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系內部的物質較為密集,恆星較多,顯得擁擠,河系之間就是物質極為稀薄的區域了,那裡有極為稀薄的氫元素被分佈在廣袤的區域內,填充了河系之間的空間,也因為自身的引力子受到某種束縛而執行在更加龐大的體系中。

看上去銀河系很大,但是基本被恆星系劃分了區域。看上去獨立的恆星系相互之間都是挨著的,河系內部的恆星系之間也相對穩定。小肥豬進入的區域就是奧爾特雲之內的範圍,奧爾特雲和它自己的恆星之間有大量的類真空區域。引力控制的區域都不算是絕對真空,在我看來超空間才更像是真空,儘管裡面充滿了能量和反物質。

超空間跳躍是可以跟物質重疊的,只要物質足夠稀少和細小就不會有影響。我不用特意避開恆星系的引力範圍進行超空間跳躍,稀少氫元素鋪滿的區域就可以進行超空間跳躍。行星距離恆星越遠,行星軌道上的物質就越稀薄,在周圍跳躍起來也更加安全。

偵察小肥豬的跳躍記錄能清晰看出來距離恆星多遠進行超空間跳躍更安全。我的遠征艦隊一直在太陽系內部,對方的支援艦隊肯定是透過太陽系附近的人造蟲洞傳送過來的。我為了保證自己的沒有白來,自然是異常小心。

張角和張遼他們一共11支艦隊是我最新組建完成的,他們已經開始離開新世界,向銀河系出發了。領地由戰巡艦隊進行防禦,這邊的戰場我不打算用戰巡。八爪族的3支艦隊就給我造成了這麼大的損失,要是更多我肯定就應付不過來了。還有那支神秘的未知艦隊,指揮官是一個人類,這點我可以確認,遺憾的是此時銀河系中已經失去了他蹤跡。

也許他的身份跟巨魔王相似,智慧之神選上我,戰爭之神選上巨魔王,那麼肯定還有別的智慧之神或者戰爭之神選上了別人。事情肯定不會沒有關聯,一切都應該遵循秩序,系統的秩序。

河系之間的時間要快很多,沒有質量的河系之間時間會很快,支援的艦隊也有足夠的時間在我需要的時候到來。不過張角和張遼他們過來還是有一定危險的。沒有移動要塞的保障,他們需要經常開啟傳送門,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現象。

新世界的時間很慢,支援艦隊的時間很快。開啟傳送門的時候,支援艦隊這邊過去了1個月,領地那邊才過去幾分鐘。傳送門一開啟,領地這邊的戰士就瘋狂的向傳送門內丟物資,而且傳送門是直接開在倉庫內部的。不這樣很可能支援艦隊得到的補給還沒有他們消耗的多,很快就會因為確認補給而出現傷亡。

時間不同步,空間極為寬廣,這種情況下形的交流會出現很多細節上的問題。我要不是之前有移動要塞探路,自身補給充足,河系之間的跨越是很難完成的。

艦隊帶著的補給艦是可以保證1年的消耗的,為了避免意外發生,艦隊會經常進行補給,儘可能的裝滿補給艦。河系這邊的時間比例可以接受,我就直接透過傳送門補給了,並不擔心補給短缺。

大型懸臂周圍有很多小型分支,由於光線傳播的時間問題,懸臂根部的光線來的時間較晚,眼神出去的實現差就形成了懸臂的形狀。霍格天體的核心區域恆星幾乎沒有,銀河系的核心恆星特別多。看上去銀河系就是一個扁平的蝶形。

在我的星圖上,所有的恆星系都是圍繞銀河系核心旋轉的,這種旋轉都是有周期的,自然可以計算單位時間內,恆星系在銀河系的相對位置。掌握實時的星圖就能掌握主動權,在河系內作戰,不是簡單的星域之間,需要考慮核心和邊緣的時間差和星圖差異。

艦隊在需要的時間出現在需要的位置,很多時候能取得關鍵效果,就比如八爪族的第三支艦隊和未知艦隊。兩支艦隊在合適的時間和位置進入戰場,很快就改變了戰鬥的結局。

懸臂之間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恆星系的密度較低,光子密度更低,無法形成較遠的可見光,甚至紅外光都無法傳出太遠。眼見不一定為實,這一點在宇宙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我正在移動要塞的指揮大廳跟科塔娜聊天,正好接到了最新的偵察小肥豬傳回的資訊。“獵戶座懸臂的附近沒有發現大規模的八爪族艦隊,銀河系中的八爪族艦隊痕跡追蹤的結果顯示,八爪族的艦隊正在向銀河系的另外一端集結。”科塔娜在一邊向我彙報收集到的情報。

“這些情報說明八爪族的艦隊應該是在銀河系內進行大規模的補給作業,而且已經完成了主要補給正在集結艦隊。另外還能看到它們集結點的銀河系邊緣有超大型艦隊移動的痕跡。那種巨量的艦隊進入超空間爆發的閃光傳出了上萬光年的距離。”科塔娜繼續解釋道。

“這次回去我要增加艦隊數量。”吉爾在旁邊接話說道,顯然她並沒有在意八爪族的動態,她考慮的依然是戰鬥後的經驗總結。

“吉爾,艦隊的事情不著急,回頭給你增加一倍的數量,在給你增加幾艘玄武艦。”我對吉爾說完,又看向科塔娜接著說道,“也許超大型的艦隊是想跨越銀河系來我們這邊那。”我有些隨意的說道。

“可能性不大,也沒有必要,整個太陽系提高的物資也無法支援這種規模的艦隊移動,顯然現實世界不可能又它們必須的物資,八爪族的科技水平明顯高於現實世界。”科塔娜冷靜的給出了分析。

開弓沒有回頭箭,已經打了自然要繼續,好在我現在壓力不大。太陽系防禦艦隊有反物質炸彈,這一點出乎我的意料,可惜的是他們的產量較低,無法大規模使用,不能跟我一樣隨意使用聚變彈。這點瑕疵在威力面前不值一提,而且突破技術後量產也就不遠了。

看著太陽系防禦艦隊變成了銀河系防禦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第三艦隊、甚至還有第四和第五在建。戰艦數量上明顯比我的要多,這很好,最少可以多出一些炮灰,雖然我用不上,但是關鍵時候阻擋一下敵軍也是好的。

任何事情我希望獨立完成,只有必要的情況下我才希望有人幫助,可以理解我不想被別人分功勞。而且豬隊友本身要比強大的敵人可怕的多,只有王女、洛拉這種經過確認的盟友我才會認可。

我透過傳送門跟王女透過話,方式有些奇怪,我們用紙版透過傳送門交流。我這邊的話傳到傳送門對面的時候是慢了15倍,新世界那邊的話是快了15倍。為了避免語言翻譯和傳輸上的問題,我們在傳送門兩側用紙版寫字的方式進行交流。

顯然王女本人並不在我的領地,不是信不著,而是沒時間,她現在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為了應付星盟的會議,她最近也在培養屬於自己的外交官,準備代替她參加星盟的一般會議。星盟的主要成員也在考慮擴大參加會議的人員,這樣可以提高星盟的會議的工作效率。

對於雷諾的安排我根本不在意,我是星盟內部的一支僱傭軍,野豬兵團高度自由,這一點所有人都清楚。我控制的又是礦星,並且跟外部交流都是透過魯肅。野豬兵團中的個人並沒有資產,自然也不會有娛樂場所,旅遊業也不會存在。

少量的礦工跟我依然是僱傭關係,而他們的公司老闆全部被我驅逐出境了,資產沒收,我又不是和平接收。另外就是幾十個星系是充足女王那邊給我的,不會有外人。蟲族全部被調走了,我的野豬人已經全面接管了這些星系。可惜我的野豬人數量只有幾千萬,不足以佔領這些星系,只能重點控制礦區和附近我已經造好的造船工廠。

太陽系周圍的星系有各自的名稱,但是很遺憾的是我記不住,這些恆星系太多了,我能記住河系的名字就不錯了。最出名的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現在就過去顯然沒有必要,銀河系內部的問題還沒解決那,現在過去太早了。

周圍的星系有幾支防禦艦隊去慢慢探索和開發,我現在忙著確認八爪族的位置。計較得失已經不再我考慮範圍內了,這些星系對我的意義不大,我更感興趣的是八爪族製造蟲洞的能力,那跟系統非常相似的能力應該可以讓我的艦隊更安全的到達預定目標。

科技可以幫我更快速的獲取資源,而資源再多,飛船在大,技術不行也只是廢鐵。數量只有在差不多的時候才有用,我現在很清楚自己已經不再系統的保護下了,這裡是銀河系,一個系統需要拯救種族的河系,不是系統本身製造的霍格天體。

甘寧釋放了玄武艦中的所有小肥豬,搜尋了周圍白光年的範圍,並發現了敵方使用的人工蟲洞遺址。遺憾的是這個人工蟲洞已經自毀了,這應該是八爪族放棄攻擊太陽系的原因,我是這麼猜測的。

科塔娜的移動要塞收取了這些殘骸,並集中存放在一個較大的倉庫中,仿生機器人進行守衛。其它的艦隊開始向懸臂中心的一個星系集結,我給這裡取名叫阿爾法。這裡距離太陽系2萬光年,大量的恆星系在這裡聚集。阿爾法星系是一個恆星團,裡面有十幾個恆星系相互聚集,其中有一個是多星系統的。

有意思的是,恆星只要不到一定的距離就不會相互聚集,在銀心的引導下,這些星系組成一個穩定的排列。執行的軌跡也完全固定,其中比較有意思的就是阿爾法星系了,這裡有幾顆行星,處於多星系系統的中間位置。

利用恆星的光芒隱藏艦隊的超空間躍出,也可以隱藏艦隊的活動,強烈的恆星光芒掩蓋下,這裡可以隨意的進行超空間跳躍而不用擔心被敵人發現位置。

穩定的星系列隊可以保證這裡有足夠的引力和穩定環境。我的艦隊可以在這邊的行星上進行補給,小肥豬發現了這裡的行星富含豐富的黑曜石礦物,具有一定的開採價值。把有價值的行星作為艦隊補給點,是我常做的方式,算是勤儉持家。

艦隊的行動很快,在超空間內移動的艦隊瞬間就能到達目的地。此時阿爾法星系的2號行星軌道上停著我所有的戰艦。移動要塞停留的位置就遠了很多,再2號行星和3號行星之間,這裡的可以進入恆星軌道,成為臨時的人工行星。

行星表面存在空氣,如同原始行星一樣,二氧化碳充足,存在部分海水,微生物含量較低,沒有大型的生物。陸地上也沒有植物一樣的植被,跟地球早期的狀態相似。如果我是科學家我一定上去看看,看看行星早期的樣子。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之風華若逸

右手寫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