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渤這次奉父王之命返回皇城。

一是為了進獻貢品和軍糧。

二是為了打聽朝中的訊息。

三是為了聯絡朝廷大臣,確保齊王封地的安全。

沒想到,周渤只是三年沒回皇城。

連周朗這傻子,都成為了皇帝陛下的心腹重臣……

既然是誤會,他也只能將其忘卻。

看看能不能加深他跟周朗的關係?

兩人恭恭敬敬的站在那裡。

皇帝繼續處理朝政,各部大臣詳細的將近段時間。

大周各地的情況資料彙報了一番。

歷經兩年的洪澇和旱災之後。

今年的各地情況,已經有了大幅的改善。

讓皇帝終於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陛下,西南那邊。”

“這段時間各地軍鎮讓百姓不斷回撤。”

“不僅增加了各郡各縣的匠人和農戶數量。”

“吏部和御史臺也派出官員詳細查詢各地官吏。”

“接連查出了不少貪官!”

“將大量貪墨銀錢和田地,劃分給遷徙而來的移民。”

“西南各地正在一一穩定。”

“那些土族無村可掠。”

“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得跑出深山了。”

吏部尚書呈奏道。

“很好!”

“接下來,就是兵部的調遣了。”

“不要急著去對付土族。”

“讓他們遠離深山之後,截斷他們後路。”

“徹底解決西南的危機!”

皇帝大喜。

目光瞟向低著頭站在那裡的周朗。

這小子的計謀,確實幫了朕的大忙!

“陛下,微臣已經下了調令。”

“西南三處軍鎮,合計五萬多軍力。”

“已經埋伏在山區兩側。”

“就等土族離開大山了。”

熊振笑道。

“陛下,戶部也下了調令。”

“將一部分山田和良田區域準備完畢。”

“如果兵部能抓來更多土族俘虜。”

“以後那些田地,就全都分配給土族耕種。”

“戶部重新整理戶籍田畝。”

“三年之內,不收取任何賦稅。”

“還會派出匠人指導土族耕田種地。”

顧思文說道。

周朗站在一旁,聽著六部大臣對西南經略的各種方案計劃。

尤其是對戶部顧思文的說法。

心中居然感到格外的滿意……

他這才明白了一個道理。

之前因為顧思文悔婚羞辱自己,再加上車平安的案件。

讓周朗對顧思文感到非常的鄙視。

以為這傢伙不過就是一個貪官,趨炎附勢之徒。

可現在他才發現,顧思文能當上戶部尚書。

確實是有幾把刷子……

戶部掌管著大周天下的戶籍田畝稅賦,可以說是大周的財政管家。

顧思文在掌管財務,制定計劃這方面。

可以說是一個頂尖的人才!

怪不得,陛下會如此信任他。

即使知道顧思文幫著他人,私下看守車平安的小妾和孩子。

居然還不想輕易動他。

現在周朗明白了。

大周的天下,暫時還離不開此人。

尤其是現在的這種局面。

每個人,貪官也罷,賢臣也罷。

在陛下眼裡,各有各的好處……

“西北那邊,現在情況怎樣?”

皇帝問道。

“啟稟陛下。”

“自從齊國公前往西北之後。”

“便下令西北各地軍鎮緊閉城門。”

“附近村落全部撤回。”

“突厥騎兵進入大周境內後,立刻分成三批。”

“西路突厥兩萬餘,一路在西部燒殺搶掠。”

“中路突厥三萬餘,向著大周西北軍鎮洛川進發。”

“東路突厥三萬餘,意圖直抵玉門關。”

“突厥的心思已經很明確。”

“他們是想徹底佔據大周西北區域!”

“張老帥帶著三萬人坐鎮洛川。”

“估計用不了四五天,突厥即將抵達城外。”

熊振立刻回稟道。

“突厥近十萬大軍,分三路進攻朕的西北疆域。”

“當真是狼子野心!”

“幸好張老帥穩守不出,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朕的七弟,已讓齊王世子帶著百萬擔軍糧前來上貢。”

“這一百萬擔軍糧,必須儘快運往西北。”

“給張老帥湊齊糧餉,殺突厥一個有來無回!”

皇帝冷笑道。

“遵旨。”

熊振低頭道。

“臣立刻調遣軍隊。”

“清點軍糧後,最多三天就護送糧草前去西北。”

“不過陛下,改派誰擔任主將才好?”

熊振問道。

“派誰運送軍糧?”

皇帝眼神一愣。

看向一側的眾多武將。

不過這群武將,卻讓皇帝心中暗暗無語。

大周建國已經五十餘載。

當年跟隨父皇和自己征戰天下的老將……

如今已經不剩幾人了。

就連突厥來犯,他都得讓齊國公以近八旬之齡帶兵出征。

跟隨西征的,大多數都是當年的老將!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臨高啟明

吹牛者

三國志之漢的崛起

墨白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