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已經調令七位侯爺,率領近二十萬大軍奔赴北境。”

“估計要大半個月時間才能趕到。”

“如今北境,各大關卡不得隨意抽兵支援附近的關卡。”

“以免中了哈赤的奸計。”

“守不住的關卡可以邊打邊撤。”

“必須等到邊境百姓先逃進安全之地再行撤軍。”

“傳朕旨意,誰若是不顧百姓一味後撤。”

“朕定斬不饒!”

周朗看向沙盤冷冷喝道。

“陛下放心,微臣立刻下達軍令。”

熊振點頭道。

“還有,樞密院調集大週中部各地軍鎮。”

“湊齊十萬大軍趕往北境。”

“朕要在北境駐軍三十萬以上。”

“就算這次東突厥大軍後撤。”

“朕也要長期固防北境,為以後做好準備!”

“軍械署加快建造各類工坊。”

“生產更多的各種物資和武器配件。”

“全部運往北境倉庫備用。”

周朗說道。

“微臣遵旨!”

眾臣齊齊抱拳行禮道。

隨著群臣散去。

熊振留在了大殿中。

“陛下,您打算在北境駐紮這麼多兵力。”

“對北境的糧草和物資損耗太大!”

“以往各軍鎮都是各地屯兵開墾田地。”

“能夠為大周帝國節省太多的消耗。”

“如今全部把他們調往北境……”

“那裡山脈眾多,田地稀少。”

“只怕以後,得付出更多的軍務開支才能維持下去。”

熊振提醒道。

“岳丈無需擔心。”

“糧草和資金的問題。”

“朕一直都在考慮之中。”

“今年秋收剛過,糧食署和財政署正在核對各地的糧食收益。”

“如果不出朕的預料。”

“今年的糧食收益,要比去年提升一倍以上。”

“多出來的一倍糧食,朕會源源不斷的送往北境。”

“哪怕駐守再多軍力,大周帝國也能扛得住。”

周朗微笑說道。

他之所以有這個信心。

便是他剛剛才接到齊王世子發來的信函。

齊王已經同意渤海郡出資四百萬兩白銀。

讓齊王世子周渤前去蓬萊郡打造一座工坊城。

同時,渤海郡今年的糧食收益資料。

也被報到了周朗這裡。

得益於今年春天,周朗讓封地送去大量的選育稻種。

渤海郡所有農戶都分到了足夠的優質糧種。

經過封地農戶們每個村的不斷走訪。

讓渤海郡農戶學習如何種植優良稻種。

渤海郡本就良田眾多,一年下來。

秋收之後,渤海郡今年的糧食產量比去年足足多了三倍的收成!

一個地方就有三倍多的糧食產量。

周朗可以想象,等到具體資料出來以後。

大周各地的糧食產量該有多麼的驚人!

因為他已經安排封地農戶將稻種分散到江南糧倉之地廣為種植。

而今年又沒有天災肆虐。

北境的風雪並未影響大周。

周朗現在心中暗笑,哈赤想要謀略中原。

難道都不看看現在的大周。

早已不是兩年前災民遍野的時候了!

不過,這也不能怪哈赤。

畢竟大周各地的糧食豐收狀況。

連周朗這位大周帝皇,都還在等著官方的資料出來呢。

哈赤怎麼可能知道?

並且雅鹿這條眼線,也被周朗暗中控制著。

哈赤想要了解的大周情報。

都是周朗安排給他,他才能知道。

真真假假,足以糊弄這位東突厥的當世梟雄了。

“既然陛下有了定策。”

“微臣一定為陛下處理的妥妥當當。”

熊振笑道。

“對了岳丈。”

“樞密院要提拔更多年輕官員進來了。”

“不然……再遇上這樣的事情。”

“朕如果考慮疏漏,可沒人幫朕提醒和提出建議。”

“整個樞密院內全是戰將,沒有多少謀臣可不行。”

“只可惜,可恕兄在幫朕打造重大工程。”

“讓別人去朕不放心。”

“但樞密院少了可恕兄……”

“朕的很多大事都無人可以託付。”

周朗輕聲說道。

“陛下,微臣其實早就想引進更多人才。”

“來填補樞密院的許多職位。”

“但陛下可知,樞密院乃軍方核心府衙。”

“那些老公爺和老侯爺們都在想盡辦法將家族子弟塞進來。”

“微臣也無可奈何啊。”

熊振搖頭道。

熊振的衛國公府,也是軍方頂級豪門之一。

但熊振跟別人不一樣。

他甚至都不想讓自家的世子參與軍方事務。

結果卻被陛下給硬塞了進來。

現在陛下要擴充樞密院的人才。

熊振就要準備跟各大軍方世家撕破臉才行。

“岳丈大人無需頭痛。”

“朕回去後就頒下旨意。”

“凡是進入樞密院和朝局的年輕官員。”

“必須要透過監察院的考核。”

“這件事情,就讓林恩大人幫著岳丈大人處理去吧。”

“岳丈大人只需幫朕盯著各大軍方世家的偏房庶子。”

“這裡面,或許就藏著不少鬱郁不得志的人才。”

“看看有哪些人才,想要謀一個更好的職位。”

“這或許,是解決樞密院人才凋零的方法之一。”

“朕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周朗笑著說道。

他可是太瞭解大周這個時代。

豪門世家對嫡庶之分的真正意義了。

凡是正夫人所出的兒女皆是嫡子嫡女。

是未來擁有家族繼承權,能夠代表家族擔任官職的繼承人。

而庶子庶女,雖然也享有家族的許多特權。

但是在長大以後,都會被正夫人所忌憚。

以免他們影響了自家嫡子的家族地位。

越是長大之後,庶子庶女們都被約束在府中或者分一套宅院單住。

給點錢自己想辦法去做點兒生意。

至於家族爵位,或者是想出去當官。

那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對於周朗來說,這些世家的庶子們。

從小就接受教育,家中藏書眾多。

他們從小看書長大,才能自然不會少。

可他們無需去為家族揚名立萬。

家族也不會給他們多少機會。

導致很多庶子一肚子學問。

也只能呆在府中寂寂無名。

這是樞密院招收年輕官員,周朗能想到的最快方法了。

至於政務院、監察院和立法院挑選新的官員。

根本不用周朗去操心。

向鶴鳴、林恩和溫玉,加上李伯陽都是慧眼識珠之人。

偏偏只有樞密院的軍務特殊。

一般官員很難弄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

還只能先從軍方世家庶子們之中挑選人才。

再來從各院抽調已經熟悉朝局的官員進行補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闖關東:我朱傳虎

今天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