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寒一行在悟心的引領下,很快便到了齋堂門前。

昭遠寺的齋堂,是平日裡僧人們吃飯的地方。齋堂內設有專門的房間,名曰:靜齋,類似於俗世中酒樓的雅間,以供孔雁冰這樣的貴客就餐使用。

這會兒,悟心就領著眾人進了齋堂大廳後,穿行而過,到了裡面的靜齋。待眾人坐定,悟心忙退出房間,去喚齋堂值日的僧人趕緊端上齋飯。

一會兒,只見三名僧人手提食盒,就進了靜齋。

齋堂為孔雁冰等人準備齋飯,屬於臨時工作。如孔雁冰這樣特殊招待的客人,齋堂後廚在備好齋飯以後,都是立馬放入食盒。一是略微保溫,免得冷了又要重溫。二是圖個乾淨,畢竟後廚都是柴火和煙氣,難免有些浮灰等物。第三點則有些心酸,乃是不願端菜路過大廳時,僧人們看著眼饞而已。

尋常僧人皆是吃在一起,基本上以粗茶淡飯為主。尤其是昭遠寺這樣不甚富裕的寺院,更是精打細算慣了。正宗而又精緻的齋飯,只有恰逢佛家節日或者過年才有的吃。

孔雁冰幾人自然不會知曉箇中緣由,他們見得昭遠寺的齋飯用食盒拎來,只覺得分外精緻和用心。即便外面的酒樓,亦是比不上。

三名僧人將食盒輕放在桌上,開始上菜。甫一開啟食盒蓋板,一股香氣灌入眾人的鼻孔裡。僧人們擺放菜品時,有一個人看得格外仔細。那就是身為洛陽府最大酒樓孔雀樓少東家的孔雁冰。由於自幼生活在酒樓這樣的環境裡,孔雁冰對於酒樓的一切都極其熟悉和敏感。

儘管昭遠寺齋堂不比酒樓,但今日他們一行的待遇堪比酒樓。專人上菜,更用食盒盛裝,也算得上精緻用心。所以孔雁冰會留心一些。她看僧人們動作迅速卻並不忙亂,說明還是有些經驗。興許平日裡也偶有其他貴客上門也不一定。

待擺放妥當,三名僧人一齊退出房間。與此同時,站在門外等候的悟心立馬走了進來。

“幾位施主見諒,實在是敝寺並不富裕,平日裡大家都是粗茶淡飯,故此極少準備食材。剛剛還是值日的師兄臨時去菜園摘了一些,匆忙做出來的。下回施主們提前打個招呼,敝寺一定精心準備,盛情款待。”悟心撓著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悟心師傅這是哪裡話。原本留在寺中吃飯,已是有些打擾。貴寺能在匆忙之間準備如此精緻的齋飯,實在是難得。我們才應當表示感謝。”孔雁冰說道。

“施主實在是客氣了。這是敝寺的本分。不過,雖則菜品不多,但基本皆是本寺的招牌菜。貧僧可為施主們介紹一二。”悟心說著,便依次指向桌上的各道齋菜。

“這是黃豆炒鹹菜,這是香菇炒雜蔬,這是扁豆炒芋頭,那是香拌萵苣絲,那是上湯煮乾絲,最後那道是芥菜豆腐湯。一共是五菜一湯。俱是本寺齋堂招牌菜,口感俱佳,施主們可以細品。貧僧這就不打擾了,施主們慢用。”悟心說完,迅速退出房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乃三國大魏王他弟小德

江場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