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呀,龍大人,您說得倒輕鬆。那些縣除了奉高縣離我們東嶽鄉跟贏縣差不多可是遠得很啊!就比如說,到奉高縣得走上一整天,其他的縣就更別提了,十天半月都走不到,路上還危險重重。”

“行,那咱們就先以東嶽鄉為中心在周圍轉轉,每個鄉派上一兩個人去,讓生意遍地開花!”成玢提議道。“先用煎餅吸引大家注意,開啟思路。等到後續,我還有更多賺錢的生意呢,到時候東嶽鄉的人肯定更積極。”

到了晚飯時間,大家都吃上了煎餅。發放的時候,小吏們還不忘提醒大家:“記住啦,這可是龍大人的煎餅,吃了它,要記得龍大人的好哦~”

果不其然,龍大人的煎餅就像野火一樣迅速在周邊鄉縣傳開了。

幾天功夫,整個奉高縣的人都知道這便宜又好吃的餅食了。

而且對很多窮人來說,這煎餅成了他們的主食。多虧了這煎餅,這一年,咱們奉高縣幾乎沒人餓肚子呢。

龍神大人的長生牌位已經悄悄地被人在家裡供著了。

大家都覺得龍神大人是從天上來的神龍,來解救他們的呢。成玢在奉高縣可是有了不少影響力了。

還有,這幾天東嶽鄉和書院的發展可真快,感覺每天都能感覺到進步。

對了,你知道他們為什麼先改造那條小河嗎?本來修個路就完事了,為啥非得動那小河呢?原來,這是傅雲讓匠人們做了小船後,黃振國想到的點子。改造小河主要是為了運石頭。

這石頭啊,是在泰山那邊採的,離書院大概也就五六里地,小河那邊也不過八里。

聽著不遠是吧?但你得知道,那些鄉民得把重重的石板搬過來。

成玢打算把這些切成大石板,鋪成條路。這些石板可真夠重的,一兩千斤都不止,得要二十多個壯漢才能抬得動,拖得動。這效率嘛,確實有點兒低。

那些手藝人啊,他們可是真聰明。你想啊,當路越修越靠近東嶽鄉的時候,他們就知道不能老用抬的來搬木料了,那太費勁兒了。傅雲那小船給了他們個好主意,用船運,省力又省時間!

然後呢,這河道就開始變寬了。原來才一兩米寬的小河,最後變成了六七米寬的大傢伙。下游還修了個攔水壩,河水位一下子漲到五六米深。這下好了,木筏上放著石板都能輕鬆地在河上漂過去了。

成玢說,以後無論是走水路還是陸路,都能連通東嶽鄉和書院了。

這河道變寬了還有個好處。現在旱季,東嶽鄉旁邊的奈河都乾涸了。

再加上跟另一個鄉的矛盾,水都成問題了。現在好了,等於多了個水源。

黃振國打算等路修好後,從河邊挖幾條溝渠,把水引到整個東嶽鄉去,這樣大家就不用擔心沒水喝了。這也算是修路帶來的一個額外好處吧。

黃振國對河流擴充套件和修路進度可真是挺滿意的。從東嶽鄉一路到書院的那段規劃好的路上,所有的樹都給砍光啦!

不過呢,接下來還得把地面弄平,夯實基礎,那些頑固的樹根也得給挖出來。

說實話,這活兒可不輕鬆,因為那樹根多得要命,還亂七八糟地長,用鋤頭搞這些堅硬的樹根效果真不怎樣。

要是有挖掘機就好啦,現在得靠手工慢慢來,所以嘛,這活兒得花上不少時間。

聽說採石場那邊的石頭硬得跟什麼似的,黃振國給成玢支了個招,說要搞定這些硬石頭就得用一種叫泡鑽法的老辦法。

說白了就是煮一大鍋醋,然後把熱騰騰的醋澆在石頭上,再用鐵釺去鑽。

這買醋的錢不是小數目,而且這方法還特別耗時。得等醋把石頭泡軟了,才能開採。那幫石匠日夜拼命幹,一天也就搞出十幾塊能用的石板。

書院那邊倒是快,石板路都鋪好了。那些石板青中帶黃,石匠說這可是砂石,耐磨得很。

鋪好後還得打磨,讓石板之間結合得更緊實。隨著路越鋪越長,大家都覺得走這種路真是太舒服了。

黃振國一說起這路,得意的道,“這路簡直比洛陽城裡的還好。”他跺腳,那聲音砰砰的,聽得出來他有多驕傲。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連帶著賣煎餅的生意都火起來了。

現在各個鄉里那些煎餅攤子現在可火了!每個攤子的生意都好到爆表,大家都喜歡得不得了。

這些人們為了迎合各種口味,真是創意百出,有的在煎餅里加點兒蕪菁條,有的塞點兔肉乾,還有的弄些野菜啥的。

但不管怎樣變花樣,那三樣核心的東西——雞蛋、油脂和麵糊——是一點都不會變的,保證還是那個老味道。

說起來,東嶽鄉的那幫人現在可是賺翻了,每天從四面八方的錢就像流水一樣湧進來,他們的腰包那是鼓得不行了。

要是在這附近提起東嶽鄉,誰不是豎起大拇指說,那地方最近是發了一筆橫財,簡直就是土豪鄉啊!

不過呢,實話實說,雖然掙的錢確實不少,但也真花出去不少。就連象群的食物都得花錢買呢。

那二十來頭大象啊,真的不是那麼好馴服。阿黎他先搞定了幾隻小象,因為沒馴服的大象可幫不上忙,天天就知道吃,那個草料消耗量簡直了得。

現在天氣慢慢冷了,野外新鮮的野草也少了,泰山裡那邊樹木也開始掉葉子,得買差不多一半的草料,這錢花得挺心疼的。

不過,多虧了糜氏商行幫忙,特別是糜榮那傢伙,雖然忙著交接工作,還是記掛著成玢。東嶽鄉的人要是有什麼困難,糜氏商行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兩方的合作越來越默契了。

鄉民覺得那些大象邊上的沼氣池,真是個神奇的玩意兒,把穢物扔進去,就能變成火,而且還挺持久的。

東嶽鄉的人們可是對這沼氣池很上心啊,現在正打算在全鄉推廣開來呢。不過呢,這得花不少錢去建,又得費一番周折。

東嶽鄉的村民們現在過得挺滋潤,雖然口袋裡的錢不算多,但他們都把資金投資在了其他有價值的東西上。

當然啦,不是所有人都看得遠,有的人還是挺只看眼前的。幸好成玢現在在鄉里威望很高,只要黃振國一說這是龍大人的意思,大家都會樂意跟著做,畢竟得支援龍大人嘛。

成玢現在常在村民面前晃悠,大家也慢慢習慣了他的存在。雖然每次成玢出現,大家都要磕頭喊他龍神龍大人,不過村民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反而感到心裡踏實。畢竟,龍神龍大人天天都來,說明他在保佑著大家。

至於諸葛亮他們三個,開始跟傅雲學知識了,但是武也沒落下。尤其是諸葛亮,學得特別上心,一方面是他自已就喜歡,另一方面,成玢也給他指了個明路。

“龍大人,我覺得光習武可能沒啥大用,我還是想學學怎麼治理國家的。”諸葛亮和成玢單獨聊天的時候,也沒瞞著他就是路過好奇才來的。

“諸葛亮,你就真的只想做個背後出主意的人嗎?有沒有試過想要站在前面,當個主公或者大將軍啥的?你得知道啊,搞定一個國家,手裡得有點硬貨色,軍隊這玩意也得找個靠山。” 成玢就這麼問諸葛亮。

他其實心裡有數,諸葛亮最後會是個腦力派的,給劉備出主意什麼的,兵權在劉備在時也都是間接掌控的,可這也說明諸葛亮不是那種野心勃勃的傢伙,不像那種要稱霸的料子,成玢也不是那塊料。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性入侵

至尊紀念版哥布林

靈氣復甦之我自帶系統

神域龍主

全民三國:小兵傳奇

於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