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個人崇拜和信仰,劉武是定了性的,漢軍中央好說,因為他一直坐鎮,整體上都是沿著他的思路走的,思想氛圍沒有那麼狂熱,但北疆不行。

劉武自然也明白,所以針對這種事情也是做出了重要指示,只是成果只能說另一說了。

畢竟林時說的對,選擇性信仰是老百姓的智慧,況且漢軍是真的給他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即便是現在不將劉武當做神明,未來也會將其奉上神壇。

這是文化決定的,你將百姓放在了心上,百姓們便會將你高高的舉起。

千百年來,這片土地上因為興修水利造福百姓者,名留千古,被封神者比比皆是。

再比如劉武前世的諸葛亮,他的影響力千年不衰,甚至到了只要這個人姓諸葛,那麼智商就要比普通人高的地步,即便他叫諸葛狗蛋。

後世《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國同胞書》更是如此,整篇文章可謂是讓人頭皮發麻,熱血沸騰,讓世人明白諸葛亮的影響到底有多深。

其中一段,‘阿祖阿公(諸葛亮)之源源相傳,守土有責,倘自我失之後世,相傳之繼,亦自我而不與之,上難以見冥靈之阿祖阿公,更何顏於後世耶!敝王等早夜思籌,廢寢忘餐,剽牛同集,含淚面議,砍指自決,吾地雖地脊民弱,亦有數千方里之廣,百數十萬之眾,據天然之險,恃性之勇。誓斷頭顱,不失守土之責。誓灑熱血,不作英殖之奴。雖剩一槍一彈,一婦一孺,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自今而後,本自決自衛之精神,置死後生之決誓,何懼強敵野心之侵畧。’

可以說,武侯伐南蠻並非侵略和掠奪,而是帶給了他們文明,一句‘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也’,字裡行間滿滿的心悅誠服。

可以說,諸葛武侯就是將所謂的南蠻放在了心上,將他們當做了人,之後百姓不忘也。

就像是劉武所做,無非是沿著前人的道路所行,他自認為當不得這般。

可是對於身處貧苦生活,朝不保夕的百姓們來講,他們很在乎。

這也是劉武要嚴肅處理這種事情,結果導致信仰越發深入的原因。

同時,軍中將士針對這種命令也終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搞神神鬼鬼喝符水之類的,也就任由百姓們去了。

畢竟誰家士兵懷裡會揣著護身符啊!

是吧!!!

所以北疆的風氣與江南的風氣是完全不同的,現在也說不上誰好誰壞。

但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戰士和百姓們,都對於漢軍的領導很是信服,在動員令下,全都積極備戰。

就說現如今漢軍北疆戰區現如今的州府所在地,北靠遼江,東邊百里便是大海,南邊數百里是綿延的山林,最終與大乾接壤,而西面則是可以開墾數十萬畝的良田。

這裡的地勢並不險要,但因為江河和大海以及其所處的位置,使得這裡成為了漢軍北疆政府的最好地方。

同樣,敵人西邊的萬畝良田也是漢軍為敵人選擇的地方,因為只有這裡敵人能展開軍陣進攻。

“炮臺修建的怎麼樣了?”

林時視察了城防工事,其中包括了投石機,床弩,以及最為重要的炮臺。

“修建的差不多了,遼城之中有三個,衛城之中有兩個,其高度都比城牆還要高兩丈,其堅固程度即便是投石機轟擊都無事。”

“嗯,去看看!”

林時檢視了這五個炮臺,其中遼城之中的三個炮臺主要佈置在了西段城牆,可以保證西、北、南面的敵人都會遭受至少一個炮臺的打擊。

撫摸著大炮,林時不由的感嘆道:“這送上來就花費了不少功夫吧!”

負責建造炮臺的工作人員回答道:“還行,這一門大炮重一千四百斤,一個炮臺也就七個,用上滑輪組方便了很多,反而是修建炮臺花費了不少功夫。”

“威力如何?”

對此,一名炮手回道:“威力不算大,按照咱們冷兵器軍陣,採用開化彈一炮也就能打傷數十人而已,致死率並不高。”

但林時很是滿意,“好啊,打傷好啊,打傷比打死強多了,既能拖累敵人的人員,又能耗費他們大量的糧食藥物,好的不能再好了。”

“況且一門炮可以打擊數十人,一個炮臺便是數百人,三個炮臺同時開火,怎麼著也能打廢敵人一個團。”

“再配上兩個衛城的炮臺交叉打擊,敵人若是敢來,這裡必將成為敵人的埋骨地!”

“現在啊,我倒是有點擔心敵人攻不過來了!”

其他工作人員笑道:“攻不過來最好,攻不過來最好,這樣我們的損失便會小很多。”

林時也是笑了,問道:“敵人現在怎麼樣了?”

負責情報的明義聲音清冷,“大乾的三十萬邊軍已經向我們的邊軍運動,羅剎蠻的前期的三支軍團也在我邊境集結完畢,估計很快就要進攻了。”

“嗯,通知所有關城、哨所,做好隨時投入戰鬥的準備。敵進軍路線上的村鎮百姓,必須全部轉移進入深山,不能給敵人留下一粒糧食。”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狐妖:欺天瞞地

有位說書先生

我在古代開戲班

鶯花厭我

誘她過界

宴重

隱藏天賦曝光,他的戲精系統啟動

顏帆

重生後,本尊成了她的白月光

苞芙

怦!擊中反派美人的心

閒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