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哥兒抱著畫譜回到家正巧撞見他爹。

王華瞅他一眼,又瞅他懷裡的畫譜一眼,問道:“你出去一趟,怎麼弄了這麼些畫譜回來?”

文哥兒便把自己的想法給他爹也講了講說他想要練就絕世畫技把認得的人統統畫下來還有他認得的貓貓也要畫!

有畫技傍身,以後遇到什麼新鮮事、開心事也可以統統畫好收藏起來想重溫時便拿出來瞧瞧。

文哥兒講完了,還酸溜溜地說道:“像你們這些看什麼都能過目不忘的人,是不會懂的了!”

人人都能過目不忘偏不帶上他有什麼了不起的他統統用筆記下來還不成嗎!

儼然就是埋怨王華只把過目不忘神技遺傳給他哥。

王華都被他氣樂了。

你小子覺得你的記性很差嗎?你記性要是真那麼差,怎麼你每天做完你大先生給你安排的功課還有那麼多空閒搞東搞西嗎?!

文哥兒跟他爹埋怨完了,跑回去把畫譜一放,連畫筆都沒準備呢,就屁顛屁顛跑去跟他祖父祖母分享自己的重要決定表示到今年過年他就能給家裡畫全家福了保準把每個人都畫得栩栩如生不用再找外面的人來畫!

王老爺子道:“你就閉起眼吹噓吧。”

文哥兒不服氣地道:“我才不是吹噓我很快就能學會了。”

文哥兒不搭理他祖父,改為和趙氏她們分享這趟先農壇之行的趣事,一頓飯吃得開開心心。

看看人家趙老將軍身上有多少值得學習的偉大品質吧!

著名的“百聞不如一見”,就是在這時候由這位趙老將軍說出來的。

趙充國這位老將軍,著實讓人欽佩得很。他七十多歲掌管大漢軍務,聽聞羌人以“渡河到漢人不耕種的地區放牧”為由入侵大漢領土,上書表示要親自前去邊關探明羌人的情況、制定降服羌人的策略。

要是擬定的每一個決策都能先到想要推行的地方上去看看,一定能避免許多像王安石變法那樣的失敗政策,不至於讓良法變惡法。

“百聞不如一見”這句話,著實是振聾發聵的真知灼見。

大漢的絲綢之路能那樣繁榮,少不了屯田這一重要國策!

趙充國以七十多歲高齡大敗羌人,並沒有立刻返京,而是留在原地考察邊關的情況,接連三次上書懇求朝廷在河西走廊一帶行屯田之策。

怪不得被漢宣帝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

到了飯後,他才想起他三先生交待的功課還沒做,便溜達回去提筆寫起文章來。

他洋洋灑灑地從觀籍田禮寫到了籍田禮的起源,再從籍田禮的起源寫到漢朝興起的屯田制度,重點誇獎三上屯田策的趙充國。

文哥兒發憤學畫到傍晚,摸摸癟癟的肚子,麻溜跑去吃晚飯。

倘若歷朝歷代能多一些趙充國這樣甘願苦了自己累了自己的官員,一定能讓百姓免受許多不必要的苦、不必要的累!

別人七十多歲還自動請纓上戰場,這是活到老幹到老的奉獻精神!

別人能因地制宜地提出屯田之策,這是實事求是的辦事態度!

王老爺子道:“作畫是要下苦功夫的你這才剛開始學就敢大言不慚,可別學個兩天就把畫筆一扔哭著嚷著說太辛苦。”

既然李東陽他們已經從各個角度歌功頌德過了,連朱祐樘親自看老農手的環節都吹噓了十遍八遍,文哥兒便沒有再重複這些內容。

文哥兒被他祖父鬱悶到了氣呼呼地就跑回去開啟畫譜研究起來決心要在年前學出個樣子來絕不叫他祖父把他瞧扁了。

王老爺子還問他:“學了一下午,學成了嗎?”

文哥兒:“…………”

好氣!

末了,文哥兒開始狂吹屯田之策乃是千古國策,沿用屯田之法的人都英明至極,比如咱太祖朱元璋,比如咱朝廷裡勉力維持屯田國策的一代又一代的文臣武將——乃至於紮根邊關開墾荒地的百姓以及僱傭人手前去缺糧地區開墾商屯的商賈,他們都是有智慧、有遠見、有堅持的人,大明邊關的長治久安少不了他們的付出和努力!

最後當然是很合群地歌功頌德了一番,表示看到聖上這麼關心農事,他對大明的未來充滿信心,希望日後自己也能為創造美好大明這一偉大事業做一些微小的工作(比如朝廷要是讓他像趙老將軍那樣親自去河西走廊走一走看一看,他是非常樂意去的)!

這些事例都是給朱三歲講課時用過的,文哥兒寫起來連腦子都不用動,提筆直接寫就完事。

這麼一通吹噓下來,文哥兒覺得差不多了,便把稿子收好早早歇下。

相比文哥兒這邊的順利,朱厚照那邊就比較糾結了,他從來沒寫過文章,不知道該怎麼寫,跟楊玉他們琢磨了一下午,也只斷斷續續地寫出幾段先農壇遊記來。

到跟朱祐樘他們一起用午飯時,朱厚照還在琢磨這事兒。

朱祐樘見兒子眉頭緊擰著,好奇地問是怎麼回事。

得知文哥兒給朱厚照安排了寫遊記的任務,並且約好明兒交換著看,朱祐樘頓時來了興趣,讓朱厚照把寫好的部分給他看看。

朱厚照年紀到底還小,哪怕有人幫他代寫,紙上仍然滿是童趣盎然的稚言稚語。

朱祐樘看得忍俊不禁,笑著說道:“這不是寫得挺好的嗎?”

朱厚照就把自己的苦惱說了出來,說自己不知道他小先生三四歲的時候寫的文章是什麼樣的,很想讀一讀王三歲和王四歲的鉅作對比對比,要不然他總擔心自己明天被比下去很多很多!

想到自己曾經讀過的那些神童文章,朱祐樘笑著說道:“這有何難?你先用了晚膳,一會我叫人拿給你帶回去讀。”

朱厚照聞言登時高興起來,開開心心地吃飯。

不知是不是和文哥兒待久了,他吃起飯來也逐漸變成文哥兒的同款吃相,可以說是吃嘛嘛香。

帝后二人瞧著朱厚照吃得那麼開懷,不覺也多用了些飯食。

晚膳之後,朱厚照收穫了文哥兒的童年鉅作。

他挨個拜讀過去,看不懂的就讓谷大用他們讀給他聽。

很快地,他在這些神童作品之中找到了自己處女作中缺少的靈魂——王四歲傾情創作的《與父書》!

沒錯,難怪想來想去總覺得少了什麼!

就是少了這個啊!

他怎麼忘記了這麼重要的東西!

朱三歲當即宣佈白天的文章作廢,他要重新寫一篇新文章,督促他父皇勤於理務,好讓他們大明國庫滿滿、兵馬壯壯,所有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百姓沒房子!父皇不睡覺!

百姓餓肚子!父皇不吃飯!

我的父皇,愛民如子!

沒錯的了,就是這樣!

朱厚照把自己的鉅作口述完畢,拿過來翻來覆去地欣賞了一遍,覺得是自己的才華和四歲寫就《與父書》的小先生不相上下,這才心滿意足地收好這篇牛逼轟轟的處女作睡覺去。

第二日一早,文哥兒就揣著自己的《觀親耕籍田有感》去交作業。

李東陽收到文哥兒的春遊心得,饒有興致地看了起來。

這一看之下,才發現這小子又暗搓搓在文章裡夾帶私貨了。

說來說去,這小子就是想出去玩!

只不過這篇史論說得也算有理有據,至少他讀完後對趙充國其人以及興起於漢朝的屯田策政策有了深刻的印象。

這小子真是歸納總結的一把好手,經他這麼一捋,李東陽才發現這還真是“千年國策”,不管是從兩漢到魏晉還是從唐到宋都在沿用此法,到了大明更是配合開中法大興屯田。

算下來已經一千多年了!

有多少良法能沿用千年?

這一點,真的值得好好吹噓啊!

李東陽讀得興頭上來了,當場提筆和詩一首,把自己師徒二人的新作一併傳給翰林院同僚們看。

我覺得我學生寫得極好,忍不住就著這個主題和了首詩!

現在我把這兩篇詩文拿給你們看看,你們懂我的意思吧?

同在翰林院閒得發慌的王鏊等人:“……”

怎麼說呢,就感覺是天字第一號不要臉的老師,收了個天字第一號不要臉的學生,兩人湊在一起幹出來的事永遠都讓人忍不住歎為觀止,並且日常懷疑李家和王家是不是抱錯了小孩。

左右大家都沒事幹,便都欣然傳看起這篇狂吹“千年國策”的文章來。

等看完師徒二人的新作,大夥赫然發現這一千年國策在他們大明一朝算是發揚光大了,吹它不就等於吹大明嗎?

大夥左看右看都挑不出這種說法的毛病來,思來想去決定跟李東陽一起加入吹噓行列!

誇,使勁誇!

到中午,文哥兒不僅回收了自己的文章,還收集到王鏊他們乘興而作的唱和詩文,抱著厚厚一疊文稿溜溜達達地進了宮。

朱厚照本來信心滿滿地等著文哥兒進宮,準備用自己絕世才華讓文哥兒大吃一驚。

結果他就看見了文哥兒抱著的那摞文稿。

朱厚照眼都直了。

才一天的功夫,他小先生居然直接寫了一本書出來嗎?!

可惡,他輸了啊!

文哥兒瞧見朱厚照那副不敢置信的模樣,笑眯眯地坐到朱厚照對面放下文稿,給他說明事情原委(順便吹吹牛逼)。

唉,都怪他的文章寫得太好了,不僅他老師看完後忍不住和詩一首,翰林院的前輩們也紛紛文思泉湧,非要提筆就著這個主題寫詩的寫詩、作文的作文,攔都不攔不住!

可能好的文章就是這麼容易引起別人的共鳴吧,真拿他們沒辦法!

從未遭受過凡爾賽文學摧殘的朱三歲:“…………”

就,很難受。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讓錯誤示範,我一曲封神!

南北Nayo

愛如璀璨繁星

姜甜甜

高武:從獲得不死鳥血脈開始

繼續生存

人類圈養計劃

不幹正事的戀

網遊:雙倍快樂

大師球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