跟黃振國打了個招呼,就轉身進了森林,得去打點大野味回來。

這次,他打算獵個聖水牛。這種牛原本是在草原上混的,但是漢末這個時期的漢朝哪兒還有那麼多草原啊。

所以它們就跟亞洲象一樣,搬到了森林裡頭。不過成玢發現的聖水牛數量不多,成玢在這附近也就見過兩群,每群大概三五十頭那樣。

聖水牛在後世已經因為過度捕殺而滅絕,這個時候還是很多的,聖水牛體長3米左右,肩高米左右,體重也就1000斤左右,在這個時代算是很小的野牛類。

成玢這次挑了一頭年歲已高的公聖水牛獵殺,心裡琢磨著,回頭可以號召相信他的人們一起建個養殖場。用咱泰山上的純天然生物資源,養上一批動物,既維護了生物鏈,也讓大家吃得開心。

黃振國自告奮勇來烤肉,成玢就在旁邊打個下手。

火堆裡火苗跳躍,烤肉的香味在林子裡飄得到處都是,那味兒一出來,不管是打獵的還是種地的,大家幹活都格外給力。

這年頭的人簡單得很,有頓好吃的就是好日子。

透過這事兒,大家都看到了捉蟲子也能掙不少錢,想想看,妖龍大佬請大家吃飯,都是野牛野鹿啥的,抓幾隻兔子、山雞還不是小菜一碟?這下誰也沒疑問了。

晚上大家回到村裡,一家傳一家的,東嶽鄉的人們不知不覺間就認定了一個道理:跟著妖龍大佬混,準沒錯,起碼有肉吃!

別小看了那些口號啊,就跟古代農民起義似的,每個朝代的農民起義都有自已的口號。一遍兩遍的可能沒啥大用,但是要是喊個千遍萬遍的,那可就深入骨髓了,大家也就深信不疑了。

就像明末的李自成,就是喊口號的高手。他接棒闖王后,雖然被明朝軍隊追得東躲西藏,形勢岌岌可危,但他一喊出“均田免賦”的口號,瞬間就火遍大江南北,成了最牛的起義軍大佬。

那句“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連小孩子都會唱,可見他的號召力有多強。他最後直接把明朝給幹翻了,雖然有其他成分,但老百姓的支援也是不容忽視的。

現在大家對這個還沒啥概念,但要是成玢能一直這麼幹下去,大家遲早會把這個當成鐵板釘釘的真理。

到時候鄉民間就該流傳著比如:“聽說了嗎?跟著龍大人混有肉吃,咱們東嶽村的人可就有口福了。”

東嶽鄉的鄉民肯定會超級支援成玢,說不定還會給他建個廟,把他當活神仙供起來呢。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誰也不會想那麼遠。就說現在吧,這批人一回到村裡,肯定得跟大家聊聊今兒的奇遇。

聽說龍大佬又擺宴了,還是肉食大餐呢!一下子,去修書院這事兒就變得火起來了。

村裡人都跑去找黃振國,都說想去幫忙修書院,說白了,其實就是想蹭頓好飯吃。人太多了,黃振國都忙得回不了家了!

這天傍晚的時候啊,傅雲和王戎搭著牛車帶著一幫子人慢悠悠進了東嶽鄉。

帶頭的那位,胖乎乎的,臉蛋兒圓滾滾的,笑起來特別討喜,那人就是糜榮,兗州這邊兒糜氏商行的大掌櫃。

他後頭跟著的,小心翼翼的那個傢伙是他手下管事糜九。他們這商行在中原可是響噹噹的大糧商,到了這小地方自然也是名聲在外。

平時啊,糜榮這大老闆不怎麼出來溜達,甚至泰山郡也很少來,頂多跟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混混,拉拉關係什麼的。不過這回,他親自跑到東嶽鄉來,當然是因為糜九回去跟他說了這兒出了個妖龍的事兒。

糜榮讓人拿謁清傅雲過去一趟。這回聽傅雲一說,那妖龍的事兒居然是真的!雖然聽著挺玄乎的,但糜榮還是決定了,得親自跑一趟東嶽鄉,見見那個啥,傅雲說的妖龍大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世亂書

九成公

天下第一駙馬爺

虎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