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二日,天陰不見日,北風呼嘯,吹打著各人的盔甲,陣陣寒涼之意直透肺腑。

卯時末刻,宣府鎮大軍便已結陣完畢,他們以嚴整的陣列,迎著刺骨寒風,戰靴踏在堅硬的地面上,邁著整齊的步伐,向著長嶺山方向挺進。

“噔噔噔……”的腳步聲匯聚在一起,顯得格外整齊,進而匯成“隆隆”之聲,大軍威勢盡顯於此。

宣府軍以戰車在前列成車陣,正前四十輛戰車一字排開,兩側又各有十輛戰車掩護側翼,其後是車營的千餘將士。

赤城營左中右三部將士緊隨其後,結成三個步陣,緩緩而進,步陣之後是中軍騎兵,最後又是中軍戰車。

左右兩翼都有數千騎兵往來遊弋,以掩護大軍側翼不被韃賊虜騎騷擾,當然,張廣達這一面明顯比郭英賢那裡少了一些,但也同樣可阻止韃賊的襲擾。

過萬大軍的行進,可謂是氣勢恢宏,若從高處俯覽,就可看出,各營雖是單獨結陣,但彼此之間的行進速度卻十分一致,整齊劃一。

大明官軍中能做到這一點的,恐怕也就只有宣府軍!

唯一美中不足之處,便是老將郭英賢所率宣大精騎,他們的陣列遠沒有宣府軍整齊。

就說張廣達、林芳平、黃保忠那邊,雖也是三部精騎,但彼此間既是分開列陣而進,卻又保持同樣速度,更能交替派出遊騎,在騎陣外巡弋。

…………

面對宣府軍如此陣仗,多鐸雖然心中毫無懼意,卻也是惶惶不安起來,他此刻已將攻長嶺山作為大軍唯一目的。

但作為清國皇帝黃臺吉委任的一方統帥,多鐸自然也不是一個傻子,否則他也當不上豫親王,他此刻見明軍列陣而來,巴不得身前士卒衝上去,儘速擊潰眼前的明軍。

“難道他們還能比長嶺山上的明軍更難打?”

多鐸策騎在戰馬上,揚起手中的馬鞭,朗聲繼續說道:“哼,他等既是想來送死,本王怎可拒絕。”

“爾等切莫被長嶺山上的明狗嚇到,如他們那般頑強的明軍,又有幾多?”

多鐸說完又繼續道:“明狗向來善於守城,長嶺山久攻不下,非我勇士之錯,乃是明狗奸詐,藉助壕溝銃炮之利而已。

可現今明狗竟敢結陣進逼,野外浪戰,我等又何曾怕過明狗?”

多鐸雖極力鼓動,但清軍的各旗甲兵卻仍是旗主多私有,現下就連鑲紅旗滿達海都已經心存私念,儘可能多的保留旗中勇士,以求將來建功立業。

尤其是正皇旗的諸將士,本來固山額真阿山的戰亡就已使他們心中惶恐不已,今更處於群龍無首之地步。

多鐸有意吃掉正黃旗的韃子,但懾於黃臺吉的威嚴,卻也不敢實際操作。

此時,韃賊兵馬雖已分向周邊各處,挖溝撅壕,更有一股韃賊對杏山堡和高橋已經發起了數次猛烈攻擊。

然而現下在聚於長嶺山的韃賊仍有數萬之眾,望著對面明軍嚴整的軍陣,多鐸也意識到自己處境的不妙,眼見對面明軍漸漸逼進,他也只得命大家嚴陣以待。

同時派出哨探,前去傳喚別處韃賊速速前來匯合,以便一舉擊潰這股明軍。

若是以往,可能多鐸的決策就是正確的,然現在他卻是遇到了生平罕見的對手,多鐸親率鑲白旗與正黃旗奮起營地,而已滿達海的鑲紅旗殿後。

…………

正是因為,張誠所率的步騎援軍到來,徹底打亂了多鐸的計劃,他本來已經決定,要不惜代價攻打長嶺山。

而如今,他已得土默特右翼旗的旗主、扎薩克善巴回報,得知足有過萬明軍人馬,銃炮犀利,似與長嶺山上的守軍一時無兩,現已襲破松杏大道上的阻隔,正往自己這一方急急趕來。

多鐸雖然有些魯莽,但畢竟也是一名征戰經年的老將,他立時派出數股探子,分往各處探查,並傳信給攻打杏山、高橋等各處清軍,告知他們自己堵截明國援軍,那方的攻打就只能靠他們自己啦。

對於張誠,多鐸也是僅知其名而已,在此之前他並未曾有機會與張誠打交道,但對張誠之名卻也是早早便已知曉。

畢竟,瑪瞻、嶽託可都是清國宗室之子,更是他多鐸的侄子,做為接連斬殺他們的明將張誠,又怎會不被多鐸所知?

只不過,現在他還並不知道,從松山殺回的這支明軍統帥就是張誠。

即使明軍多達萬人,但在多鐸眼中看來也並不算什麼,在他的印象中明軍就是個渣,自打他隨軍征戰以來,無論是老奴時代,還是黃臺吉的時代,對戰明軍皆是無往而不利。

就說當年的毛文龍,雖使清國諸王都十分頭疼,卻也只是一些偷襲而已,最後不也是被大清國勇士徹底剿除,連他的老巢皮島都給拿下來了。

雖然並未將這過萬明軍太當回事,但多鐸仍是為此而暫停了今日攻打長嶺山的計劃,他將兵馬重新擺佈一番。

自己領鑲白、正黃兩旗面東結陣,迎面對上來援的明軍,他要親自觀察一下這股明軍的情況,再做下一步安排。

而命滿達海率領鑲紅旗清軍繼續圍攻長嶺山,滿達海雖然一臉的不情願,但也是無法。

…………

策馬在一處山崗上,眺望著約在二里之外的明軍陣列,多鐸的眼神也變得有些凝重起來。

對面明軍戰車眾多,且有序而不亂,步陣嚴整,盔甲軍械精良,在朝霞的照射下閃現著耀眼的光芒,熠熠生輝。

而其左右兩翼又各有數千騎兵,他們也是約百騎為一隊,各隊之間都留有一些空間,既不擁擠,又可相互策應。

反觀己方陣前卻只有一些粗糙的盾車,雖軍陣也算嚴整,但與對面明軍相比卻又是不如,不過己方騎兵眾多,卻是一大優勢。

都察院參政盛忠此時隨在多鐸身邊,他出言說道:“豫親王,觀對面南軍陣容嚴整,且騎兵就佔其半數之多,確是精銳,不可大意啊。”

多鐸雖面上一副不以為意的神情,但心中確也是如此覺得,看對面明軍的陣勢,他知道自己今番遇上對手了。

放下手中的千里鏡,多鐸轉身看向土默特右翼旗的旗主善巴,問道:“你曾與之一戰,可曉得明軍主將乃是何人?”

善巴聞言先是一愣,旋即才諾諾答道:“回豫親王,我與明軍激戰不多時,只知其營中戰車精良,銃炮犀利,似與長嶺山上守軍相仿,恐是其一路。”

鑲白旗巴牙喇纛章京鄂碩上前一步,說道:“豫親王,觀南軍旗色,似乎宣府兵馬,莫不是那個張誠親來?”

“張誠……”

就在多鐸疑問之際,鑲白旗固山額真圖爾格忙在一旁提醒道:“就是大汗總提起,那個斬殺我武英郡王的張誠。”

多鐸聞言,再次舉起手中的千里鏡,對著明軍陣列又是一陣觀瞧。

許久,他再次放下千里鏡,沉聲道:“張誠又如何?本王可不是嶽託,今日便叫他有來無回!”

多鐸又喝問道:“那個願為本王打頭陣,擊潰南軍,擒捉張誠,獻於帳前?”

眾將皆是諾諾不前,卻見鄂碩邁出一步,大聲喝道:“請豫親王下令,末將願為豫親王赴湯蹈火。”

…………

清軍盾車不斷向前推進,足有二百餘輛之多,而盾車後又是密密麻麻的清軍重甲步兵,平均每輛盾車後都有二十餘清軍。

這第一波攻擊,清軍就似乎用了全力,四千餘鑲白旗、正黃旗重甲步兵齊出,在盾車的兩翼,又各有兩千餘韃子精騎,策馬緩緩奔來。

望著不斷湧來的清軍,張誠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幾乎是宣府軍自援遼以來,第一次與清軍精銳步騎的交鋒,而且還是真真正正的戰陣接仗。

此刻,雙方兵力相當,明軍張誠部人馬過萬,清軍多鐸一方也是兩旗精銳萬餘,再加一些蒙古騎兵。

老將郭英賢和張廣達都是策馬奔來,一到近前,郭英賢就大聲喝道:“總兵,韃子動了,咱是不是也衝上一波。”

張誠望著不斷逼來的清軍盾車,朗聲道:“韃賊想來啃硬骨頭,我等只需固守即可,待其力疲氣竭之時,再行出擊。

你二人各領本部騎兵,嚴守陣列,不得被韃賊引誘出戰,一切但以中軍號令為主,不得我號炮為令,切不可擅自出擊!”

望著他們策馬離去的背影,張誠又大聲喝令:“傳令,戰車戒備,檢查火炮、火箭,聽令發射。”

他話音才落,身旁的令兵便大聲傳遞起軍令,接著望鬥上的旗手便揮舞起旗令,片刻後,前方戰車防線處便響起陣陣喝令,旗手也已旗語回覆。

這時,又聽張誠喝令道:“步營銃手,檢查火銃,裝填子藥,準備作戰。”

…………

火炮的巨響轟鳴接連不斷,明軍防線上一片硝煙瀰漫。

正前方的戰車裡,又有二十輛發射了火箭,一支支大箭在尾焰的推動下,向著清軍步陣激射而去。

火炮轟鳴,火箭激射,雖聲勢無比驚人,但對清軍造成的傷害,卻也是極其有限,不過,隨著一顆顆炮子飛落,又不斷跳躍,清軍的陣列也隨之一亂,全無初時那般嚴整。

因各戰車上裝備的都是四號佛朗機炮,子銃裝填簡單,而對面清軍又是以步陣攻來,這可時間足夠他們打射至少三輪炮子。

宣府軍的每一輛戰車都配備有軍士二十人,他們分作正奇二隊,其正兵隊十人分別為車長、駁手、炮手等。

而奇兵隊的十人,則分別為鳥銃手併兼槍棍刀盾殺手,他們的職責即為護衛戰車安全。

此刻,戰車橫在陣前,每車的偏廂擋板、挨牌都已上好,各探出兩個黑洞洞的炮口,正兵隊的軍士們都在戰車上操炮轟擊。

同時每輛戰車之間,都還留有一些空隙,這裡只有拒馬在前面阻擋清軍,而在拒馬樁的後面,則是各戰車的奇兵隊在此結陣。

他們以四人持盾牌豎立在前,以抵擋清軍箭矢直射的威脅,餘下六名皆做銃手,各持火銃以射擊衝來的清軍。

其實,張國棟就曾向張誠建言,戰車營只負責戰車火炮作戰,每車之間的空隙,應該交給他的步營了設防,如此才是車步協同之意。

可戰車左部千總於金卻執意要憑戰車部的將士,來單獨打這第一戰,死活不肯相讓。

張誠原意也是想讓赤城營的銃兵,上到前面去與車營配合,防守第一道防線,但礙於車營將士的堅持,他並沒有強迫。

只是命令張國棟所部赤城營,做好戰鬥準備,隨時上前替換車營將士,抵禦清兵的衝擊攻打。

畢竟,這是宣府軍自打成軍以來,第一次與清軍虜騎的正面結陣對戰,雙方彼此都是心中沒底,又都是信心滿滿。

面對如此良機,既能殺敵建功,又可檢驗自己營中將士火炮的實力,於金早得魏知策的吩咐,該是車營頂上的時候,就不要客氣。

眼看著前方清軍盾車經過幾輪炮火轟擊,已有三分之一被轟打得破碎不堪,但清兵們卻並未退縮,他們仍是舉盾結陣而進,逐漸向宣府軍車陣逼來。

“一百步!”

於金身旁的觀察手大聲報著清軍的距離。

“火炮,停止發射。炮手,上飛礞炮、百子銃。”

於金大聲喝令後,身旁的令兵不斷向下大聲傳遞軍令,隨之便可看到各戰車上的正兵隊一陣緊張忙碌,許多飛礞炮和百子銃被取出,架在了挨牌上預留的孔洞中。

“奇兵隊注意,火銃準備,聽令發射。但有未得將令,擅自打銃者,一律軍法處置!”

於金目光不離前面湧來的清軍,口中卻接連的大聲喝令,隨著軍令傳遞,車陣防線上的車兵們也是紛紛準備起來。

“八十步!”

觀察手又一次大聲斷喝,報告著清軍距離己方防線的距離。

依宣府軍規定,觀察手在敵軍進入進入二里距離時,開始觀測距離,此後,二里、一里半、一里都要及時報告。

而敵軍進入三百步距離後,則是在三百步、二百五十步、二百步、一百五十步,直到一百步都要報告一遍。

當進入一百步後,則更是要敵軍每前進二十步,便需報告一次。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悍婿

叢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