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皇陵帝冢才有的。

秦漢金井,一般設在祭殿之後,作為風水樞紐以利子孫。

到了明代,明太祖造孝陵,將金井壓在棺槨之下,是為鎮氣所用。

明孝陵是古代首屈一指的帝王大墓。

後世帝王大都遵循此列,以金井鎮棺,以保福澤。

以前盜墓的有順著金井挖進來,能避開機關。

到了明朝,金井縮成碗口大一點,只埋一些珠玉和吉壤,多象徵意義。

所以明以後,想透過挖金井入墓室的,基本行不通。

偏偏這口金井設在墓道中間,像陷坑一樣,聞所未聞。

死在墓門的那人,很可能就是踩空摔在金井裡,讓水給嗆死的。

地下水惡臭渾濁,不知多少細菌。

嗆一口,輕則肺炎,重則呼吸道衰竭。

鬍子拿了防毒面具分給我們,抽水管放在金井裡抽。

上面幾層墓室的水,都是從這口一米多寬的金井湧出去的。

這一抽,黑水變白,愈發冰冷刺骨,簡直陰氣逼人。

不易拿開水管,示意鬍子別再弄。

鬍子眉毛一抬,正要問怎麼回事。

不易將電筒丟入金井,燈光一照,其下鐵鏈縱橫,黃土如山。

金井下面還有墓室,由於鐵鏈交錯,一具殭屍卡在裡頭,正仰面往上頭看!這下我和鬍子都怕了。

祖墳的地下空間,比皇陵還複雜,這一層層一重重墓室疊在一起,就像寶塔。

也不知為何那麼多地下水,搞不好那幫倒斗的人,把暗河挖進來了。

金井下的殭屍還能動。

殭屍八字純陰,坤煞佔水。

水裡頭的殭屍比陸地還厲害。

我和鬍子踮起腳尖,連忙關了抽水機,也不敢再往下發掘金井。

不易一拍我:“出去再說.”

出了墓室,用石板將入口封了,不易讓我回家拿族譜。

下面的墓室不一般。

其規模比一般官員還大,明顯不是一個普通家族能營造的。

有“連環扣”,還有活僵,一般的兇墓也就如此。

青紋在上面等著,不知下面發生了啥。

我把情況一說,青紋也納悶。

我家祖墳,乃“金釵仙弓”的大宗風水局,其山有案有靠,有倚有仗。

如此風水寶地,龍穴寶砂,怎會有屍變的邪祟?捆在金井下的殭屍,是我的哪一代祖宗呢?不敢回家睡覺。

我讓青紋把以前倒斗的帳篷搬來,就在山下紮營。

回家拿了藏在祠堂的族譜,我一頁一頁翻出來比對。

墓門後頭現代屍體的墓室,屬於我家族“高祖”一輩。

夏諱節文公之神牌是也。

墓室比老爺子的地勢高,可能因為地質沉降,水流侵蝕陷在山裡了。

至於墓道的機關,還有那口金井,族譜上的墓地誌沒有任何記載,彷彿就當這件事不存在!我百思不得其解。

家族祖墳,我小時候來過幾次,沒看出有啥奇怪。

金釵仙弓雖好,卻也並非什麼帝王紫薇之局。

越想,越覺疑竇叢生,謎團頗多。

金井下面除了殭屍,應該還有更深的墓室。

年代可能更早,東西更古。

其深度,超過漢墓二十米極限深度!關於這些,族譜完全沒記載。

死在這座山的,都是我家列祖列宗,要麼親族近脈,不太可能連族譜都不記載啊,又不是孤魂野鬼。

況且,能修墓室的,必屬大戶人家,就更不會避去名諱了。

老爺子已死,人死如燈滅,縱然陽間有過恩怨,應該沒人敢打我家祖墳的心思。

把墓道那具腐屍又檢查了一遍,這次發現了一張汽車票。

看來挖我祖墳的土耗子,是外地來的“串客”。

我一方面讓青紋查墓園周圍的監控錄影,一方面向那些叔叔伯伯打聽,最近是否有外地串子來金陵走地仙的。

回答都說沒有。

我家祖墳並非在深山老林。

附近有莊戶。

倒鬥這種事,雖然講求隱秘,一個人絕對倒不了鬥。

倒鬥是個細緻活。

涉及散土、望風、開穴、腿子、下苦等。

倒鬥往往被抓一個,其餘人跟著落網。

死在墓門的這個土耗子,屬於腿子這種小囖囖。

對方絕對有團伙。

以墓室中的兇險,這夥人怕是全折裡面了!一下死了七八個,萬一將來秋後算賬查到我這,我相當被動,因此迫切需要摸清楚這幫人的來歷。

堂口那邊回話,說最近沒外來的走地仙。

自打姚俞忠統一南北,國寶幫那夥人來勢洶洶,擠走不少買賣。

狼多肉少,真有個風吹草動,瞞不過堂口。

鬍子懷疑,會不會是姚俞忠公報私仇,在沙漠沒弄死咱們,挖我祖墳洩憤?我認為不太可能。

姚俞忠這個人確實是個王八蛋,但他不至於這麼無聊。

姚俞忠喜歡真刀真槍幹,真要收拾我,犯不著玩陰的。

再說,他又打不過不易,應該不會皮癢癢作死吧。

不易道:“你想想,老爺子活著的時候,有沒有仇家還在?”

“仇家?”

我掰開指頭算道:“那可就多了。

康老頭、皮戲陳、北派鄭老么、豬二眼、劉三板,南派的光頭王、小開張、混江龍,關外派的竄天猴、草上飛、牛五疤子、白寡婦......”我一口氣爆出三五十個人名。

不光鬍子,連不易都變了臉色,擦一擦額頭冷汗。

我早就習以為常。

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

你看我明明是保護文物的先進分子,時不時還炸一兩個,人有失手馬有亂踢,江湖混誰家沒個仇人?鬍子道:“你家老爺子這人緣,仇人是不是太多了點?”

我聳了聳肩:“建國後,我家老爺子忙著招安洗白,把南派北派好一些人都賣了,當了汙點證人。

有些吃了花生米,有些關了二十年放出來,你要說仇家,至少一個加強連。

我這還是往少了算.”

不易道:“不對,這些人不是來尋仇的.”

“怎麼說?”

“你看墳塋之上並無盜洞,風水和墓碑又不曾遭到破壞,顯然這些人不想引人注意,只為了求財.”

“對啊.”

我想起一個很關鍵的事。

家族的墳山上,並沒有盜洞!孃的,難道現代的倒鬥技術已經高到這種程度,可以穿牆了?以我的經驗,倘若真有人明著挖了祖墳,散土手法再好,終歸有痕跡,我不可能沒察覺。

不易說,讓我換位思考。

倘若我要盜一座家族墓園,又不想被發現,盜洞應該怎麼挖才合適。

經他這麼提醒,我只想到一種可能。

黑話講“起壟子”。

一般倒鬥,在墳頭動手,這樣挖快是快,也最容易暴露。

有些高手會在離墳頭幾百米的地方挖地道打進去,這樣很少被察覺,離墓地遠,縱然動土也不會有人想到盜墓上面。

這就叫“起壟子”,費時費力,對手藝人的經驗和功夫又相當看重,不是大墓一般沒這麼搞的。

不易道:“我懷疑這幫人就是起壟子進的墓室,所以附近看不見盜洞.”

“如果這樣,還真衝著我家祖宗來的.”

我皺緊眉頭。

等我死了,一定火葬,火葬完了再海葬,看誰能把我掀了!鬍子道:“起壟子不是高手不會幹。

對方來勢洶洶,只怕團伙作案人數不少,咱們要不要叫救兵?”

“先別打草驚蛇,找到這夥人的老窩再說.”

我重新翻閱族譜。

後面有設計家族墓地的草圖和平面圖紙。

包括周圍山勢的走向、水源、風勢,乃至墓碑的散落、宗祠方位,族譜都有記載。

地下墓室,很多查不到屬於哪代祖先。

地面的東西藏不住,族譜畫的一絲不苟,非常詳盡。

“應該在這!”

我指向從天堡山下來,走龍樓祖到頓笏龍邊緣的一處山坡。

風水學上,這處山坡叫“父母山”,倘若有人拿起壟子挖我家祖墳,盜洞大多半設在這。

這就是高手過招,招招致命!倒鬥最難的,就是選地方。

往山上一走,哪有墓,什麼朝代,埋多深,規模多大,底下什麼狀況,全部瞭然於胸,那才叫高手。

家族墓地不同於古墓。

滄海桑田,兵火天災,古墓上的石像生、碑亭、闕樓,大都被破壞殆盡,只剩廢墟。

地標建築全無,更無後人祭祀,多在荒郊野嶺。

這種古墓只需堪輿地點,切中墓道乃至冥殿位置就可動手。

家族墓地又不一樣。

幾代人、十幾代人,全埋一個地方,年年祭祀,歲歲翻修,其墓園不同於古墓被破壞了形貌,風水方面相當完整。

一個完整的家族墓園,要有太祖山。

太祖山外,要有少祖山。

少祖山下,要有父母山。

被父母山環繞拱衛的,一圈圈龍砂起丘子,天然有凹形同聚寶盆的地方,才是“穴星”。

理想狀態,穴星與少祖山、案山要在一條中軸線。

至少從天空俯瞰,要像一個平放的湯勺。

前有玉帶水,虎虎生風。

案山後土地平曠,視野開闊,朝看紅日,暮觀星宿。

如此才叫風水寶地,天人合一!帝王陵墓對這些更加考究,歷朝歷代,農民燒官軍盜,這些格局早就化為烏有,再加水土流失,大都模糊。

家族墓地雖小,看這些格局反而更直觀。

這處墓地,是老爺子精心挑選。

太祖山自紫金山南麓獨龍阜而下,受武夷山脈影響,蜿蜒盤桓,龍脊如環。

少祖山為天堡山,東南一柱,架海金梁。

父母山為玉羅山,環穴星起勢,形成屏障擋住海氣。

倘若我要盜這麼大一片墓園,又不想被發現,在父母山起壟子最好。

先打一口垂直豎井,挖到地下水下面,再橫著打到穴星。

挖出去,恰好在整個墓園底部,能直接挖到太祖神碑。

起壟子是個大工程,再快也要二十天。

那幫人興許沒走,我連夜讓青紋弄了傢伙,和鬍子不易摸到旁邊的父母山一窺究竟。

父母山比穴星高。

常年鬱鬱蔥蔥,幾無人跡。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