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嬰兒大腦的發育水平從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文哥兒此時此刻的記憶也就復甦到“陸王心學”為止。

接下來要是有人問他,既然陸王心學裡的“王”是他哥,那“陸”是誰?他根本答不上來。

好在這次會面他也不是全無收穫,至少從王華父子倆的對話裡可知,他本人的全名叫王守文,很明顯是隨著王守仁這個大哥起的。

至於那“王雲”又是怎麼回事,文哥兒目前還沒弄明白。

可惜王守仁都十七歲了,不是愛和奶娃娃一起玩的年紀,不怎麼愛過來看他。

文哥兒又不會爬又不會走,沒法自己去打聽,唯有努力多掌握一門明朝方言,好弄懂他娘私底下都和他嘀咕些什麼。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小半個月的不懈努力下,文哥兒終於從他娘嘴裡整明白他哥改名的始末。

前頭他哥出生時已經有過神仙託夢,這次又換了個新花樣:他哥五歲都沒開口講話,大家著急得很。有天一個和尚路過,瞅著他哥嘟囔了句神神叨叨的話,他祖父一聽,給他哥改了個名!於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來了——他哥馬上就會說話了!

文哥兒:?

要知道平時大夥要是抱著他走路,那都會自覺地放慢腳步,非常照顧弱小無助的小嬰孩。

文哥兒被自家祖母接了過去,一顆心也安定下來。

文哥兒再次見到他哥時,正好就在練習抬頭,小腦袋慢騰騰地抬起來,又慢騰騰地垂回去,一二三四,二三三四,三二三四,再來一遍,一二……

王守仁輕輕鬆鬆把豆丁點大的弟弟抱起來,對旁邊的奶孃和聞訊而來的趙氏說道:“我帶文哥兒去祖父那邊坐坐。”

既然癩頭僧出來了,不知有沒有跛道士?

他哥不愧是明朝傳奇人物,從小就有這麼多離奇遭遇。

王守仁與繼母關係不是特別好,對這個弟弟倒沒什麼意見,只是文哥兒還是這麼個小娃娃,連話都不會說,挨著碰著都不行,他便沒什麼興趣過來。

文哥兒瞳孔一縮,明顯受到驚嚇,抬頭動作都卡殼了。

王守仁本就不是在意別人感受的人,一邊抱著文哥兒往前走,一邊隨手扯片竹葉來逗文哥兒玩。

文哥兒:“……”

不是他不願努力只想躺平,而是實在無能為力,他甚至還坐不起來!

每天練習一下抬頭,是他在襁褓之中唯一能做的消遣了。

兩個月大的小孩兒全身都是軟乎的,輕輕一戳感覺像戳在一團棉花上。他瞅著文哥兒被戳得擰起來的小眉頭,越發覺得有趣。

王守仁抱奶娃娃抱得從容自在,趙氏卻覺他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她心上似的,叫她一顆心七上八下,生怕他一個不經意把文哥兒給摔了。

他自己都快娶妻生子了,抱起小孩來還是很穩當的,有驚無險地把文哥兒抱到了兩老那邊。

王守仁很不客氣地笑了出聲。

頭一回見面他就覺得這個弟弟眼睛好似會說話,現在一看更發現自己上回的感覺沒錯。

眼前冷不丁出現一張放大的人臉。

要素過多,一時不知從何吐槽起。

她本想讓王守仁把文哥兒還來,又想起王華說要讓幾個孩子多親近親近,只得讓奶孃趕緊跟上去。

王守仁好奇地戳了戳文哥兒的小臉蛋。

文哥兒解決了心裡一個巨大疑問,又恢復一貫的鹹魚癱嬰兒生活。

今兒王守仁也是閒來無事,晃悠過來瞧兩眼,沒想到會瞧見文哥兒自個兒玩得那麼起勁。

王守仁偏不一樣,他走路時快時慢,時而雙手抱他,時而單手抱他,時而還來個左手換右手。

只能慶幸王守仁還沒喪心病狂到拿他玩拋高高,否則他就得擔心自己會不會成為社會新聞上那種“長輩拋小孩沒接住摔癱孩子”的不幸案例了。

唉,孩子想平安長大著實不容易!

岑老太太在大孫面前話明顯更多,語氣也更親近,見文哥兒沒鬧騰,便笑呵呵地對王守仁說道:“難得文哥兒他娘竟放心讓你把文哥兒抱過來。”

王守仁想起趙氏那欲言又止的神色,隨意地坐在岑老太太身邊說道:“都是自家兄弟,有什麼不放心的。”

讀書人向來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尤其明朝科舉的考試範圍是四書五經,四書裡的《大學》一書便是專門講“咱為啥要修身”“咱為啥要齊家”等等,屬於必考內容!

是以明朝讀書人尤為重視孝悌之道,家中不寧傳出去是會影響聲譽和仕途的,親眷之間再不和順也得想辦法調和好。

何況他與趙氏也算不得有多大的仇怨。

旁邊的王老爺子端著杯茶老神在在地喝了兩口,瞧了眼專心致意支著耳朵聽他們講話的文哥兒,轉頭與王守仁說道:“你父親已經寫信與你諸叔父商量婚事,接下來你可不能再到處瞎跑,好好在家讀書。”

王守仁嘀咕:“出去遊學的事,能算是亂跑嗎?”

他每次出去都大有所得,只覺出去遊歷能學到的東西比困坐家中埋頭苦讀要多得多。

要不是他爹攔著,他去年甚至要想辦法把自己的遊歷心得呈給天子!

雖說他無官無職,也沒什麼機會見著聖上,可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肯動腦子,肯定能讓聖上看到他的絕妙想法!

王守仁對於自己離家出走跑去邊關遊歷一點都不後悔,反而還有種“老爹雖然考上了狀元卻根本不懂兒子”的感慨。

王老爺子瞥見自家大孫那表情,哪會不懂他在想什麼。他平時寵愛大孫子,這會兒卻不含糊,諄諄教誨道:“你這門親事可是從小定下的,姻親結的是兩姓之好,你可莫要把它結成仇了。”

官場是最講人脈的地方,一般來說同鄉和同鄉會自成一黨,畢竟是鄉里鄉親,不幫自己人幫誰去?

比如王家出身餘姚,王華這個狀元就是老鄉兼好友謝遷錄取的。

謝遷自己也是個狀元,同時還是朝中最有前途的餘姚人,算是餘姚關係網上的頂尖人物。

王守仁的未來岳丈諸讓也是餘姚人,乃是江西布政使司參議,從四品的官兒,比王華的品秩要高。

有了這段姻緣,王守仁以後也算是餘姚關係網上的一員了,對他日後的仕途多有助益!

老丈人嘛,哪有不盼著女婿好的?

你幫我一把,我幫你一把,互幫互助,良性迴圈,子孫無憂!

王守仁才十七歲,最不耐煩聽這些大道理,很敷衍地應道:“我曉得的。”他邊說邊把文哥兒抱回來逗著玩。見文哥兒彷彿很認真地分辨他們在說什麼,王守仁奇道,“你們瞧瞧,我總覺得文哥兒聽得懂我們講話。”

王老爺子道:“丁點大的小娃娃,哪聽得懂這些?便是聽得懂,也是記不住的,你這般聰慧伶俐不也記不得你四五歲前的事。”

文哥兒聽到他祖父說“聽得懂也是記不住的”,頓時感覺心裡被紮了一箭。

說得沒錯,他大部分時候都是什麼都想不起來,什麼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根本不存在!

想想也是,王家開掛出了王華這麼個狀元,又出了王守仁這麼個“王聖人”,其他家庭成員泯然眾人也很正常。

不攀不比,快樂成長!

王華下衙回來,聽說爺孫幾個都在,沒換衣裳就徑直過去坐下聊起天來。

文哥兒好奇地瞧向王華,目光所及是王華常服上的補子。

說是常服,其實也是官服的一種,官員們在衙門裡辦公就穿這個,再配上烏紗帽和官靴就齊活了。

常服會用不同顏色、不同補子來區分品階,文哥兒不記得具體是怎麼劃分的。

想想大官的官袍應該大紅大紫,而他爹的官袍是青色的,可見他爹的官不是很大。狀元也得從基層幹起,真是不容易!

文哥兒開始專心研究起他爹官袍上那塊方方正正的補子。

上頭繡的是一隻鳥。

那鳥長得還挺抽象。

反正他看不出到底是什麼鳥。

看來只有官場老手,才能做到看鳥識人。

官場不易混!

王華沒注意到小兒子在認真觀鳥,他剛收到未來親家的回信,說是雙方籌備籌備,等到六七月的時候便可以讓兩個小的成婚了。

考慮到王華和諸讓都不能擅離職守,所以到時候就讓王守仁去江西成親,婚後且留在那邊小住一年半載,好好聽聽岳父教誨再回餘姚讀書備考。

都說能醫不自醫,養兒育女大抵也是這樣。

王華縱有狀元之才,對上王守仁這個兒子也覺得棘手得很,所以他生出了天下父母都會有的想法:兒女不懂事,成個親就好了。

成親好,成親妙,成親是讓劣子劣女洗心革面的靈丹妙藥!

實在不行,把人弄去他岳丈家,來個眼不見為淨也不錯!

算算日子,兒子現在啟程回餘姚運聘禮到江西去,差不多就到婚期了。剩下的諸讓那邊自會安排妥當,王華什麼都不用操心,出個兒子就好,省事!

王老爺子聽了王華這安排,也覺得不錯。他點頭說道:“既然你走不開,那我便跟著走一趟,也算是出去散散心。”

王華有點憂心:“您身體吃得消嗎?”

王老爺子橫他一眼,說道:“我身體好得很,這點路途不算什麼。”

文哥兒聽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商量起王守仁的婚事,一開始還能打起精神仔細分辨他們在講什麼,沒多久就感覺陣陣睏意襲來,眼皮越來越沉重。

半睡半醒間,文哥兒感覺臉上又被戳了兩下,他哥的聲音朦朦朧朧地飄進了他睡夢裡來:“這小子還真的不哭不鬧,到哪都能睡著……”

文哥兒小眉頭皺起。

他吧嗒兩下嘴。

有點想咬人。

可惜沒長牙!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校園大摸底,你把校長送進去了?

猴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