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帝國內部,有人認為趁著第二次歐戰的機會,大明應該搶佔巴西、印度、非洲中西部等地。

然而朱慈烺直接否決了這個提議,這三款地方就是用來釣魚的。

如何釣魚呢?

只要大明帝國身後的那些國家還想爭取更高或者保住現有的排名,那就必須努力提升國力。

而提升國力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從海外屬地吸血,海外屬地的面積越大、人口越多,本土得到的血液就越多。

要維繫對海外屬地的控制,那就必須依靠海軍。

海外屬地距離本土越遠,本土對海軍的依賴就越強。

故而為何朱慈烺對那三大塊肥肉無動於衷的原因就在於此!

沒有建造鐵甲艦能力的國家,想要提升海軍的實力,就必須向大明購買鐵甲艦。

即使是有能力建造鐵甲艦的國家,譬如法國與荷蘭,為了保證本國海軍的實力,也會有限考慮從大明採購噸位更大、火力更強、航程更遠的超級鐵甲艦。

一艘七級鐵甲艦(國王)的造價達到近六千萬銀幣,而外銷價格可達四億,能淨賺五倍多的利潤。

利潤部分還是其次,重要的是能讓法國、荷蘭、奧斯曼等國背上貸款。

這就在無形之中,將他們從海外屬地吸來的血液給榨乾了。

也就是說,大明即便不出兵佔領這些地方,也可以透過外銷鐵甲艦的方式來扎金花!

這還省去了出兵的諸多麻煩,更不需要戰歿一名士兵,豈不是兩全其美之策?

就算下家用二十年貸款的方式來採購這種鐵甲艦,一年還款兩千萬銀幣。

對大明來說,只需要三年時間就能回本,餘下的付款部分都是淨賺!

朱慈烺非歡迎各國採購鐵甲艦,在可以出售的範圍內,噸位自然是越大越好。

不過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任何客戶所採購的噸位最大的鐵甲艦償還完一半款項之前,就無法採購同級或噸位更大的鐵甲艦。

這就是在限制某國海軍的急速膨脹,以免威脅到大明海軍的霸主地位。

朱慈烺從未對任何國家銷售過航空母艦,只賣裝備火炮和導彈的鐵甲艦。

其他國家的元首就算想擁有航母,也只能用手頭的鐵甲艦進行改裝……

“信天翁”戰鬥機的效能就擺在那裡,用來當艦載機實在是勉為其難。

大明海軍的某些競爭對手想這麼玩,也顯得對“信天翁”進行升級才行。

單發戰鬥機當艦載機的前提就是發動機必須可靠,否則可能飛著飛著就餵魚了……

朱慈烺更青睞於用造價昂貴的“黑腳信天翁”當艦載機,畢竟是雙發的,比較靠譜一些。

由於量產數量較少,加上雙發還是新款機型的緣故,一架“黑腳信天翁”的造價相當於四架“信天翁”。

比原型“梅塞施密特”-110尺寸縮水的好處,在此時就體現出來了,更適合作為艦載機來上艦。

不過在無法摺疊機翼的情況下,體型還是太大,根據科學院的計算,最小也得用“國王”型鐵甲艦改裝的航母來搭載。

算上被拆成幾大塊的備用機在內,一艘國王型航母最多也就能搭載二十架“黑腳信天翁”,加上四到六架用來搜尋敵人或落水飛行員的直升機。

第十三批次造艦計劃(1709-1717)早就擬定好了,包括兩艘比“國王”更大的八級鐵甲艦“沙恩霍斯特”。

為了保證質量,預計建造時間長達八年之久,考慮到物價上漲、使用全新的動力系統和主炮等因素,科學院預計兩艘鉅艦的合計造價至少為一億五千萬銀幣。

俾斯麥與布呂歇爾用的都是一七一毫米主炮,國王安裝的是二四六毫米主炮,到沙恩霍斯特這裡,就升級到了最新型的三二二口徑主炮。

路易十四已經有了兩艘布呂歇爾,朱慈烺不光要跟他拉開代差,還要從噸位與火力上,都領先其兩代才能高枕無憂。

新版的噸位與老版相近,標準排水量約三萬兩千噸,滿載排水量接近三萬九千噸,兩項指標都比上代國王高出約一萬噸。

由於艦體長度足夠,所以在安裝四座雙聯裝主炮塔的同時,也能安裝一座可以容納四架直升機的大型機庫。

可以說沙恩霍斯特的造價的確創下了歷史記錄,但也是物有所值的,因為起碼在主炮口徑上超過了原版,而且搭載了直升機。

至於造價方面,對歲入已經達到十三億銀幣的大明帝國來說,每年斥資一億左右的銀幣用來造艦,應該並不是甚子難事。

這個歲入標準只是含金、銀、銅、鐵等金屬在內的收入摺合成銀幣的金額,若是加上土特產的部分,那就可以達到十六億以上。

假設當年大明在關內的耕地總面積巔峰時為十億畝,現在大明帝國(不含藩國與鄭氏的部分),在冊耕地面積便接近三十億畝。

而且面積還在不斷擴大,因為在澳洲炸山、向東地和北地的移珉還在繼續,往後耕地面積將突破四十億畝。

剛到手的那塊地皮可是歐洲唯一的黑土地,朱慈烺也打算好好利用一下。

派軍隊及其家眷過去駐屯再合適不過了,接到張煌言的奏報便大為欣喜。

在獲勝之後,這位門徒已經將麾下人馬安排過去了,真是沒白跟著自己學那麼多年。

按照畝產一石計算,三十億畝地,平均農稅約為一成,那麼三億石糧食至少價值三億銀幣。

更地面積大且有鐵路網路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假如某地區受災,可以用存糧迅速運抵該地區接濟災珉。

除非是小冰河時期又舔臉回來了,否則憑藉如今的大明國土,普通的天災是無法同時對如此之大的面積進行打擊的。

實際上,由於風調雨順,加上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的大規模普及種植,各地的平均畝產都在三石到五石左右。

國有糧庫的存量多到放不下,朝廷從上到下都在絞盡腦漿想辦法解決這個無比棘手的大問題。

放在以前,這些存糧都得被飢珉吃光。

但是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餘糧,而且副食品供應及其充足。

富紳家的孩子基本不吃主食,有些任性的孩童更是用零食來當三餐。

絕大多數吃不完的糧食,都被朱慈烺下令去餵養奴隸礦工和他們的家眷了。

時至今日,奴隸礦工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正向第五代邁進!

各地的礦工總數超過五千萬,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

跟當年在北美的奴隸主一樣,大明礦場不會把奴隸礦工往死裡用,必須堅持可持續挖礦戰略。

一個四肢健全的奴隸每個月挖出價值五枚銀幣的礦石,那就算是完成任務了,餘下可以自由支配時間。

用閒暇時間挖礦得來的部分,可以換取錢與任何食品及生活用品。

一個適齡的奴隸礦工每年可以攢下十幾、二十銀幣,而且十年之後便可以獲得自由,變成自由礦工。

當體驗過大明的生活之後,沒有多少來自非洲及其他地區的自由礦工願意再返回老家了,省得再被某些白皮強盜抓來挖礦。

即使以奴隸的身份來挖礦,也可以迎娶女奴為妻,完全不耽誤生兒育女方面的事情……

女奴老婆若是給富紳家做奴工,甚至丫鬟,那麼不但可以比礦工老公賺得多,還有機會讓主人保釋自己的老公。

那些哥哥或者弟弟在挖礦的傢伙,如果姐姐或妹妹被富紳看上,那就直接省去了十年挖礦的時間。

奴隸裡面不是沒有漂亮的,即便是黑人,出美女的機率也在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左右。

那些已經玩膩了本土瘦馬或者西方大洋馬的富紳,就將騎黑馬當成了最新的嗜好。

只要砸下足夠多的銀幣,那麼從女奴到奴隸礦工,自然都可以買到手。

一個身強體壯的奴隸礦工,價格甚至可以達到兩三百銀幣之高。

很多不差錢的富紳,甚至同時下手,組成了保護自己的黑白雙煞組合!

白奴自然是從歐洲地區抓來的,以英國人、西班牙人、東歐人居多。

前兩者都是以戰俘身份來到大明帝國的,後者則是被奧斯曼人抓來還錢的。

而德意志人比較特殊,最早的好幾批都是黑森公爵送過來賺錢的……

基本上所有德意志人都是僱傭兵身份,之後除了少部分回家之外,大部分都選擇留在生活條件遠超歐洲的大明帝國。

留下人都願意將家人也接來享受品質生活,這邊非但不會捱餓,僱傭兵也能得到醫療方面的照顧。

現在在草原、中亞、東南亞地區作戰的部隊裡,就有相當多的僱傭兵後代,不過他們都已經明化了。

從語言到飲食,與本土明軍士兵別無二致,軍種囊括了海陸空三軍。

尤其是對付在東南亞雨林裡的游擊隊,說德語甚至可以降低誤傷戰友的機率。

大明控制的東南亞部分呢地區幾乎成了游擊隊的樂園,這些玩意至今還沒有完全被消滅乾淨。

由於武裝直升機的出現,使得明軍地面部隊獲得了很大的幫助,尤其是這種飛機並不需要機場,可以在空地上完成起降。

除了歐洲與北美,投入武裝直升機數量最多的地方,就是東南亞,這裡服役的“黑鷹”總數超過三百架。

這還遠遠滿足不了當地明軍的需要,根據兵部的估計,起碼要投入一千架才能給予游擊隊以重創。

萬幸張煌言行動迅速,打了兩年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讓本土的直升機工廠的產能都用於北美和東南亞。

“黑鷹”還有一個特殊功能,那就是自從礦場裝備了這玩意,抓逃跑的奴隸就便捷多了……

昊菁皇帝都用多餘的糧食飼養奴隸們的子女了,肯定不會讓當爹的自動放棄撫養權!

這可是全家的頂樑柱,不在原地頂十年就別想活著離開礦場!

在存糧過剩的情況下,所有奴隸和其妻子與子女都能吃飽,甚至吃到撐。

前提就是奴隸礦工要完成挖礦指標,不能偷懶,否則自動延長在礦區的挖礦時間。

不光是黑人礦工,白人礦工與從東南亞抓來的猴子礦工也是如此。

後者多半在南洋金山及澳州礦區服役,“服役”指的是服徭役!

除分給藩王的地盤之外,東印度群島及南洋金山都歸朝廷管理。

澳州則給皇長子朱祥堂代管,一眾弟弟輔佐。

朱慈烺給一群兒子安排了炸山外加挖運河的差事,迄今為止還沒完工。

由於大分水嶺是個龐然大物,而且還要挖掘二三十條運河,預計完成整個工程要五十年左右。

朱慈烺當然等得起,用甩幹桶提煉足夠當量的濃縮鈾都可以等一百年時間……

等到奴隸礦工數量增長到兩三億人的時候,一些大專案也就差不多可以完工了。

根據廠衛的報告,市井裡流傳大明帝國已經向當年的羅馬帝國靠攏了。

開始大量使用奴隸,明人越來越懶,帝國最終會毀於奴隸之手……

對於這個問題,朱慈烺當然考慮過。

考慮的不是怎麼收拾奴隸,而是歷史上除了羅馬帝國,還有哪個帝國被奴隸給毀了?

大明人跟羅馬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特別能生,這回使得明人的數量永遠多於奴隸。

加上奴隸沒有武器,大明也不會飼養大量的角鬥士,那就沒有斯巴達克斯的事情了。

最重要的是,在不出現昏君的情況下,大明周邊還沒有一個類似迦太基的國家。

大明帝國被奴隸搞塌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至少軍隊不會有奴隸,蠻族的比例也不高。

因為人類的未來是發展高科技,不是放牧或者挖礦!

朱慈烺現在派人努力挖礦,就是為了給發展高科技積累原始資金。

等萬事俱備了,大明帝國就可以直接起飛了。

眼下還遠遠談不上起飛,頂多是甩開身後幾個小夥伴三四條街而已。

由於小夥伴都看不到自己的尾燈了,所以還要等一等他們。

以至於“沙恩霍斯特”型戰列艦的建造時間也被拉大到了八年之久。

計劃第十四批次(1716-1724)建造六艘“沙恩霍斯特”,第十五批次(1724-1730)建造八艘“沙恩霍斯特”。

從第十六批次(1731-1738)開始,建造兩艘五萬噸的鉅艦——俾斯麥!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庶民本紀

雙子星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