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可以瞬間移動的戰巡配合上狙擊手的時候,發揮出來的實力也是超乎想象的。戰巡採用集火轉移的策略,不斷的按照小組形式在戰場周圍遊走,每次出現都伴隨一艘敵方巡洋艦的毀滅。200艘戰巡分成的20支小隊一次就能消滅20艘巡洋艦,幾百艘不過是多來幾次的事情。對於伊莎貝拉來說輕而易舉。

戰列艦和戰列艦對戰本來應該是火炮對轟,可惜亞莉安娜級戰列艦是重型戰列艦,本身就是火力強大,在加上背後偷襲。貝肯族的戰列艦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在奧德賽空出時間後,很快就被消滅殆盡。從襲擊開始到敵人全部被消滅,始終都沒有出現援軍。

我認為應該是羅伊斯的戰艦數量太少了,這樣一支只有幾百艘戰艦的艦隊去襲擊一支上萬戰艦的艦隊。我要是敵方艦隊指揮官估計也沒臉求援。

戰鬥沒留下任何生還者,巡邏艦隊已經片瓦沒留。羅伊斯回到移動要塞跟科塔娜彙報的時候,正好看到了剛來的諸葛亮。此時諸葛亮才算是正式進入了銀河系的指揮官核心圈子。

科塔娜會將銀河系發生的事情,經過整理後傳送給我,我對於那邊的事情自然也就一清二楚。核彈的攻擊效果在這次作戰中已經被證實了自身的價值。這種攜帶核彈的可以超光速飛行的導彈也就成了我領地中將要普及的一種武器。

羅伊斯的戰術特別簡單,他利用自身戰艦防禦的堅固、瞬移的靈活,跟敵人拼消耗。護盾少於一半就撤退,恢復了在繼續,偵察型小肥豬就跟蒼蠅一樣跟著對方。在遊戲中這種情況叫拖刀,在現實中就叫游擊戰。

羅伊斯的戰艦數量特別少,造成的傷害也小,只能透過消磨的戰術,將對方拉入泥潭。剛來銀河系的貝肯族應該沒有太快的恢復速度。諸葛亮已經不再對他進行干預,羅伊斯使用的艦隊是他特別選擇的結果,整個艦隊都適合正面拼。

貝肯族每次都需要損失上千艘戰艦,才能將羅伊斯的200多艘戰艦擊退。如果貝肯族的艦隊實力弱一些,損失還會更大。諸葛亮正在正好銀河系的艦隊,他能使用的兵力不多,我也就給了他2000艘戰艦和5座移動要塞。

我能給他起名叫諸葛亮,自然是希望他運籌帷幄,不過就是真正的諸葛亮來了,也只能是隆中對借荊州。我也不著急,現給他點軍權,只要不太差將來他會有一展才華的機會。培養手下也算是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對我來說野豬人已經是最親近的人了。

幾天時間銀河系不會有太多的變化,重點還是新世界這邊,星盟已經跟星域聯盟僵持了住了。沒有辦法分兵前進的星域聯盟什麼都幹不了,在龐大的宇宙空間中,艦隊都聚集在一起幾乎什麼都幹不了。就算他們應要佔領星系,對星盟來說也是可以接收的損失。

我的小肥豬在它們前進的路上不斷的釋放超空間阻尼器,組織他們進行長距離的移動。阻尼器都是星盟提供的,我不可能在這樣的戰役中自己倒貼物資。星盟說的清楚些就是星際人族、蟲族、神族不想再持續戰爭,而協商的結果。

都是系統按照巨魔王的想法生成的種族,都有很死板的藝術設定,在符合一定要求的情況下,聯合是必然的。鐵血戰士就是最好的例證,它們中的一些聰明的會跟洛拉合作,本的就不停的殺戮結仇,直到滅亡。雷諾、蟲族女王本身就是關係比較好,需要聯合的時候,幾乎一拍即合。我在其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勉強維持出了一個平衡。

我很清楚聯盟內部的各個中問題,我自身也是用獨立的野豬兵團身份加入的聯盟。整個星盟的資源都被各個勢力瓜分了,雷諾佔據的最多,對於星盟被攻擊他也是損失最大的。

“大人,用小肥豬阻止他們前進不是長久之計,我認為應該帶上出發爆炸的引力子炸彈。”周瑜建議。

引力子炸彈,就是我之前設想的,利用派出物體引力子的方式,將對方的部分引入超空間。進入超空間的部分會被徹底摧毀前,外部的部分是時間靜止狀態。被這種炸彈攻擊,進入超空間的部分會因為身在不同的空間而被撕裂。

護盾要是一塊進入超空間,剩餘的部分就會失去護盾。在宇宙中少了一半船體在失去護盾,戰艦也就失去了威脅。引力子炸彈的原理就是利用系統贈送的護盾發生裝置。將它變成超空間傳送裝置,在加上超光速移動技術送到敵人面前,然後開啟傳送完成攻擊。

“不能用,那是我的王牌,不能隨便用,現在庫存也不多。這種技術可不能全星盟共享。”我否定了周瑜的計劃。周瑜沒在說話,用阻尼器不斷的阻擊敵人的方式他是同意的,他的心智不錯。在沒有機會立功的時候不著急,安心的等待發揮的機會。

星域聯盟的人在休息了幾天後有了新動作,它們分成了三組,同時想三個方向進行超空間跳躍。也許星域聯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在十幾萬公里就一排阻尼器的情況下,他們走的很艱難。小肥豬已經佈設了一個球形的結構。將星域聯盟的艦隊鎖定在了一片區域內。

他們只要進行超光速移動,都會被阻尼器彈出來。阻尼器也會因為彈出的物質太多,能量耗盡而報廢。敵人的戰艦太多了,彈出戰艦需要的能量明顯不是小型阻尼器可以攜帶的。這些阻尼器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它們被放入超空間,直到能量耗盡才會停止作用。

入侵者想回去,後面只有一層阻尼器,向前就不行了,始終都是3層阻尼器阻止他們前進。我的想法很簡單,拖到我的戰艦數量足夠,或者星盟的實力足夠之後在消滅入侵者。

入侵者對於被彈出超空間到是沒什麼損失,他們已經開始盲目的觸發阻尼器。我分析他們可能想跟我們比架設速度。持續消耗下去,我們只能白白損失資源。封鎖一片半球形的宇宙空間是需要消耗大量阻尼器的。

星盟現在正在研究負責阻擊的艦隊。我已經完成了先鋒試探任務,正用小肥豬投放阻尼器遲緩敵人。如果阻擊在找我,就說不過去了。王女這次也沒參與,她跟我是同盟,本身也參加了先鋒任務。考慮到我的意見,這次並沒有讓她參與。

其他人就不行了,蟲族女王依然參與作戰,她手下的蟲族這段時間就補充了幾萬,估計在有幾天她就能把消耗補上。羅哈娜也派出了一位大長老率領的虛空艦隊。屬於雷諾勢力的尤爾塔、格森之前沒參與任務,這次被雷諾派了出來。洛拉這次也參戰,她手下的玩家已經恢復了上次的損失,正在積極的請戰。洛拉本身也不在乎他們的死活,自然是隨便他們去攻擊。

幾支艦隊規模沒有上次大,敵人確只有三分之一的兵力。等於是幾十萬打二十幾萬,有絕對的優勢兵力。第二波攻擊是針對敵人的分兵和突進政策。順序也是三個方向上隨機進行,不管打那個方向,敵人都必須撤退。星域聯盟已經知道了我們的厲害,自然不會硬拼。

戰鬥跟計劃一樣順利,星盟的阻擊完成的很好,敵人見到阻擊艦隊就會撤退。不管那波碰到都是撤退。星盟的收穫並不多,消滅的敵方戰艦數量很少,持續十幾天的騷擾才摧毀敵人3萬驅逐艦。

雷諾並沒有等來入侵者的使者,他等到的是我傳回的新情報,星域聯盟的援軍到了,數量是100萬。很誇張的數字,有種跟我們決一死戰的架勢。當我的情報傳回來的時候,星盟整個指揮層都變的異常緊張、不安。

羅哈娜還是比較果斷,聽到訊息後,就在星盟的會議上表態,會出動神族母艦。黑洞彈給我的印象深刻,當時要是有超空間阻尼器,我不可能跑出來。現在的入侵者顯然也沒有這樣的能力,他們很難抵禦神族母艦的攻擊。

為了表現自己,也是為了宣傳自己的種族,羅哈娜直播了神族母艦的攻擊過程。黑暗的宇宙空間中,幾千公里的神族母艦飛了出來,它移動的方式是超光速移動。即使是能量要塞也提供不了自身穿越超空間的能量。

入侵者的一個分支中,有二十幾支艦隊,被一艘幾千公里的移動要塞攔住去路。他們沒有逃跑,而是先進行了試探攻擊。泰坦級戰艦直接發動了攻擊,大量的能量彈跨過宇宙空間,在一分鐘後打在了神族母艦的護盾上。

神族母艦是超光速航行,速度是幾百倍光速,過來用了3年的時間,很早就向星域邊界移動了。超光速技術在星盟內部的技術共享下,進步神速。三族本身就是科技互通的,即使是蟲族也是生物立場。三族的本身的超光速技術都有所提高。

超空間的移動特別消耗能量,並不適合缺乏能量的三族發展。我擁有兩個能量要塞才能隨意的使用超空間移動穿越河系。從跨越河系的能力來看,星域聯盟的實力跟八爪族它們差了很多。

神族母艦頂著能量彈的攻擊前進,到達預定位置後,就發射了黑洞彈。神族母艦發威,黑洞彈瞬間就消滅了3支艦隊。剩餘的戰艦超出了爆炸核心,堅持到來黑洞自然消亡。不過很多戰艦的護盾都能量消耗巨大。神族母艦並不能連續釋放黑洞彈,下次發射需要積攢1個小時的時間,也只有能源要塞改造的神族母艦才能支援這樣的消耗。

神族母艦大殺四方,震懾的不只是敵軍,很多有方勢力也被震懾了。神族母艦的攻擊大家都知道,可每次看到都會止不住的震撼。我也很震撼,心中再想,什麼時候也可以有這樣的武器。

星域聯盟損失了幾萬艘飛船,其中泰坦級就有幾百艘。這個時候入侵者應該撤退,每次他們都會撤退。幾分鐘後,我們驚訝的發現敵人沒有任何撤退的打算,其它兩個方向的戰艦都再趕來支援。

他們透過超空間回到原點,再來到目標位置。支援的速度非常快,瞬間就包圍了神族母艦,使用的戰術也很簡單粗暴。全部戰艦都在開火攻擊,應該時希望1小時內摧毀神族母艦。

神族母艦的移動可以正常進行,跟我超空間封鎖不同,這次神族母艦本身就再阻尼器範圍內。神族母艦進行超空間移動會消耗大量平時不浪費,關鍵時候還是會用的。結果發現自己跑到了不能用超空間的位置,算是自投羅網了。

“他們是故意的?他們有我們的具體情報?”羅哈娜吃驚的說道。科研起家的羅哈娜對於戰爭並不擅長,計劃出現變故後顯得不知所措,她並沒有備用計劃。

“救援吧!”雷諾嘆氣道。神族母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神族母艦這麼白白浪費掉是不可能的,最少神族會拼命去救援。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LPL十連冠但我回不去了

風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