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不易拿走太陰胎,尋找崑崙神宮。

據我猜測,崑崙神宮不在仙人峰,我們始終不曾找到崑崙山在哪。

結核石與那些隕石殘渣,年代可能跟地球出現一樣早,不屬於海國雲帝的陪葬。

討論的時候,鬍子提出一種猜測。

也許海國的起源,就與那些隕石殘渣有關。

海國,聽名字,就知道這個國家與海與水有關。

太古年間,陸地尚處蠻荒,何況海外島嶼?鬍子說,有可能海國雲帝的海,就是結核石內的暗海!這種說法有待考證,我保留他的意見。

第二,糊塗山人發現了崑崙,但他不願意進去,並把崑崙的線索,加密在“星象地輿”之中。

黃師爺提出,他在巴東懸棺見過這種星辰圖。

巴東懸棺又是世界最早的懸棺群。

要破譯星象地輿的秘密,必須親自去巴東,看一眼黃師爺說的那些巖畫。

這就是目前我們需要面對的兩件事。

還未找到不易,新的謎雲接踵而來。

況且我們物資告罄,儘管沒有達到預期,不得不考慮撤出野人山,進入修整狀態。

鬍子提出三點。

第一,派人去巴東一窺虛實,破譯星象地輿。

第二,進入暗海,提取隕石殘渣樣本。

第三,抓到灰仙姑,拷問真相。

鬍子相信,隕石殘渣,就是海國雲帝的起源,那麼所有秘密都在上面。

甚至雲帝的屍體,就埋在“祖墳”的天外來物之中!要進入暗海,又是非常困難的事。

太空中的輻射和元素,許多不曾被人類探明。

我們需要航天鈦金屬太空衣,隔絕高濃度鹽水的防護服,氧氣瓶,衝鋒艇,電磁遮蔽器,短波發射機等等。

這些高科技,有些連名字都沒聽過。

好在緬北這個地方,據說有錢甚至能買到火箭,只不過採購也很麻煩,需要漫長的時間。

這些事不是一天兩天能搞定。

鬍子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

好不容易進來了,撤出去太麻煩。

況且老鄉會在山外盯著,人多眼雜,容易出事。

龍口谷還儲存了大量物資,足夠幾年的使用。

由我,黃師爺,謝小雨,三人去巴東一趟,順便向地下組織,訂購那批高科技裝置,為進入暗海提供後勤。

鬍子,藏青禪師,青紋,則待在龍口谷,晝伏夜出,監視其它勢力的一舉一動。

阿金往返於茅邦和龍口谷,替鬍子傳遞外界訊息。

這樣分配確實不錯。

我暗道鬍子具有大將風度,搞指揮有一手。

只是我不放心鬍子。

這傢伙偷摸冥器不是一天兩天,長期無組織無紀律,嘴巴答應的好,就是管不住手。

鬍子對天發誓,說這件事你必須信我。

胡爺雖然有點小毛病,大是大非一向分的清楚。

估計我去巴東,還有采購防護服這些,需要兩個月。

回來秋高氣爽,正適合大部隊運動。

便反覆叮囑鬍子,在我沒回來前,一定一定不可擅自行動。

鬍子拍胸脯保證。

暗海里那些強鹼氣,吸一口能溶解血肺,沒呼吸面罩和氧氣瓶,他鬍子不傻,怎麼可能進去找死。

就這樣,我們的隊伍分開,一支留在龍口谷蟄伏,一支出山尋找線索和後勤保障。

一出山,我提心吊膽的,老感覺會出事。

黃師爺安慰我,鬍子這個人雖然渾,大事不掉鏈子。

山裡頭沒訊號,衛星電話都沒用,少了我成天在鬍子耳邊嘮叨,真有些不放心。

黃師爺年輕時候,跟人上山“走尖”,到過巴東地區。

他親眼見了懸棺。

幾個老兄弟想懸棺裡頭的冥器,學空中飛人,上懸崖尋寶,在某處雲深霧繞的洞窟,拍攝了一組星辰壁畫。

其風格,與糊塗山人的“星象地輿”出自一門。

遊冥慈王起源於西南。

相傳祖先為苗疆落洞女,能施蛇蠱,行巫法,超度墓中亡魂,取經卷古籍,自成一派。

謝小雨小時候,也見過山中多巖畫,以星辰為主,不解其意。

西南古稱蠻荒,又叫南蠻。

山路曲折,窮山惡水,歷來不是中原王朝主要管轄之地。

然而高山密林,懸崖大江之間,多民族聚居,形成奇異風俗,文化悠久。

當地人對星象極有研究,以前沒天氣預報,謝小雨見過“觀雲”的老人。

看天上雲朵,就知多久下雨多久颳風。

因當地山林眾多,堪輿術不好用,故而天象學興盛。

古蜀以南,為巴人聚居,故稱“巴”。

長話短說,回國前往巴東之際,黃師爺對我傳授了一些當地歷史,用以參考。

殷商初期,巴人在渝水周邊建國,稱之為巴渝。

巴人之東,是為巴東。

那是一片區域,並非一兩個縣。

巴東包含巫山餘脈和三峽江水,自古神秘莫測,景色如畫。

酈道元在《水經注》就曾讚歎: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巫峽紅葉,冠絕天下。

兩側高山如翠,夾岸而出,綠江滔滔向東而去,白浪銀波,青魚古鱘,蒼雲老藤環繞其間,哀鳥老猿兩岸乘風,當真人間仙境。

自古也堪稱窮絕之所,籠罩神秘面紗。

西周初年,巴人孟津會師,歸附武王征討殷商。

牧野之戰,紂王自焚,武王大封天下諸侯。

封巴人渝水之地,是為諸侯。

怕巴人造反,武王賜予大量金銀珠寶,挑撥其內鬥。

從此巴國分裂,出現兩個強大分支。

一為賨人,以射殺白虎謀生,戰國後期,受秦昭襄王封賞,歸附秦國,以蛇為圖騰,就是傳說中的巴蛇。

一為僰人,驍勇善戰,不習文字。

內部與古彝族通婚,以白虎為圖騰,專門射殺巴蛇。

又造懸棺,勾連巫山三峽,曾與巴國劃江而治。

賨人、僰人,雖同出自巴國,內部水火不容,有血海深仇,戰爭不斷。

黃師爺說的巫山懸棺,就是僰人所留。

最早可追溯東周,年代之古,再加地方偏僻,除一條江水,幾無古道連通外界。

黃師爺當年和朋友,打著尋找僰人寶藏的心思。

當然他們沒有成功,只拿到一些破陶罐。

陶罐上,畫著星星和月亮。

當時國內收藏陶器不吃香。

黃師爺回憶,走了一趟山,車費錢都沒賺回來。

不過那邊風景確實不錯,完全不同於江南娟秀和北方粗獷,他後來又去了幾次,收土貨拿到外面賣,小發了一筆。

抵達巴東,已是半月後。

巫山不是一座山,巴東山脈,都可算巫山範圍。

最著名的,就是巫山雲雨,神女和襄王。

巫山有滷泉。

十名巫師霸佔山脈,周圍小國年年進貢,遂稱其山為“巫山”,相傳山中有不死藥,顓頊命人取之。

黃師爺是部百科全書。

全國大江南北,你說的出的,他都能論上幾句。

此人吃過見過,閱歷方面,天下無人出其右。

他道:“別看地方窮,山區多,古代可算一塊寶地。

若非僰人悍勇,早已被中原王朝征服。

滷泉,就是鹽水,古代製鹽的原料。

靠山吃山,僰人一點不窮。

沒有鹽巴作為商品獲得金銀,哪來底氣抗拒中原皇帝?從西周到明清,僰人造反不絕,就靠一口鹽泉,一部書.”

“哦?”

當地的井鹽確實出名。

不過我來此,不是為了買鹽,坐在船上問黃師爺:“史書記載,僰人不曾有文字,全靠手語和巖畫記敘風俗,哪來的什麼書?”

“嘿嘿.”

黃師爺道,若非我跟他交情好,他才不會輕易透露。

原來啊,這僰人寶藏,在懸棺群中歷來有發現,只是不曾真正找到。

倒是出土了一些金釵、玉璧、瑪瑙珠,算不得價值連城。

“僰人書確有其事,反正坐船還有一陣,我把年輕時候的事,跟你們論論.”

“講故事?好呀好呀.”

謝小雨搬了凳子,便聽黃師爺說書。

我衝了一杯當地特產毛尖,讓黃師爺說說他年輕的事,以往還真沒機會聽。

黃師爺劃開手指,分開腳步,真是老氣橫秋,坐在船頭連比帶劃:“僰人最早用懸棺葬,這和他們獨特的信仰有關。

他們的祖先,不過是給蠻族放馬的奴隸,因受不了壓迫,騎馬逃走。

追兵趕到,連人帶馬摔進了黃河,大難不死,卻從河中取出一部天書!”

“僰人祖先死裡逃生,為巴國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

那部天書沒有一個字,卻蘊含無窮造化。

僰人祖先看了一眼,便替武王攻破朝歌。

巴王氣量狹小,猜忌功臣,這才引來僰人叛亂,割據巴東。

雖無公路與外界聯絡,一口鹽泉,足以養百萬生靈。

仗著長江江水,把鹽塊送到外面,僰人積累的財富當真可觀!”

黃師爺說故事,三句話離不開一個錢。

我和謝小雨嗑瓜子,一邊欣賞三峽風景,一邊可看到僰人懸棺稀稀拉拉,出現於青雲絕壁之上。

船速極快,破風碎浪。

腦袋探出,便溼了衣裳,倍感清幽苦冷之氣。

當時天氣不好,果真能聽到猿鳴之聲,更添哀慟之氣。

我收回思緒,僰人天書確有記載。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她在死亡遊戲嘎嘎亂殺

霧島靡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