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可以不捱打的話誰樂意捱打?自從謝遷提出承接王家代打業務,文哥兒每次看到謝豆豆捱打都心有慼慼,生怕哪天自己也捱上一頓。

這種警惕一直維持了幾年,弄得他每次看到謝遷心裡都毛毛的哪怕謝遷連重話都沒怎麼跟他說過。

這可能類似於傳說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的威力吧!

只要有這麼一把劍懸在頭頂你就能一直維持警惕。

現在危機解除了!

很不錯!以後踏入謝家不會再戰戰兢兢了!

文哥兒和謝豆好生商量了一會,又把謝豆要帶的東西都清點了一遍才正式去辭別謝家長輩。

既然是謀劃已久的出行文哥兒自然把路線都規劃好了。

他準備領著大隊伍來個重走北伐路,沿著當年大明王師北定中原的路線打個卡,來個北伐戰場懷古什麼的。

有句話說得好世上本沒有景點,打卡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景點!

按照北伐相關記載,明軍喊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以後士氣大振,北渡以後一鼓作氣奪取了山東諸州。

這不,元宵節前後文哥兒都吃過了三兩回開河魚了。

王師北定中原路陸游看了羨慕哭!

整個北伐過程只花了八個月而從河南打到上都更是隻花了一個月!

朱棣登基以後這裡就成了大明的天津衛,建城於小直沽,增設左右衛,並稱為“天津三衛”。

到七月初二明軍已陸續拿下河南河北諸地連最要緊的潼關都牢牢抓在自己手裡直接讓元上都成了一座孑然無援的孤城!

天津這地方古時不叫這名兒,還是靖難之役時朱棣從這裡的渡頭揮師南下,才給它賜名為“天津”。

萬事俱備,只等出發!

都說“七九河開,八九燕來”,這一年正旦假期過後便是“數九寒冬”中的七九,京師已然有了冰消雪融的跡象,河面的冰也都慢慢化開了。

吃聰明魚,必能補腦!

既然今年的開河魚都吃夠了,河上自然也能行船了。

馬上就要出遠門去了,文哥兒心情好得很,誰給他贈詩他都開心地回詩相和,到出發時還樂滋滋地扶著船欄杆向留在京師的親朋好友揮手道別。

看看這開河魚,居然能熬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天!可見它們不僅極懂養生,還極擅求生,一定特別聰明沒錯了!

天津衛城落成至今也有了九十餘年的歷史,再熬幾年就能自稱百年老城了!

官船抵達天津渡口的時候,文哥兒還和謝豆他們討論起了天津三衛的設立過程,並且把“天津衛城百年慶”記在小本本上。

人徐達領著二十多萬大軍邊打仗邊走都只花一個月他們怎麼都不會比行軍慢,不管怎麼算他們都能趕在三月之前抵達西安。

隨著元宵長假步入尾聲,每個人都把自己手上的事情都交接完畢,帶上行囊登上朝廷分撥給他們的官船。

前來碼頭送行的人格外多,至少來送文哥兒的就一批一批地跟他話別,少不了要來點詩文唱和之類的。

老一輩都說開河魚最為肥美可口,它們被凍在冰下一個冬天,除了閒著沒事搞冰釣的傢伙(比如柳宗元詩裡那個“獨釣寒江雪”的釣魚佬)以外誰都撈它們不著,可不就養了一身的美膘嗎?

每年到了這時節,文哥兒都要跑碼頭拎幾條開河魚回來吃。

八月初二,徐達打進上都元朝正式滅亡。

當然,他們得趕著去河西走廊,所以去的時候大概只能先熟悉熟悉路線,等回程時再瞧瞧有沒有機會下船走走逛逛。

第一站,天津!

七月下旬徐達率大軍抵達天津。

七月中旬各路明軍會師於臨清。

官船大多走運河,運河年年都有專人治理,且修得又寬又直,大多數時候都不怕迷航和突發險情,連夜裡都能慢悠悠地航行,可比靠兩條腿走到西安府要快多了。

有個這麼好的噱頭,不搞個盛大活動拉動天津衛經濟實在可惜!

算算時間,到時他估摸著也就十七八歲,絕對不可能變成一年到頭抽不開身的社畜,呼朋喚友過來玩耍完全沒問題!

咱要懂得自己創造出行機會!

謝豆見文哥兒兩眼放光地看著天津衛城,一副恨不得馬上上岸去琢磨“百年慶”怎麼搞的模樣,只能感慨文哥兒想法真是多。

聽聽吧,這小子才剛出來就暗搓搓謀劃好幾年後的出行了。

李夢陽和王九思也在欣賞遠處的天津衛城。他們來的時候也憑著舉人身份蹭了船,可惜那時候他們都惦記著接下來的會試,哪有閒心賞玩沿途風光?

這會兒能借著出外差的機會回陝西,他們都跟文哥兒一樣滿心愉悅,只覺沿岸的景緻都新鮮得很。

這次領隊的人是王守仁,事實上單論官職的話,文哥兒這個當弟弟的起步官職還要略高一些,只不過文哥兒才十歲,讓他來領隊大夥哪裡能放心?

王守仁是去過陝西的,又是文哥兒的兄長,由他來領隊大家都挺滿意。

此時王守仁讓官船在天津渡口停了下來,文哥兒還有點納悶:“才剛出發,還不用補給吧?”

本來他還以為只能遠遠地看幾眼天津衛城來著!

王守仁道:“有人要借個船回祥符老家去,早前已經說好了的。”

文哥兒一聽祥符老家,頓覺有些耳熟。張侖當初給他蒐羅稻種,不就命人回祥符老家弄回來的嗎?

文哥兒一下子蹦了起來,跑到船頭看有誰上船。

他才剛跑過去,就瞧見了領著群國公府侍衛的張侖過來了。

文哥兒沒想到這次人這麼齊,小時候認識的朋友都來了大半。他樂滋滋地跟張侖打招呼:“你要回河南老家去啊!”

張侖也笑道:“受祖父之命回去辦點事。”

天津衛是京畿最為重要的漕糧轉運中心,目前還是實施軍事化管理。

張侖前些天先到這邊交接點事務,臨行前與人在兵部的王守仁打了個招呼,準備乘官船回趟老家。

以英國公的地位,張家人乘個官船自然是很隨意的事。

漫長的航船過程十分乏味,像明末的張岱便寫了本書叫《夜航船》。

原因就是南方水網密集,動不動就要沒日沒夜地坐船。

長夜漫漫,夜航無聊,大夥又睡不著,索性圍坐在一起閒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及。

張岱且聊且記,記出一本古代文化常識,取名為《夜航船》就是因為這個出處。

如今才是冬末春初,入夜後外頭還是很冷的,文哥兒便熱情地邀張侖進船艙裡跟大夥一起圍爐夜話。

出門第一晚早早睡下多浪費,都來吃吃喝喝順便聊聊天!!!

我們這艘船上人才濟濟,怎麼都得聊出十本八本書來才夠本!

張侖似乎早有準備,取出壇香醇的米酒讓大家架在爐子上溫了吃,還備上了松子榛子等等果仁以及過年必不可少的香脆麻花。

全都是他命人在天津衛蒐羅來的適合邊嘮嗑邊打牙祭的吃食。

眼看每個人手邊都擺得滿滿當當了,文哥兒只覺十分感動,直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張侖也”。

可算彌補了他不能登岸吃遍天津衛的遺憾!

王守仁這個當哥的都看不下去了,搖著頭說道:“等去了河西走廊那邊,你可別為了口吃的就被人騙走了。”

文哥兒一臉“你是不是瞧不起我”的憤慨,振振有詞地反駁道:“那怎麼可能?起碼得頓頓都有好吃的我才會跟人走!”

眾人都哈哈大笑。

正說笑間,米酒也快要溫好了。比起別的酒,米酒釀起來更簡單,而且老少咸宜、全家都能喝,農家逢年過節都愛弄一點來應應節,放翁那會兒便有“莫笑農家臘酒渾”之說。

香香甜甜的米酒並不醉人,文哥兒這年紀都能喝一點。

他不知從哪掏出自己帶來的枸杞,頗有儀式感地往米酒裡撒了一把,那本來就漂浮著酥軟熟糯米的甜釀看起來頓時就更養生了!

既然是養生妙酒,那他今天當然要多嘗一碗!

謝豆等人:“…………”

為了口吃的,這小子真是什麼話都說得出來!

可惜哪怕文哥兒揚言說今晚我們都不要睡,聊著聊著還是開始打起盹來。

最後還是王守仁直接把他拎去睡了。

有這麼多朋友相伴,文哥兒每天都不覺得乏味。不過四五天的功夫,他們就到了臨清。

船也走了好些天了,便在臨清靠岸休整和補給。

這是終於離開北直隸,成功出省了!

臨清下轄于山東東昌府,自隋唐時期便建有渡頭,明朝更是在此地設立了運河鈔關,並由戶部派官員直接管轄。

所謂的鈔關就是收關稅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你不給錢,你的船就別想從這裡過!

文哥兒還沒見識過真正的徵稅過程,下船後就慫恿目前正在戶部掛職的李夢陽帶自己去看看。

李夢陽覺得文哥兒真是對什麼都好奇。

不過來都來了,作為代表朝廷來出外差的戶部官,李夢陽本也該去看看的。

“好!”

李夢陽一口應下。

對此感興趣的人便都跟著李夢陽直奔設在臨清的戶部分司。

戶部分司的人聽聞京師來人了,頗有些驚訝。再一打聽,知曉來的是一群小年輕,他們才把心放回原處。

考慮到王守仁等人品階雖然不是特別高,家中卻沒一個是簡單的,這些人自也沒敢怠慢,都笑著出來相迎。

文哥兒很快從戶部分司的人嘴裡聽說了具體的鈔關稅徵收流程。

明朝漕運收鈔關稅不是按貨物多少來徵收,而是按照船隻大小來徵收,叫做船料,也叫“梁頭稅”。

甭管你帶了多少貨,這麼大的船從我們這經過就得收這麼多稅!

明朝商稅名目極多,有些是住稅,也就是當地政府負責收的稅;有的是過稅,也就是在運輸過程中收的稅。

只是其中最來錢的就是過稅中的鈔關。

其他十種八種商稅加起來,也抵不過一個鈔關稅!

文哥兒聽戶部分司的官員一介紹,才知道漕運這塊多能搞錢。

光是臨清這個鈔關收上來的商稅,就是整個山東布政使司商稅的十倍!

怪不得朝廷要在這邊設定戶部分司了,漕運當真是富得流油。

這錢讓別人來收,老朱家哪裡放心啊?必須由朝廷直管!

需要注意的是鈔關之所以叫鈔關,是因為以前朝廷規定關稅必須徵收寶鈔。

只可惜後來寶鈔越來越不頂用了,朝廷也撐不下去了,自弘治二年起朝廷便正式規定了鈔關稅可以折收白銀。

目前鈔關征收關稅的時候繳納寶鈔的叫“本色”,繳納白銀的叫“折色”。

理論上來說,本色錢充入內庫供皇室花銷和賞賜用,折色錢充入國庫供邊關軍餉用。

現在折色錢越來越多,而作為本色錢的寶鈔幾乎已經花不出去……

簡而言之!

恭喜豬崽!

雖然這些年來鈔關稅越徵越多,但你老朱家的內庫沒錢啦!

驚不驚喜!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校園大摸底,你把校長送進去了?

猴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