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金葉,陳翰他們當時更關注那些絲織品。

因為還沒有測年代,所以這些絲織品的具體年代還不得而知。

但根據三星堆的年代,肯定是要晚於仰韶文化的。

四川盆地有兩個產品是聞名遐邇的,一個是蜀錦,另外一個是交子。

交子這玩意是宋代的事情了,和三星堆沒啥關係。

但是蜀錦的誕生年代,就很久遠了。

甚至於,到現在考古學家們都不知道,到底蜀錦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根據史書來看,至少在春秋戰國的時候,蜀錦就已經聞名遐邇了。

到了戰國後期,秦國吞併巴蜀後,蜀錦就是秦國上層王公貴族們才能享用的高階絲綢。

其精美程度,不遜色於當時廣受山東六國好評的齊國絲綢。

是的,在春秋戰國,準確的說是在宋代之前,山東地區一直以來都是華夏最大的絲織品產地。

魯縞在春秋時期,就廣銷諸夏了。

縞,是一種白色的薄絹,以古時魯國所產為最薄最細,故稱魯縞。

後來齊地的絲綢迅速趕上,成為了戰國時期最出名的絲織品供應地區。

而當時,蜀錦卻能夠和齊國的絲綢齊名,可見蜀地的絲綢文化有多深。

只是,到底蜀錦什麼時候發展出來的,在學術界還是個謎團。

在戰國時期,蜀錦已經成為享譽諸夏的絲綢了。

那蜀地絲綢文化的發展,肯定是有一個完整過程的,不可能一下子突然就這麼厲害。

但是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發展的,史書沒寫,考古實物沒有出現。

而在三星堆的出土青銅器中,很多都是身穿織物的。

三星堆的青銅立人像背部很明顯穿著衣物,並配有綬帶。

所以至少之前就確定了,三星堆人肯定是掌握了絲織技術的。

這倒是為蜀地絲綢文化的誕生,拉到了三千年之前。

而這次發現更確定了這一事實。

之前說過,華夏考古之父李濟,1926年時在仰韶文化遺址被發現半個蠶繭,推測距今五六千年。

這個發現,其實本應成為我國絲綢史上最有分量的實物證據。

但是因為當時華夏國弱的原因,在世界考古學界沒有什麼話語權,所以一直存在著種種的爭論。

不過,隨後仰韶文化的遺址,再次發現了距今5000年的絲製品。

能夠儲存到現在的原因是在甕棺之中。

甕棺,這是一種葬式。

在甕棺中發現的碳化紡織品,數量不少,而且並非是原始的蠶繭,徹底證明了,華夏的絲織品至少可以追朔到仰韶文化時期!

至少文獻傳說中黃帝的老婆嫘祖教會華夏人養蠶的說法,就算不正確,那在時間上絕對是沒錯的。

三星堆中發現絲織品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這不是在和仰韶文化來爭奪誰是華夏絲綢的發源地,而是我們離蜀錦的源頭又更近一步。

而更讓人振奮的是。

之前在1、2、4號坑中發現了硃砂。

而這次8號坑發現的絲織品殘留物,又是依附在一個青銅片上的。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

三星堆人,是用硃砂作為書寫材料,將文字寫在坑中絲織品上的?

很有可能,三星堆人的文字或符號或許附著、書寫在漆器、木器、絲綢等上。

也就是說,絲綢或是古文字的物質載體。

這不是胡說,華夏人自古以來就有拿絲織品作為文字載體的習慣。

帛書很早就出現了。

甚至於可以肯定,至少在商周時期,除了竹簡之外,當時的人也會用價格昂貴的絲綢來當書寫材料,紀錄文字傳達的。

只是因為年代過於久遠,這種帛書很難儲存下來。

也是因為這些發現過於震驚了。

所以一同出土的那7片碎石塊,出土時幾乎無人問津。

後來陳翰他們也就是草草送去了三星堆文物修復所。

但是沒想到,這些沒人在意的石板,居然很不簡單。

這些石板送到文物修復所後,專家們並沒有因為只是一些石器,就忽視或者不在意,而是認真檢查了起來。

他們仔細觀察之後發現,這7片碎石塊的裂縫基本上吻合,於是就嘗試將它們拼接在一起。

經過一番琢磨,專家們成功拼接了7片碎石塊。

不過發現還有幾塊殘缺,拼出來也並不完整。

而經過測量,其殘長約厘米,寬約厘米,厚度約厘米,並且表面被打磨光滑。

一開始,面對這個奇怪的石器,專家們也都納悶了,這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看起來似乎不是什麼器物,也不像禮器。

直到,有人發現石板左側有個殘缺的圓孔,直徑約2厘米。

另外,有專家用手輕輕拍打石塊,還能聽見清脆的聲音,完全不同於其他的石塊。

因此,有專家推測這是一件巨大的樂器,石磬!

磬,是一種華夏很早就開始使用的樂器,而且一直都是用石頭做的。

在以往其他地方的考古發現中,各式各樣的石磬也時有出土。

所謂的石磬,就是一種繫繩懸掛的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

後來的其他樂器,包括編鐘之類的東西,都延續了石磬的使用方法,懸掛在木架子上,然後用工具敲擊發出音樂。

可以說石磬是華夏傳統禮器的鼻祖。

一般都是在十分莊嚴的場合使用。

比如天子登基,冊封繼承人,列土封疆之類的重要場合上,都會有石磬配合編鐘來奏樂。

能發現樂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要知道,在以往學術界看來,古蜀人是沒有禮儀和禮樂的,也就是說,他們是沒有禮儀制度的愚昧民族。

西漢揚雄在《蜀王本紀》中寫道:“蜀王之先名蠶叢……不曉文字,未有禮樂……”,意思就是說古蜀先民沒有文字,也沒有禮樂。

而根據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發掘成果來看,這《蜀王本紀》似乎也沒有說錯。

這兩個距今三千年到兩千六百年的遺址裡,都沒有發現文字和任何類似編鐘、石磬的禮樂器。

然而,如今出土了一件殘缺的石磬,所以也就不能再說古蜀先民沒有禮樂了。

可見不光我們對古蜀先民不瞭解,漢代人也不清楚。

也有可能,古蜀國文化,在商末周初到戰國末年期間,是經歷過一次斷層的!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誤闖女人村

撞破南牆

傳奇人生之我的時代

夏牧羊

豪門第一寵妻

白小洛

萬能提升系統

桂書白

最強反派系統?我本來就是反派!

鴻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