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親封,“座下皆可!”

九千歲,這是私下裡人們對那位的稱呼。傳的很生動很傳神,不過這大逆不道的稱呼,沒人敢挑白了說,除非不在乎脖子上的腦袋。

為何說這稱呼生動傳神呢?

這得從先皇講起

先皇是位好皇帝,天下的讀書人會寫文章歌頌他的豐功偉績,田間地頭上的農夫對這位先皇感恩戴德。幾十年間兢兢業業,頒佈的法令政策,帶領這個國家走向史上未有的強盛。

許是天妒英才,先皇是個子孫緣薄的人。幾十年裡,後宮皇后妃嬪,一共為他生了8子女,但最後一個也沒留下來。不是出生就夭折,就是不過四五歲就早逝。

國事的操勞,多年葬子之痛的打擊。身體的勞累和內心的鬱郁,致使先皇積勞成疾病倒在床,不足一個月就歸天了。

再來說說,九千歲又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九千歲,就是先皇的骨肉,是遺腹子,且為皇后所懷。

先皇病倒的一個月前,皇后便已懷上。只不過因先皇病倒,皇后在旁日夜照料,未曾注意到自己的身體。直到皇后因照料先皇,操勞過度暈倒,待太醫前來問診,方知皇后已懷上了龍子。

悲痛的是,這好訊息還未待告訴先皇,先皇便已歸天了。受此打擊,皇后兩眼一黑就暈了過去。

事後先皇的發葬等等事宜略過不談,但國不可一日無君。

皇后緊急召見了自己的大哥,當時權傾朝野的御史大夫。

皇后一族,本就是豪門望族。皇后又受先皇百般恩寵,皇后一家在朝堂的實力一升再升。

國舅瞭解到當下這般情況,提到先下只有一個法子,儘快從皇族中找到合適的人選,扶持上位。

最後定下的,就是現在這位皇上。

相比較現在,皇上在朝堂已是恩威盡顯。當時的他,只是一個與先皇血緣不近的普通皇族子弟而已。在朝堂上無權無勢,且年紀不大,尚未婚配。

皇后一族選擇扶持他登基,只不過是覺得他好掌握,聽話而已。剛即位,便給安排了婚配,對方是皇后從族中挑選的一位年紀相仿的表妹。

此時的皇后,已是太后。

皇上當時勢單力薄,只能乖乖聽話。並承諾,待太后腹中,先皇的骨肉能平安長大,自己就會下詔,定他為皇儲,將來再把皇位還回去。

就這樣,等這位先皇的遺腹子出生,一年一年長到了五六歲。太后一直想著皇上當初的許諾,念念不忘。

但皇上卻已不是當初那個弱小的皇上了。

聰慧的皇上經受住了政務的考驗和朝堂的紛爭,皇上對政權的掌控一年比一年強。甚至,皇上也有了自己的皇子,就比那個孩子小四歲。

其實皇上對那個孩子,還是挺不錯。這憑空得來的皇位,自己當初可是想都不敢想,又有當初做出的承諾。從這個小子出生,皇上就時常帶在自己的身邊。故而皇上看著小娃子,親近得很,倆人是叔侄,皇上卻視若己出。便是後來皇后生了皇子,也未曾對這小子少了疼愛。

而讓皇上頭疼的是,躲不過太后時不時對自己明裡暗裡的示意。

皇上現在的心思具體是怎樣想的,人們並不知道,但至少看出來他已不願再被人擺佈安排。

不過此時的他依然還是要顧及太后背後的勢力,以及一些依然忠於先皇的力量。

直到一次宴後,被太后逼迫無奈,皇上拉著小子,似乎接著酒勁兒伴著醉意,指自己座下的龍椅揮手道“小子,朕應你座下皆可,萬事無忌。”

小子只知道跟這位皇叔親,看到皇叔飲多了酒對自己說了那麼一句,就仰頭睡去。小子擔心皇叔,跪在了龍椅前試著搖醒他。又像是在跪地謝恩。

太后聽懂了皇上的話,應了座下皆可,座上別想了。

至此,這小子私下便有了個九千歲的名號。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太后自此再不提當年的承諾。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馴道錄

舍一下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