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坦妹愣了一下道:“你不想殺我?”

“殺你一個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本公已經封無可封,不缺你這顆漂亮的首級。”

周林的態度異常堅決。

蘇坦妹苦笑一下道:“但我依然會與你為敵,並且是不死不休!”

此次,她的確有藉機混入公府刺殺周林的預謀。只是陰差陽錯地被自己人當成叛徒。

周林挑起眉毛道:“你以為城外的刺殺是一場意外,以為白蓮教仍然會接納你?”

“不是嗎?”

蘇坦妹覺得對方是在挑撥離間。

周林笑了一下道:“據我所知,北平附近的白蓮教首名叫劉化。”

“你……不要詐我!”

秘密被人揭穿,蘇坦妹險些吐露實情。

周林嘆了口氣道:“既然我能知道此事,紀綱也一定會與他取得聯絡。教中聖女並非你一人。劉化和紀綱早已經將你當成一枚棄子。

否則,他們不會在關鍵時刻改變初衷,只發動些不痛不癢的起義。而張桐急於殺掉你的原因也是在執行他們的計劃。”

蘇坦妹鄙夷地一笑道:“按公爺的說法,白蓮教已經投靠朝廷嘍?”

“錯!應該是紀綱假意投靠劉化!”

驚人的判斷讓蘇坦妹大吃一驚。

停頓一下,周林繼續說道:“任何人都不如本公了解紀綱。他是陛下的棋子不假,可他卻是個想當棋手的人。在知道自己無法成為錦衣緹帥後,他就有了藉助外部勢力稱王的想法。

而白蓮教和韃靼人正好可以幫他實現這個理想。作為一個城府深厚之人,他有把握在關鍵時刻幹掉劉化、取而代之。

因此,他才會故意向本公透露韃靼人的主攻方向。其目的就是想讓韃靼人帶他退至漠北,暫時脫離劉化的視線,尋找擁兵自立的機會。

在臨走之前,他肯定將一切失敗的罪責都推脫到你的身上。因為只有你當時在王聰的身邊,有機會向朝廷告密。劉化也是因此才和張桐聯手追殺你。”

紀綱是個天生反骨之人。即使在朱棣的眼皮子底下也敢謀劃造反。周林相信此人本性難改,遲早會重蹈覆轍。而劉化只是個草莽匹夫,根本不是紀綱的對手。

以現在蒙古諸部和野人女真的心態,很可能會有人跟隨紀綱鋌而走險。等紀綱打通漠北與北平之間的聯絡,必會取代劉化成為白蓮教首。

“公爺的故事編得真好。”

愣了一下,蘇坦妹突然笑得花枝亂顫,“您不會是對小女子有意吧?竟然會聯合興昌伯編出這麼一個天大的笑話。如果真是這樣,奴家從了又如何?”

“別不知道好歹!”

鄧初一聞言大怒,緊緊攥住刀柄。

周林攔住他道:“蘇大家只是暫時不願相信。等她想明白,自然會幡然醒悟。”

說完,他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笑吟吟地看著蘇坦妹。

咬了下牙,蘇坦妹微一福身道:“浙西水患不止,奴家勸公爺不要以身犯險!”

不等周林發問,她毅然離開營帳。

“她到底是什麼意思?”

等蘇坦妹離開,鄧初一感覺有點摸不著頭腦。

周林淡然一笑道:“她想提醒我,浙西的水患絕對不只是天災。”

“此事跟咱們有什麼關係?”

南北相距遙遠,鄧初一不認為周林會前往浙西治水。

“說不定,陛下也不想讓我在北平閒著呢?”

周林眯起眼看向京城方向……

……

永樂二年正月,周林在郭資的引薦下見到戶部左侍郎夏原吉。

夏原吉字維喆,是永樂朝少有的能臣。據說他能夠將天下各縣的賦稅和人口情況倒背如流,還能在與人交談時批閱公文且從無差錯。

歷史上,在朱棣不斷髮動南征北戰、濫建衛所、大封功臣的情況下,夏原吉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保證國朝的財政能夠勉強維持。

在他死後,大明的國力就開始一蹶不振,逐漸走向沒落。

對於這位著名的補鍋匠,周林的心中充滿敬意。

“淇國公,下官根據您的改革方案擬出三十項實施建議。不知公爺可否抽空指點一下。”

明明比周林大了六歲,夏原吉仍然以學生口吻求教。

“維喆兄太客氣了。”

周林不敢託大,連忙接過對方手中的小冊子。

看了一會兒,周林不禁感嘆道:“維喆兄不愧是治國能臣,每條建議都切中時弊,皆為可取之策。”

夏原吉出身寒門,深知百姓的疾苦。在戶部任職期間,為了應對繁瑣的公務,他逐漸養成務實加巧幹的風格。

為了更好地實施周林提出的改革,夏原吉在北平改革的基礎上適當進行調整,準備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擴大成果。

相對於周林來說,夏原吉更擅長理政,所提出的建議也比周林的設想要好。

見淇國公對自己的建議頗為認可,夏原吉鬆了口氣道:“既然公爺認可,下官就將此奏摺呈與陛下。”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隨後,他皺了下眉道:“只是百姓無知,很容易受到士紳的蠱惑。下官擔心在新政推出後會遭受阻撓……”

“不怕!”

沒等他說完,周林擺擺手道:“百姓無知源自士紳阻塞視聽、壟斷資訊渠道。如果只以告示和邸報解釋改革之事,不識字的百姓自然無法瞭解其中的利弊,只能任由士紳擺佈。”

“可除此之外,莫非還有其他的宣傳渠道?”

夏原吉認可週林的說法,卻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一旁的郭資捋須笑道:“維喆算是問對了。淇國公可是位宣傳高手。在北平城中,本官都得依賴他的口舌與百姓溝通。”

這麼神奇嗎?

夏原吉的眼中淨是疑惑。

周林微微一笑道:“郭大人的說法有些誇張。但本公的確知道百姓願意聽什麼、看什麼。對於不認字的百姓,我倒是常用平話、戲劇跟他們溝通。”

“寓教於樂?”

夏原吉的眼前似乎有一道大門在緩緩開啟。

“維喆兄果然聰慧!”

周林樂呵呵地將自己在北平城中用平話解讀改革政策的經過講述一遍。

隨後,他語重心長地說道:“與百姓溝通,最重要的是深入田間,用他們能聽懂的話語簡單概括各種政策的好處。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真心擁護朝廷……”

“下官受教。某這就回去修改相關告示,儘量讓百姓一聽就懂。”

夏原吉連聲感謝。

等他道完謝,周林突然沉下臉道:“維喆兄不實在啊。你千里迢迢地趕到北平,怕不只是想讓本公指點一下吧?”

“這……”

聞聽此言,夏原吉的臉上露出一絲尷尬……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商城混大唐

藍色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