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十四年九月初三日,天還沒亮,張誠便得哨騎的回報,言長嶺山下韃賊已不知所蹤。

天仍舊灰濛濛一片,太陽似乎又比昨日更加的懶惰,直到此時仍未出現的天邊,不過天上折騰了一宿的烏雲,卻盡皆散去。

“看來今天是個大晴日啊!”張誠望著東邊的天際還未隱去的點點星光感嘆著。

“可不,昨日烏雲密佈,卻未見點滴雨水,自打咱進了遼東這幾個月,才只有兩場雨。咱瞧著這遼東又是一個旱年。”

張成芳隨在張誠的身邊,不無感慨的接著又道:“連年征戰,又是旱情如此嚴重,可叫這些遼東漢民如何過活?”

張誠收回了目光,卻又落在義子張成芳的身上,對他能在征戰中仍心憂遼東百姓,感到有些驚訝,溫言安慰他道:“遼東與我宣府一般,盡是實封衛所,非是河南那邊可比。

豫省不惟旱情嚴重,更兼蝗災肆虐,再加之匪患尤甚,官府對於地方早已無力控制,所以我等才可收聚登封、密縣百姓十數萬眾,而遷回宣府安置。

而今,遼東地方雖連年戰亂,然無論在籍與不在籍之軍戶,皆為各地軍頭將佐們所私有,軍戶田土也已成為他們的私產。

我等若照搬在豫省所行之事,怕是不通!”

他說著又抬眼望向遠方,悠悠說道:“各人命中自有定數,或許此間遼民,命中該有此等劫數,非人力可以挽回。

然就如人之壽祿,終有盡頭,一旦命數享盡,到頭來終是一場空。我想遼民之劫難,當是如此,也快要到頭啦!”

一陣晨風吹來,寒意逼人,張誠也不由打了一個寒顫,他趕忙緊了緊身上的羊毛斗篷。

身旁的張明遠也緊了緊斗篷,出言問道:“父帥,韃子逃了,咱不進兵追擊嘛?”

張誠並未出言,他只是凝望著東方才顯出的一丁點魚肚白出神,似乎在冥想著什麼。

張成芳畢竟跟隨張誠身邊歷練日久,他見張誠望著天邊出神,便代他解答道:“明遠你想啊,哨探傳報韃子營地空空如也,我等據此得知,韃賊已然趁夜撤兵他走。

但對於韃子的具體行蹤,我等卻不詳知,而且韃子鑲白旗、正黃旗兵馬,雖然在與我對戰中,損失慘重,但並未全軍潰散,仍有餘力。

再者,韃子鑲紅旗昨日攻打長嶺山,並不似前時那般猛烈,想來損失不大,我軍就算哨得韃賊去向,可若是冒然出擊,一旦中了韃子埋伏,又如何是好?”

經過張成芳的一番解說,張明遠也似有所悟一般,陷入了沉思之中,望著兩個義子,張誠心中也是深感安慰。

當初,在宣府鎮城外的新莊堡內一時興起,收了張成芳、張金泰等三十七人為義子,如今都已長成一個個壯小夥,盡皆隨在張誠身邊充為親兵。

他們中比較出色的就十來人,只是年歲尚小,便都隨在張誠身邊歷練,暫時還未有一人放到下面營伍中去鍛鍊。

不過,現在大家都已知曉,待張金泰傷勢痊癒後,便會被調入虎衛營中去充任哨騎,著實叫人羨慕不已。

而如張成芳、張明遠這般在張誠身邊充任中軍官,能每日多與父帥親近,也是眾義子們所向往之事。

只不過中軍官名額有限,眾人也不敢奢望,所以他們才熱切盼望著,能如張金泰這般能下到營伍中歷練,也好有機會報答義父的養育之恩。

在他們的心中,早已將張誠視為再造父母一般,一個個對張誠是既崇拜又忠誠,且還是屬於死忠的哪一種!

這些義子們只信張誠一人所言,甚至會將張誠所講過的話語,全都抄錄在小本子上,作為經典語錄,每每討論事務之際,都是用張誠之言來解答。

而宣府軍各營的各級軍官們,也是受了他們的影響,紛紛以小本子記錄張誠的敦敦教誨,每日安排時間是誦讀,有些隊官、甲長甚至還會組織軍士們誦讀。

如果現在已對張誠個人的忠誠度,來評價宣府軍各營將官軍士的話,無疑當屬他的義子們最為忠誠。

其次便是當初一同勤王的老弟兄們,如陳錚、張廣達、吳志忠等四大哨總,以及張國棟、陳虎子等鉅鹿之戰後最早追隨張誠的眾人。

還有就是當初在馬坊解救的眾人,以及鎮城和宣北所招募的新勇,都對張誠極為忠誠,畢竟他們領著全餉,而且眾人從軍後,家裡的生活也是大有改善。

自打張誠到了宣北,經過他的大力治理後,匪賊不現,家家戶戶都有餘量,再無忍飢挨餓的情況發生,可是因此而收穫了大批的人心。

然在張誠到達宣北地方後,所收攏過來的如靳新朋、嚴慶榮等人,以及此後聚攏的京城諸官等等,在張誠看來,還談不上忠誠,或許只是利益捆綁而已。

這讀書人畢竟不如底層的粗人好忽悠,他們讀書明理,但眼界和思維也開闊,且這種已經有了些地位和家底之人,也更為貪婪。

不比那些底層的人,一旦生活稍有改善,便會得到極大的滿足,甚至會將之視為恩人一般,且又由於他們過夠了窮苦的日子,自然不願再回到從前,更不願自己的子孫也像從前那般生活。

所以,為了維護自己現在的丁點利益,他們便捨得拿命去搏,如今張誠在他們的心中,就好比那救世的活菩薩一般,自然會得到他們的擁護,甚至會以死來保護張誠。

因為在他們的思想中,保護張誠就是在保護自己今天的好日子,就是在保護自己子孫後代的好日子!

而張誠也正是因為得到了宣北底層百姓,以及宣府軍中下級軍官和底層軍士們的擁護,才能在宣北地方大肆改革,才敢於頻繁調整各營的主將和千總。

他之所以如此,就是在傳遞一個訊號,那就是兵非將有,而是全都歸他張誠一人所有,各營將士永遠都只能是他的部下。

他們可以替張誠領兵征戰,可一旦他們想要行對張誠不利之事,那各營中的下級軍官和軍士們也不會幹。

張誠堅信,只要自己能一直堅持給麾下將士們開全餉,那麼他們便永遠都只忠誠於自己一人。

從萬千遐思中回過神來,天色已漸漸放亮,東方一輪碩大無匹的紅日,也露出了並不刺眼的光暈,張誠才對二人笑著說道:“回去吧。”

往中軍帳行去的路上,張誠對張明遠吩咐道:“傳令下去,卯時用飯完畢,辰時進兵長嶺山下,與陳將軍匯兵一處。”

“喏!”

…………

長嶺山下清軍營地,木柵都還沒有來得及拆除,甚至還有一些外圍的營帳,依舊立在那裡,這一切完全是為了掩人耳目,使宣府軍哨騎不能及時發覺他們撤離。

營地內還殘留著一些盾車、長梯、拒馬等器械,然除了木柵內側一圈較為完好,餘處盡是一片狼藉之象,更有一些甲冑軍械殘留,可見韃賊撤離之急切。

而有些營地內更是傳出股股血腥氣,內中還摻雜著一絲腐肉的臭味,想來定是韃賊集中安置傷兵,存放韃子屍首之地。

不過,有一點還是讓張誠極為佩服,那就是韃賊撤離如此之急切,甚至連一些糧谷都未能帶走,然卻是一具韃子屍體都未曾留下。

此時的人們都十分信奉鬼神之言,也信奉屍骨還鄉、落葉歸根的習俗,無論是戰死沙場,還是客死異鄉,都會想方設法將屍骨運回家鄉,安葬於祖墳之中。

“生前顯貴,身後顯榮”,正是這個時候人們的普遍認知,也是關乎孝道的事,尤其是古人信奉入土為安,更信奉祖墳之一說,入得祖墳不但能福廕子孫,更可使自己也受香火祭拜。

而韃子則是更講究一點,那便是將戰亡之人遺體帶回,除了可入得祖墳外,還可使其家中親人眷屬能再多見一面,以為安慰。

畢竟在這個時代,還有許多封建迷信的內容,自小受此薰陶之人,又怎會願意自己親人客死異鄉。

你看那些個大將,在出徵之前帶上一口棺材,不是也希望一旦戰亡,可以有棺槨裝殮,就連東漢明將馬援都說過“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的話。

歷代明將也都以“馬革裹屍”自勉,並以此為死後之哀榮,將軍尚且如此,更何況普通一兵乎!

或許韃子能悍不畏死,除了拼力死戰會受到封賞,以及韃賊軍令嚴苛等因素之外,能夠在死後得以屍骨還鄉,也是其中諸多因素之一。

而在張誠這一邊,卻只能做到盡力保留麾下甲長以上大小軍官們的遺體歸鄉,而普通軍士就只能在戰場火化,而以骨灰還鄉啦!

然就算如此,在現今的大明各鎮官軍之中,恐怕也就只有張誠麾下的宣府軍,才能做到如此。

…………

對長嶺山下的清軍營地,進行一番簡單清理後,宣府軍便駐紮下來,並偵騎四出探查韃賊蹤跡。

張誠在老將郭英賢與張廣達的陪同下,率領著親衛們策馬上了長嶺山,一路行來,仍可見許多韃子屍身,還都未曾掩埋,由此可見此間戰事之慘烈。

遍地皆是戰鬥過的痕跡,整個長嶺山陣地上幾無一塊完土淨地,尤其是那些埋設尖銳木刺的壕溝內,韃子死狀各異,無一例外都是表情痛苦。

血腥氣與陣陣腐肉的惡臭,隨著山風飄來飄去,不時鑽入張誠等人鼻息之內,中人慾嘔。

沿路不時可見一隊隊獨石營將士,不斷往來,清理著戰場中的殘骸,他們收拾其一切有用之物,並割取韃賊首級,掩埋屍骸。

他們每每見到張誠等人行來,遠遠便立定當初,恭敬的大聲行禮,對於張誠親自登山前來獨石步營,他們似乎都有些意外之感。

宣府軍獨石營主將、遊擊將軍陳錚聞報後,急急下山相迎,終於在山腰處與張誠等一行人相遇,他急行數步上前單膝拜道:“宣府軍遊擊陳錚,拜見大帥。”

張誠上前兩步,將他攙起,又笑著問道:“如何?本帥留爾在此,你獨石營獨佔奴賊,可是過著癮啦!”

陳錚就勢起身,一臉笑意的說道:“過癮,過癮是過癮了。”

“哈,你這話中有話啊?”張誠笑問。

“嘿嘿……”

陳錚大嘴一裂,有些不好意思的訕笑了一下,才開口說道:“大帥,咱也沒想到會來這麼些韃子,這仗打得可是有些艱難,弟兄們傷亡很大啊!”

“哦,這可不像是你陳錚該說的話嘛?”

張誠笑著繼續逗他道:“當初,你可不是還在嫌棄留駐此地,怕不得機會與奴一戰,哭喊著要隨本帥前往松山前線的嘞。”

“哈哈哈……”眾人聞言都是一陣大笑。

他們邊談邊朝著山頂營地行去,張誠待眾人笑罷,才正色問道:“陳錚,說說這幾日守山據奴之戰吧。”

當下,陳錚也是邊行邊說,將這幾日戰鬥的情形給張誠和郭英賢、張廣達幾人講述了一番。

連續幾日,戰事不斷,獨石營將士不得休息,都很是辛苦和疲憊,且因韃子攻打頗急,傷亡也是與日劇增。

守山到今時,獨石營已戰亡三百七十一人,傷七百九十四人,輜車左部也戰亡七十二人,傷一百七十五人。

而且新募的遼民新軍還戰亡五百二十一人,傷六百四十四人,這且未計算協助作戰的留山民夫和軍壯的傷亡。

由此可見長嶺山之戰的慘烈,這還是在溝壑矮牆縱橫交錯的防線上固守,未曾出擊之下,出現的傷亡。

張誠聞知此間傷亡情況後,也是一陣嘆息,但他亦知曉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而且兵士們也是越打越強。

只有經過戰火的洗禮,經歷過沙場生死搏戰的軍士,才能算得上合格軍士。

否則的話,即使平日操練再勤再嚴苛,也無異於紙上談兵,若是戰場情勢順利,他們可能會一往無前。

然一旦戰場情勢不利,出現嚴重傷亡之際,很可能便會使他們心裡無法承受,而一夕崩潰。

如此只能打順風仗,而不能逆風翻盤的軍隊,可不是張誠想要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悍婿

叢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