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在異時空,明朝趁蒙古土默特部內訌之機,出兵佔領了青海牧區,並嚴防死守蒙古人再來。

“外喀爾喀三部”原是“達延汗”第十一子格哷森札札賚爾的後代在管理,最初在喀爾喀河流入貝爾湖西邊一帶遊牧繁衍。格哷森札札賚爾有7個兒子,分領7個“鄂托克”,原本還能過著世外桃源般的“恬靜生活”。

但後來,喀爾喀部也向克魯倫河下游發展,並在右翼蒙古“俺答汗”、博迪汗等東征“朵顏三衛”時,從北方進攻,奪取了相當部分領地作為牧場。格哷森札札賚爾的子孫們也曾屢敗瓦剌各部,併成功將其驅逐。

其第三子諾諾和之子阿巴岱賽音汗,在科布多地區打敗了和碩特部,曾一度控制了瓦剌(衛拉特)。直到西元17世紀初,其長子阿什海洪臺吉之孫賚瑚爾汗屢仍能敗瓦剌,並佔有控奎、扎卜罕河流域等地。

與此同時,阿什海洪臺吉另一位孫子、賚瑚爾之從弟碩壘烏巴什(阿勒坦汗)也向唐努烏梁海地區擴張﹐據有吉爾吉斯湖、烏布沙湖、貝克木河及薩彥嶺一帶,並建立了“和託輝特部”。

西元1587年,阿巴岱賽音汗被“三世達賴”授予了“大威儀瓦齊爾汗”。從此,喀爾喀蒙古諸部首領也相繼稱“汗”。清朝建立後,格哷森札札賚爾部分子孫們形成了後人所熟知的漠北蒙古三部。

其中,賚瑚爾汗長子素巴第為“札薩克圖汗”,所部號“札薩克圖汗部”。阿巴岱賽音汗孫袞布為“土謝圖汗”,所部號“土謝圖汗部”。阿敏都刺勒系後裔碩壘為“車臣汗”,所部號“車臣汗部”,與俄羅斯車臣無關。

諾諾和子圖蒙肯被“達賴喇嘛”授予“賽音諾顏”稱號,其後裔在清雍正朝初期進擊準噶爾有功,封“賽音諾顏汗”,所部號“賽音諾顏汗部”。至於薩木貝瑪後裔,則成為了西北蒙古唐努烏梁海的王公。

“內喀爾喀部”歸“達延汗”第五子阿爾楚博羅特掌管。由於他有5個兒子,因此分為5個“鄂托克”,包括巴林、札魯特、巴嶽特、烏齊葉特、弘吉剌等部落。到了嘉靖中期,“內喀爾喀部”前往遼河套地區遊牧。

如此一來,就嚴重威脅到了明遼西邊境的安全。由於其侵佔了“朵顏三衛”的部分地盤做牧場,因此經常出現在明朝官方史料中,常見有阿爾楚博羅特第五子炒花率領騎兵寇邊,而他為“內喀爾喀部”掌權者。

“察哈爾本部”直屬於大汗領導。在“達延汗”逝世後,其長孫博迪阿拉克可汗即位。此時的蒙古各部都必須定期前往大汗本部繳納貢賦,朝見圍獵,商討國家大事,按照大汗頒佈的“札薩克圖汗大法”治理部民。

在“兀良哈人”多次侵擾大汗駐地後,博迪阿拉克可汗對兀良哈人進行了嚴厲打擊,由於戰爭的勝利,他被上尊號“庫登汗”。西元1547年,庫登汗去世,其子達賚遜繼“承庫登汗”的尊號。

但由於駐地水草枯死,遼河套的水草豐茂,加上右翼蒙古的“俺答汗”咄咄逼人,恥於居於侄子領導的局面,因此,達賚遜庫登汗不得不領導大汗本部於同年東遷至遼河套一帶放牧。

儘管“察哈爾部”仍是全蒙古共主,諸部落必須聽“大汗”(達延汗)號令,交納貢賦,但蒙古草原卻是缺乏統一的經濟基礎來鞏固統一,和之前成吉思汗分封后不久,其子孫之間由於血脈疏遠就互相攻擊一樣,“達延汗”分封的時間越久,則各部之間就越傾向於割據自立,互相稱雄,於是就避免不了地要爆發戰爭。

東遷後,“俺答汗勢力”迅速擴大,一直到達了“兀良哈”地區。西元1558年,圖門汗即位,為消除統治集團內部的政治對立、加強大汗權威,他任命蒙古有權威之領主為執政,即:

“令左翼三萬人內察哈爾之阿穆岱鴻臺吉、喀爾喀之衛徵索博該、右翼三萬人內鄂爾多斯之庫圖克徹辰洪臺吉、阿蘇特之諾木達喇古拉齊諾延、土默特之楚嚕克鴻臺吉執理政事,遂稱為扎薩克圖汗,共致大國統治於太平。由珠爾齊特、額里克特、達奇鄂爾三部落取其供賦,俾大眾安戢。”

這些實權人物在大汗左右出謀劃策、籌備國事,這就協調了多方關係,避免了不必要的猜疑。於是,“圖門汗”勢力到達了東北,開始對女真人收稅。明朝也將其視為大敵,這些都是圖門汗施政有效的證明。

他還改變了長期對附屬部落的納貢和攤派政策,採取徵收賦稅的正規辦法,相較於某些大汗純粹用軍事武力搶奪的效果好得多,並促進了蒙古社會的發展,得到了廣大牧民擁護,進而也加強了“大汗權力”。

西元1573年,因為圖門汗弟弟和女真王杲聯姻,蒙古各部在對明戰爭中也聯絡女真部隊。“建州女真”王杲甚至擊殺了明朝將領,後來女真不得不交出王杲,而王杲之子大掠渾河後離去。

布延汗於西元1593年即位,並在西元1603年去世,其孫林丹汗即位,自稱“呼圖克圖汗”,自比“成吉思汗”,在蒙古範圍內東征西討。但此時“後金”崛起,林丹汗這麼做反而使很多部落被打敗後投靠了“後金”。

“後金”大軍討伐林丹汗後,他就舉部西遷到了青海,最後病死於甘肅的大草灘,其子額哲被迫降清。

察哈爾部的附屬部落包括克什克騰、浩齊特、敖漢、奈曼、蘇尼特、烏珠穆沁、阿喇克卓特和主亦惕部,都是大汗直屬部落。“達延汗”死後,本該由長子即位,但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早逝,故才由其子博迪即位,繼承了察哈爾萬戶。“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封在察哈爾萬戶之克什克騰部,掌管八個“鄂托克”。

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第七子阿爾博羅特封在浩齊特部,達賚遜庫登汗在位期間的領導人是土門汗,駐紮於松嶺以北。“達延汗”的第八子格哷博羅特領有察哈爾萬戶之敖漢和奈曼兩個“鄂托克”。

格哷博羅特只有二子,後世則無記載,不知何故敖漢部和奈曼部則被圖魯博羅特次子納密克之孫岱青杜楞和額森偉徵諾顏接管,分別屬於敖漢和奈曼,並活動於遼東義州一帶。

阿爾博羅特後代仍有浩齊特部部民和牲畜,但浩齊特部名字則轉為圖魯博羅特之孫庫登汗所有。斡齊爾博羅特的克什克騰部則始終在其子孫手中。

在“後金”政權崛起前,努爾哈赤就十分重視對蒙古各部進行情報蒐集工作,注重拉攏分化蒙古各部。

當時,蒙古是林丹汗在領導,他即位後為了加強權威,在巴林部修建了“察罕浩特城”,作為蒙古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中心。

他任命永謝布部卻熱斯塔布囊管理右翼三萬戶,任命內喀爾喀部錫爾呼納克洪臺吉管理左翼三萬戶,察哈爾八鄂托克雖屬左翼三萬戶,但直屬林丹汗。他執政前期,尚有大汗權威,利用“藏傳佛教”擴大影響。起初,他還尊奉“黃教”,但後來為“紅教喇嘛”折服並改信紅教,卻導致信奉黃教的蒙古各部對其疏遠。

西元1608年,努爾哈赤長子褚英進犯烏拉,而烏拉部向科爾沁部求援。經林丹汗同意,科爾沁部援軍及時抵達,並擊退了褚英。其後,科爾沁部幾次奉林丹汗命令和“後金軍”交戰,還曾經深入“後金”地盤並擄掠了大批牛羊。在努爾哈赤攻略遼東的時候,林丹汗曾與“後金”發生了多次戰爭,卻反被後金軍所擊敗。

西元1619年,林丹汗致信努爾哈赤,自稱“四十萬蒙古之主”,並稱努爾哈赤為“水濱三萬人之主”。起初,科爾沁、喀喇沁、內喀爾喀五部等靠近後金的部落都對林丹汗提出警告,認為後金統一戰爭會影響蒙古,希望林丹汗採取必要措施防範努爾哈赤,但林丹汗卻拒絕發兵去幹涉“後金”吞併其他的女真部落。

但是,努爾哈赤卻率先在西元1623年4月攻擊了內喀爾喀部,並消滅了對“後金”態度強硬的扎魯特部臺吉昂安。這表明林丹汗已經轉變了方針,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內部,大搞武力統一,這反而讓他進一步喪失人心,讓不少被其攻擊的蒙古部落紛紛投靠“後金”。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後金”的實力,反而削弱了蒙古。

而努爾哈赤在對蒙政策上,一向都是忍讓遷就,以便集中精力來對付明朝。為此,他甚至採取聯姻方式,僅在他本人在位期間,就與蒙古貴族聯姻17次之多,總計多達百人左右,這就大大密切了滿蒙關係。

努爾哈赤透過“聯姻手段”拉攏了不少蒙古人,並在完全攻取了明朝的遼東地區後,他開始對大汗外圍的科爾沁、喀喇沁、內喀爾喀等部採取了挑撥離間政策,和拉攏分化的措施。

比如在西元1619年7月的“鐵嶺之戰”後,努爾哈赤就越過林丹汗和內喀爾喀結盟對付明朝,而林丹汗也確實因此指責內喀爾喀,加上他信奉紅教,導致信奉黃教的漠北喀爾喀三部以及漠南部落與之愈發疏遠。

管理蒙古左翼三萬戶的內喀爾喀部錫爾呼納克洪臺吉率領3000戶投靠了“後金”。受其影響,內喀爾喀部分貴族也率領2000戶投奔了“後金”。烏珠穆沁部、蘇尼特部的部分貴族則投靠了喀爾喀部的“車臣汗”。

林丹汗由此以“蒙古大汗”的身份發出命令,禁止蒙古各部和“後金”往來,一旦發現違令者就從重治罪!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司少,夫人她又發癲了!

姜染儀

凡人修仙:從道心種魔開始

隱月無憂

快穿:斂財宿主每天都在紙醉金迷

貓七丶

重生之拯救王先生

寫暗區的俄重太空人

雪沐暖陽

茶茶荼荼傻傻分不清

清釉新芽

新芽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