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娃也不在意那些穿過去的戰艦,她指揮艦隊全力應付到了眼前的泰坦級戰艦。後方的厭戰級戰艦在面對前面放過來的大量戰艦後,依靠智慧人艦隊對抗的很輕鬆。敵人的航母就混在泰坦級戰艦之中,其中的大量載機給我們的艦隊造成了不少麻煩,這些載機都是有人機和無人機的組合,在戰鬥的時候有人機利用無人機掩護經常能突破到關鍵位置釋放彈藥。

有人機在完成彈藥釋放後會利用自身的引擎迅速遠離,很快就離開了副炮的射程。副炮的射程是有限的,就算是在資料鏈中,資料的傳輸也需要時間,武器的轉角也需要時間,幾架、十幾架都能輕而易舉的解決,但是周圍圍繞上百架的時候,就不是資料鏈共享就行動。

有人機的速度非常快,往往還有無人機在前方吸引火力,在叢集中的有人機最少都帶著幾百架無人機。這些無人機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在有人機徹底脫離後,無人機就會攜帶自身剩餘的能量近距離自爆,對敵艦形成物理打擊。

無人機的體積很小,防禦力也很弱,但是它們的數量非常多。艦隊的副炮都改成了能量炮,者可以減少大量的後勤需求,可是能量炮打無人機依然屬於浪費資源的範疇。能量武器的命中很高,但是每次攻擊都要消耗能量,全艦一起攻擊,就會造成能量供應不足的情況。

護衛艦的體積相對較小,之前裝載彈藥攻擊的時候,彈藥需要補給護衛艦就得脫離戰鬥補給,現在面對無人機的時候副炮火力全開,能量核心在給儲能裝置充能的時候依然會出現供應不足的現象,戰艦依然需要推出戰鬥回覆能量。

好在利維坦級以上等級的戰艦不存在這種問題,我的艦隊能穩定的保持戰線。可是護衛艦被破退出戰鬥後,艦隊就會缺少防空力量,到時候大型戰艦也就危險了。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艦隊之間要儘量拉近距離,對於那些有人機內部只是追蹤和儘量擊殺,主要是由外層的戰艦負責攔截。有人機在離開艦隊群后就會快速加速,加上自身的隱身系統,很難被外圍的戰艦攔截。

幾萬艘航母能釋放的無人機數量超過了上億,而且它們還有生產能力,可以隨時補充自己的消耗。航母在泰坦級戰艦群內,清道夫想攻擊它們就需要先消滅它們周圍的泰坦級戰艦。而清道夫攻擊泰坦級戰艦的效率較為低下。如果是巡洋艦或者戰列艦,清道夫級戰艦衝撞過去就能將它們撞碎。泰坦級戰艦憑藉強大的防禦使得清道夫只能採取強硬的攻擊方式。

雙方的艦隊混在一切,戰鬥的時候會相當混亂,戰艦之間的距離只有幾公里,幾千萬戰艦佔據的空間也只有幾千公里,在宇宙空間中這點距離什麼都算不上。我們雙方都不會拉開距離,它們害怕我的艦隊小隊將它們逐個擊碎,我們擔心它們的有人載機。

距離近了之後雙方的火力就更加密集,這種情況下反而考驗雙方的武器系統,同時也考驗雙方的防禦系統。我的護衛艦可以隨時從超空間離開,敵人確不行,它們的戰艦被我們的超空間阻尼器給擋住了。護衛艦離開的時候用的是閃爍技能,所以不受超空間阻尼器的影響。在超空間封鎖上我沒有更為先進的技術,依然還是之前的老舊技術。

這次戰鬥不想之前那麼容易,雙方對射一段時間,戰鬥就結束了,這次戰鬥打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諾娃的艦隊就像是面對海浪的礁石,無論多大的浪花也無法移動分毫。

敵人的艦隊確像是海浪一樣衝向諾娃的艦隊,它們不斷的衝過來,一批接著一批,可是它們的數量只有我們的1倍,發動衝鋒的自然不全是戰艦,而是無數的載機配合戰艦衝鋒。諾娃的艦隊戰鬥力非常強,根本不是少了戰艦載入機可以對付的。

圍攻諾娃的載機和戰艦都只能抵抗一段時間,面對奧德賽的副炮火力敵人多少載機都只是拖延時間。幽魂族的指揮官應該知道這點,大量的載機從航母中出現,其中不少無人機都圍繞諾娃的艦隊攻擊,它們的任務就是拖延諾娃艦隊的行動。

一些泰坦級戰艦在距離諾娃艦隊很近的距離,開火攻擊諾娃的艦隊,護衛諾娃艦隊的征服者戰艦則從旁邊進行支援。雙方的泰坦級戰艦形成了較為密集的火力互換。

原本衝鋒的戰列艦早就轉向周圍了,此時敵人幾百萬泰坦級戰艦在內測,大量的戰列艦和巡洋艦在外側,還有一部分已經混入了我的艦隊中,跟我們糾纏在了一起。在敵方艦隊的後方,大量的泰坦級戰艦圍繞在航母周圍提供掩護。

清道夫正在清理保護航母的泰坦級戰艦,可惜敵人的數量太多了,根本清理不完。晶晶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按照之前的命令儘量攻擊敵人的戰艦。

敵人的巡洋艦和戰列艦根本支撐不住這種強大的近距離對射,厭戰級戰艦的持續作戰能力確得到了發揮,智慧人艦隊有足夠的護衛艦進行配合,巴蛇也放出了自己攜帶的護衛艦輔助防禦。

在這種激烈的互換中,敵人的戰艦數量在1小時內就減少了幾百萬。更多的敵艦不得不補充上缺口,繼續保持火力,載機的數量根本看不到減少,清道夫在解決航母前我們將一直受到載機的干擾。

“晶晶來了資訊,她現在怎麼辦?”諾娃看著我說道,“她怎麼了,打就可以了。”我沒懂她意思,隨意的說著。

“她們的效率太低了,要打十幾個小時才能消滅這些敵人的戰艦,我們應該沒那麼多的時間,周圍的小節點都派出了戰艦想這邊支援。”諾娃看著我解釋著。

我看了看戰場,成果並不理想,敵人的損失只有幾百萬戰艦,我們確打了快1小時。敵人的支援艦隊隨時會到,我的艦隊雖然已經逐漸有了優勢,但是想完全消滅敵人確需要不少時間,到時候在源源不斷的援軍攻擊下,我的艦隊會處於不安全的狀態。

我看了看旗艦上的顯示器,上面有艦隊的狀態、同時還有其餘艦隊的相應狀態。我的艦隊是全資料共享的,有自己的資料鏈,量子網路和單獨的伺服器可以確保資料的安全。敵人的資料在另外一套裝置上,那是另外一組裝置進行記錄,兩組資料會進行比對,並進行相互驗證,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資料沒有問題。

戰場指揮的時候如果資料出現錯誤,那麼會影響對於戰局的破壞,那會形成致命的錯誤,影響戰爭的走向。我看著顯示屏上的資訊,默默的計算了一下,我的艦隊可以保持這種強度的作戰幾個小時。那麼既然我的艦隊可以堅持,清道夫就沒必要單獨對付航母,那些泰坦級戰局根本不敢動。

我對著諾娃命令道,“艦隊保持陣型持續作戰,讓晶晶回來攻擊周圍的敵方戰列艦,用撞得,把它們打崩為止。”我說完之後就再次看向戰鬥資料。

我玩遊戲的時候有個習慣,研究戰鬥資料,這些資料中有很多資訊,如果計算的準確在開戰的時候就能算出是否能贏,然後根據戰鬥的結果很快就能算出多少戰艦對敵可以穩勝。

我看著敵方援軍的倒計時,看著這邊的擊殺數量,心中默默的計算。10分鐘後我才放下心來,我的計算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敵人援軍到達之後,敵方的艦隊數量只是恢復了一些,沒有超過初始戰力。

清道夫按照命令衝入戰列艦的陣地中,用常規速度航行的清道夫將敵方的戰列艦全部都撞了個粉碎。清道夫就像是游魚一樣遊動,由於速度足夠快,戰列艦甚至都來不及躲避。在這樣的戰鬥中,清道夫內部的機動部隊全部都坐在座位中,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引力在宇宙中無處不在,當清道夫移動的速度過快時,內部的人員就會因為慣性而受到周圍引力的影響。清道夫現在的速度已經接近一半光速了,它自身的重力變的非常大,那些戰列艦破碎的部分開始因為清道夫的自身重量增加引力變強而吸附到清道夫上。

清道夫為了避免被幽魂族入侵不得不經常停下來,消除自身重力增加和引力子密度。光子很有趣,如果戰艦移動速度過快,那麼前部的光子密度就會增加,後部的光子密度就會減少,引力子開始平衡,就會穿過戰艦,造成時間膨脹效應。

宇宙中最危險的行為就是接近光速,時間膨脹非常危險,清道夫是生物戰艦,自身又有足夠的能量來應對這種情況。如果不是為了加快戰鬥速度,我是不會容許清道夫進行這種戰鬥。

時間是雙向的,你快它就慢,你慢它就快,我的科技水平不具備控制時間的能力。我很有自知之明。清道夫在戰鬥的時候效率非常高,外圍的敵方艦隊就像是宴會一樣四處綻放。500艘清道夫無時無刻不再消滅敵人的戰艦。

戰列艦都扛不住,一次就是十幾艘,巡洋艦更是如此,打了的巡洋艦被清道夫的聚變彈輕易的就摧毀成了碎片。清道夫是堡壘級戰艦,對付小型戰艦更是信手拈來。外圍的2000萬戰列艦、巡洋艦被快速的消滅掉。當敵人的支援艦隊達到時,也不過時補充了幾百萬戰艦,對於整體戰局沒有任何影響。

第一支支援艦隊到達後,敵人的艦隊數量是2500萬,我們利用敵人增援艦隊到達前的這段時間消滅了1000萬艘敵方戰艦。我的艦隊目前只是因為有人機的攻擊而被摧毀了一些厭戰級戰艦,我的戰鬥依然完整,可以繼續進行戰鬥。

如果是高明的戰術,應該是圍點打援,我的顯然做不到那些,我現在的方式是讓增援艦隊到達,然後一起消滅。我的做法說不上戰術,只能是硬打硬拼。好在我的艦隊足夠強大,可以對抗數倍於己方的戰艦,根據我的計算,我的艦隊此時極限對戰數量是4000萬敵艦,只要沒有超過這個數量,我的艦隊就不會出現較大傷亡。

在作戰的過程中也許會出現一些問題,不過應該在我能承受的範圍內。必要的時候諾娃的艦隊、加上紫苑的征服者艦隊,足以抵擋1000萬艘泰坦級戰艦的追擊。再多的戰列艦和巡洋艦也無法對我造成困擾,如果那些低階戰艦離開泰坦級戰艦的策應,來多少都是送死。

戰鬥在繼續,敵人的損耗速度很穩定,每小時損失近千萬的戰艦,每小時也有幾百萬的戰艦進行補充。航母戰鬥群的無人載機並沒有減少,已經連續釋放了幾個小時。引力探測器觀察顯示,敵人的援軍還在源源不斷的到來,半徑30萬光年內的敵方節點都在派出艦隊進行支援,周圍的惡魔艦隊有的派出艦隊攔截,有的放過敵艦。

我忽然讓艦隊進行決戰是兩外兩方都沒有預料到的情況,敵人的艦隊能看出來是常規的支援。惡魔艦隊根本就是胡亂作戰,看不出有統一指揮的影子。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腦葉世界

葉羽墨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