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一個黃口小兒的計謀。”

“微臣不敢輕易贊同。”

“按照他所言,任由西北突厥大軍進入我大周境內。”

“萬一無法合圍,只怕會引來更大的麻煩!”

“西南土族乃是地方之亂,也是因為這兩年天災不斷。”

“若是因此將村落的百姓全部遷移。”

“我大周只怕會損失大片的良田!”

“陛下,此計萬萬不可施行!”

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諸位大臣後方響起。

周朗驚訝的回頭看去。

此人赫然是他幾天前前去提親。

卻被摔碎定親玉佩的戶部尚書顧思文!

周朗進入皇帝書房,一直不敢四處張望。

沒想到竟然再次與顧思文見面……

此時的顧思文,早在周朗進入書房時,心裡就慌得一批。

他也沒想到,當初被他拒絕婚約的郡王府傻世子。

竟然還有被皇帝陛下召見的這一天。

並且還如此之快!

“顧尚書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朗兒,你既然提出三條建議。”

“不知是否有詳細的計劃?”

皇帝詢問道。

“陛下,皇侄只是說出自己的想法。”

“既然顧尚書反對。”

“皇侄倒想看看,尚書大人可有妙計?”

周朗轉過身,冷笑著問道。

“這……微臣是戶部尚書。”

“兵部的事情,微臣無法給出相應的建議。”

顧思文老臉一紅,燦燦說道。

“既然顧尚書無法給出任何建議。”

“那就請您閉嘴!”

周朗對他沒有任何好感。

“陛下,朝廷大事應該由重臣商議。”

“怎能聽任一個小傢伙在這胡言亂語?”

戶部侍郎見尚書大人被羞辱,也立刻大聲說道。

“這位大人,晚輩是奉陛下之命才來獻策。”

“何來胡言亂語只說?”

周朗問道。

“行了,你們都安靜點兒。”

“讓周朗提出建議。”

“這是陛下的垂詢。”

韓王冷冷喝道。

一時間,戶部兩位大臣齊齊安靜下來。

“郎兒,你提出這三個建議。”

“是否有詳細的計劃安排?”

皇帝思索著問道。

剛才皇帝已經想過周朗提出的這三個計謀。

西南採用引蛇出洞,將土族居住的群山範圍外。

所有大周村莊百姓全部移走。

不給土族繼續劫掠的機會,確實一個短暫解決麻煩的辦法。

西北那邊,讓大周當地守軍藏在山脈之中。

讓開一條通道,引誘突厥長驅直入。

然後利用各地的城樓進行防禦,四面圍之全數殲滅。

也是個可以考慮的方案。

畢竟突厥騎兵戰力驚人,大周軍團以往對抗突厥。

都不敢輕易正面對敵,只能以優勢兵力聚集之後才敢對陣。

周朗提出的計策,倒是有幾分道理。

“陛下,西南土族與大周交界處。”

“都是山村,規模小不值得重兵防禦。”

“現在正好各地缺糧,將百姓聚集在各縣的縣城。”

“可以解決更多災民的麻煩。”

“各縣城樓和道路,也正好可以讓災民們幫著修建。”

“朝廷給予相應的糧食,災民們有事做有飯吃。”

“陛下就不用擔心各地百姓的安危。”

“西北那邊,自古以來都是依靠地勢和城樓阻擋突厥。”

“現在軍糧不夠,大軍無法調動。”

“那就讓突厥送上門與我大周決一死戰。”

“只要撐上幾個月,大周百姓都沒糧食吃。”

“突厥騎兵必定會人困馬乏,不得不撤兵。”

“那時候,便是大周軍團解決這群突厥騎兵的最佳時機。”

周朗說道。

“好主意啊!”

林恩和溫玉,還有門下省的宋文正,以及兵部的兩位大臣。

頓時驚喜的連連稱讚。

“陛下,郡王世子的建議。”

“確實是目前微臣聽到的最佳方案。”

“如果世子還能給出更詳細的方案。”

“臣等就能立刻部署下去。”

兵部尚書熊振,正是清夜閣當晚出現過的壯碩大漢驚喜的說道。

“熊愛卿,你也認為此計可行?”

皇帝問道。

“陛下,當前的局面。”

“是糧食不足影響了大軍調動。”

“抽調兵力如果糧草不足,極容易釀成兵變。”

“到時候別說是對付土族和突厥,帝國內部都會亂成一團。”

“郡王世子提出的建議,無需兵部調遣大軍。”

“便可在各地自行解決。”

“臣認為這是最佳的計策。”

熊振點頭道。

“朗兒,朕給你三天時間。”

“你將想到的計策寫下來呈奏給朕。”

“朕要認真看看。”

皇帝正色說道。

“這個……”

“侄兒遵旨。”

“行了,你回去處理此事。”

“寫完計劃之後,不得耽誤立刻送進宮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平凡族長的我也想庇護家族

躍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