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玢最容易上手的陽燧因為陽光不好今天用不上,鑽木取火成玢這體型太難搞,所以成玢決定用燧石,他用幾根小木棍跟細樹藤,費力的分別纏住了燧石跟激打燧石的小鐵條,成玢在枯草跟幹葉上放了一點艾絨。

然後蟒嘴叼著燧石,蟒尾卷著鐵條,輕輕敲打在燧石上,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成玢實驗了好一會才成功的把火星精準的灑在艾絨上,艾絨嗤的一聲就著了,成玢趕緊往上添了一些乾乾草。隨後火苗漸漸越來越大,成功了。總算點火成功了。

稍微等下都開始燃燒後成玢開始填小柴火,然後開始裝填木頭,木頭燃燒後會形成木炭,在沒有煤情況下可以用泥把木炭蓋住,這樣可以把火種留最長時間,只要木炭有一點火星掃掉泥巴就會再次燃燒起來。

成玢加的柴火很多,畢竟這裡最不缺的就是木頭,乾的不夠只要火燃燒起來溼木頭放進去一樣燃燒,看著空地上的熊熊大火,成玢非常歡喜,有種小時候烤火的感覺。距離恢復人類生活又近了一些。

“慢慢來,一切總會越來越好的。”

點著火後,成玢開心了好一陣兒,可沒多久就發現,麻煩事才剛剛開始呢!

點火的目的就是烤制食物,而成玢現在除了肉乾沒有其他食物,便用小木棍串一塊在火上烤,這幾天進食的全是生鳥蛋,可以想象燒烤帶給成玢的吸引力有多少。

其實成玢以前跟妻子還沒女兒時有時也會帶好烤架木炭食材材料去野外燒烤,自負雖然不能說多好吃但也不比燒烤店差了,但這次烤制,卻讓成玢有點鬱悶不已。

以前在手機上刷到影片裡武林高手在野外烤肉,不管是烤雞、烤魚,還是烤兔子,都是烤的表皮金黃酥脆,看著比在餐廳廚房裡烤的都好的多,現在成玢用親身經歷證明了全是他喵的是忽悠人的,除非那些武林高手全是廚神。

成玢在烤制的肉乾儘管溫度達到了,但不幸地,肉乾在烘烤過程中遭受了過度煙燻,導致肉變得焦黑,外表上變成這樣讓成玢對這塊肉乾一點食慾也提不起來,成玢沒辦法只能把這塊肉放到玄龍澗下面衝了衝,放入蟒口中感覺挺溼潤的,有點淡淡的煙燻味,卻無法品嚐出肉味了。

成玢再次來到小河邊,抓了一隻大沼蝦,這隻沼蝦個頭比成年人小臂還長一點,他小心地剝了部分殼,然後用一根細長的樹枝穿起來,放在旺盛的火焰上燒烤。隨著滋滋的聲響,成玢心情舒暢,然而沒過多久,樹枝被火苗燒斷,大沼蝦瞬間落入火中,火焰頓時更高了。成玢就感覺這一刻似乎無數羊駝從他腦袋上踩過。

成玢仔細思考一下,烤肉似乎有些不切實際,或許應該把食材嘗試扔火裡直接燒,比如挖出個芋頭扔火裡。

成玢種的芋頭已經萌發新芽,然而,這並不影響他品嚐其中的一兩個。如果口感符合預期,成玢計劃未來將對這些芋頭進行大量種植。所以他挖出了一顆芋頭,去除了嫩芽,放到了火堆中。

他細緻地利用樹枝調整了芋頭的位置,並在上面覆蓋了乾枯的木頭,以期在一個至兩個小時內將其煨熟。關於煨的時間需要多久,成玢並不清楚。如果這樣做出來還不好吃,他就考慮製作叫花雞了。

在專業烹飪領域裡,傳統的叫花雞烹飪方法被認為不僅簡便,而且具有歷史淵源。其製作流程非常簡單:首先,對家禽進行屠宰並去除內臟,隨後使用潮溼的泥土將整雞包裹。

接下來,將其置於高溫環境中,例如火堆內,進行烤制。此過程中,泥土起到保護和均勻傳熱的作用,無需新增任何調味品即可保持雞肉的自然風味。

隨著泥殼的逐漸乾燥硬化,雞毛會自然脫落,從而避免了繁瑣的除毛步驟。

據傳,這種烹飪手法由古代一位名叫花子的乞丐所發明,並且由於其獨特之處一直延續至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於世間為人

安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