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準備了多少鐵礦,做了多少提前準備,只要冶煉技術沒變,也只能做到有限的提升,無法做到質變。

想要做到質變,惟有革新冶煉技術!

要以鋼鐵為軀鑄就無敵大明帝國,這是必由之路!

要知道鋼鐵的用途,可不僅僅只是在修建鐵路上,軍工產業同樣需要大量的鋼鐵耗材。

就拿火炮舉例,在大炮誕生的漫長歲月裡,絕大多數時間都是銅炮在唱主角。

與如今純度不夠的鐵相比,銅耐腐蝕不易生鏽、延展性好不易炸膛、熔點低易於鑄造。

正因為這些種種優點在,歷史上各國都有漫長的銅炮鑄造歷史,大明也不例外。

可銅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貴!

拿如今大明戰船上的艦載重炮為例,一個重炮就足足有一噸重,這些銅要是煉成銅錢,得值多少錢啊?

原時空,一直到了十八世紀後期,生鐵精煉普及後,英國海軍用去除雜質後的熟鐵澆鑄出來的大炮,再沒有出現炸膛情況後,這才終於徹底淘汰了銅炮。

楊憲知識儲備,知道鋼是由生鐵煉成的。

然後鋼的許多效能,如強度、韌性、焊接效能、熱加工效能等均遠優於生鐵。

至於如何鍊鋼,楊憲可就真的是兩眼一抹黑,完全只能依賴系統。

進入系統一番瀏覽後。

楊憲準備繞過反射爐一步到位,將目標定在了轉爐鍊鋼技術。

所謂的轉爐鍊鋼,是以鐵水、廢鋼、鐵合金和其它渣料為主要原料,無需藉助外加能源,靠鐵水本身的物理熱和鐵水成分間化學反應產生熱量而在轉爐中完成鍊鋼過程。

1856年,英國人貝斯麥發明了底吹酸性轉爐鍊鋼法,這種方法是近代鍊鋼法的開端,它為人類生產了大量廉價鋼,促進了當時歐洲的工業革命。

到了1879年,又出現了托馬斯底吹鹼性轉爐鍊鋼法,它可以用帶有鹼性爐襯的轉爐來處理高磷生鐵。

轉爐鍊鋼的原理很簡單,並沒有太大的技術門檻。

楊憲將其原料設計圖,兌換出來後,準備交給下面的研究院去攻克落實。

簡單與沒有技術門檻都是相對,革新冶煉技術再怎麼說,也是一個系統工程,想要投入正常應用,仍然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試驗與改進。

不過鍊鋼產業總算是步入了正軌。

航海、商業、教育、工業,多方面齊頭並進。

在洪武九年,大明交出了一張極其漂亮的成績單。

轉眼間,時間便來到了洪武十年。

大明建國的這第十個年頭,依舊是高歌猛進,勢不可擋。

在這一年的第一年,也就是正旦節。

各藩屬國前來朝貢的日子,朱元璋宣佈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從今往後,將徹底結束原本這種厚往薄來、倍償其價的朝貢制度。

一時間引起各國使臣一陣激烈的討論。

這種朝貢制度,中國曆朝歷代作為宗主國都是如此,即中國向外國輸送的貨物或資源比收到的要多,這種做法通常伴隨著高額的補償或回賜。

其二便是為了獲得外國的貨物或資源,會給予對方高於市場價值的報酬。

這種朝貢制度,更多的是為了出於政治目的,宣揚國家的威望,以及籠絡這些藩屬小國。

可眼下大明與原時空完全不同,將目光放眼世界的朱元璋,其格局也遠非以前可比。

新的朝貢制度,是單方面資源索取,當然了大明這邊可以給予藩屬國口頭上的嘉獎,以及做一些冊封之類惠而不費的獎賞。

新的朝貢制度,可不是原時空歷朝歷代那種搞面子工程的,名義上是朝貢,實際上宗主國回禮反而更多。

而是真正意義上,就是直接對這些藩屬國吸血。

這與原時空的大明,完全不一樣。

要知道,原時空大明建國後,仍舊在連年北伐,北元的隱患一直都在。

而這些藩屬國,以前的宗主國可是北元。

了結大明與北元百年恩怨,與北元之間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正面交鋒捕魚兒海之戰,是發生在洪武二十一年。

正是這場戰役,讓明朝徹底摧毀了北元的中央政權和主力軍隊,使北元真正滅亡。

北元君主脫古思帖木兒逃至土剌河,被將領也速迭爾縊殺。

因此原時空大明建國後,一直到北元真正滅亡,一些藩屬小國仍舊處於首鼠兩端的情況。

這種情況,以高麗為甚。

大明建國後,朱元璋便在洪武元年12月,派遣符寶郎偰斯出使高麗。

偰斯在第二年四月來到高麗。

國王王顓熱情接待了偰斯,並很高興地同意了朱元璋的要求:停止使用“至正”年號,奉表來朝斷絕與北元的宗藩關係奉大明為宗主國。

偰斯回國後,朱元璋聽說王顓如此明事理,也非常高興,立刻在八月份,冊封王顓為高麗王並賜金印、誥文,並賜大統歷一本、錦繡絨鍛十匹。

其他諸如王后王妃、丞相、重要大臣等各有封賞。

為了讓朝鮮徹底脫離北元姻親關係羈絆,朱元璋對王顓非常客氣。

當時,藩屬國最為看重的是經貿關係,為此,對於中國官方貿易朝貢非常重視。

朱元璋就對朝鮮政權說,你們進貢啥東西都行,土特產最好了。

咱們兩國友好了數千年,不是有句話嘛,叫禮輕情意重,千萬別破費。

什麼毛皮等奢侈品,現在大明朝正在建設中用不著。

布匹我們正在搞廉政建設也不要。

金銀財寶也不需要,留給你們好好搞建設吧。

對於高麗方面送來的土特產,朱元璋非常大方,經常大手一揮,多多賞賜。

意思很明顯,在籠絡王顓。

為了讓高麗方面賺得更多,朝貢貿易高麗方面可以一年來三次,而且次數是在諸多藩屬國中最多的。

哪三次?分別皇帝的生日“聖節”、太子的生日“千秋節”,以及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的“正旦節”。

朱元璋甚至給高麗方面特權,高麗明朝領土內的全方面路引或文印,可以來往於明朝的任何地方。

高麗的學子,同樣也有不少進入國子監學習的。

可即便大明對高麗如此恩惠,讓它喊一聲義父不為過,可縱是如此,有些白眼狼就是養不熟。

原時空洪武五年,沒有楊憲介入的情況下,李文忠帶大軍北伐慘敗。

此一戰使得北元政權得以苟延殘喘的同時,把萬里之外,高麗國國王王顓也嚇了一跳。

高麗國內的親元勢力頓時活躍起來。

為此,王顓深刻意識到原來北元的勢力如此強悍,王顓決定收縮一下過往親明的態勢。

這種情況,一直到後世楊憲穿越前,都沒有發生變化。

只能說是狗改不了吃屎。

當然此時的大明,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

因為天降猛男楊憲,讓北元早早便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中。

高麗國只能是依附於大明。

不過對於早已習慣從大明這種吸血攫取好處的他們,忽然之間得到訊息,說是以後每年的朝貢,全都變成了他們的單方面付出。

一時間讓他們根本無法接受。

要知道他們高麗國,可是一年朝貢三次,這不是要了他們老命嗎。

這些各國的使者,做不了主,他們進獻的寶物都已經帶來了,當然不可能讓他們再拿回去。

只能是空手回國,向各自主人回報了。

“父皇,會不會太早了一些.”

等到各國使臣離開,宴席散去。

大殿內只留下朱標與朱元璋二人,朱標忽然開口問道。

只問早晚,很顯然朱標也是贊成新的朝貢制度。

因為大明的強大,已經不用這些虛的東西來彰顯。

朱元璋搖了搖頭,開口道:“不早了,老大,宋太祖趙匡胤活了五十歲,唐太宗李世民也只活了五十歲”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

朱元璋轉頭看向朱標,神色複雜,後面的話沒有說完。

將大明旗幟插滿世界,或許我是看不到了,不過起碼我還在時,要儘可能為你以後打下更好的基礎。

在朱元璋的設想中,在他還在位的時候,起碼要把大明變成三面環海的格局。

西面打通絲綢之路,東面直接越過白山黑水將朝鮮半島收納手中,南面交趾國。

然後再收一些東瀛、琉球等一二個海外島國作為進軍世界的緩衝。

版圖達到這種地步,他就可以放心交給朱標。

朱標安心內部經營幾年、十幾年後,然後再向外進行擴張。

也正因為已經五十歲了,朱元璋才會如此支援楊憲提出的變革。

事實上,程朱理學那一套對於國家的穩定是大有用處的。

不過朱元璋能夠看出,這種穩定是以犧牲創造力、變革能力,甚至勇氣和正義為代價。

這點身為帝王的他看得很清楚。

如今官場上的一些文官,辦事能力不強,和稀泥忽悠人的能力倒是一等一厲害。

什麼事情被他們忽忽悠悠就瘸了。

反倒是這幾年,新式科舉選拔出來的官員,做起事幹脆利落。

尤其是有揚州大學學習背景的學子更是如此。

如果沒有建國立業、征服世界的野望,單單只是穩固皇權的話,身為帝王的朱元璋絕不會如此堅定站在楊憲這邊。

可他很明白,大明如果要強,成為他心中所設想的那個願景,靠這些腐儒是靠不住的。

朱標從自己老父親堅定的眼神中,還是看出了一絲絲憂傷。

朱標開口道:“父皇青春正茂,漢高祖劉邦55歲才登上皇位,父皇如今還年輕得很”

朱元璋伸手拍拍朱標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好了,不用流露出這樣的神情,這可不像你老大.”

“還有我可從沒有說過自己老啊.”

此時的朱元璋怎麼也沒有想到,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自己的嫡長孫、自己的結髮妻子、自己最疼愛的兒子,最後都走在了自己的前面。

一直活到了七十歲的他,該是何等的悲涼與絕望。

這也是為什麼,後期的朱元璋會變得暴虐無常的最大原因。

“如今以咱們大明的國力,沒必要再搞以前那一套了。

這些藩屬國如果識相也就罷了,如果有哪個不知死活的,那就再好不過了.”

朱元璋冷笑道。

新的朝貢制度一出,大明周遭所有藩屬小國都亂了。

所有國家都還是重新評估,接下來該如何自處,如何與大明打交道。

一些藩屬國,心中甚至生出了擺脫大明的想法。

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大明是打算將藩屬國變成附庸國,甚至是附屬國。

這三者可是有著天壤之別。

在封建社會,大部分國家的經濟主體是小農經濟,資源有限。

而許多人受等級觀念的影響。

於是便出現了落後國家依附、討好先進國家,以求獲取更多的資源的狀況。

向先進國家稱臣後,藉助先進國家的東風,相對落後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都有了更好的發展。

這便是藩屬國。

中原王朝對藩屬國的管理相對鬆散,只要求藩屬國在有需要的時候履行應有的義務,比如是說協同作戰、按時納貢朝見等。

而相比藩屬國來說,附屬國和附庸國依附先進國家的程度更深。

這種依附程度的加深是在國家主權被他國控制的情況下出現的。

附庸國與附屬國也不是同一概念。

二者雖然都有一個“附”字,但在依附程度方面存在著很大差別。

如果說附屬國多少還能作為一個國家參與國際對話,那麼附庸國在外交上就處於一種“啞巴”的狀態。

原時空朱棣永樂時期,明朝進一步強化了對高麗的統治,透過派遣官員到高麗進行管理與監督,使高麗逐漸從藩屬國成為明朝的附屬國。

明朝對高麗的統治與管理方式發生了變化。

明朝設立了高麗都察院,派遣官員到高麗進行行政管理。

高麗的重要官職由明朝指定,高麗的國家政策也受到明朝的干預和控制。

這種統治與管理方式加強了明朝對高麗的控制,使明朝能夠更加有效地影響高麗的政治局勢。

眼下的高麗,顯然不會如此乖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神的我賴在新手村不走了

無線風箏

方知縣探案錄

長風寥落

渺渺的救世之路

UXG丸小

刮痕

小鼠子呀

我陪宿主一起瘋

愛吃瓜的閒人

系統:氪金就無敵

人不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