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軍途中,周林躺在廂車裡聽蘇坦妹講述陛下設定東廠的經過。

東廠提前二十年亮相,讓周林感到有些始料不及,卻並不覺得奇怪。

朱棣在身為藩王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內侍的特殊性,刻意培養他們的理政能力。

而鄭和、狗兒等功勳太監的事例也讓他更加堅信內侍們的忠誠和能力。

由於部分建文舊臣並不十分支援朱棣,導致他對所有臣子都產生懷疑。為了有效控制臣屬,朱棣一直想在宮內成立一個類似錦衣衛的機構,在監督錦衣衛的同時有效脫離臣子的干涉。

因為懼怕東廠在未來變成無敵的存在,朱棣故意不讓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鄭和出任廠公,而是讓僅次於鄭和的秉筆太監黃嚴擔任東廠的首領,賜官銜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

如此一來,東廠就無法越過掌印太監胡作非為。

鑑於太監不能無旨出京的祖訓,東廠的屬官和番役皆非太監。其中,掌刑千戶和理刑百戶仍由錦衣衛的千戶和百戶擔任。

“老方要失寵了。”

聽完講述,周林悠悠地嘆了口氣。

他很清楚黃嚴是什麼德性,堅信對方會給方博帶來不可估量的麻煩。

“您還是操心一下自己吧。”

黃嚴與周林不合的事情盡人皆知。蘇坦妹擔心黃嚴會對周林不利。

周林輕笑一下道:“他暫時還沒有那個能力。不過,陛下很可能會給本帥派個監軍。說不定,陛下還會來場故地重遊,看看本帥是不是正在準備謀反。”

登基以後,朱棣分別指定金陵和北平為南北二京,希望遷都的意圖不言而喻。

也正是這個原因,他才成立行部,讓郭資幫趙王打理北平。同樣因為這個原因,朱棣才准許周林長住北平並設立薊遼總兵府。

只要周林沒有提前謀反,朱棣有把握在遷都後杯酒釋兵權。

“他要來,你的那些先進火器可就無處可藏了。”

蘇坦妹覺得周林有些掉以輕心。

“怕什麼?他想要,我可以賣給他。”

“他還用買?”

蘇林覺得周林有些異想天開。

皇帝看上的東西還用得著買嗎?直接下旨讓周林上交工藝也就是了。

周林伸了個懶腰道:“不買哪兒行?那些火器都是從佛郎機購置的,本帥可沒有本事製造。”

“你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蘇坦妹吃驚地看著周林。

周林不以為然地說道:“不僅如此,由於長期虧損,賈記商號已經辭退魯老一家,關閉所有鍊鐵坊。今後,本帥準備勤修騎射,多向韃靼人學習。”

“為什麼?”

“因為陛下怕我造反,你們又天天攛掇我造反。思來想去,本帥覺得還是老實一些好。”

鬼才信你!

蘇坦妹緊咬銀牙道:“你準備如何解釋那些北去的新學士子?”

周林憊懶地看了他一眼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本帥既然不能保證他們中舉,難道還要阻止他們外出遊學?”

空氣中瀰漫著謊言的味道,蘇坦妹忍不住冷笑道:“別以為我看不出你和女真人的陰謀。不裡牙惕汗國的實力不濟,根本沒能力進犯大明。

此外,遼國公被韃靼殘部襲擊的事情也格外蹊蹺。堂堂國公,身邊難道連個侍衛都沒有?況且,弘吉剌部在蒙古諸部中幾乎是僅次於黃金家族的存在,遼國公夫人為何沒有提前發現他們的預謀?”

“人要太聰明就不可愛了。”

周林抬手摸了一下蘇坦妹的俏臉,“本公似乎還少個鎮守漠北的兒子。不知蘇姑娘想不想參與一下投資?”

“滾!”

挺甜蜜的事情被周林說得充滿利益交換。蘇坦妹不由得勃然大怒。

周林尷尬地揉了下鼻子道:“結果一樣,只是表述不同而已。你要是不愛聽,本帥就換個說法。”

想了一下,他充滿深情地看著蘇坦妹道:“蘇姑娘,可願意與本帥一起在床上觀看明天的日出?”

“滾!”

蘇坦妹抬腳命中周林的迎面骨,紅著臉衝出廂車。

“女人……疼死本帥了!”

本想在失敗後裝個逼,可腿上傳來的疼痛讓周林無法保持鎮定……

……

東宮,朱高熾與金忠正在密談。

“金先生,漠北之事難道真是淇國公一手策劃的?”

“現在還不好說。”

金忠顯得有些愁眉不展。

沉默片刻,他開口反問道:“敢問殿下,如果周林收復漠北,朝中眾臣會不會支援陛下在那裡建立府縣?”

朱高熾脫口而出道:“應該不會。他們很可能會效仿奴兒干都司的前例,在漠北設定一到兩個羈絆都司,比照漢時的西域都護府進行管理。”

金忠點點頭道:“殿下所料不錯,他們的確會提出如此建議。因為在他們的眼中,絲毫看不出漠北與遼西有什麼值得守護的東西。

但淇國公不同,他能看出許多隱藏的財富。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慫恿陛下出海、力圖實際控制漠北。”

聞聽此言,朱高熾暫時陷入沉思。

過了一會兒,他抬頭問道:“父皇想去北巡,到底是看出淇國公的深意,還是單純因為忌憚?”

“兩者兼有吧。”

金忠嘆了口氣,“如果陛下信任淇國公,完全可以派人當面聽取他的意見。如今這麼大張旗鼓的北巡,問責的意思似乎更加明顯。”

朱高熾聞言一驚道:“父皇會不會藉機奪了周林的兵權吧?”

鑑於周林與自己是未來的兒女親家,朱高熾倒不擔心周林造自己的反。但他很擔心周林失勢,導致自己的儲位不穩。

金忠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皺著眉頭一言不發。

半晌,他岔開話題道:“先不管淇國公會遭遇什麼,臣現在更擔心殿下的處境。”

朱高熾連忙收起心思道:“主先生賜教。”

金忠表情嚴肅地說道:“陛下北巡,一定會讓太子監國,順便考察一下您的理政能力。

但以臣看來,您不可做得不好,也不可做得太好。此外,安南的戰事膠著,您務必保證糧道暢通,切勿授人以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完了!

c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