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本公還有一個條件要講。”

周林伸手將鄭和按回原位。

等鄭和變得急不可耐,周林才緩緩開口道:“本公不想看著先帝失去子嗣,希望公公能夠保證趙王的安全。”

謝天謝地!

鄭和鬆了一口氣,反手抓住周林道:“咱家何嘗不怕先帝失去子嗣!”

隨後,他自嘲的一笑道:“原本,咱家還擔心公爺不肯放過趙王。”

“小看某了不是?”

周林指著鄭和,俏皮地眨了眨眼。

“公爺就原諒咱家這個殘缺之人吧!”

心情愉悅之下,鄭和不惜拿自己的缺陷緩和氣氛。

周林捶了他一拳道:“我可從來沒有拿你當過異類。你可別昧著良心說話。”

想當初,周林是從骨子裡願意與鄭和親近,倒是無從作假。

笑鬧一陣,鄭和收起笑容,焦急地問道:“公爺何時能讓咱家率軍出征?”

“應該很快。”

提到正事,周林也收起笑容,拉著鄭和走到輿圖前。

“前不久,遼東水師剛剛離開旅順前往倭國。本公雖然已經命人去追,恐怕也要一旬的光景才能返回天津。待他們歸來,本公會第一時間送公公南下。”

聞聽此言,鄭和微一皺眉道:“如此,公爺不如讓他們與咱家在江浙外海匯合。”

兩邊相向而行,總比在天津乾等著強。

鄭和依然想在第一時間增援太子。

“不急。”

周林抬手拍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除了北平之戰,太子從未獨立領兵。徐州大戰或許能讓他對戰爭有更深入的瞭解。”

停頓一下,他壓低聲音道:“此外,人心隔肚皮。不到關鍵時刻很難分清忠奸。你要是過早出現,如何能發現隱藏的叛臣?公公難道不想替太子把關?”

這段話似乎比之前那段更令鄭和有所觸動。

在他看來,太子的確有些仁柔,在看人方面也有很大的缺陷。周林的建議似乎可以幫到太子。

見他未表示反對,周林笑眯眯地說道:“還記得我曾經建議先帝召開全民代表大會嗎?”

鄭和略一遲疑道:“尚有印象。”

“那公公索性以皇家代表的身份參加一下吧。”

周林主動發出邀請。

“你辦成了?那豈不是……”

鄭和瞬間驚出一身冷汗。

“有謀逆之謙?”

周林不慌不忙地替他補充完全。

臉色一僵,鄭和連忙否認道:“咱家不是那個意思。”

周林淡然一笑道:“公公可還記得黃子澄、齊泰等人?”

“公爺為何提到他們?”

不明所以的鄭和有些緊張。

周林哈哈一笑道:“放心,我可沒工夫替建文帝翻案。我只是想心平氣和地問一句,那些所謂的奸臣是不是好官?”

“什麼意思?”

鄭和詫異地看著周林。

周林嘆息一聲道:“如果從敬業的程度和對皇家的忠誠上,本公自愧不如。可他們為什麼會變成天下人的公敵?”

不是因為站錯隊了嗎?

心裡雖然這麼想,鄭和卻沒敢直接開口。

見他不敢回答,周林侃侃而談道:“因為他們脫離實際太久,根本不知道天下人的需求與渴望。越勤勉,他們就錯得越離譜……”

講述之時,周林不禁想起後世的某些高階職業經理人。

那些人可能是曾經的精英。但由於他們不願意接受新鮮事物,不願深入一線瞭解市場,最終淪為只會以開會、加班解決問題的官僚,導致公司的業績越來越差。

可那些人始終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仍然大言不慚地以專家自居,不斷指責下屬不作為,弄得天怨人怒。

聽完講解,鄭和逐漸明白與時俱進和聽取百姓心聲的重要性。

等周林說完,鄭和重重點頭道:“咱家就代表太子參加一下淇國公舉辦的盛會。等面見太子時,咱家也可以讓他評判一下對錯。”

“那是自然。做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如果殿下不喜歡,本公以後絕對不會再召開此類會議。”

周林信誓旦旦地給出承諾,似乎真準備奉朱高熾為主……

……

徐州戰場上,大肆給出封爵許諾的朱高燧佔據上風。當初朱棣帶到北平的都是京營及周邊都司的精銳,遠比留守京城和勤王而來的部隊戰力強悍。

很快,朱高熾的大軍被壓縮到海州(連雲港)到鹽城一線。

“金先生,朕……”

營帳中,朱高熾顯得有些緊張和焦慮。

雖然跟隨周林一起守過北平,可他從來沒有參與過如此大規模的會戰。

事到如今,他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沉住氣!”

顧不上君臣禮儀,金忠一把抓住朱高熾道:“先帝曾經連戰連敗,依然可以定鼎江山。眼下,趙王並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咱們……”

話沒說完,營帳外傳來一陣歡呼聲。

隨後,英國公張輔神情激動地闖進來道:“陛下,鄭公公帶著遼東水師前來增援了!”

“遼東水師……”

救命稻草出現,朱高熾的眼中充滿淚水,久久不能言語。

半晌過後,朱高熾擦掉眼淚道:“不管朕與周卿有過什麼誤會。單憑他能派遼東水師前來助戰皆可一筆勾銷。朕要恢復瞻基與傳清的婚事,封周卿為鎮北王!”

一個不倫不類的王號確認了周林對於整個北方的控制權。激動之下,朱高熾似乎有些不管不顧。

金忠微一皺眉,卻沒有開口反對……

隨著遼東水師參戰,戰場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被周林武裝到牙齒的遼東水師將海陸空一體化作戰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直接將趙王所率的北軍打得落花流水。

無奈之下,趙王只能率軍向北退卻。

可在退到冀魯交界的時候,鄧初一帶兵擋住他們的去路,聲稱要恢復鎮北督師府對於山東北部的管轄。

簡短交鋒之後,鄧初一大破明軍,生擒朱高燧及其一眾黨羽。

至此,持續數月的奪位之戰終於落下帷幕。

當了幾個月偽帝的朱高燧也被帶到朱高熾的面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乃三國大魏王他弟小德

江場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