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娃的泰坦級艦隊被我加強了,主要是增加了100艘奧德賽,這樣就是300艘泰坦級戰艦。實際戰鬥力比我幾支艦隊加起來都多。算是我艦隊中的精銳。

星盟內部不斷的有訊息傳出,混亂的情況並沒有好轉,雷諾、凱瑞甘、羅哈娜3人,一起派人組成了聯合執法隊,開始不斷處理領地中各個勢力之間的糾紛。大多數都是玩家之間的問題。星盜的數量也超出了以往很多,每個星系都有星盜。

玩家之中星盜的數量最多,他們將搶來物資透過暗中轉移的方式賣出去,轉移成現實世界的資產。他們不勞而獲得到了大量的利益,從而進一步促進了這種職業的發展。野豬兵團的標誌很好用,野豬人冒險小隊也很受歡迎。

大量蟲族領主的覆滅讓星盟內部的人都瞭解了我的實力,很多商人都願意僱傭野豬人冒險小隊。我為了增加他們的安全,將智慧人艦隊拆分成1艘利維坦、6艘護衛艦的小隊,用來跟隨護航。

有能量核心作為能源,在聚能法陣的作用下,能量核心的能源幾乎不會枯竭,因此護送時幾乎沒有成本,野豬人平時也吃飯,日常消耗也不算成本。

我這段時間是最清閒的時候,沒有任何壓力,領地內有固定的資源產地,糧食和生活物品也不用發愁,提升生活質量的物品也可以透過交易得到。我的礦石產量非常多,可以用於交易,同樣可以供應大量礦石的還有半人馬。

我在半人馬控制的礦星也有基地,那裡的規模有限,但是賣出的礦物全部出自那裡。貿易星系重新熱鬧了起來,沒有交易稅的地方受到了商人門的熱烈歡迎。我有的是掙錢的途經,自然不用收錢,只要他們來交易就行,我可以跟著出售自己多餘的物資,還能買到需要的東西,一舉兩得。

跟星域聯盟之間的戰爭時星盟沒用全力,移動要塞級別的裝備一樣都沒上。如果星盟全力動手,星域聯盟不可能打那麼長時間。星盟內部始終都有矛盾,本來就是因為不得已而進行的聯合,幽魂族的入侵促進了聯合。

各個勢力之間的問題並沒有解決,腦族和玩家本身也沒有正式聯盟。不論如何這些問題並沒有消失,他們依然存在,現在星盟的混亂就是這種情況的延續。星盟只有完成蛻變才會化簡成蝶,玩家應該就是關鍵,是系統給他們的考驗,就向我之前接受的那種考驗。

我在看風雲變化的時候,系統給了我一個訊息,準確的說是一個選擇。2選1,要麼幫助星盟完成統一,面對接下來星區之間的對抗,要麼向上次一樣被系統送到特定的位置消滅特定的敵人。

我選擇了後者,“我選擇消滅特定的敵人,我不想參與星盟內部的整合,另外就是,我要求這次後院別再起火。”我在系統跟我釋出任務的時候自說自話。

我本以為是句牢騷話,可沒想到系統居然回應我了。“鑑於上次的任務難度增加已經追加了獎勵,生物本身的行為雖然可以預測,但並不能完全準確,超出計算的情況發生也是計算的一部分。”

“我聽懂了,就是正常情況下我完成任務,家裡沒事,但是有事就是意外,你控制不了,事後確可以追究完成任務的獎勵?”我確實得到了系統的尊重,想不到系統可以交流,管理億萬生靈的系統跟我交流嗎?我確實等級提升了。

接下來系統沒在跟我多說什麼,而是直接公佈了任務細節和要求,這次釋出的很詳細,讓我能清楚的知道面對的是什麼,以及如何完成任務。

任務要求,到達指定宇宙空間,作戰範圍1萬光年,宇宙空間在河系之間,目標是一支移動的艦隊,超空間會被系統暫時封閉,時間流速超快。要求徹底消滅移動的艦隊,或者我被徹底消滅。任務容許放棄,放棄條件是參戰戰艦全部留下,人員可以撤回一半。

沒要求我去的數量,沒要求我不能增援,可是任務本身的時間流速特別快,我領地內沒有時間生產戰艦,只能消耗現有資源。懲罰是參戰戰艦留下,這對我來說也是頭痛的問題,我去多了萬一失敗我就血本無歸。

面對系統的難題,我決定還是開會解決,我著急了3個智囊,諸葛亮、徐庶、周瑜,有他們幫我補充,應該不會遺漏重要資訊。我並沒有召集更多人,人多太亂,作用也不大。

“我們去一艘船先看看情況,不行就回來。人員方面我們讓仿生機器人去,這樣損失一半也沒什麼,仿生機器人只能算機器,是可以損失的。”徐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而且不要去太多,就兩個仿生機器人,一艘護衛艦,去了之後確認情況就直接返回,如果確認不了就多停留一段時間。”周瑜補充。

“我擔心時間問題,如果時間太久我們失去了有利位置情況會更加糟糕。”諸葛亮說出了他認為的問題關鍵。什麼資訊都沒有,敵人的實力和狀態完全未知。

“這種完全不給參考的任務很像是戰爭的雙方。完全不知道對方的具體情況下,進行的一種試探性對抗。”周瑜認真的說道。

“那種跟系統對抗的敵人?我們是系統的一方,未知的敵人是另外一方?情況相當複雜!”我有些頭痛,我決定完成任務就是因為這樣打起來就不用我思考了。想不到還沒打我的腦子就要裂開了。野豬人不是人類,思考不是野豬人擅長的。

感嘆一句不會有什麼實質的幫助,不過謹慎起見我還是決定採用徐庶的方式。我需要準備一種特殊的戰艦,用護衛艦可不行。任務地點是宇宙空間,時間流速非常快,路途太遠了,以至於速度比例變成了1比1000,新世界過去幾年他們的旅途也不會結束。

系統使用的超空間技術和超空間內部的移動都是極為特殊的技術,系統的技術非常先進,我們也因此有了現在的技術優勢。擁有遠超對手的技術就會帶領巨大的優勢。

一艘特殊的船再這種需要下開始研製,船體使用攻勢級戰列艦的船體,武器也是戰列艦的武器。戰列艦的內部空間巨大,剩餘空間也特別多,因此可以容納更大的裝置。

引力探測器是一臺巨大的裝置,它的體積超過了1立方公里,戰列艦的體積也裝不下這麼大的裝置。因此我需要縮減裝置。首先就是縮小收集範圍,增加引力子的收集精度和縮減計算範圍。系統給的範圍就很好,系統任務就給了一個很好的範圍。

我之前太貪心了,想要觀測整個宇宙,最後勉強將範圍變成河系範圍內。此時我才反應過來,我不需要那麼遠的距離,1萬光年就可以極大的縮小體積,戰列艦上就可以完成裝載。成本和技術要求的減低意味著大規模的生產。

我不能無限制的製造移動要塞這種體積的巨物,但是我可以大量製造攻勢級戰列艦這樣的飛船。採礦基地的改造工作進行的也很順利,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我很快就能擁有巨大的移動基地。

光有探測裝置不能完成任務,還需要有想要強大的防禦能力和超快的逃跑速度。戰艦的裝甲被加厚,內部還多加了一個裝甲防禦層,還裝了一個內部護盾。推進器也進行了改進,高度擊成化的閃爍法陣可以進行萬倍的超光速航行,超空間中也可以透過大量整合的火焰噴射陷阱法陣來進行百萬倍的超光速的移動。

武器系統沒必要再改動了,引力子炸彈的威力足夠我應付現在的情況,一艘偵察船不用太先進的武器。外形上飛船也有所改變,戰艦的身體更加圓潤,頂部的三座炮塔也變成了接收裝置。戰艦內部的工作人員也進行了控制,成員減少到了1000人。

底部配屬的小肥豬,用來進行近身防禦。這次超空間被鎖住,我的小肥豬也不能進行超空間航行,小肥豬可是太空戰機,正常任務就是宇宙空間中進行作戰。

新的飛船叫做探索級偵察艦。我準備給每支艦隊都配備1艘,這樣減就可以再沒有移動要塞支援的情況下獨立完成任務。移動要塞太重要了,我不想損失任何一座。

這次探索任務我還是派遣了1000名仿生機器人,經過系統確認,我可以用仿生機器人代替我的野豬人戰士。我另外詢問了系統,這次任務的規則簡單,任務目的明確,我們可以隨時放棄任務,只要能接收符合規則的損失。

巨大的蟲洞被開啟,此時兩個空間的時間比例完全不同,但是蟲洞本身沒有時間軸,它就像是超空間的通道。黑洞的直徑是100多公里,顯然系統考慮到了我的移動要塞。蟲洞的位置再我領地內的一個星系中,這裡靠近星外圍。

我的艦隊整裝待發,這次參戰的艦隊數量不固定,我不知道敵人的實力,也不確認多少戰艦夠用,因此我需要領地內能用的全部戰艦都集合好。

為了不免意外,艦隊全部滿載,即使我開啟傳送門時間比例巨大的情況下,等到傳送門那邊送來物資也已經是不知道多久的事情了。吉爾、羅伊斯的艦隊都擴編了5倍。安裝艦隊的數量算,一共100支常規艦隊。

吉爾、羅伊斯、刺背、姜維都指揮其中的5支。剩下的就是移動要塞和諾娃的泰坦級艦隊。我領地的全部力量都集中再這裡,數量接近20萬。

我聯絡了科塔娜,她們出了點小變故,就是宇宙空間的時間有點快,雖然是同樣的巨引源範圍內,時間比例依然很誇張。科塔娜她們再移動要塞中已經過了很多年。移動要塞偏離了航向,有了引力探測器之後,星圖就跟之前不同了,移動要塞需要用原來的方法確認星系位置,銀河系作戰的這段時間,宇宙空間中各個河系之間的變化很大。

不能用銀河系的時間尺度去衡量宇宙,它有自己的演化規律和運動軌跡,野豬人的壽命太短,目光太短了,宇宙在野豬人的眼中沒有變化。現在我們開闊了眼界,依然用原來的方式思考問題,走出彎路也很正常。

根據科塔娜的計算,需要相當於新世界幾個月的時間,她們就能回到新世界。我不準備等她們了,就留作後手好了。萬一出現意外我有移動要塞、能量要塞就隨時可以東山再起。

探索級偵察艦設計加上建造的時間沒超過1個月,之後就是量產了,它們會補充到艦隊中去,確保艦隊可以清晰的感知周圍的宇宙空間。多艘偵察艦相互共享資訊的情況下,各個艦隊之間的配合會更加默契,當然好處還有很多,我一時半會也說不全。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覺醒來成LOL女主播

蘇桃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