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一卦成名,曹操陳宮來訪

新鄭城腳下

疫情之下,張平就這樣子暫時回不去了。

還好鐵柱在手,保命我有。

“先生,春耕快過去了,我還有百畝兩天,想請先生指點一二。”一位衣著華貴之人說。

“容我一算,掐指一算。”張平邊說邊神神叨叨演著,然後一個眼神給到了張鐵柱。

張鐵柱也把資訊傳給了身體裡的潘主任。

咻的一聲,老潘把資料傳給了張平。

“黃家主,想必 粟、豆 、麻、麥、稻、菜蔬都均有種植,今年乃是風調雨順之年,我建議種植大豆,必有賺錢之道…………”張平一本正經的說完。

“卦金為一金,大豆生財之道另算。”張平邊掐指邊算。

黃家主,遞上一袋金子,然後說:

“先生,乃是何法,若能生財,錢財好說。”

“好,年中必有錦囊相送,只需10畝良田,可保你子孫三代無憂衣食。”張平說

“先生,四個月後見”黃家主說

送走了黃家主,稍稍休息片刻。

徐庶:“先生大才,可否教我。”

張平一臉嚇了一跳,自己的智商被人家按在地上摩擦,要不是潘主任和鐵柱,估計在這個時代社會活不了3天。

“元直,不是我不叫你,實屬能力有限,但是我願意為你指個方向,可否”張平說

“咱們就以三年為期,跟張鐵柱切磋劍法武藝一個月,然後再去潁川書院學習一個月,如此反覆,時機一到你便可遊歷華夏,”張平說

“謝先生,聽先生之言。” 徐庶說

最近口饞了,想喝胡辣湯了。其他材料都好說,就是這麻辣味要如何解決,是個問題。沒事就去瞎晃盪,看能不能找到花椒樹。

雖然在現代是個窮逼,來到古代,稍微有點小錢,那就應該享受享受,讓徐庶招了庖子,工匠……

“老爺好,我姓胡,合流口人士,避難來到於此,曾在大戶人家做庖子…………”眾僕人一一介紹自己,恐怕自己不被任用。

三天後

徐庶問:“先生可知曹孟德?”

張平心裡想,不對呀,這老徐不應該對曹操不感冒,怎麼突然問這個問題了呢?該不會是我改變歷史了吧。

張平;“元直,為何這麼問?”

“最近,街上已經傳遍了,自董卓禍亂朝政以來,無人敢言語,卻不料那曹操,竟然敢行刺董卓,被呂布追殺……,據說最近要到附近。”徐庶越說越激動。

張平哦了一聲。

對張平來說,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故事,沒啥了不起。

徐庶說:“庶曾為友人不懼生死奮起殺人,被眾人皆稱為忠義之人;此料那出身宦官之後的曹孟德,竟然願意不顧個人生死,為天下奮起刺殺董卓,豈不為英雄乎?”

張平真實懵逼他媽給懵逼開門,懵逼到家了。如果徐庶有這覺悟為何當初在曹營還是一言不發,難道和荀彧是一個型別的人嗎?

正在走神的張平,被徐庶一聲打斷了。

“先生,若曹操路過此地,先生可否像收留我一樣,助孟德渡此難關?”徐庶用懇求的眼神相望。

“額,元直,不知你是否相信命運之說,我們在一起也快3個月了,今日我給你一個定心丸,孟德必過此劫,貴人卻不是我。”張平一臉嚴肅的說。

“先生,此話何意,庶愚鈍,請詳細告知。”徐庶謙謙卑卑的問

“實不相瞞,曹操在中牟必遇貴人,相救與他,同樣也是他一生的遺憾,就是中牟縣縣令陳公臺”張平說

“另外今日之言,切莫對外宣揚以免招來殺身之禍。”張平補充道

中牟縣城外。

陳宮捨棄家業和曹操在外奔波,準備回到譙縣招兵買馬。

陳宮說:“孟德,聽聞20裡外新鄭城,友仁卦鋪,可測兇吉,出謀略;我們可去一訪。”

曹操:“公臺,牛鬼蛇神之言豈可信之,否則這天下豈不是張角治天下。”

二人爭執許久,仍不能下結論。

陳宮:“孟德,既然如此,我繼續趕路吧。”

二人趕路全程靠腳。

不知不覺的,天色已暗。

“孟德,天色已黑,不如偽裝一下,進城找一荒廟,暫坐休息,明日繼續趕路。”陳宮說

“公臺,此乃何處,是否安全”曹操問

“新鄭城,老城一座,整體管控不嚴。”陳宮說

四月北方,晚上依舊微寒。

二人就急匆匆在街上尋找。

“友仁卦鋪……”陳宮說

“別再惦記這事了公臺,我們速速找地方歇息,畢竟這天微寒。”曹操說。

“孟德抬頭請看。”說罷,陳宮用手指指著這個街面上唯一能發光的牌匾。

“不妨,我們進去一坐……”二人不約而同的說。

只不過曹操按了按,藏在包袱裡的短劍。

此時卦鋪內

“老胡呀,這湯與你也算頗有淵源,味道還是不錯的。這湯的配方也就送給你了,不過你得在我這做工20年……”張平說

“此湯辛辣,味麻,給人醍醐灌頂。”老胡說

“嗯嗯,所以此湯配方贈送與你,以後此湯的做法也多做調整改善,切莫固步自封,既然送給你,就以你姓氏為頭,起名 胡辣湯。”張平做了捋鬍子的姿勢,雖然自己沒鬍子,顯得有格調。

真是趕得早,不如來得巧。

“先生,今日可還算卦乎。”陳宮問

“不算了,不想再加班了。”張平說。

二人略顯尷尬,準備離去。

“站住,你們過來一下。”張平喊了一聲。

二人精神一緊,曹操以為被識破了。

準備拔劍相向。

就在曹操亮劍那一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歲月

嚴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