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四人等於是成為了4個新星的大貴族,艦隊中一部分併入星系聯盟,剩下的部分歸於自己。整體上星系聯盟的內部算是重新劃分了蛋糕,我的野豬兵團也算是其中的一個成員,由於我沒有殖民星系,全身礦產星系,因此我的星系在聯盟內部全是我的個人財產。

這種聯盟可以說是聯邦政府的翻版,唯一不同的就是聯邦政府中是想方設法的把公共的資源變成貴族自己的,而我們五方勢力本身就是聯邦政府的一部分,所以共給資源會全部用於聯盟主體。我本身沒有殖民星,這些資源跟我沒關係,我自己也沒有分配的打算,所以理論上我等於聯盟中的自由度很高的大貴族。

我們成立了新的星系聯盟,玩家中炎黃部落和聖殿軍團作為代表,下屬400個軍團也跟隨洛拉加入了星系聯盟。包括新世界在內的星系也變成了聯盟的星系,當然各方勢力還是保留了相應的殖民星系作為自己的軍團駐地,只要定時交稅一切照舊。

這次聯合沒有浪費多少時間,聯邦政府剩餘艦隊無條件的投降,成為了新的聯盟艦隊,剩下的20萬艘戰巡和對於的50萬其它型號戰艦也成了聯盟的艦隊基礎。

星盟是星系聯盟的簡稱,目前採取首領主導的會議方式,星域所有種族都派出代表協商解決問題。精靈族和半人馬由於也屬於聯盟的種族也被容許參派出代表參加會議。

會議的人數能夠到達60人,其中雷諾,蟲族女王、王女、洛拉、尤爾塔、格森、福斯、芙蘭、溫萊麗、魯肅,我們這些人每人有5票,剩下的人分別是投降的貴族選出42人參與決策,玩家這邊就少了很多,炎黃部落和聖殿軍團分別有3個名額。天可汗1個名額,生命古樹1個,後面兩個是王女要求下加入的。後面的50個名額,每人只有1票數。

任何事情必須超過半數同意才能執行。這種簡單的方式看上去很原始,但是在目前的星域內部,各個勢力還擁有大量的武裝情況下,形成統一指揮的可能性很低,這種妥協的聯盟才是最好的。

忙碌了一個月後,星際神族終於完成了內部調整,開始重新發動戰爭,星盟這邊的艦隊數量有所增加。星際人族沒有內戰全力生產的情況下,艦隊數量超過了百萬,蟲族女王的毀滅者更是超過了10萬隻。我手上的戰巡數量都超過了2000艘,王女戰巡超過了3萬,洛拉的各型戰艦超過了10萬。

雷諾直屬的艦隊超過了20萬,面對星際神族的再次大舉入侵,星盟應付起來就要容易很多。列陣百萬在邊境星系,讓星際神族也是預料不足,30萬星際神族的虛空艦形成的30支大型艦隊針對邊緣星系的攻擊沒有起到任何效果。有戰巡艦隊的機動支援,對於星系的入侵很難順利進行,攻擊艦隊經常出現少打多的情況。

虛空艦本身可以進行閃爍機動,但是它們數量多了之後就會失去躲避攻擊的空間,很容易被密集的火力打擊。因此星際神族的虛空艦隻能放棄閃爍技能帶來的數量優勢,採取機動作戰的方式。

很多虛空艦都是直接進入星盟內部進行滲透作戰,為此星盟集合了大量的戰巡進行堵截,由於設立信標的關係,星盟的移動更加準確和及時,瞬移技能和閃爍技能在宇宙中都是1秒到達,所以雙方几乎無法甩開對方。星際神族的邊境艦隊要是數量過少,星盟還會滲透作戰,很快雙方就僵持在了一片星域中,誰也沒有明顯的優勢。

我的艦隊並沒有加入星盟,本來我的艦隊數量就少,戰艦種類也極為特殊,艦隊只適合自身配合。最主要的是我不會加入這個計劃,如果非要如此,我就直接讓手下的戰巡加入,形成一個獨立的大型艦隊,由我自己的指揮官諾娃指揮。

上次的突襲效果不錯,我準備再次進行突襲,雷諾還準備派出一部分戰巡配合我的作戰,被我拒絕了。我的艦隊等於私人艦隊,這次突襲作戰理論上是私人倒貼星盟。算是一種表率了,對於原住民雷諾來說,我的很多行為都非常迷幻,這種無私的奉獻讓他感動夠嗆。

如果是跟我一樣瞭解星際人族的玩家,都會明白雷諾作為主角是一種什麼存在,只要放棄主導地位,在適當的讓對方感激,那麼在符合規矩的情況下,我可以得到遠超付出的想象。現在最明顯的好處就是我的領地幾乎被他們保護在中間,我所有的星系都可以全力生產資源,只要按照貴族的比例交稅就可能得到大量的產出用於發展自己的艦隊,星際時代只要不是特殊情況,艦隊多少全部看自己能不能養的起,甚至探索出了的未開發星系還可以優先開發。

宇宙中的資源無窮無盡,限期的投入得到的就是穩定的後方,現在我主動派出屬於自己的私人艦隊參戰在雷諾開來是大公無私。可是玩家們都清楚,我不過是去刷怪而已。

再次突襲腦族星系是必須的,星際神族的攻擊我認為很大程度上跟腦族有關,神族和人族之間的疆域有接觸的位置,百年前就接壤了,現在忽然全面進攻,肯定是某些特殊原因觸發的。為了找到關鍵,襲擊這些我完全不瞭解的腦族就成了必然。

在這裡我不得不解釋一下,直接攻擊星際神族的領地並不明智,手下星際神族的力量非常強大,這在遊戲的設定中就明確說明了。我直接攻擊星際神族很可能會遭受巨大損失,我還不會膨脹到認為自己開發的艦隊在數量弱勢的情況下可以硬抗星際神族的艦隊。

星際蟲族、人族、神族三個種族為什麼這麼強,這要從遊戲中的背景說起。三種族本身都是星際種族,在探索星際的時候得到了遠古的高階文明遺蹟,從中提取出了三種不同的發展方向,同時每種發展方向的皮毛都能極大的提高三個種族。把探索星系的種族變成了橫掃河系的種族。

他們得到的科技非常先進,已經類似於我得到的魔法陣了,因此在遊戲中只有內戰可以毀滅對方,如果是相互作戰,相互都有明顯的剋制。遊戲設定中存在的東西,仿製的世界中也一定被仿製了出來,之前的科技球,更加先進行星毀滅者,還有星際神族的超大型戰艦還沒有出現。

我很清楚星際神族肯定有那種超大型的戰艦,因此我不希望直接面對星際神族的報復。透過攻擊地位較低的腦族來展示實力就是最好的選擇。星際神族也是很好的盟友,我準備爭取一下。

腦族的主星系襲擊失敗並不能讓我就此放棄,我選擇了另外一個腦族星系,腦族佔領的星系不止一個。天生的精神元素強大的腦族跟星際神族有很多共同點,星際神族屬於精神元素。它們和諧的相處使得腦族的發育很好,目前星際神族的擴張收益最多的就是腦族。我的選擇的星系就是它們主星系右側的第二個星系,這次攻擊的目標也很明確,讓腦族知道躲在後面並不安全。

我選擇的出征的部隊包括上次的7座移動要塞,5支艦隊,這次作戰我準備向上次一樣先滲透,確認周圍的星圖和設立信標後在進行突襲。我不相信腦族每個星系都有那麼多戰艦防禦。

艦隊補充完成,我再次登上了夏冰的移動要塞,娜塔莎的移動要塞依然在旁邊護航。艦隊已經整裝待發,在我的命令下,進入超空間,開始快速移動。上次的星圖給了我足夠的資訊,艦隊準確的停留在了目標星系的外部。

移動要塞加上艦隊,設立信標,釋放超空間阻尼器,一切都有條不紊。透過看到的過去的影像分析星系的內部情況,研究策略,戰列艦前出準備攻擊重點目標。

順利的讓我有些意外,星際神族對於腦族星系的防禦完全不關心,那些螢火蟲偵察艦我一艘都沒發現。我心中雖有疑惑,計劃確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麼大規模的行動不能因為敵人防禦薄弱就放棄,總要打過才知道。

幾個小時後戰鬥全面展開,整個星系都熱鬧起來,遺憾的是除了較近距離可以時刻看到戰況之外,稍微遠一些的地方都需要幾分鐘或者幾十分鐘後才能看到戰鬥的火光。我默默的看著監控室的實時影像,我的戰艦上的所有影像資訊都會在移動要塞中被共享,使用的也是量子通訊技術和秩序之神的通訊裝置等雙重傳輸方式。

腦族的內部通訊方式我無法解析,它們使用的是一種精神元素的應用,跟它們自身的力量契合。沒有辦法得到情報,就只能盲打,不斷攻擊敵方暴露的疑似重要的目標。針對工業設施、能源設施、防禦設施實施加大攻擊。

就這樣又過了幾個小時,我即將拿下整個星系的時候,超空間阻尼器發來了訊號,未知艦隊星系外圍丟擲超空間。跟著信標也傳來了資訊,星際神族艦隊接近中。我外圍警戒的護衛艦也傳回了偵察資訊,神族航母艦隊。

神族航母,長度8公里,寬度4公里,中心主體如同一個梭形結構,外圍8個幾百米寬的條形結構有頭連線到尾部,中間還出現旋轉變化,組成一個半空心的黃金色橄欖球形狀。條形結構內側停留有無人空天戰鬥機,10米乘10米的蝶形結構,數量8000千架。自身可以生產這些空天戰機,屬於強大的支援戰艦。

神族航母數量30艘,這樣的數量讓我有些意外,我沒想到在戰艦的總體積上我會處於弱勢的一方。加上外圍護航的1萬虛空艦,形成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我命令自己的艦隊開始向移動要塞靠攏,我準備打一下看看,如果不敵艦隊會優先撤退,移動要塞在跟著撤退。對於新出現的神族航母我還是有些好奇的,想看看它們的戰鬥力如何。謹慎的安排會減低戰果,但謹慎也可以儲存實力。

我的命令很快,艦隊的執行力也很快,星際神族的艦隊確更快。虛空艦極限靠近我的艦隊和移動要塞,神族航母也來到了極為靠近我艦隊的位置。大量的無人空天戰機快速接近我的艦隊,它們太快了,這種攻擊強度讓我非常意外。星際神族的這次反擊給我一種拼盡全力的錯覺,它們一改之前的穩紮穩打,虛空艦一直跟著我的護衛艦移動。這種跟隨的戰術使得我的驅逐艦和戰列艦完全失去了掩護,不得不直面剩餘的虛空艦圍攻。

玄武艦上的小肥豬不得不釋放出去抵禦那些無人空天戰機,這些戰機的效能極為優秀,它們移動速度非常快,上面的能量武器極為精準。巨大的數量經常組成攻擊網路,使得我的利維坦級和攻勢級不得不承受這樣的攻擊。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息世界再就業

小巷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