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青禪師摘下胸前鉞刀,手指一曲彈出。

鉞刀如飛鏢在空中旋轉,砍在屍手處。

手指與竹簡掉在地上,那手掌也沒痛感,許許多多的嬰兒手探出縫隙,已經垂到了地面。

我感覺不對頭。

抄起鐵鎬上去,原來我們被大自然耍了一通!緬北雨林,物產豐富,奇形怪狀的什麼都有。

除了是動物的天堂,還是真菌細菌的溫床。

有一種叫“多形炭角菌”的菌類,常在腐葉爛泥之中滋生,最為詭異。

這種真菌生長速度快,外觀與人手十分接近。

從地裡冒出來,就像屍體破棺而出,猙獰崎嶇。

膽子小的,真會被嚇死。

尤其懸棺的環境中,開遍多形炭角菌,好似千手妖屍作祟,牆縫一眼望去全是手,誰不害怕?黃師爺表示,皮影都不如多形炭角菌嚇人。

大自然才是真正傑出的恐怖大師,看過這種菌類的,再吃蘑菇都有陰影。

嫌菌類礙事,我和謝小雨舉起火把,將裡面的菌絲全部燙死。

縫隙清空,後方別有洞天,竟是糊塗山人的書房。

山裡比不得宮廷。

糊塗山人的書房,半邊用竹柵欄隔開,有煉丹爐石榴罐。

木架上,還有許多幹化的中草藥,多形炭角菌就是從那裡面長出來。

煉丹爐外面,就是書屋,有著頗多竹簡,大都散亂不堪。

真正的地仙之宅,形同迷宮,之前我們看見的,不過冰山一角。

進入糊塗山人的書房,將裡面的菌絲一併燒掉。

謝小雨拿起幹朽的竹簡,輕輕抖掉塵土。

上面一行行鳥跡古篆,只蒼蠅頭大小。

竹簡併未油泡蠟制,因此腐朽嚴重,基本拾起來就會斷裂。

我們只得在地面攤開,用手機快速拍下。

接觸空氣後,裹在裡面的墨跡迅速淡化,只剩一筆淺淺的影子,年代相當古老。

早在清末民初,篆字基本就被破譯了。

以先秦“石鼓文”為藍本,現代破譯的篆字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

倒鬥不是土匪,也不是蟊賊,確實是一門要求文化的行業。

真正倒斗大師,哪個不是商周秦漢信手拈來,唐宗宋祖瞭然於胸?我懶得細看,讓黃師爺代為翻譯。

書房內的竹簡,記錄了糊塗山人的生平事蹟。

相當於他本人的自傳,不過並未流傳出去,純粹晚年無聊,隨手寫的“日記”罷了。

此人為先秦方士。

秦漢時,以百歲入宮廷為官,受皇帝詔,試煉長生不老藥。

精通天象堪輿,陰陽五行,能於大川巨海,順理龍脈,更懂得一手“北辰定輿”。

皇帝喜,乃受三千石官祿,顯赫一時。

緬北一代,至於安南,古代曾為中原藩屬。

有古國,太古所生,不知歲月。

有神蹟,宮廷高大,門樓輝煌,其國力鼎盛,威震四方。

有附庸八百國,曾與顓頊作對。

顓頊伐其國,破其城,滅其族。

後裔遷入大山,與中原世仇,號“陰泉國”。

始皇帝繼位,一統天下,召“陰泉國”王子入秦宮為質。

陰泉王不許。

後秦王伐百越,分兵十萬攻陰泉。

陰泉王大恐,乃獻“龍骨”。

龍骨之上,刻有古文,為陰泉國祖先鎮守之物。

龍骨運入秦宮,恰逢始皇帝巡遊四海,有隕石天降,地火焚山。

皇帝命人查之,隕石之上,刻有古篆,解之,是為“始皇帝死而地分”。

隕石文字,與龍骨如出一轍。

始皇帝心驚,命人鑄“銅牛”,賜予陰泉國。

銅牛巨大,難以運入深山。

陰泉王貪婪,命人開鑿古道,連通雲貴,貫穿緬北。

這就是最早版本的“滇緬公路”。

秦國軍隊順著這條路,跟在銅牛後,滅了陰泉國。

將國中老幼不分男女,一概坑殺。

從地脈下,挖到了非常不得了的古蹟!於是命令糊塗山人跟隨大軍,在深山研究地脈的秘密,並判斷這個地方,在太古年間,就是“崑崙”所在。

崑崙是一個符號,一種概念。

它不一定是一座山,但它的出現,必然與世界的真相有關。

糊塗山人拷打陰泉國的王子,逼問秘密所在。

他們佔領此地不久,始皇帝駕崩,轉眼改朝換代,秦國滅亡。

糊塗山人索性不再回國。

絕古道,殺將領,統治軍隊,選擇仙人峰作為隱居之地。

在當地人的指點下,他們從古代洞穴,挖到很多丹砂和藥材,認為聖人在此煉製長生不老藥。

於是大造懸棺,準備尸解登天。

竹簡上的內容,多為糊塗山人的隨筆。

有些地方寫的很匆忙,頭尾對不上。

黃師爺嘖嘖嘴,說正經人誰寫日記啊。

這一看,糊塗山人果真是個心狠手辣的角色,比叛賊都不如。

自傳中,提到糊塗山人奉皇帝密令,在“崑崙”挖掘一處遺址。

竹簡形容,那是一座巨型宮殿建築。

不,那宮殿,完全不是任何已知文明的風格,可能來自天上,甚至上一個世界。

沒等糊塗山人進去,皇帝駕崩,再去尋找秘密已經沒有意義了。

發掘期間,挖到很多黃金的屍骨。

來自於阿育王的黃金軍。

筆記描述,阿育王也沒能進去。

任何企圖接近那個宮殿的,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死亡。

糊塗山人屬於旁門左道,沒有視死如歸的信念,也就放棄了。

糊塗山人認為,阿育王的手下有能人,當時中原還沒有佛教的說法,糊塗山人把阿育王那批人,稱為“番奴”。

他們建造佛塔,不僅僅為了標誌自己的統治地位。

糊塗山人精通堪輿,透過天星捕捉了崑崙的秘密,他看出阿育王建造佛塔,是以佛塔為長釘,欲要釘死地脈。

崑崙為祖龍,關乎天下氣運,糊塗山人準備阻止這件事!後面的,都是一些沒有意義的閒話。

比如糊塗山人思念家鄉,跟徒弟發生分歧,還有抓捕當地土人試驗不老藥。

“你看這個.”

謝小雨在竹簡下面,找到一隻玉盒。

盒上旋有黃金紐,密封極好。

當中儲著一套“帛書”,不用小篆,用的陶文,像某個青銅器拓印下來的。

文字少,多用黑色線條和圖畫。

一顆顆大小不等的星辰連為線,組成幾何圖案,印於天穹,下方三山五嶽,四海八荒,九條龍脈出自崑崙,匯成一副巨型堪輿圖!“帛書只有一部分啊.”

我輕輕嘖了聲,帛書是從某個地方拓印的,並不完整。

“在古代,這種東西叫‘地輿圖’,靠它能挖出地下的任何東西。

非皇族不敢收藏,有抄家滅門的罪過。

可惜不完整,應該是糊塗山人尋找崑崙地宮的線索.”

我大呼可惜。

完整的“星象地輿”,迄今為止還未出土。

馬王堆漢墓出土過殘卷,上有太陽金烏、太陰玉蟬,下有冥神地司,中間為伏羲女媧蛇尾纏繞,手舉星辰。

不如糊塗山人的這半截帛書。

這半截的格局很大,把世界微觀謄抄在了半米多寬的布帛上,當中九條龍脈,甚至畫出了太行碣石的走向!最下面的山,就是崑崙了。

畫著一個胎兒的輪廓,下面是一座宮殿。

那個胎兒,我猜測就是太陰胎。

至於宮殿,極有可能葬了海國雲帝,一個史前文明的歸墟之所!“嘶.”

見了帛書,黃師爺表情屢次變化,他拿捏不定,最終道:“若我沒老年痴呆,這帛書我似曾相識,不,絕對見過!”

“你從哪見過?”

“巴東的巫山懸棺,洞穴之中有這樣的巖畫!”

黃師爺雙手一拍,對天發誓,“這種帛書見一次畢生難忘,裡面的東西太震撼了,我不會記錯.”

謝小雨也道:“我在一些懸棺出土的陶器上,見過星象堪輿的塗鴉,跟你手上的帛書差不多,都是繪畫了崑崙上映星辰,下生祖龍的格局.”

兩個人都這麼說。

我心跳加速,難不成帛書的源頭,來自巴東某處懸棺群的巖畫?糊塗山人為秦漢方士,迄今為止不過兩千兩百年。

巴東最早的懸棺,能追溯到東周。

仙人峰的懸棺群和帛書,恐怕與內地有些淵源。

仙人峰懸棺群,連起來恰好組成“冥王點屍圖”,糊塗山人暗喻海國雲帝在此,天下祖龍在此。

藏青禪師道:“恐怕事情不止如此.”

帛書上,畫了崑崙。

細看之下,崑崙淡墨的痕跡,居然勾勒了好幾座宮殿。

輪廓一致,卻有無數分身,藏青禪師猜測:“千百年來,尋找崑崙的人都沒成功,想來那座崑崙神宮非同凡響,甚至沒法確定方位.”

“會不會像曹操那樣,修了七十二疑冢?”

我越是推敲,越覺此事詭秘莫測。

仔細詢問黃師爺,與帛書出自一門的星象圖,具體在巴東巫峽的哪一段。

黃師爺說,除非親自走一趟,他也說不清楚。

巴東懸棺是世界上最早的,很多還處於原始狀態,保持東周原貌。

這幾日,我們清理了糊塗山人的手札。

此人能文能武,懂堪輿識陰陽,算得人傑鬼才。

由於他進入野人山不再出去,秦公室認定此人叛變,銷燬了關於他的一切記載。

他所求,絕不止於一個遠避紅塵的方士。

手札中,也提到他強迫土人制造的“機械”,那是斷絕阿育王留下的秘法的唯一途徑!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入門到精通

作家JtJA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