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雁魚燈,引發了眾多考古工作者們的驚歎。

古人的聰慧程度,真的不可小看。

別老覺得距離現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代人,智慧就很低階。

雖然,可能當時的平民,確實沒有現代普通人接受的知識多,大部分都是很好湖弄的“愚民”。

但是,古代的精英階級,除了學的科技知識,確實是不如現代人之外,在其他方面,真不一定比現代人差。

比如頂級的政治家霍光、漢宣帝,他們的智慧,大部分現代人都是不可及的。

就算是讓一個普通人,突然面臨漢宣帝那樣的政治環境,十個裡面有九個半都不可能做到比漢宣帝還好。

同樣,古代的工匠們,也是擁有大智慧的。

像這種虹管燈,讓一個現代人來做,大部分也是根本想不出這種巧思的。

“這種雁魚燈,一共有兩盞,應該是一對燈!”

陳翰的到來,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大家的注意力全在這一對雁魚燈上。

跟著一起觀賞了片刻後,陳翰見都沒人搭理他,他只好乾咳一下,主動問道:“溫所,你們在這間藏室中,有啥大發現嘛?”

被他問到的溫遠根,這才注意到陳翰來了,哈哈一笑,攬住陳翰的胳膊說道:“小陳啊,你們社科院在東藏室忙活的如何了?”

陳翰無奈的攤了攤手:“東藏室內全都是廚具,還有一堆鼎。”

“不過發現了蟲草和花生,對植物考古學來說還是有很大意義的。”

溫遠根挑了挑眉毛,有些驚訝。

花生和蟲草,這在考古領域,都是比較稀奇的東西啊。

不過這些東西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他呵呵一笑,拉著陳翰走到了一個文物存放箱旁邊,樂呵呵的說道:“小陳,給你看個好東西。”

“如果說,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出現了“南昌”二字,你信嗎?”

哦?

溫遠根這麼一說,意思不就是,發現了帶有“南昌”二字的文物嘛!

南昌地處長江以南,水陸交通發達,形勢險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

雖然這裡很早就已經成為華夏文明的統治區了。

不過在上古先秦時,可不叫這個名字。

南昌在《禹貢》中,屬揚州地。

春秋時屬吳國,戰國屬楚國。

因為南昌地處吳、楚交界,所以吳楚相爭多在於此。

《左傳》記載:昭公七年(前553年),楚令尹子蕩伐吳師於豫章。

到了戰國時期,南昌的歸屬才塵埃落定。

當時這裡的地名叫做豫章。

後來,到了秦國的時候,秦一統六國後,豫章歸屬於九江郡。

據《漢書》記載,前202年(漢高祖5年)劉邦在垓下打敗項羽之後,派大將灌嬰率兵平定江南“吳、豫章、會稽郡”。

灌嬰平定豫章後,立即設官置縣,首立南昌縣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為縣名,穎陰侯灌嬰奉命駐軍當地,修築“灌城”。

而這座灌嬰城,便是南昌有歷史記錄以來最早的城池。

至此,南昌始設縣,成為了一個正式的行政單位。

不過,這是史書上的記載。

在出土物裡,是沒有發現早期南昌建城後的帶有“南昌”二字的文物。

這也一直是南昌本地考古的一大憾事。

畢竟,史書上記載,南昌西漢便以立縣了,但是卻一直找不到帶有“南昌”二字的西漢文物,就挺可惜的。

不過聽溫遠根的意思,這文物是出現了。

果不其然,溫遠根開啟面前的文物箱,一個青銅豆型燈,出現在了箱內。

豆形燈,是我國最早的燈的形制,也是使用最久、最普遍的一種燈。

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明清時期,都有豆型燈的使用習慣。

可以說這是一種見證了華夏曆史的燈具,也是保有量最大的燈具。

從寒門貧瘠子弟,到貴族列侯王公,家裡都有豆型燈,區別只是奢華與否。

而此時躺在文物儲存箱裡的豆型燈,就是最普通的樣式,沒有什麼過多的裝點,很樸素。

但是!

在這個燈那細細的“腰肢”上,卻刻有“昌邑”二字銘文。

這倒是為墓主人的身份,再次提供了重要的證據。

不過對於墓主人的身份,已經有太多證據可以指向昌邑王劉賀了。

陳翰神情中帶著些詢問的看向了溫遠根。

溫遠根嘿嘿一笑,伸手拿出了這盞燈,將底座朝向了陳翰。

“你看底下。”

陳翰聞聲看去。

只見在燈座的底下,清晰的刻有“南昌”二字!

這是關於南昌城的最早、最珍貴的實物資料啊!

“這盞豆型燈,對華夏西漢考古來說,並不算多重要,甚至可以說很普通。”

“但是對南昌本地來說,卻有非常特殊的含義,可以作為南昌的傳世之寶了。”

溫遠根有些感嘆的說道:“不止這盞燈。”

“還有一件江西首次發現,全國第六把的滴漏報時銅漏壺!”

溫遠根又開啟了旁邊的另一個文物儲存箱。

一個圓柱形帶提把手的青銅器,正靜靜的躺在裡面。

“這是一個刻漏?”陳翰驚訝的說道。

刻漏,是古代漢族科學家發明的計時器。

《說文解字》有言:“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刻。”

對於刻漏,陳翰印象深刻。

不過並不是因為學考古才知道的這個工具,而是他小時候看的一部TVB港劇《封神榜》!

在這部劇裡,陳浩民演的哪吒家裡,就有一個銅刻漏,每天準時滴水報時。

原理類似於沙漏,控制水滴的流速,然後根據漏壺中剩餘的水位刻度,確定時間。

因為這個刻漏多次出現在劇中,所以陳翰對其印象深刻。

不過等他長大後,學習了相關知識後才知道。

滴漏報時到漢代才有了制度。

自漢以後、歷代循行。

夜漏盡,指天明,要鳴鼓報時。晝漏盡,指夜臨。要鳴鐘報時。

《封神榜》背景的商末,顯然是沒有這麼先進的報時裝置的。

不過考慮到這是神話電視劇,倒是也不必深究了。

人家哪吒後來還成了蓮藕人呢...

倒是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這把計時用的銅漏壺,無疑是與史書的記載相互印證的!

《漢書·哀帝紀》記載“漏刻以百二十為度。”

漢代刻漏分晝漏與夜漏,共一百刻,一刻約等於分鐘,全部漏完就差不多是24個小時。

可見,漢代刻漏計時與日馨計時是一致的,都是一日百刻之制。

這點,史書上的記載,和麵前這個西漢時期的實物,也可以互相印證!

華夏曆史文獻的嚴謹性,再次被證明!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誤闖女人村

撞破南牆

傳奇人生之我的時代

夏牧羊

豪門第一寵妻

白小洛

萬能提升系統

桂書白

最強反派系統?我本來就是反派!

鴻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