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察秋毫辨色行,信言不美心未寧。錦上添花尋常事,繡虎雕龍飾汗青。聖顏翻覆震雷霆,唐虞之治夢難成。拼將今朝皮肉苦,音書當傳正道經。

虞世南的《聖德論》把李世民都給捧到三十三重天之上了,這也沒法接著往上捧了,還能捧多高?

再說虞世南這麼明顯的拍馬屁行為,自己看著都有點噁心了,還要做和他一樣的事,成為和他一樣的人嗎?

李承乾和李泰兩個人都是一樣的想法,眼瞅著老爹這都飄起來了,要是再加把火誇他,他還不得美到昇天啊?

順情說好話不難,就一句“寫的好”、“說的對”,誰都會說,但是有什麼用呢?

於公而言,把皇帝捧得頭昏腦脹,對江山社稷有利還是對黎民百姓有利?

別人可以不考慮這些,只要皇帝愛聽就行了,他們不能不考慮,人家真的是家裡有皇位等著要繼承的人。

哪怕是嫡次子李泰,那也是坐擁二十二州封地的人,不懂治理那還了得?

於私而言,誰知道這個皇帝老爹玩的是哪一齣?別看他臉上笑嘻嘻,他是真高興假高興還真不一定。

誰也摸不準他是真的被這篇《聖德論》給忽悠上頭了,還是藉著這篇《聖德論》來考查兩個兒子的見識、胸懷和膽量。

李承乾和李泰兩個人互相對望一眼,嘴角都撩起一絲無奈而又尷尬的笑意,心裡想的都是同樣的一句“別以為順情說好話就一定能被表揚,按常理出牌的那都不是你親爹。”。

“阿爺,我先說。”

李承乾搶先朝上一拱手,他準備好一盆冰水要照著李世民的腦袋往下澆了,這一盆冰水澆下去要是惹出禍來,也盡都在自己身上,與惠褒無關。

若是阿爺動了怒,惠褒完全可以反著自己的意思去說。若是阿爺不動怒,惠褒想怎麼說也都無所謂了。

李泰看了李承乾一眼,沒有吭聲,論理是該他先說,他要是能說得老爹心歡意暢,便有個先入為主的好印象,他要是把老爹給說發火了,那就算是替我擋了一槍。

“讒言巧,佞言甘,忠言直,信言寡。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似此等歌功頌德之辭,如同無刃之刀、蝕骨之毒,剝皮削肉於不痛不癢之間,世人受苦而不自知,每每甘之若飴,陶陶然於其間。”

李世民正在這兒陶陶然地甘之若飴呢,李承乾這一個大巴掌照準臉蛋子就掄了上來,有人誇你兩句你就當真了,是吧?

讒言說出來都巧舌如簧,佞言說出來都甜得跟蜜似的,忠言從來是逆耳,實話是越來越少。

孔老夫子說了,凡是巧言令色的都沒安好心,像虞世南寫的這種文章,那就是刮骨鋼刀,你還當好玩意兒呢。

不知不覺地這種馬屁就能把你的天下都醺沒了,不一定哪天害得你亡國了,你還傻呼呼地美呢。

蜜糖好吃,傷牙。你這麼大歲數了,你得知道好歹才行,這麼一篇馬屁文,你還拿出來顯擺,你是不是白活了?

李世民的臉色青一下、白一下地變幻,太子一向挺聰明的,這怎麼跟中了邪似的,這麼不會說話了呢?

“阿爺”李泰趕緊抱拳一揖,頭深深地低下,接著說道:“此篇《聖德論》有理有據,並非言過其實。”

“嗯。”李世民趕緊點一下頭,總算有個會說話的,面子多少算是找補回來一點。

“然明主者務聞其過,不欲聞其善。”李泰話鋒一轉,說道:“父皇常說,眾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諤諤。虞世南以媚俗之姿事主,實非明智之舉。”

該說不說的,李泰說話就是比李承乾要好聽那麼一丟丟,雖然說的都是一樣的道理,起碼李泰還有個婉言相勸的意思,李承乾那簡直就是指著鼻子開罵。

李泰先說虞世南的《聖德論》寫得挺好,說的都是事實,我老子爹就是這麼牛逼,一點毛病沒有。

這上來就先把李世民給哄住了,這話對不對的放一邊,好聽他是真好聽。

接著李泰又說,聖明的君主都是喜歡聽別人說自己的過失,不喜歡聽別人誇讚自己的功德。

虞世南說得對是對,但是我老子爹是什麼人?能讓你牽著鼻子忽悠嗎?你說出花來,我老子爹不愛聽,我老子爹可是明君,不是好忽悠的傻子。

緊接著李泰把李世民自己說過的話搬了出來,不是你自己經常說,一群唯唯諾諾、只知恭敬順從的人,不如一個直言敢諫的人嗎?

所以我推斷虞世南這馬屁算是拍馬蹄子上了,他這麼幹在我老子爹面前肯定討不到好,因為我老子爹不是那種愛聽好話,誰一忽悠就上頭的人吶。

一聽這話,李世民的老臉多少有點發燒,尷尬地乾笑了兩聲,自己都沒發現自己覺悟這麼高,這可真是知子莫若,呸,知父莫若子,這孩子絕對是我親生的,都快趕上我肚子裡的蛔蟲了。

再扭頭一看旁邊還有個李承乾,這熊孩子是誰家的?這麼想踹他一腳呢,連腦子都沒長,就敢亂說話,一點不隨我。

李世民恨恨地瞪了李承乾一眼,可惜太子和魏王全都低著頭,誰也沒看見。

“青雀說得有理,能明辨是非。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李世民說著把目光移向李承乾,又說道:“高明說得也不錯,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謝父皇教誨。”兄弟倆雙雙一揖,然後小心翼翼地直起身子,氣都不敢大喘了,老爹沒發火就算是天大的幸運。

李世民原本以為他們倆能比著賽地誇自己一番,沒想到他們倆齊心協力地上演了一出“勸諫”。

雖然被兒子給訓斥了一通,不過想想倒比被誇來得更舒服。

以前朝堂上有魏徵之流對自己進諫,後宮有長孫皇后時常地規勸自己,如今他們兄弟倆也學會勸諫了,不得不說這才是最珍貴的成長。

“明天朕要在丹霄殿宴請三品以上的官員,你們倆準備一下,一同赴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平凡族長的我也想庇護家族

躍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