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艦隊全部集合在木衛三的位置,位置是準備好的,到時候我會讓玄武艦開啟護盾去撞擊這些隕石群,並改變它們的軌道。這個位置可以利用木衛三防禦木星遭受撞擊時可能飛起的碎片。我的行動能不能模擬出自然現象並不重要,只要讓對方產生懷疑就行。遠征艦隊到了之後,我可以隨時跟敵方艦隊正面作戰,事實上戰爭早晚要爆發。

現實世界的太陽系防禦艦隊在木衛四的位置,也不知道是監視我還是什麼原因,他們距離我並不遠。數量上也不少,有3000艘戰艦,但是質量上明顯不足。戰列艦級別的戰艦隻有100艘,驅逐艦和巡洋艦級別的戰艦有400艘,護衛艦有1500多艘,還有其它型別的戰艦幾百艘。

我手下的9艘玄武艦按照我的命令出發了,在超空間中這些鉅艦瞬間就能到達預定位置。隕石群的數量和具體資料已經確認完畢,是23顆直徑20公里的隕星。當其中的9顆因為玄武艦的撞擊而改變航向的時候,現實世界的天文臺都震驚了。玄武艦他們都見過,就算沒見過也看過照片和資料,此時的直接撞擊讓這些人徹底明白了鉅艦的威力。

玄武艦毫髮無傷,繼續進行了兩輪,這些隕星已經改變了航向衝向了木星。如果擊出太陽系那麼未知文明在笨也知道是人為干擾。撞擊木星就不同了,在超遠距離下對行星軌道計算失誤被巨型行星捕獲並改變軌道是很正常的現象。

完成任務的玄武艦回到艦隊集結的位置,繼續待命。護盾的能量損失外人是看不到的,此時玄武艦的護盾等級都低於了百分之三十,屬於危險級別了。我只能讓他們減少移動,停在這裡儘快恢復護盾能量,以便應付可能發生的特殊情況。

23顆隕星,急速向木星飛去,如同之前的彗木相撞一般,但是這次撞擊更加劇烈。直徑20公里的隕星,連珠炮一般向木星表面撞去。第一顆落下的時候,整個木星都在顫抖,這些隕石的速度非常快,產生的能量也非常強,玄武艦的角度合適的情況下,都損失了巨大的護盾能量。直接抗下這次撞擊的木星承受的能量我根部就不想計算,千兆當量嗎?

我已經看到木星上有類似液體的物質在向外空丟擲了,那應該是木星表面的密集氣態物質。第二顆跟著就撞了上去,然後第三、第四,直到第九顆,這是改變軌道的第一批次。剩下的由於軌道問題要在幾分鐘後才會再次撞來。

木星表面的9個巨大坑洞混合在一起,大量的物質向外空飛濺,這些物質也許會形成幾顆新的木星的衛星。幾分鐘後,木星受到創傷的形成的巨大坑洞再次迎來了撞擊。這次我已經能看到木星核心的岩漿飛了出來,同時飛船的同步軌道都受到了影響,艦隊開始向巨坑位置偏轉。

太陽系的防禦艦隊已經超光速離開了,根據方向應該是火星方向,看來是擔心木星可能飛出的碎片襲擊火星。我沒理會他們,我有移動要塞,可以擋在艦隊前面,低於這些濺射而來的傷害。最後的5顆隕星撞擊近木星後,整個木星就如同被啃食了一塊下去。大量的物質成扇形擴撒向木星的衛星軌道。

也許很快木星就會如同土星一樣形成一個星環,那跟我無關。雷達掃過太陽系,很快我就受到了木星的資訊。木星,殘破狀態,星體穩定,軌道偏移100公里,可能對土星級火星軌道造成輕微影響,對現實世界無直接影響。

這次還真是疏忽了,還不如直接擊碎這些隕星那,萬一木星承受不住出現意外,太陽系可能都因此遭殃,我也就白來了。事情發生了也就那麼回事,我的計劃是告訴過王雪的,顯然之前沒人阻止我。下面我就要看看是不是會有未知文明的飛船過來了。

銀河系尺度上的光學觀察是非常滯後的,就是看周圍的恆星系都是幾年前的樣子,更別說看到銀河系中的其它位置的實時情況了。我只能先等著,看著這些未知文明是不是有什麼我不知道的更先進的觀察技術。

幾個小時後,我看到了一個光學反應,那是未知的飛船飛入太陽系時產生的反光。顯然對方並沒有更先進的觀察技術,而是直接用飛船跟隨在隕星後面的方式進行確認的。

好在我的玄武艦本身時深色的,移動的方式還是超空間移動,距離太陽又遠,顯然並沒有留下光學影像。這些飛船沒有發現具體原因於是加速衝入太陽系來確認情況。

飛船的數量越來越多,開始的時候還是隻有幾艘,很快數量就到了100艘,其中有50艘特別巨大。這些巨大的飛船的長度超過了50公里,目前正在用300倍超光速航行,進入太陽系後,直線衝向現實世界。

不管這些飛船是幹什麼的,我都要阻止他們。吉爾按照我的命令直接率領艦隊發起了攻擊,我不打算讓太陽系防禦艦隊去送死了。這些飛船呈現亮銀色,宇宙中敢明目張膽的反射光線,說明這些文明根部不在乎被發現。

他們跟神人族一樣強大?我可不相信這種判斷,這些傢伙應該只是無知者無畏。吉爾的效率非常高,艦隊很快就形成5支分艦隊,兩隻去試探50艘巨型戰艦,剩下的攻擊那50艘護衛艦級別的飛船。

當幾百艘飛船跳出超空間瞬移到他們側翼的時候,這些護衛艦離開集體轉向,同時他們的戰艦前部開始亮起光芒。不用看也是他們的能量武器在蓄能了。硬抗並不是合理的戰術安排,除了吉爾的玄武艦旗艦外,所有的戰艦都開始使用閃爍技能透過超光速來規避鎖定。

敵方的飛船的蓄能很快,50發能量光球幾乎瞬間就打到了玄武艦的護盾上。能量值下降了百分之十的玄武艦立刻開火還擊。主炮發生的聚變彈已經是升級版的了,內建聚變物質已經被我增加了幾倍,攻擊威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增加了超光速引擎的聚變彈出堂的瞬間就進行了閃爍,直接撞在了一艘敵艦上,聚變瞬間發生,巨大的閃光瞬間照亮了這片宇宙空間。核心的高熱高壓瞬間就氣化了中心的戰艦,可惜敵方的戰艦本身也有較高的護盾,那種能量場完全無視了聚變彈的衝擊波。顯然只有直接的攻擊才能傷害到這些飛船。

巨型戰艦位置靠後,自身的防禦力很強,艦隊的攻擊並不能影像飛船的前進。讓我奇怪的是這些飛船上沒有武器,似乎全部都升級的防禦力量。看這麼巨大的體型,我絕對它們可能是用來進行運輸的,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掠奪資源。敵人的科技水平明顯高於星盟的平均水平,戰鬥力跟我的戰艦相當。

我的戰艦現在內部裝潢會用少了木材,主體已經全部換成了合金,主要材料是黑曜石。能量線路是超導礦、黃鐵礦,已經不是剛開始的木船改造了。電磁炮的功率增加的同時,彈藥不再使用實心彈藥,而是開始使用機關炮一樣的,具有爆炸法陣的彈藥。目前還沒有研製小型的聚變彈,主要是擔心附帶傷害。

只有主炮使用的是聚變彈,戰列艦、驅逐艦、護衛艦的電磁炮使用的都是加有爆炸法陣的大型彈藥。機關炮算是小型電磁炮,功率增加之後射程也增加了不少。能量武器方面增加了輸出功率,對此戰艦的能源系統也承受了加大的壓力。

遠征艦隊已經是真正的黑色金屬戰艦,艦體本身厚度足夠,加上黑曜石的特性,艦體防禦力因此變的堅韌。我其實很自信,攻防一體的戰艦應該可以應付任何問題。沒想到拿下對方50艘戰艦和50艘巨型運輸船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還損失了3艘護衛艦。

3艘護衛艦的損失讓我有些意外,人員也只來得及透過傳送門跑出來一半,死傷了300多人。這種規模的戰鬥,絕對的優勢還會出現這樣的損傷,說明這次的敵方戰艦很強。

巨型飛船的防禦力很強,巨型的運輸艦自身也有很大的重量,被摧毀的巨型運輸艦會成為流浪的隕石。只有1艘被我成功捕獲了下來,尾部推進器被打壞的巨型飛船靜靜的漂浮在太空。

由於見識過幽魂族的可怕,這次上艦的人員都是精銳戰士,使用的也是特殊動力裝甲。之前登入神族母艦用的動力裝甲已經廢了,這回是換了一批新的。小心使得萬年船,萬一上面有幽魂族,那我不是死的冤枉。

巨型戰艦直徑有20公里,找到一個向門的位置,直接用護衛艦的主炮進行攻擊。專門攻擊小型單位的護衛艦副炮,很難對厚重灌甲造成有效的傷害。白蛇、李英奇和雷恩小隊都在我身邊,準備給我一起進去,看看這麼巨大的戰艦到底是不是運輸艦。

資源掠奪本身出現在不同文明之間就比較奇怪,宇宙中有無數的物質,隨便取用,專門進行掠奪就顯得有些多餘。艦體破開的洞中沒有飛出東西,看上去也沒有空氣流出。我依然站在小肥豬上,沒有專門的運輸艦還是有些不方便。

隨著進入洞內,一條昏暗的走廊出現在我的眼前,這裡的環境很黑,什麼都看不到。需要開啟攜帶的探照燈,來觀察周圍的情況,來確認所處的環境。燈光隨著肩頭擺動,走廊內忽明忽暗的。我能看到光滑的牆壁,都是黑色的光滑平面,沒有任何花紋或者紋路。

這裡很寬敞,有10米的寬度,高度也是10米,看樣子是一條不短的長方形軌道。為了方便我讓運送我的護衛艦直接送來了一些全地形車,雖然不是太空專用的,但是也經過改造,輪轂是磁石的,後面還加了一些機關炮。動力系統使用的是,基於傳送門使用的傳動裝置開發的動力系統,經過縮小和巢狀的方式已經形成了穩定的魔石能量轉化成動力的系統。

人族的速射武器跟我們野豬人的彈藥不匹配,補給較為麻煩,我不喜歡麻煩。我統領的野豬人既然有了自己的科技樹,自然不會再用別人的武器,這樣也就不會出現供應問題,彈藥的總量也能計算清楚。為了對付幽魂族我特別設計的帶有核汙染單芯的髒彈,也屬於特殊彈藥根本不可能外包出去。

有了全地形車,距離就不是問題,100公里全速一小時就能跑完,我的戰士還可以攜帶更多的物資。再這種未知的環境下開啟傳送門的風險很大,我只有確認這裡安全了,才會開啟傳送門。補給自然是探索的時候帶的越多越好。

我身邊的手下越聚越多,走廊也越來越明亮,探索的先遣小隊已經出發了,後續的人員和物資還在準備中。比玄武艦長十倍的戰艦我是很有興趣的,我準備好好探索一下這艘飛船,吸收一下大飛船的經驗和技術。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者時光微微甜

一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