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代下的西方,羅馬共和國已經採用了共和體制。

執政官對長老院負責的體制,維持了羅馬數百年的歐洲霸主地位。

隨著扶蘇即將奔赴美洲,嬴政讓位的心思也越來越重,趙昆知道自己拖不了多久了。

所以才開始計劃改變。

其實如今在大秦流傳的所謂新朝,在趙昆心中,並不那麼認同.....

新人新氣象,他心中的新朝,又怎麼可能是僅僅設立幾個新機構,推行幾個新計劃呢?

要改,那就從體制上來一個翻天覆地的改革。

趙昆當然不是真的想削弱皇權,他追求的,是在一件事情上的群策群力。

至少,從表面上看,比較民主。

這種做法,非但不會減弱帝王的權威,反而會讓臣子更加擁戴。

讓臣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參與感。

在參加大朝會之前,趙昆就與陳平通了信件,要以他之言,在群臣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讓他們以為,國朝大事,並非某個人一言而決。

“南越乃荒蠻之地,蠻族不可輕用。關中大好地域多的是,也未曾投入如此重金,老臣認為不妥!”蒙毅道。

“右丞相此言差矣。大秦統一諸夏,何來地域之分?眾所周知,關中富庶,但外郡貧瘠久矣!”

陳平針鋒相對:“太子興建鐵路,聯通咸陽、洛邑,貫通東西。而洛邑以南,則以廣南為佳。”

“強枝弱幹,何以國為?”

“禮儀之道,理當一視同仁!”

“關中富庶已久,然大秦昌盛,雖源自關中,卻不可厚此薄彼。須知獨木不興,孤陽不長,莫過如是。”

這是新老朝堂之間,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以奏對形式交鋒。

雖然在嬴政的注視下,雙方的爭執,也是火藥味十足。

即便在一旁觀禮的眾多番邦外臣,都是戰戰兢兢。

讓他們這群在嬴政面前大聲喘氣都不敢的人,理解眼前的景象,實在是太難為人了。

爭論一陣,嬴政感覺差不多了,這才出言打斷。

“建設廣南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太子既然提出了計劃,朕心意已決,這件事情,就此打住吧!”

嬴政話音落下,剛才還爭吵不休的兩方人馬,頓時偃旗息鼓。

就在此刻,從牢獄中解脫出來的扶蘇,恭敬上前,朝嬴政拱手道:“父皇,還是商議一下具體安排吧!”

聽到這話,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兩派朝臣面面相覷。

隨後,蒙毅直接說道:“洛邑地處中原,與咸陽之間更是一馬平川,臣以為,修建兩地之間的鐵路,並不需要大費周章,不若將大部人力投入新城建設。”

蕭何笑道:“老丞相所言極是。”

蒙毅雖未名義上的百官之首,但他在朝中威望不足。

論倚重,他不如曾經的李斯。

論信任,他不如曾經的頓弱。

論感情,他更比不上王賁。

但是,此時他這話一出口,居然得到眾朝臣的群起響應。

眾臣紛紛附和。

就連鐵路沿線的外郡官員,都紛紛表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只要太子願意讓他們加入修建鐵路的大業之中,一切都好說。

彷彿剛才堅決反對的不是他們一樣。

而修建鐵路,修建新城,也成為他們眼中的香餑餑。

每個人瞬間開竅,明白了他們能夠從中間獲得的好處。

其實這一點都不難理解。

能夠混到大朝會上的官員,沒有一個是傻子。

他們自然能夠看得出來,建設廣南城能夠給大秦帶來多麼巨大的利益。

拋開情感因素,誰都懂得怎麼選。

不說建設廣南這座巨城,只是說修建鐵路,能夠給沿途的郡縣帶來多大的收益?

簡單想想就能知道,修路需要人,而且需要數以萬計的人。

人吃馬嚼的,總要花費。

這些人,可以說就是移動的錢袋子。

路修到哪兒,哪兒就會迅速富裕起來。

可別小看這些吃吃喝喝,對當地的經濟收益,絕對是一大助益。

更不要說佔用土地以及鐵路修好之後對沿途郡縣帶來的幫助了。

大秦或許還沒有人能說出要想富先修路這樣的話,但是,道理他們卻懂。

畢竟自嬴政修馳道,到後面的水泥馬路。

大秦的交通網建設就從未停止過。

交通方便帶來的好處,誰都能夠看得到。

看到這一幕,眾多番邦使臣,都默然不語。

剛才那麼激烈的爭吵,居然被扶蘇一句話就壓服。

可想而知,扶蘇在監國這段時間,積攢了多少威望。

在這個過程之中,嬴政一言不發。

他心裡很欣慰。

扶蘇這幾年的成長,是肉眼可見的,就算以後去美洲,也能獨當一面。

而扶蘇之所以會站出來,主要還是趙昆藉著送花燈的幾乎,跟趙昆來了幾次千里傳信。

信中涉及的內容,主要還是朝政制度的問題。

以前在雲中郡的時候,扶蘇就讓蕭何分析了一下,內閣制度,後來趙昆又建了不少新衙門。

到最近,趙昆才下定決心,取代大秦原有的三公九卿制度。

大秦如今的發展,日進千里,幾乎每一天,科學院的那群技術宅,都會拿出一些新的東西。

那些奇思妙想,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大秦百姓的生活。

而開海、通商路,這些政策,都是諸夏前所未有的變局。

朝中袞袞諸公,儘管都是絕頂的聰明人。

但這畢竟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變革,很少人能夠理解。

這個時代,百家爭鳴的餘韻尚在。

法家、儒家、道家、兵家的思想還根深蒂固。

舉個簡單的例子。

蕭何在歷史上是有名的才敢之人,他主持修訂商法,猶自耗時日久。

至今已經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還沒有真正拿出成品。

這說明了什麼?

因為蕭何終究只是一人。

就算加了個曹參,依舊顯得有心無力。

而儒家、道家等其他雜家之流,完全就是新時代的阻力。

拋開腐朽不堪的魯儒不談,即便是淳于越那種相對中正平和的儒生。

也將曾經的扶蘇,教導得難堪大用。

當然,也不是說這些學說沒有什麼用處。

只是在趙昆眼中,學說是為人服務的。

可以用,但不能將其當成信仰,即便是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的糟粕,都要保留。

想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從根子上對大秦來一次大改造。

這就需要水磨工夫,慢慢的進行。

趙昆貿然繼位,即便威望再高,他面對的阻力也會極大。

因此,他需要嬴政站在自己前面!

趙昆雖然沒有參加大朝會,但今日的朝會之爭,實際上就是趙昆暗中引導的。

讓所謂的舊朝嘗一嘗“民主”的甜頭。

接下來,趙昆就會有大舉動了。

紛紛攘攘之中,大朝會上關於廣南城的建設以及鐵路修建,達成了一致意見。

這個時候,就到了喜聞樂見的番邦使者覲見嬴政的環節。

紫寡作為番邦在咸陽地位最高的使者,被指定為代表。

他當堂唸誦了找人寫就的讚美嬴政的文章,隨後獻上大宛的禮物。

汗血寶馬一萬匹,金銀珠寶無數。

到最後,紫寡跪倒在殿上,高聲求告嬴政,允許大宛在王都之中為嬴政樹立一座雕像的時候,大朝會的氣氛達到了頂點。

“大宛蒙上國扶持,如今已呈現出盛世之象。在過去幾年之中,大宛歲入年翻一番。吾子嶺答追隨上國,在國內廢除奴制;

舉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大宛出身草鄙,不通利益。外臣請求陛下,准許大宛於王都之中豎陛下雕像,以供國民世代瞻仰。”

跪在地上的紫寡,毫無一國之主的形象,顯得無比卑微。

這句話,他是誠心的!

他是真的想在王都之中豎這麼一座雕像。

當然不是因為什麼感念大秦恩德,讓民眾世代銘記!

他這就是赤裸裸的舔!

因為他被巽伽給刺激到了。

就在昨天,紫寡得知巽伽在趙昆那裡得到了承諾,讓孔雀王朝幫助大秦開拓商道。

紫寡當時就感覺不好了。

大家都是舔狗,憑什麼你偷偷地找爸爸加餐?

可是,冷靜下來一想,紫寡又有些悲哀的發現。

在開拓商道這種事情上,大宛確實拍馬也趕不上孔雀王朝。

這不僅僅是地理位置決定的,而且,還跟國家的實力有關。

大宛雖然因為汗血寶馬的名頭,響徹西域,可在西域諸國之中,大宛的面積可以算得上是最小的那一波。

不管朝哪方面看,實力也就那麼回事。

開拓商道,說得好聽,但真的做起來,卻需要靠實力說話。

弱國,永遠是別人欺負的一方!

跟別國打交道,如果自己腰板兒不硬,不被搶劫就算是好的了,還敢跟人家提條件?

孔雀王朝的拳頭夠硬,完全能夠擔當此任。

紫寡深知,這種機會就算給了大宛,大宛也不中用。

孔雀王朝跪舔的姿勢,大宛是學不來了。

紫寡只能另闢蹊徑。

他來大秦也已經一年有餘,現在,除了樣貌以外,紫寡的言行舉止,幾乎和大秦人沒有什麼區別,可以說是一個大秦通。

紫寡苦思良久,還真的被他找到了一個舔點。

他發現,整個大秦,居然都沒有一座嬴政的雕塑!

這個發現,讓紫寡簡直激動得渾身顫抖。

雕像這種浮誇的玩意兒,對於諸夏這個務實的地方來說,其實毫無意義。

當初,嬴政蒐集天下之銅,也只是想到煉製十二金人,從沒有想過,還有給自己塑造雕像這麼騷的操作。

紫寡敏銳的發現了這個點!

大宛地處西域,再往西走,那些國家多多少少和歐洲有一些聯絡。

所以,紫寡知道,歐洲那些國家多麼喜歡做雕像。

他們神話之中的神,都有自己的雕像。

而且,一些當權者,在得勢以後,也會給自己塑造雕像,供其他人瞻仰。

這種奇怪的虛榮心,讓歐洲國家的統治者欲罷不能。

目光再投向遠處的埃及。

早在幾千年前,埃及的法老們就有給自己做個面具或者是弄一座巨大的雕像的習慣。

埃及人喜歡,歐洲人喜歡,沒道理嬴政會不喜歡!

所以,紫寡毫不猶豫地制定了這個計劃。

而且,他苦思冥想出來的東西,剛剛丟擲來,就把所有人都給鎮住了!

大秦的朝臣們聽到紫寡這番話,先是一愣,隨後都是眼睛一亮。

如果不是在朝會上,需要注意禮儀,恐怕很多人都恨不得狠狠拍一下巴掌了。

這個番邦國王,腦子可以啊!

這種歪點子都能想得出來?

嬴政在這些人心中的形象,那幾乎已經脫離人的範疇了,簡直就是神!

這個時代,諸夏之地對待神明是怎麼崇拜的?

寫在書裡,或者口口相傳,連個畫像都少有。

至於道觀、佛窟裡面的塑像,那已經是後面宗教盛行時候的事情了。

誰能夠想到這個!

感受到群臣的目光,紫寡心裡不由得有些得意。

他知道,自己這一步棋算是走對了!

扶蘇看著紫寡,面色複雜到了極致。

儘管他知道這傢伙深諳拍馬屁之道,但怎麼也沒有想到,紫寡拍馬屁能夠精妙到這種程度。

看嬴政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臉上,都流露出壓抑不住的笑容,扶蘇就知道,大宛這次算是露臉了。

紫寡的興奮,只持續了不到半刻鐘。

當孔雀王朝使者巽伽提出,要聯合諸多屬國,共同出資,在咸陽為嬴政打造一個天下最大的雕像的時候,紫寡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

巽伽看著紫寡那強顏歡笑的老臉,心裡冷笑不已。

拍馬屁而已,同樣的招數,你用得,我自然也用得。

我不僅要用,而且還要比你用得更好!

在大宛王都塑一個雕像算什麼,哪裡配得上大秦的惶惶氣度!

要玩,就玩一個大的。

因為其他國家已經被巽伽說通,沒辦法,紫寡只能捏著鼻子,加入了他們。

不過,在分配費用中,發生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

大宛和孔雀王朝兩國,都自願承擔一半的費用。

紫寡和巽伽兩個人在殿中吵得不可開交。

不得已之下,嬴政發話,讓他們按照各自的歲入均攤,這件事情才算是定下了。

大朝會,便在這種歡樂的氛圍之中,落下了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世:多子多福,開局被嫂子救活

夜闌我聽風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