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相管仲是她們的祖師爺。

想要在東方大地混出名堂,要會往自己臉上貼金。

我敢打賭。

民國時期,絕對沒有這個所謂“國寶幫”的組織。

當時的古董市場,主要由盧芹齋、嶽彬那種大文物販子,與南北堂口互相節制。

什麼國寶幫,根本排不上號,下九流的路數罷了。

張三喝了幾口小酒,開啟話匣子。

不易悶坐在一邊剝花生米,他剝好了自己又不吃,丟到我碗裡,張三屁顛屁顛,厚臉皮奪過來下酒。

按他的話來說,讓不易這種高手當陪酒小妹,忒有面子!“國寶幫沒啥傳承,充其量,也就改革開放以後在南方沿海興起,漸漸遍佈全國。

他們的目標,主要是退休老人,手裡有兩閒錢的企業家、白領,利用時間差和資訊差,騙對方購下‘國寶’,幻想一夜暴富的人無不被騙到傾家蕩產,跳樓的都有不少.”

“這個組織真的厲害,他們鑽法律的空子,做的一切都是‘合法’的。

儘管鬧出不少人命,上面拿這個組織沒辦法,只抓了些小蝦米,幕後大佬藏得深.”

張三提起國寶幫,不乏羨慕的語氣。

這年頭,騙錢挺容易,合法騙錢就太難了。

比如吳老闆,他想霸佔鴉鑼容易,要“合法合理”佔有鴉鑼,就需要很多算計和勢力。

國寶幫這點厲害。

哪怕你被騙了,跳樓死了,從法律角度來說,人家也沒什麼大錯。

古董這行交學費那是必須,自己打了眼,別人說這唐宋瓷器是他主觀臆斷,法律不可能因為主觀臆斷把人槍斃不是?張三捻起花生米,剝了紅皮不著急吃。

晃悠了好一陣,方才就了一口冰啤酒,美滋滋哼歌:“國寶幫的成名之戰,大概是零幾年,那時候你忙著鬥七十六號公館,不關注很正常。

我拿出來說說,你可別往外傳.”

“你說吧,我很這幫騙子究竟有何厲害.”

“厲害?”

張三笑了笑,這幫人累積的財富,不是我能想象。

時代變了,舊社會堂口那套玩不通,國寶幫順應潮流,幕後大佬可不單單厲害能表述出來。

“知道十幾年前的湖北漢墓大案吧?”

我道:“有所耳聞,好像是長沙幾個土耗子,越界去了荊楚幫的地盤,掏了西漢諸侯王的王陵,是個油鬥,出土編鐘三套,銅鼎十二隻,古玉、漆器、木器、竹簡,數千枚,震動全國。

當時荊楚幫因為這事,大鬧長沙,火燒獅子廟,雙方械鬥,打死了七個人,還是秦問仙負責調解的.”

“嗯,後來東窗事發,荊楚幫和長沙幫幾乎被一網打盡,幾省掀起嚴打長達數年,不少老油子落馬。

盜掘湖北超級漢墓的人,三個吃了花生米,五個無期,十年以上判了九個。

有人說,是秦問仙告的密.”

張三知道內幕不少。

當年的文物部門,還請他修復過漢墓編鐘,一整套錯金銀龍紋虎紐祭樂,價值連城。

鬍子道:“這事跟國寶幫有關?”

張三一笑:“改革開放後,國家經濟大好,盛世古董,古玩這行水長船高,不過那時候的國寶幫小打小鬧,沒啥大野心。

可十幾年前的湖北大案,令其一炮而紅,說句不好聽的,你們南派北派跟它比,都弱了一頭.”

“那你別賣關子,快點說.”

鬍子催了幾聲。

見不易抬起頭,張三這才不再矜持,幽幽道:“諸侯王級別的漢墓,還是沒被盜的,裡面的好寶貝該有多少,你們心裡清楚。

長沙幫的人糟踐東西,盜洞不曾回填,雨水灌進去毀了多少東西,幾個老學究氣吐血了,聯名請高層嚴懲,才有三個老油子被立刻執行了死刑。

人雖然死了,東西卻沒了!”

那三個老油子,在長沙幫頗有名望。

乃是建國後首屈一指的把頭。

當然,肯定比不上姚俞忠,姚俞忠屬於千年出一個的極品。

諸侯王級別的漢墓,動輒佔地千平方米,陪葬品按噸來算。

最值錢的,除了那些竹簡,恐怕就是墓主身上那套金縷玉衣!這玩意,目前為止還沒有出土過完整的。

博物館的那些金縷玉衣,都是修復過的複製品。

漢墓十墓九空,所謂出土玉衣,其實就是腐爛棺槨裡,黑泥覆蓋的一堆玉片,與完整的有天壤之別。

“就是這麼一件國寶中的國寶,多少老學究斷氣之前想看一眼。

案子是破了,人是槍斃了,那玉衣從此下落不明。

有種說法,是北派吞了,還有人說,三個老油子自知必死無疑,便將玉衣藏了起來。

官方搜了幾次,不了了之!”

我端起下巴。

這件事我有所耳聞。

長沙幫屬於南派的重要分支,由於我家族的特殊情況,湖北漢墓大案我確實不知情,後來聽說,丟了一批關鍵文物。

國寶幫並非倒斗的。

按理說,此事跟那夥人關係不大。

然而三年後,正當此事被人逐漸遺忘,一個人卻突然聲稱,手上有一套完整的漢金縷玉衣,為世界孤品。

這是國寶幫第一次橫空出世,大手筆!不知那夥人怎麼操控的。

他們找來權威專家,對金縷玉衣進行鑑定,專家認為屬於真品,估價二十四個億。

隨後以這件金縷玉衣,向銀行貸款了六億。

當年的六億可不是現在。

那時候,一套房也就十來萬,那得多少錢啊。

我在地下見過不少好東西,你要說值二十四個億,純屬扯淡。

別看做金融的動輒幾十億,真實資產連十分之一都夠嗆,哪怕吳老闆那種身價,也不可能拿出二十多億買古董。

這件事在全國引發軒然大波。

使市場古玉價格飆升,國寶幫獲利不知多少。

紙包不住火。

有人懷疑那位“企業家”手中的金縷玉衣,就是幾年前湖北漢墓被盜的那一套。

隨後進行了鑑定。

金縷玉衣居然是假的!連古玉都不算,純粹的現代仿製品。

銀行意識到上當,貸款人暴病身亡,錢款下落不明。

負責宣傳二十四億的專家,後來因證據不足無罪釋放。

專家說“他認為這屬於漢代真品”。

法律不可能因為“他認為”三個字,就把這人給斃了。

此事幾乎無人受到懲罰。

國寶幫嚐到甜頭後,便以“金縷玉衣騙局”開啟門路,短短十年間,遍佈大江南北,連傳統的堂口生意都被他們擠走大半!還是那句話。

騙錢容易,騙完了還不犯法,那就真他媽是人才了!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入門到精通

作家JtJA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