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金剛牆,離地面五米深,是皇陵保萬年安寧的最後屏障。

修的時候只想著防人,卻沒想到防鼠!家裡住過農村的,大都見識過老鼠厲害。

任憑深宅大院,銅牆鐵壁,老鼠都能打個洞,且天衣無縫。

王紹義對楊芝草吩咐幾聲,叫他速速去辦。

眾匪退出琉璃影牆,按王紹義吩咐行事。

很快天亮了,反正鐵棒喇嘛已除,土匪沒了顧忌,大白天盜陵無負擔,更能添幾分膽氣。

定陵之中,設有神廚庫。

楊芝草帶人去縣城買了幾百斤芝麻,又添了七八桶酥香油。

眾匪從神廚庫抬出一口大鐵鍋,足有三米多直徑。

這口鍋,是當年祭陵殺牛用的,百年不鏽,也算個寶貝。

月牙城內,眾匪支鍋燒火,將芝麻倒進去翻炒。

一時間,明樓方城煙熏火燎,土匪鬧得烏煙瘴氣,險些把城樓的木建築點燃。

為了生火,劈了隆恩殿的房梁、門窗當柴。

倒了供奉皇帝牌位的酥油燈、魚油做引。

芝麻一炒,香飄四溢。

王紹義命令眾匪邊炒,邊往裡倒酥香油。

那股味甭提了,香得要死,就像芝麻糖一樣,聞一口饞蟲亂鑽。

炒好了“香香缸”,王紹義命眾人跪下,他獨自誦經,請灰仙老祖前來相助。

不多時,真有一渾身花白的雪耗子,從皇陵的排水渠鑽出來。

王紹義大喜,這正是紅塵殿內的灰仙。

灰仙老祖並非孤家寡人。

自從離了紅塵殿,逍遙五湖四海,徒子徒孫無數。

老鼠最愛吃香油。

尤其炒熟的芝麻拌酥油煉成的香香缸,就好比抽大煙,欲罷不能,越吃越有癮。

眼見王紹義慷慨,灰仙老祖呼來徒子徒孫。

明樓方城內鼠滿為患,群鼠也不怕人,大搖大擺,好似土匪盜東陵,全無顧忌,可謂天道顛倒,禮崩樂壞。

將香香缸抹在金剛牆上,不消王紹義吩咐,群鼠鐵齒銅牙,紛紛往上面啃。

金剛牆何等堅固。

群鼠崩了牙,塌了嘴,撞爛了鼻。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有香香缸做引子,群鼠為了這口吃食,不得不給王紹義賣命。

大象架不住蟻群,好漢頂不住狼多。

本以為堅不可摧的金剛牆,在群鼠啃噬之下,終於轟然倒塌!甬道內,鼠屍如山,帶血鼠牙無數。

王紹義推了穆樹軒一把,穆樹軒跪在灰仙老祖前,發誓盜了皇陵,必給灰仙老祖修座廟宇,四季香香缸供奉不絕。

灰仙老祖大喜,受著徒子徒孫抬轎,很快消失不見。

打破第二道金剛牆,定陵地宮一覽無餘。

牆後三五米,是第一道墓門所在,後有自來石。

門重三五千斤,但這也保不住咸豐皇帝了。

穆樹軒盜陵,也不是臨時起意。

他之前命能工巧匠,制了一樣法寶,喚名“如意鉤”。

皇陵的門都有自來石頂著。

孫殿英辦事魯莽,直接用炸藥將墓門炸開,費時費力不安全。

後來孫殿英學乖了,派人用鑿子撬開門縫,一點點往裡錘。

穆樹軒看不起孫殿英土匪做派,創作了如意鉤。

說來也是黑色幽默。

穆樹軒與孫殿英都是土匪,可他自詡“綠林豪俠”,行的是盜墓掘墳的勾當,偏偏以為替天行道,乾的好大英雄事業!如意鉤專破自來石。

風頭不能讓王紹義一個人出了。

穆樹軒當著小弟的面,身先士卒,來到第一道墓門前。

如意鉤一捅,塵封百年,詭秘莫測的皇陵地宮,才真正開啟。

眾匪一擁而上,再也壓制不住躁動。

咸豐駕崩時,大清王朝內憂外患,地宮狹小,並不複雜。

共三道石門,皆自來石封死,除此之外再無機關。

地宮潮溼,陰寒刺骨,牆壁溼漉漉,角落積著水垢黑苔,晦氣不散。

走過隧道,便是前殿。

地宮由前殿、中殿、後殿組成。

象徵紫禁城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帝后梓宮,擺在後殿坤寧宮。

眾匪目標明確,繞過石雕的龍椅寶座,無視御缸龍池。

破開自來石,浩浩蕩蕩闖入後殿之中。

舊社會走江湖的,皆有反清復明情緒。

所以這幫人敢盜清陵,卻不會去碰明皇陵。

再說明皇陵內,好東西不多,不似東陵連隆恩殿都瀝著金。

後殿內,蓮花須彌座上,擺著兩具旗棺,一大一小。

上面罩的五色帷帳早已腐爛坍朽。

旗棺又叫韃子荷包。

這種棺材頗有特色,不似傳統的漢族天子棺槨。

先秦時,天子駕崩,分了三棺四槨,用七層木匣子套著。

到了後來,棺槨逐漸縮小,一般只有三層。

旗棺流行於東北,頂上綴著幾圈寶珠,用大漆刷了幾十次,只有兩層。

即外槨,內棺。

算不上大。

頂部起脊,中間隆起,兩側傾斜,與漢棺大不同。

儘管內憂外患,仍是用的金絲楠木為棺。

大漆刷了多次,硬如生鐵,水火不懼。

見到一大一小兩個棺材,土匪面面相覷,沒見過這種買一贈一的陣勢。

還是楊芝草博學。

他當即認出來,大的那個,就是咸豐皇帝,小的那個,是孝德顯皇后。

四人結拜,關會增地位最低。

由他帶著土匪,去開孝德顯皇后的旗棺。

王紹義等三人,去開咸豐皇帝的。

自詡反清復明義士,忠肝義膽豪俠。

王紹義三人頭裹綠巾,腰扎紅布,腳下黑布鞋,先衝上去,大腳猛踢棺材。

這叫氣勢壓人,防止老皇帝陰魂不散。

隨即一擁而上,以巨斧劈開咸豐皇帝棺槨。

一道寶光從縫隙射出來,照得人眼移不開。

土匪哪裡見過這陣勢,愈發賣力,把棺材從中間一分為二。

珠寶之中,一具男屍仰面躺著。

腳下玉蓮花步步生蓮,胸前朝珠已散,頭戴朝冠熠熠生輝,雙手交叉放於腹部,捧一柄二尺羊脂白玉如意。

“嘶!”

許多手伸了進去,對著化為骷髏的咸豐皇帝上下其手。

儘管化為骷髏,王紹義做賊心虛,唯恐屍變起了煞,用硃砂繩套著咸豐皇帝脖頸,骸骨連著龍袍一股腦拖出棺材,以鐵鞭捶打。

龍袍遇見空氣,迅速黯淡,很快失去彈性。

再看咸豐皇帝,只剩一堆枯骨,被土匪順勢丟進旁邊的排水渠裡。

為了棺中珍寶,眾匪出現爭執,還是穆樹軒開了槍,才勉強遏制住。

貪婪的眼神比寶光還刺眼,眾土匪眼睛佈滿了血絲,活要吃人一般。

一邊發抖,一邊將大把珠玉往荷包裡塞。

按照約定,王紹義,楊芝草,穆樹軒三人取大頭。

關會增和幾個小頭目,取中份。

餘下的,才給小囖囖分了。

眾匪不識貨,地宮之中陪葬的官窯瓷器、書畫古籍,均付之一炬,化為烏有。

分贓不均,將咸豐皇帝捧著的玉如意折成兩截,元寶也都劈碎了,一點點稱重,唯恐吃虧。

茄珠、瑪瑙、寶石、米珠、玉餅,各抓了一把。

開了咸豐皇帝的棺槨,眾人又把目光移到陪葬的孝德顯皇后身上。

皇后屍骸也已腐朽。

鳳袍點翠,一遇空氣化為粉塵。

上面的珍珠被屍水浸過,一碰就爛,多數鈣化。

皇后口齒微啟,楊芝草以為顯皇后像老佛爺一般,含了夜明珠,用鐵鉤將上牙膛掀翻,破了頜骨,結果什麼都沒有。

一概將顯皇后也鞭屍了。

裝了幾大袋子,眾匪歡天喜地,退出地宮。

後來聽穆樹軒回憶,咸豐皇帝的棺槨中,除了那柄羊脂白玉的如意,還有一尊翠玉佛最是價值連城。

至於顯皇后的陪葬品中,有一祖母綠寶冠。

下面點翠琺琅彩已經模糊不清了。

但嬰兒拳頭大的祖母綠,宛如水洗,光可照人,讓楊芝草拿走,叫人心癢。

當然穆樹軒也不曾吃虧。

咸豐皇帝屍體左側,除了翠玉佛,還有一紅珊瑚樹。

高有二尺,上面滿飾瓔珞、五彩寶石、珍珠項鍊,分了九叉十八拐,錮有三十二道紫金環。

僅那血玉珊瑚如今早已開採絕跡,遑論其上珍寶!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何在滿是怪物的探索世界苟到底

純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