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有人反對(二合一)

“朕知道你的想法確實有理,也足夠駭人聽聞,一旦實現,帶來的力量足以帶來驚天鉅變,但現在不行,至少在為父這一代行不通。

有些事做的太提前,也是一種適得其反, 就比如拔苗助長。

如果沒有別的什麼事,你就回去自己想想看吧。”

李承乾沉思片刻,覺得父親的話確實也在理,這就產生了一種矛盾,暫時還不能完全想通,只能慢慢去思考。

“對了父皇,還有一事,是件私事。

之前在五妹家的時候,跟妹夫討論科舉出題, 小萱萱站出來說也想要報名參加科舉考試,但被五妹強硬攔下了,孩子負氣哭著跑了出去,這件事……”

嗯?李二微微皺眉,招來了內侍老高,“去查查萱萱去了哪裡,別讓出事。”

李承乾忍不住笑道:“父皇,孩兒提這個不是說擔心萱萱的安全,她騎著猛虎出門的,應該不會出事,孩兒是想說,萱萱想要考試的事情……”

“怎麼?你贊成萱萱參加考試?這不是胡鬧嘛,她僅僅才九歲!”李二打斷道。

“或許, 正因為她年紀小,也是一種好處呢?”李承乾提議說。

“這怎麼說?”

細想了一下, 李承乾答道:“萱萱是個女孩子,如果她參加科考拿了好成績, 這就足以證明女子若有才華不弱男子,這可以為咱們推行女子從政打下一個鋪墊。

她是我大唐公主,身份尊貴,無人敢說閒話。”

“你覺得這丫頭的才識可以參加考試?如果考砸了呢?”李二不置可否的質疑說。

“她才九歲呀,一個孩子而已,考砸了不是很正常嗎?

可萬一她才華出眾考得十分出眾,那可就了不起了,這件事怎麼算都划算。”李承乾反駁道。

李二撫須笑道:“好處都讓你佔去?怎麼可能。

萱萱身份特殊是優勢也是劣勢,如果我們破格讓她參加科考,那麼考砸傷的是我們的顏面,考得好別人會說我們的考官因為她身份特殊而偏袒,科考不公,同樣不是什麼好名聲。

你想挑一個女孩子出來做榜樣本是好的,但這個人最好是無有根基出身平平,且得才華出眾,一般這樣的定然是位不俗的奇女子,可這樣的人才,鳳毛麟角,可遇不可求的。”

這時內侍老高回來了,“啟稟陛下,小公主從侯府出來之後先是去了醫館,可是時間不長就離了醫館,直奔虞秘監府中,至今還在。”

“虞世南家?這孩子怎麼去了那裡?”李二不解道。

李承乾也愣住了,“要說萱萱受了委屈,要麼是來找母后,要麼也是去衛國公府找她師父才對,怎麼去了虞老家裡?”

內侍老高提醒道:“據說最近一段日子,駙馬爺的大弟子狄仁傑也在虞秘監府中求學,或許小公主是去找同門師兄的。”

李二擺手道:“罷了,孩子沒事就行,若沒有別的事,都去忙吧。”

李承乾二人依言退下,這次跟父親的聊天讓他意識到,自己還是太過欠缺經驗,需要學習跟考慮的太多了。

杜少清家中,到了晚飯時候女兒還沒回來,這下長樂公主慌了,因為醫館也沒有啊。

最後找到謝神醫才知道,女兒去了虞世南家裡。

“這怎麼行?虞老師那麼大年紀了,萱萱這丫頭怎麼能去打擾老人家?”公主就要出去找人。

杜少清按住了夫人勸解道:“行了吧,知道孩子在老師家裡安全就行了,白天才負氣出走,你現在就去找人,必然適得其反,等等再說吧。”

“夫君,難道這次你依然支援縱容她?這可是科舉考試,你該知道輕重的。”長樂公主驚訝的質問道。

杜少清啞然失笑,“都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現在看來是不是情人我不知道,你這個當孃的跟女兒的確是一對兒冤家是沒跑了。

咱們的女兒多大能耐,沒人比你我最清楚了,雖然她才九歲,可若論才華,絕對可以蓋壓同代,她要是真的參加科考,必然會大放異彩。”

“女兒才九歲,她從小被你慣得就會胡鬧惹事,有個什麼才華?也就你這個當爹的整天誇她。”長樂公主撇了撇嘴反駁說。

旁邊的武照抱著孩子走了過來,笑著幫腔說:“姐姐這話明顯是帶有怨念。

萱萱這孩子從小是貪玩了些,但她天賦異稟也是不爭的事實,就憑者過目不忘這一項,就超越了世間多少天才。

別的孩子還每天去學堂努力聽講的時候,咱們家萱萱就已經沒學可上了,不是她太差,而是太優秀,沒人可教了。

這兩年她變化太大了,早就脫離了小時候的稚氣,每天沉浸在學醫之中,不是她不貪玩,而是同齡人已經追不上她的步子,她已經不屑於跟一幫小孩子一起玩了。

這孩子,長得太快,直讓人心疼。”

杜少清夫婦聽到這裡,同時心頭一酸,可不是嘛,相比別人家九歲孩子,還在快快樂樂貪玩呢,萱萱卻已經足足兩年沒跟小朋友玩過了。

武照接著道:“要說才華,萱萱絕對稱得上天才,只是平時咱們家裡人只看到她搞鬼作怪罷了,我相信如果拿到科舉考試上面,她一定能夠一鳴驚人大放異彩。”

說到這裡,武照眼裡帶著母性的光輝低頭看向了懷裡的女兒,“如果將來小太平能有她姐姐一半聰明,估計我做夢都能笑醒。”

聽到他人誇自己女兒,沒有父母不高興的,長樂公主打趣道:“看妹妹說的,把萱萱誇的天上有地下無一樣,你怎麼不說這孩子也比旁的孩子費事呢?

如果妹妹喜歡,不如咱們兩個換換好了,我當小太平的孃親,妹妹你當萱萱的孃親?”

武照愣了一下,隨後抱緊了自己的女兒哈哈一笑道:“我是沒問題呀,畢竟小太平才跟我幾個月,就怕姐姐你捨不得吧,你捨得萱萱嗎?”

“別提這惹禍的丫頭,換走她我能多省多少心,巴不得呢。”長樂公主苦笑道。

“在教育孩子方面,姐姐一向是刀子嘴豆腐心。

咱們本就是一家人,說什麼換孩子?萱萱跟仲兒一口一個二孃的叫我,我可是視如己出的。

小太平長大了也是叫你大娘的,你本就是她的孃親,還用的著說換嗎?”

論聊天跟口才,兩個長樂公主都不是武照的對手,杜少清在一旁笑而不語,心中猶自洋洋得意,大唐這一代兩個最出色的女子都被自己收下,這趟大唐沒白來,值了。

聊著聊著,武照懷裡的小女兒醒了哭鬧起來,三人又是一陣手忙腳亂。

朝廷這次欽定杜少清參與科舉出題,立刻引起了巨大轟動,對於普通百姓和學子來說,能由盛名才子杜少清杜神醫出題,興許是好事,畢竟杜少清給大家的印象是十分親和的。

但是也有人為此皺眉,以往科舉考試所考大家都已經熟悉跟習慣了,現在換了新的出題人,會不會推陳出新,倘若更換了考試科目,那我們這兩年豈不是白準備了?

這些擔憂還在其次,對此反應最激烈的當屬國子監,還有五姓七望這些名門貴族,杜少清算什麼東西?說他治病跟行商還行,怎麼科考出題也請他來?他在天下士子裡面佔有幾分地位?有資格嗎?

不過畢竟是太極殿上討論透過的,所以參加朝會的官員還好,主要爭議的是士族跟大唐各州道的地方官員。

看到朝野議論紛紛,自己老爹每天都得辛苦應付這些聲音,李承乾這才明白,當皇帝也不容易,還好這次不是讓妹夫牽頭,要不然不知道多少御史言官要撞死在殿前臺階上。

天下各地的名士大儒紛紛書信入長安,或是求助老友,或是直接進言朝廷,總之一個目的,就是反對杜少清參與科舉出題。

國子監祭酒孔穎達這天登門拜訪大儒虞世南,之所以沒有去找杜少清,是因為孔穎達知道,杜少清這個人深通舌辯,自己不一定辯得過,再者說杜少清是虞世南的學生,還是找他老師出面的好,免得別人說自己以大欺小。

“伯施(虞世南的字),想必你也看到了,現在因為杜少清的事,天下文人鬧得沸沸揚揚,我的案頭堆滿了書信,這個時候你這個當老師的該出面了。”孔穎達跟虞世南多年好友,所以也不繞彎子,開門見山。

二人身處虞世南的書房,虞世南指了指書房角落裡,“此事我知曉,我收到的書信不比你少。

可是這件事是朝會決議透過的,你當時也在場,是陛下決定的,大家也都沒反對,現在你的意思,想讓我做什麼?

進諫陛下換人嗎?

你是國子監祭酒,直接去不就行了?”

孔穎達苦笑道:“我去了,可陛下很堅決,說不通,所以只有一法,那就是讓杜少清自己請辭,要不然這場風波過不去。”

“我沒意見,當時我本就不同意他出題的,可沒用。

既然你這麼想,去找他說服即可,找我做什麼?”虞世南攤手道。

可是……

孔穎達這才看出來,虞老頭好像在推卸,“伯施,杜少清是你的弟子,你不會想要袒護他吧?我不想以大欺小才來找你的,你這個當老師的出面勸說才是應當的。”

虞世南大義道:“衝遠(孔穎達的字),你是瞭解老夫為人的,豈是無禮護犢子之輩?

你只管去找杜少清,不用看老夫面子,若論輩分,你我交好,他該叫你一聲師叔的,你想怎麼教訓就怎麼教訓。”

你……你怎麼可以……

孔穎達面上古怪道:“伯施,多年交情了,跟我聊天何必如此拐彎抹角?看得出來你在袒護杜少清,我知道你喜歡他的才華,是,他無愧第一才子之名,平心而論,我也歡喜大唐有這樣的人才。

可就事論事,我想讓他暫退藏拙,也是為他好,畢竟他太年輕了,鋒芒太露不是好事。”

虞世南笑了,笑得孔穎達不明所以。

只見虞世南認真道:“我如果說,不願杜少清做出題人是真心的,你相信嗎?”

孔穎達下意識的搖頭,看對方的表情,哪有一絲不同意的樣子?都笑開花了。

虞世南也不解釋,既然你說我護犢子,那就遂你們所想好了,“少清畢竟年輕,年輕人若是沒了鋒芒,都跟你我一樣,還是年輕人嗎?那樣的年青一代,是你我想看到的嗎?”

孔穎達沒想到虞老頭這麼直接的幫徒弟說話,但面對這樣的質問,孔穎達啞口無言,如果是那樣的年輕一代,的確不是心中想要的。

虞世南接著問道:“既然我們都認可少清之才,為何要限制他為國出力?

旁人都看到少清擔任出題人的聲名,為何看不到這是在報效國家?

你們一個個站出來阻止,因為什麼?僅僅因為他跟出題人之間,就差著一個老字嗎?這是什麼道理?

看著一個後輩走在了你我前面,不僅不鼓勵,反倒去壓制,你就是這麼跟國子監孩子講學的嗎?”

你、你……孔穎達被質問的呼吸急促,臉色漲紅。

片刻之後平靜下來,孔穎達解釋說道:“伯施,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何必挖苦與我?

少清這孩子我十分看好,甚至想過將來將國子監給他來帶,可現在不行,天下都在質疑他,我這麼做也是在保護他,這本是他的老師你該做的事。”

虞世南拉住了孔穎達笑道:“陛下都相信他,你我為什麼不能信他呢?

大唐盛世來臨,是該有大變的時候,陛下應該也看到這一點了,他相信少清是這個改變的執行人,趁著你我還活著,幫他一把如何?”

孔穎達看著虞世南那炙熱的目光,沉思片刻,他堅持道:“首先,科舉是大事,少清沒有經驗。

其次,他想領袖文壇,只會做些詩文不夠,我需要確定他有這個本事,不介意我去考考他吧?”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臨高啟明

吹牛者

三國志之漢的崛起

墨白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