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南澤,讓你們溫習的詩歌,你們看了沒有?”書房內,一個長著山羊鬍的中年男子對著眼前的兩個小孩問道。

此人是當朝舉人,名為顧松,邊遠地區,舉人著實是一個非常稀罕的生物。長孫烏程覺得此人能在不佳的資源裡取得不錯的成績,定是有不凡的毅力與智慧,所以地請了顧松來到,教長孫南潯和長孫南澤讀書,寫字。

“師父,這首詩講的是西塞山的美景,其中用了‘白露’、‘桃花’等意象,構造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其實,長孫南潯只覺得這詩朗朗上口,實在是尋不到什麼好說的了,就隨意胡謅了幾句。倒是師父又繼續發問了。

“那這西塞山,是在哪個地方?”

“應該是在湖北黃岡。”長孫南潯得意的笑了,他剛剛去問了父親唐廣君。

“哥哥說的不對,註解上寫了,這裡的西塞山是指浙江的湖州。”長孫南澤看哥哥說的不對,立刻回應。

“南澤說的是對的,南潯,你究竟有沒有認真預習為師佈置的功課?”

“啊……這……”長孫南潯有些尷尬,顧松即刻拿起了戒尺。

“不認真預習,記打三板。”說著,顧松走向了長孫南潯一旁的明悅,明悅也伸出了手。

“讓為師再檢查一下你們的書法作業。”顧松拿過了明悅遞上來的紙,仔細端詳起來,“嗯,書法作業寫的還算不錯。”

“南澤,你的書法作業的質量還是有待提高,須得跟你哥哥多學習學習才是。”

長孫南潯看著來了兩年半的師父終於稍微對自己滿意了一下,有點小小的開心,不過,這老師父可真是個老古板嘞!

不容長孫南潯想那麼多,顧松便開始講課了。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張志和的詩,大曆九年,顏真卿被貶湖州,張志和駕舟往謁,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水美,他們即興唱和,張志和首唱,作詞五首,這首詞是其中之一……”

“稟皇上,西北地區的北堂軍隊與我朝軍隊在祥菱嶺展開了劇烈的角逐,我軍和北堂軍隊都損失慘重,我軍糧草還剩十天的,現在不運過去,我軍就要斷糧了。”早朝內,負責軍報的官員焦急地向君王報告著前線的狀況。

“稟皇上,北堂軍隊與我大永王朝軍隊在邊境角逐已經兩年有餘,開支實屬巨大。眼看著局勢久持不下,恐戶部再也掏不出銀子來了!”戶部尚書盧曉向君王稟告。

“戶部的難處,朕都知道,諸位愛卿有何見解,儘管陳奏,言者無罪。”君王一身明黃色龍袍,七尺左右身長,鬍鬚裡有些白色,看上去是個剛過天命之年的男子。

“稟皇上,大永王朝征戰多年,戶部幾近空虛,百姓負擔較大,快要民不聊生了皇上!請皇上體諒百姓,停戰議和,休養生息,以待來年再戰。”盧曉拱手作揖。

“皇上,萬萬不可,北堂士兵雖然個個驍勇善戰,但是他們的領地小,歲入低,原不及我大永的十分之一,所以後備糧草,輜重容易供給不上,自然是禁不起持久戰。反觀我大永王朝,地大物博,士兵若是堅持用兵,拖垮北堂,必能擊潰北堂,大永勝利,指日可待!”長孫烏程道。

“稟父皇,兒臣同意長孫烏程的說法,兒臣認為,這個仗可以勝利,而且揚我國威,起碼五十年,北塘不會再騷擾我朝百姓。”太子楊稷山說道,“至於錢糧不夠的的問題,父皇,兒臣願意捐出這些年攢下的五萬兩白銀,以盡綿薄之力!”

“皇上,我朝每年的歲入是一千萬兩白銀,朝廷三十萬大軍每年的軍餉是十兩,一共支出三百萬兩;黃河大堤每年維護需要一百萬兩,加上一些其他的費用,基本上每年可以結餘五十萬兩左右,現戰事需要有要增加人數,戶部這幾年的家底要消耗殆盡了啊皇上!”

“兩位愛卿和太子的建議朕都聽見了,這個仗,我大永王朝是不得不打的。”楊民安欣慰地看向了太子,“太子體恤朝廷,能為國分憂,朕心甚慰,但是太子已過而立之年,家中親眷較多,花錢的地方也多,你只捐出三萬兩白銀便是了。”

“皇上,臣捐出五千兩!”長孫烏程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卻也表示了一點自己的心意。

“好,朕也從私庫裡捐出十萬兩白銀,用來軍備。朕意已決,決定帶著京都裡的一半兵馬,繼續開赴北疆,御駕親征,出征期間由太子監國。至於剩下的錢糧的問題。”君王轉向盧曉,“這事情由你負責,絕不能虧了前線的將士們!”

“皇上,這……不妥吧。”

“有什麼不妥的,朕說什麼你去辦就行了。”,楊民安看著盧曉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扭扭捏捏,很是生氣,拍案而起。“別以為朕不知道戶部銀子都花去了哪裡,你要是對前線有虧,朕拿你是問!”

眼瞅著這次楊民安沒有慣著盧曉,盧曉也是識了趣,倖幸回答道:“是,皇上,臣遵旨了。”

“傳朕旨意,封長孫烏程為撫遠大將軍,梁遠,樊宇為鎮邊大將軍,隨朕出征,後天就出發。”楊民安依照長孫烏程整理的可用武將人員的名單,調兵遣將。

“臣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退朝!”說罷楊民安拂袖而去。

“恭送皇上。”群臣叩拜行禮。

長孫府,門口看門的管家見到了許久未見的長孫烏程的車馬,連忙稟報,“小姐小姐,老爺回來了!”

長孫溪婉連忙出到房間外,招呼人去叫了長孫南潯和長孫南澤。

“爹,您已經好久沒回來了!”長孫溪婉站在了長孫烏程面前,隨後長孫南潯和長孫南澤也跟了過來。

“外公外公,我們好想你呀。”長孫南澤拽著長孫烏程的衣角,逗得長孫烏程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快進去,快進去。”長孫烏程摟著兩個外孫。

此時,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也跟了過來,此人身材大概八尺,肩膀寬圓,但是相貌俊朗。他站到了長孫烏程旁邊,感覺比長孫烏程高上了半個頭。

“叔公,安好。”長孫南池俯身行禮。

“南池啊,都是一家人,不用那麼見外的。”長孫烏程趕忙去扶長孫南池的手,他手又移動向了長孫南池的肩膀,“南池啊,你是長孫家後輩裡最優秀的了,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武功高強,有你爺爺當年的風範!你要好好準備科舉,這樣我長孫家就後繼有人了!”

“叔公謬讚,南池一定好好考試,帶南潯讀書,南潯將來一定也行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封神當老六

愛吃竹筍的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