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戰艦的名字叫厭戰,長度10公里,寬度高度都是3公里。武器也都是戰巡的武器,主炮使用的是大號的能量武器。我不可能給聯合科技。沒有系統的支援,就算是武器開發的再好,武器實力也不會提高多少。

厭戰本身的設計注重的是持續作戰,內部大量的裝甲結構,充足的能量供應,足夠強度的護盾,不亞於戰巡的速度。厭戰的成本是戰巡的100倍。星盟內部全力生產的情況下一個月能造10萬艘。全部資源都造是不行的,我也不會容許。

目前是1半資源造厭戰,剩下的資源繼續增加星盟的戰艦數量。今後的戰鬥還得繼續,不是短時間能夠結束的。厭戰是持續作戰用的,真去了這種短兵相接的戰場,1艘厭戰沒有100艘戰巡管用。

王女這邊的也得到了大量的資源傾斜,我重要的是幫助她完成征服者級戰艦的數量。征服者級有我的支援,星盟的資源傾斜,生產速度也加快了很多,1個月也能生產出上萬。

周瑜這次的戰鬥並不順當,對方用5000萬戰艦,拼掉了周瑜4000萬戰艦,這場戰鬥我們損失不小。周瑜也是滿臉的深沉,看到我之後就直接半跪在地。

“大人,屬下失策,沒想到對方是決死戰鬥,我們準備不足,被對方用同歸已經的打法摧毀了不少。”周瑜沒抬頭誠心請罪。

“起來吧,這次戰鬥沒什麼關係,我們還有很多戰艦可以用,大不了接下來小心點就好了。”我也沒放在心上,損失的戰士基本都是人造人戰士。

“製造計劃需要修改嗎?”科塔娜在旁邊提醒我,“不用,還有一半的生產力,暫時夠用,我們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別影響了進度。”我並不擔心星區之間的戰鬥,我之前參加的戰爭沒有一個是輕鬆的,我現在反而是最強的時候。

接下來是13星區,跟雙數一樣,單數的星區也是兩邊輪流進行交戰。時間依然是3個月,公式化的流程將整個戰鬥變的刻板而無趣。明明可以有很多操作的戰爭,硬是被系統變成了普通的決鬥。

“理論上該有星區進行聯合了,我們隨時可能碰到這種聯合邀請。”諸葛亮認真的說道。

“那你到時候後看著辦好了,由於周瑜損失慘重,接下來的幾場戰鬥都由你負責,直到周瑜補充完戰艦為止。”現在資源分配出去後,產能只有原來的一半,周瑜損失的戰艦需要8個月才能補全。諸葛亮最少要打3場才行。

“大人,我儘量,不過我估計接下來會比較輕鬆。”諸葛亮輕鬆的說道。按照他的估計,接下來就是星區之間的聯合了,我們很可能受到邀請。

戰場上,諸葛亮的艦隊擺開陣勢,13星區的戰艦也排程到位。數量很快就統計了出來,7000萬,對方顯然也是實力不弱,最少也贏過幾場戰鬥,不然戰艦也剩不下這麼多。

我們雙方的戰艦很快就開始相互試探,不斷的有百萬級別的戰艦進行交火,諸葛亮沒有下令分組攻擊,他只是跟對方進行決鬥,是那種戰艦對拼。諸葛亮的命令很簡單,絕不死戰。也就是我所有的戰艦都能隨時撤退。

諸葛亮完全改變了這種對決的意義,我們的戰艦完全是應付戰鬥,對於勝負一點也不關心。諸葛亮現在的作戰重點是儲存實力,他沒有失誤的機會,也不能浪費兵力,因此他用最穩妥的方式指揮戰鬥。

我們雙方打了10次,損失上敵人較多,他們的作戰是勝利為主,我們的作戰時生存為主,10場敵人都贏了,但是我們只損失了幾十萬戰艦,敵人確損失了200多萬。

敵人的艦隊中基礎單位跟我們相同,都是巡洋艦級別的戰艦,不同的是對方是標準的巡洋艦,而我這邊的戰巡是戰列巡洋艦。我們的戰艦更大也更強。實際上我們這邊的依然是巡洋艦,並沒有達到戰列艦的級別。

我也研究過宇宙中是不是依然使用海洋時期的艦種,後來我發現,只要我自己能認識好記就行,反正是我自己起的名字,也不會推廣。實際上每個文明的戰艦都有自己獨立的名字和等級劃分。在系統的內部,護衛艦是1級戰艦,驅逐艦是2級戰艦,巡洋艦是3級戰艦,戰列艦是4級戰艦,泰坦級是5級戰艦,移動基地是6級,行星級移動要塞是7級。能量要塞那種大型的行星要塞是8級。

系統中還有9級的,我沒見到過,理論上是恆星級移動城市,比如系統的那個會議中心,很可能就是恆星級的移動城市。我反正不會用系統的名稱,那不適合我。作為獨立的個體我有自己記憶名稱的方式,同樣也有自己的命名習慣。

戰爭的損失沒有之前大,烈度也沒之前高。諸葛亮在戰鬥的時候小心的控制著己方的損失,之前的10場戰鬥我們損失很少。“大人,對方發來了聯盟倡議,我們是不要回應他們?”諸葛亮雖然有自己的判斷,但是他需要問我意見,也只有我能最後做決定。

“他們的條件是什麼?”我好奇的問了一句,總不能什麼都不知道就同意,我最少要知道聯盟的一些協議。

“很簡單的協議,聯盟之間用100萬戰艦對決,避免大量消耗戰艦數量。分出勝負就停止爭鬥,對付非聯盟成員,建議全力攻擊,也可以結盟。聯盟不禁止其它形式的聯盟。”諸葛亮說了一個非常寬鬆的解釋。

“同意,我們跟他們沒什麼仇怨,不必打到底。由100萬戰艦決定勝負很簡單,我可以派遣我自己的戰艦作戰,到時候會輕易獲勝。發展我們有的是資源,不拍消耗。”我思考了一下後就決定了,先同意再說,了不起最後在打。

諸葛亮按照我要求很快就完成了協議,之後就是對決,雙方各出100萬戰艦。諸葛亮這邊一點也沒客氣,他直接從領地內調集了100萬虛空艦來到戰場。作為單體實力很強的戰艦,虛空艦可以輕鬆的完成作戰任務。

敵人也派出了100萬的戰列艦級別的戰艦,這種遊戲他們早有準備,似乎由中小學戰艦的消耗變成了大型戰艦的消耗。對決很快就開始了,虛空艦的能力很強,集火攻擊很快就消滅了大量的戰列艦。他們自己的戰艦確完全沒有發揮。

敵人的計劃很好,想用100萬艘戰列艦來對戰我的100萬戰巡。之前的戰鬥我們次次失敗,11星區的人也許絕的我面對實力太弱了,就想佔便宜。

沒想到我們更換了戰艦,使用了他們沒見過的虛空艦,我們的實力也更加的強大了。限定的戰艦數量成了他們的弱點。如果打破協議,他們的名聲就臭了,最少在面對我們的時候就會永遠不死不休。到時候我們都跟其它星區簽訂協議後,我們就成了單挑。

他們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可能贏我,他們只能默默的忍受結果。戰損很快就出來了,10萬虛空艦換了對方100萬戰艦。11星區按照自己的約定認輸離開了。諸葛亮帶著艦隊得勝歸來。接下來的對手就是13星區了。

交戰地點是我們14星區的邊緣的一個星系,在中立區域進行戰鬥時基本的公平。系統在這些小細節上還算是比較注重。間隔時間依然是3個月,我的領地內在忙碌的進行擴建,我的戰艦數量還是太少了,大多數還是護衛艦。戰場足夠大的時候我還由辦法周旋,但是在小範圍正面作戰的時候,敵人的數量超過一定的數值我的艦隊就會出現危機。

星盟的生產不變,我現在等於是利用星盟的資源給我的野豬兵團爭取時間。我根部不打算帶著星盟走到最後,我只會跟少數的盟友一起。比如王女。溫萊麗這個感染者首領目前的表現還不錯,之後會不會一直保持合作就看她今後的行動了。

艦隊完成擴編後,整個領地都在增加產能,我希望增加玄武艦、奧德賽的產量,以便於增強諾娃的艦隊。足夠的泰坦級戰艦可以讓我有足夠的底牌來應對可能的危機。

另外就是我還得完善移動基地,包括內部的利維坦小隊,小肥豬已經被替換成了無人機,仿生機器人會用在更加重要的崗位上。等我完成了生產裝置的擴建,領地會繼續擴編艦隊。成熟的艦隊體型有助於我的量產。

3個月的時間不長,我的領地的生產裝置才加了一部分。新的戰鬥就開始了。諸葛亮的艦隊枕戈待旦的等在戰場上。13星區的艦隊很快就來了,是1000萬艘戰艦,泰坦級戰艦的數量超過了5萬艘。這個數量的泰坦級戰艦,已經可以進行河系遠征了。

13星區的生物顯然脾氣不好,大量的戰艦到達戰場的時候就開始突進,泰坦級戰艦也跟著發動了衝鋒。雙方的艦隊很快就發生了激烈的交火。無數的戰艦併發出火光。諸葛亮有上億艘戰巡,他當然不能逐個指揮,之前只有幾萬戰艦的時候他確實逐個指揮過。

此時他的基礎單位是戰巡小分隊。1000艘一組,有10萬組,諸葛亮逐個指揮這些艦隊作戰也需要相當的腦力。他的指揮艦是玄武艦,身邊並沒有跟隨其它戰艦,玄武艦也是加強防禦的戰艦。內建有一臺巨大的計算機,那是諸葛亮為自己特製的。計算機的容量超大,同時也有很多的計算單元,這些計算單元都是獨立的,能夠根據一些模糊指令來理解諸葛亮的意圖。

意圖本身是模糊的,計算單元會糾正其中的錯誤,並形成準確的攻擊指令。在主機的計算下,這些指令會形成相互配合並完成艦隊的排程和作戰。

普通的戰略遊戲可以指揮成百上千的遊戲單位作戰,用的就是這種獨立計算單元。諸葛亮只是充分的利益了這種方法,10萬組戰艦就如臂使指的聽從他的調遣。敵人的艦隊由1000萬,但是行動的時候依然是艦隊的形式,大約是1000支艦隊。

我這邊可以做到100比1,就算是由泰坦級戰艦,13星區的艦隊也支撐不了多少時間。迅猛的攻擊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勝利,反而因為充分導致戰線被拉長。

少數的一方被包圍,那麼離死也就不遠了。較長的戰線正好露出了艦隊更多的部分,諸葛亮就是利用了這一點。他讓正面的艦隊撤退,張兩側的艦隊壓縮敵人的後部,將敵人的艦隊變成了狹長的一條,然後再用大量的戰艦將敵人包圍並消滅。

泰坦級戰艦很抗揍,幾百倍的敵人圍攻依然可以殺傷我方的大量戰巡。可是他們的數量畢竟有限,再犧牲了幾百萬戰巡後,我們徹底消滅了對手。雖然有所損失,但是這場戰鬥很成功。諸葛亮的艦隊並沒有太大的損失,依然有9000萬以上的戰艦。

接下來的對手是9星區,時間還是3個月,我已經習慣了這種散漫的戰鬥,艦隊已經回到的駐地去休整了。周瑜的艦隊已經補充了3000萬艘,很快就會補充完全。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死神逃學日記

不可沽名學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