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已經將阿修羅原有的星系,包括鐵血戰士的部分星系佔據了,按照工會的形式成為了新興的團體。工會的會長按照貴族的身份加入星盟的會議中。

原來的60人的議會沒變,擠掉了幾個就貴族,這次作戰沒有參加的舊貴族被徹底清理了出去。空出的票數中15票給了羅哈娜,她一個人就有15票,還有15票她給了自己手下選出的5名大長老,每人3票,腦族作為效忠她的種族也得到了一個長老的席位。從此羅哈娜成了星際神族的王,算是以女王的身份正式率領星際神族加入了星盟。根據聯盟的協議,100票中超過半票就可以決定執行。

重新分配的決議中票數的分配變化如下。

會議的人數能夠到達36人,其中羅哈娜15票,雷諾、蟲族女王、王女、洛拉、尤爾塔、格森、福斯、芙蘭、溫萊麗、魯肅,10人每人有5票,5位星際神族大長老一人有3票。星際人族的貴族剩下12票,玩家不變,炎黃部落和聖殿軍團分別有3票。新世界這邊天可汗1票,生命古樹1票。後面的20個名額,每人只有1票數。

這種情況下分配出來的票數也是經過考慮,核心的11名成員掌握著絕對的票數,神族是30票,雷諾這邊加上蟲族是35票,我、王女、洛拉15票。理論上至少需要我們三方中的兩方同意的計劃,才能夠被執行,至於時間長了外流的票數會不會被收買不重要。

蟲族女王的蟲族部隊數量是最多的,質量參差不齊的就不統計了,雷諾這邊的戰巡還有50萬艘,幾個人一分,組成了5支強大的艦隊。星際神族的戰艦還有50萬,分別由羅哈娜手下的大長老帶隊也成立了5支艦隊。

王女的戰巡數量是5萬,正在飛速增加中。洛拉的艦隊更是雜牌無數,還包括了結盟的鐵血艦隊,主力戰巡數量少很多,只有2萬。我是這些人中戰艦數量最少的,只有5千艘,其中一半還是戰巡。

104座要塞中,4座是能量要塞,炎黃部落掌握一座,我有2座,最後一座變成了神族母艦。100座移動要塞被我們所有的勢力給分了。我的移動要塞是20座,神族交易的三座移動要塞給了魏徵、紀雲、張衡。洛拉1顆,王女1顆她們是在自己的領地內找到的。行星破壞者是16只,科技球18顆,神族超級航母35艘。另外洛神盟得到一顆,聖殿軍團3顆,炎黃部落5顆。

這些玩家得到的移動要塞並沒有相應的技術去開發,其他的勢力也沒有搶奪的打算。我手上有能量要塞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能量要塞是有質量的,它在移動的時候還會讓行星產生低質變化。我移動能量要塞的時候並不是悄無聲息的,自然隱瞞不了星盟的其他勢力。

會議中分配了星域確認了各方的勢力範圍,並沒有算是預設了這種分配。星盟的總部也確認了,阿爾達星系,這裡本來是各大傭兵聚集的閒散之地。此時這裡算是無人接管的地方,也就正好成了最好的星盟總部位置。

這次會議我沒有直接參加,依然是魯肅代勞,但是我本人還是來了阿爾達星系。就算不參加會議,過來看看也是應該的。星盟的總部在星系中第三行星的衛星上。這裡距離太陽的距離適當,環境稍微冷些,星盟的科技建造一個封閉的生態城沒有任何問題。

腦族本來在星際神族控制下的核心區域,這次戰亂表現不錯,羅哈娜又多給了它們一些星系。位置是星盟的最東邊的星系,大約又二十幾個星系,算是得到了不錯的發展空間。隨著腦族的加入,秩序之神的聲音在所有的高層腦中響起,包括腦族。秩序之神宣佈,腦族的秩序之神已經離開,新世界的秩序之神作為星盟的輔助存在。星盟將作為一個文明主體併入系統中,1年後系統會完成邊境的開放,星盟正式成為霍格天體中系統下轄的一個文明參與到霍格天體的競爭中。

秩序之神作為輔助和講解員解釋系統的能力協助系統釋出相應的內容,秩序之神作為神人族在星盟的常駐代表負責相應的聯絡和監管工作,確保星盟在系統的管理之下。

隨著星城建設完成,阿爾達星系也正式成為星盟的核心。按照秩序之神的要求,秩序之神被破壞或者搶奪,星盟就徹底失去系統承認的文明資格,變成鬆散的勢力存在。

星域外圍和相應的節點開始建設防禦體系,關鍵的節點也進行了重點防禦。上方和下方也開始佈置相應的超空間阻尼裝置,東南西北四方也佈置了相應的阻尼器。為了避免遭受未知敵人的突襲,星盟將超空間阻尼器進行了廣泛的應用。

這種劃定疆域的行為根據秩序之神的解說在文明中經常使用,很多文明甚至設立超薄的護盾專門用來進行超光速物體接近的警報器。系統的文明等級也第一次出現在我的面前。

10點人口值為1級文明,可以理解為有10名一級的人就算。之後每10倍文明等級增加1級。1億的時候就是9級文明瞭,可以算是行星內部的等級文明瞭,一般擁有佔領一顆行星的能力。

10級文明要求是10億,一般這樣的文明擁有探索衛星的能力,11級就是100億,這樣的文明有能力探索周圍的行星。超過千億的12級文明就有能力離開太陽系進行河系的探索了。這裡就出現了分水嶺,人口會爆炸的增長,文明到了百兆,15級文明的時候,內部就會爆發戰爭。超遠的疆域使得文明內部的武力無法充分覆蓋,會分裂為新的勢力無法在繼續發展。很多文明為了避免這樣的方式而選擇提升人員的素質,也就是升級。只要人員全部到達100級,1億人就能成為15級文明,可以控制河系進行發展。

這種關係可能出現一些特例,但是普遍存在於系統掌控的直徑幾百億光年的宇宙中,不管是自然形成還是系統干預,文明等級都符合這種規律。當人口到達千京的時候,事情就不一樣了,20級的文明由於巨大的人口會不斷的出現天才,很快就會突破河系之間的屏障完成跨越河系的發展。

這個時候宇宙的神秘就為這樣的文明開啟了大門,而系統准入文明的最低門檻就是20級文明。低於20級的文明只能算是現代文明,屬於系統保護範圍內。

具體解釋就是人口到了必然會產生相應的科技,而科技突然到了也必然會發展出相應的人口。科技的方式千奇百怪的,人口值確始終如一可以用來作為衡量標準。

系統的組成文明到底多強大秩序之神沒有說明,但是秩序之神強調,神人族是30級文明,也就是千京的10億倍,十穰的人口值。顯然透過人口的基本累積是不合理的,神人族肯定是人口等級上要非常高,之前說過的百級的人,佔據100人口值。

100級以後的人口值卻是每增加一級人口值增加100,200級的人人口值是20100,200級之後,每一級還是增加10000,230級就是增加320100人口值。300級就是300萬,顯然神人族的等級更高,至少我完全看不到秩序之神的等級。

我現在有400萬220級戰士,人口值是8000億,已經超過12級文明,加上仿生機器人在系統的判斷中超過了200級,算是我額外的人口值。這些加在一起,讓我自己這邊的人口值就超過了兆,算是13級文明,不過我具有河系航行的能力,理論上是算20級文明的,按照系統的說法沒人干擾的情況下,我很快就會擁有與20級文明相匹配的人口值了。

星際神族的等級有17級左右,蟲族文明的人口值爆炸的超過了19級,加上亂七八糟的星盟其他勢力,尤其是幾十億半人馬的加入,整個星盟的等級到了20級。但是就如之前說的,即使人口沒到也是時間問題,星盟科技到了跨越河系的程度,人口值也必然發展相應的數量,系統評估的1年後開放也就是預估人口達到的時間。

腦族加入後,玩家等級開放到200級,我這邊也開放到了280級。我之前獨立消滅了一個種族,所以等級上超過了新世界的其他種族。阿修羅族新世界很多種族都參戰了,也就末入新世界開放了50級,現在正好是200級。

之前的混戰消耗了大量的人口值,給現在的星盟造成了不少的損失,可是沒有之前的大戰也成不了星盟。邊界防禦體系一年的時間足夠完善了。

聯盟開會後決定建造星盟的中心星城,新的星盟生態城並不是我們直接建造的,它是圍繞著長方形戰艦進行的。長方形戰艦選址完成後降落在衛星表面,自己分解成立了一座基地城,並讓星盟圍繞它建設生態城,並命名為星城。

星城作為星盟的首都,這裡也是防禦最為嚴密的地方。周圍的幾顆相似的衛星上,都是防禦塔和類似的建築,第三行星上還又一座龐大的軍事基地和很多附屬的生態城。這裡駐紮的艦隊是雷諾和他的幾個手下輪流負責的。

蟲族女王、王女、羅哈娜並沒有駐軍的意思,這裡對她們來說沒有實際的意義。王女和洛拉都有自己的主城,王女更是住在了自己的移動要塞中命名為紅龍要塞。

星盟的成立有利有弊,這段時間也是難得的發展時間,張衡他們的3顆移動要塞算是後勤要塞。有了足夠的地方和人員,他們的研究速度會得到極大的發展。一座直徑100公里的房子作為研究室,想想都覺得誇張。

我戰艦的特點就是大,由於羽落術的使用我在戰艦設計初期就沒考慮過體積和質量。而且我本身也是圈地是的發展,戰艦內部的空間閒置的特別多。在有傳送門的情況下,我戰艦中還有大量的空間作為倉庫使用。

移動要塞就更是如此,只是裝載了少部分割槽域,主炮和副炮算是勉強用了表面層,中間建造了一些生產和維修護衛艦的工廠,利用率還不到五分之一。

科塔娜的移動要塞到達銀河系移動要塞達到獵戶懸臂附近,這裡已經很接近現實世界了。小肥豬前往偵察設立信標,移動要塞已經停止超空間內的移動。移動要塞靜止了下令,並沒有採用了超光速的移動方式。超光速的飛行速度並沒有提高多少,只是到了500倍光速的水平。此時距離進入銀河系內部還有幾百光年,要是真的這麼航行下去至少還要一年時間。

為了不浪費時間,透過小肥豬進行偵察和設立信標,超空間跳躍是最好的方式。其實超光速就像是航行在海上,只要有了合理的動力就能無限制提升速度,可惜的是超空間先被我發現並利用了,超光速也就逐漸成了次要手段,即使是小肥豬也是在用超空間的盲目跳躍來進行偵察的。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王:超神技能是四大神獸

一澄又一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