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得公主開心,秦文遠揮手招來遠遠跟隨公主和潞王的宮中太監和侍女,吩咐其將二人護送回皇后身邊,待公主、潞王告退,歡天喜地去後,秦文遠方是帶著垂頭喪氣的兒子,一直不言不語的柴榮離開皇宮。

掖庭宮裡,皇上和皇后看到小女兒手中把玩的小刀,問及女兒此物何處所得,李賢卻是一旁將得此物的前因後果稟明父皇、母后,李治拿過小女兒手上的小刀對武則天說道。

“齊王還真是大方啊,這等寶物竟是隨手便給了小女。”

武則天卻是另有看法,玩笑著稱讚女兒。

“這可不是齊王送給女兒的,是咱家女兒聰明贏來的呢。”

太平公主得母后稱讚,一旁忙不迭應道。

“就是、就是,待那日曉樂哥哥進宮,女兒讓他再輸,不怕他賴賬,女兒自去齊王府找姑父要賬便是。”

童言無忌,惹得李治和武則天大笑,大笑過後,李治望著女兒卻是心裡升起將太平許配秦曉樂的想法。

待得女兒和兒子告退回宮歇息,李治將此想法告訴武則天。

武則天何許人也,聞聽皇上之意後很快便想通女兒若是成為秦家兒媳的利弊。

“此事也無不可,妾身觀徐曉樂雖是吊兒郎當不著邊際,卻也聰明得緊,小小年紀便習得一身本事,如是加以磨練,倒是可為朝廷棟樑之才,皇上如是真有此意,不如時常宣那小子進宮讓妾身對其性格多作了解,那時再定此事不遲。”

李治對皇后所言深以為然,自那後秦曉樂常常被喚進皇宮,美其名曰是跟隨太子、潞王等皇子皇孫接受宮中大儒的教導,實際上這小子卻是被武則天施各種手段磨練。

秦曉樂時常被喚進皇宮,自然感覺自己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終日想著如何擺脫武則天這皇后老孃們的威壓和太平公主的捉弄,想不出好的方法,正自卵脹覺得好生無趣之時,大唐邊境卻是戰火再起,數道緊急軍情奏報,在奔馬踏破長安城的寧靜,在馬背上騎士焦急、肅穆的表情中,引得長安城軍民感受到了緊張的氣氛……

大唐“顯慶”元年,有西突厥軍再次作亂。

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率軍侵擾大唐邊界,其勢洶洶,破北道唐軍十數州城。

此次西突厥進犯大唐的起因乃是積蓄許久對大唐的恨意而起。

慨因李世民貞觀時期,大唐朝廷為打通西域商路,報復時任西突厥可汗乙毗咄陸發兵攻佔大唐“伊州”的軍事行動,朝廷於貞觀十六年,使大唐“涼州”都督郭孝洛這位安西都護、西州刺史鎮撫高昌,準備攻打“龜茲”城。

同年,郭孝洛率二千唐軍輕騎從“烏骨”出擊,擊敗乙毗咄陸之軍並進圍駐紮於天山的“處月”和“處密”部落,乘勝攻克“處月”部俟斤所居之城,降“處密”部眾。

西突厥兵敗併發生內訌,屋利啜等謀廢乙毗咄陸,各自遺使入唐求和並請另立可汗,李世民接受求和之願,使莫賀咄之子為乙毗射匱可汗。

貞觀二十三年,大唐使阿史那賀魯為“瑤池”都督,隸屬安西都護府節制。

李世民駕崩之後,阿史那賀魯擁兵反叛大唐,吞併乙毗射匱部落,自號沙缽羅可汗,竟是與一直對大唐懷恨的乙毗咄陸聯軍,使西域諸國及“處月”和“處密”等部多歸附於麾下。

大唐“永徽”二年,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率軍攻打大唐庭州,攻陷庭州所屬的“金滿城”和“蒲類”縣城後,燒殺搶掠數千大唐民眾。

大唐“永徽”三年,李治下旨詔令左武衛大將軍梁建方和右曉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弓月”道行軍總管,發燕然都護所屬五萬騎兵討伐,大破西突厥“處月”部,斬敵首級五千餘,俘虜渠帥數十人。

大唐“永徽”六年,右屯衛大將軍程咬金為蔥山道行軍總管,討伐西突厥沙缽羅可汗,翌年八月,程咬金率部與歌邏、處月二部敵軍會戰於“榆幕”谷,斬殺敵軍千餘人,副總管周智度率軍攻拔“咽”城,重創敵軍三萬餘。

十二月,程咬金引軍至“鷹娑”川再戰西突厥二萬精銳騎兵,雙方互有勝負。

西突厥別部鼠尼施率二萬騎兵支援與程咬金所部激戰的西突厥軍,卻是被唐軍前軍總管蘇定方率所部正在相隔一嶺的山脊歇馬時發現。

蘇定方率五百精銳騎兵朝著西突厥騎兵捲起的塵煙之處出擊。

突然發起的襲擊使別部鼠尼施麾下騎兵亂了陣腳,程咬金和蘇定方各自引軍夾擊西突厥騎兵,突厥騎兵大敗,唐軍斬殺突厥軍千多人,獲得馬匹二千,甲帳不計其數。

至此,唐與西突厥之戰發生三次,雖是取勝卻沒有多大的戰果,使西突厥人對大唐可說是恨到了骨子裡。

李治聞報邊關緊急軍情,震怒之下召集諸多大臣於殿前商議舉薦使哪位將軍率部拒敵,有中書令許敬宗奏報不如使劉仁軌和曾與西突厥交戰過的契苾何力等將領率軍迎戰,殿堂上程咬金閃出大聲喝道。

“你當此乃兒戲呢,劉仁軌老匹夫不足以號令三軍,契苾何力倒是可為一軍之將。”

劉仁軌聞得程咬金對自己不敬且瞧不起的話語,殿堂上也是大怒喝道。

“程老匹夫,某家曾跟隨先帝南征北戰,如何便不能領軍。”

“哈哈哈!你這老匹夫倒是會往自己臉上貼金,就你那點微末本事還好意思說曾隨先帝南征北戰,當真讓人笑掉大牙。”

見得殿上程咬金與劉仁軌爭執,李治皺眉喝道。

“你等休得吵鬧,程愛卿,依你之意,此次領軍可使何人為將?”

程咬金聞皇上之問,拱手回道。

“皇上;老臣以為此次領軍當使右屯衛將軍蘇定方為統領,慨因蘇定方曾任前軍總管在鷹娑川協助臣擊敗過西突厥軍,有與西突厥軍作戰的經驗,且、蘇定方文韜武略、行軍佈陣頗有章法,正是此次領軍的不二人選。”

李治聞言,心中已有計較。

劉仁軌甚是不服程咬金所薦之人,再次於殿上奏報請戰。

“皇上,臣願領軍作戰,還望皇上成全臣一片為國的忠心。”

這廝今日所以如此,乃是暗忖自己沉寂太久,想如今自己得皇上、皇后倚重,正是該有所表現自己能力之時,欲藉此以堵住那些瞧不起自己的軍中將領嘴巴。

這想法倒是不差,關鍵是劉仁軌不自量力,也不想想自己是否有那能力。

李治對這廝主動請戰倒是欣慰,思忖稍許過後於龍榻上開口說了起來。

“程愛卿所奏,朕深以為然!詔令右屯衛將軍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總管,節制燕然都護任雅相、側都護蕭嗣業、瀚海都督回族婆閏,發唐軍及回紇騎兵萬餘人,從北道進擊沙缽羅。”

“劉仁軌為行軍副總管負責大軍糧草籌措,協助蘇定方破敵。”

“原西突厥酋長,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彌射,左屯衛大將軍那史阿步真為流沙道安撫史,自南道招集西突厥舊部以為策應。”

皇上連著三道口諭,早有殿上翰林學士擬成聖旨,使中書令下發各處。

大唐“顯慶”二年十二月初,蘇定方奉旨率唐軍至金山北,開戰初期便擊敗西突厥處木昆部落,算得是旗開得勝。

首戰既勝,蘇定方決定率軍趁勝進擊敵軍,中軍帳裡聚齊眾將言道。

“某等當趁士氣高漲繼續前進進襲西突厥俟斤嫩獨祿部,諸位將軍當一鼓作氣,休得墜了大唐軍威。”

眾將領令,皆是贊同主帥方略,卻有蘇定方副將一旁言道。

“將軍;我等進襲西突厥俟斤嫩獨祿部問題不大,末將所濾乃是糧草是否能跟上大軍,否則、恐使大軍行進太快斷了補給而陷入危機,此點還望將軍提起重視才是。”

副將所言使蘇定方心中也是有些焦慮此事,使麾下一名參軍往劉仁軌營中督促糧草,嚴令後軍不得延誤軍機。

諸事安排妥當,蘇定方揮軍進襲西突厥俟斤嫩獨祿部,於金山北一處山谷處發現有少量俟斤嫩獨祿部族人帳篷,蘇定方見其詭異,使大軍隱藏山谷兩旁不遠之處暫緩行動。

便在此時,負責前軍糧草的劉仁軌部率諸多民工、雜役運送糧草、兵器等物行至距蘇定方部不遠的山道,面對山道兩側極是易於伏兵之處,劉仁軌這廝不聽麾下將領建言使斥候打探後再是前行不遲,竟是一意孤行,甚至斥責麾下將領不識兵事,馬背上使鞭指著山道兩側指點江山,做出高深莫測的樣範。

“此山道兩側林木、草地皆無人馬隱藏的痕跡,更無有驚飛之鳥,你等當熟讀兵書,休得臨戰時不知所措而貽誤先機。”

這廝話音剛剛落下,還未來得及得意之時,突然聞聽得炮響之音炸開,數千西突厥騎兵從山道兩側殺出。

慌亂中,劉仁軌率軍抵抗、防禦,待得盾牌兵、弓箭兵使長槍、弓箭稍稍阻攔西突厥騎兵攻勢,這廝麾下心腹竟是勸他趕緊脫離戰場,往蘇定方營中求援。

劉仁軌心中懼怕,自然聽信麾下之言,遂使數十兵將護著自己往蘇定方營中,可憐大唐數千軍民和諸多糧草、兵器被西突厥騎兵俘獲,更是將蘇定方所率的騎兵陷入危險境地。

太極殿,李治面色凝重。

金鑾下跪伏一位滿身血跡的甲士正呈上軍情奏摺並惶急稟報軍情。

“皇上;蘇將軍率部於俟斤嫩獨祿部的峽谷之中隱藏並準備攻擊該部落之時,因劉仁軌副總管所部後軍遇襲,劉副總管率殘部數十人慾與蘇將軍匯合,引動西突厥大軍獲悉我軍隱藏之地,使其優勢兵力包圍我軍,如今劉副總管麾下數千軍民和不計其數的物資被敵軍俘獲,使我軍陷入糧草、兵器皆得不到補充,只得倚靠山澗防禦拒敵的危險境地,蘇將軍率部數次突圍皆未竟功,無奈使末將率數十軍士殺出血路將此軍情稟報皇上,請皇上速派軍施救。”

聽得軍士喘著粗氣艱難說完,李治吩咐太監將此軍士引去歇息,看完蘇定方的奏摺後,不禁拍桌大怒。

“劉仁軌貪生怕死,累及大軍陷入危險境地,朕用人不當,悔之晚矣!”

滿殿文武大臣皆是不敢出聲,暗忖程咬金當日於殿上所說真有先見之明。

見得殿堂上大臣皆是不語,李治心中有些失望,想諸位平時誇誇其談,關鍵之時卻無扭轉乾坤的主意。

還是朝廷中老將得力,秦世勣、程咬金見此情形,不約而同一併上前。

秦世勣先是拱手奏報。

“皇上不必心憂,以蘇將軍之能,定然會使軍堅守直至援軍,如今情形,臣以為欲使西突厥軍潰敗,朝廷當以齊王徐天領軍出戰最為妥當,慨因齊王於各族勢力間的威名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威勢,當前局面,西突厥軍包圍蘇定方所部疑似有圍點打援之詭計,朝廷如使徐天領軍救援,以齊王行事多不按常理的風格,定然能解唐軍之危並擊敗西突厥軍。”

秦世勣話落,程咬金接著說道。

“皇上;徐老匹夫與某家的想法倒是不謀而合,朝廷使徐天領軍救援、平定西突厥之亂乃上上之選,還望皇上三思後定奪。”

李治聞兩位老將軍之言,速使身邊太監瑞安往“齊王府”宣召秦文遠進宮。

自將柴榮帶回府裡之後,秦文遠透過運作將柴令武、巴陵公主屍體找到,使柴榮將二人屍體焚燒後帶回柴家祖地安葬,使其入土為安。

柴榮甚是感恩,按照秦文遠吩咐,率駐紮長安城外“秦村”的數百親軍竟是打著齊王旗號悄悄離開長安,此一去,柴家無人再回長安京城,卻是暗中積蓄力量,期待那日再現先輩榮光。

將柴榮妥善安置出京的秦文遠於府中得皇上宣召,在太監瑞安的小心侍候中進得宮殿。

太極殿上,李治見到秦文遠進殿,使太監移來錦凳賜坐。

秦文遠謝座,微笑對李治問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悍婿

叢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