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所有人都紛紛湧入了蜀王生祠殿內。

大家湧入殿後,大家看到這蜀王雕像終於是完成了,而且模樣簡直就是和畫上的一模一樣。

里長忍不住嘖嘖稱奇道:“嘖嘖……”

“果然是很像啊!”

“這下,蜀王殿下的生祠才算是真正的雕刻完成了啊!”

可是就在這時,人群當中卻突然傳出一聲驚呼聲音:“啊~,這個雕像的模樣,怎麼和兩天前的那個大人物一樣啊?”

原來,這個驚呼的婦人,正是前些日子來到蜀王廟中請願請求蜀王賜子的少婦。

而當李恪來到蜀王廟的時候,因為是站在了這名少婦的旁邊,

也因為李恪的樣貌本來便姣好,也恰巧引起了這婦人的格外的注意。

這婦人不禁多看了李恪幾眼。

可也恰恰正是這多看了的幾眼,讓這少婦記住了蜀王李恪的容貌非凡。

因此,當這婦人看到了蜀王殿下的畫像之後,才紛紛意識到了原來前幾日來的人,正是蜀王殿下本尊!!

聽到這少婦的驚呼之聲。

一時間,所有人都震驚呆住了!

“你……”

“你說什麼?”

“蜀王殿下來過我們這裡?”

大家都被這名少婦的所說的話給震驚住了。

“天啊,我到底錯過了什麼?”

“那可是蜀王殿下親自駕臨啊。”

“該死的,我怎麼沒有早點來啊,否則我也能見到蜀王殿下了啊。”

一些人甚至已經開始為自己的沒有提前到來而感到了後悔。

紛紛惋惜自己錯過了一個可以直接見到蜀王李恪的機會。

……,……

此時此刻,

人群之中。

一個老漢牽著自己的孫兒的手來到了蜀王大殿之內。

當這名老漢看到了這蜀王大殿之上的雕塑的模樣之後,瞬間呆愣在了原地。

“這……,這個人的模樣怎麼好生熟悉?”

“這不是前些日子來我家的錦衣衛大人嗎?怎麼這大人的模樣,與蜀王殿下的模樣幾乎是別無二致啊?”

“甚至是……”

“一模一樣啊。”

忽然,老人家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似的。

然後便恍然大悟地想到。

“難道~!”

頓時,一種猜想在老人的心頭劃過。

但是,為了更好的確認,這老人家快速到了村中里長的身旁,然後對里長說道:“里長,能不能給我看一看這蜀王殿下的畫像啊?”

聽到了老人的話,里長只是道:“嗯~,好吧。”

“老漢,我這是看在你是咱們十里八鄉最德高望重的老人的份上,才給你看的。”

“這裡是蜀王殿下的畫像,給你看吧。”

說罷後,便將手中蜀王李恪的畫像遞給了這老漢。

接過了蜀王李恪的畫像之後,這老漢便拿起手中的畫像開始仔細的端詳了起來。

發現此畫像中人,不是前兩天來做客之人,又是何人?

頓時,老漢呆愣在了原地。

“這……,真的是蜀王殿下啊~啊~。”

“那人,原來真的是蜀王殿下。”

察覺到了老漢的異常神情,里長發覺事情好像有些不對勁了起來。

於是便追問道:“怎麼了?老漢,有什麼問題嗎?”

只見老漢的手指顫顫巍巍地指著畫中之人道:“這個人……,這個人前些日子來過咱們村裡。”

“來過我的家中啊。”

“卻未曾料想到,此人原來正是蜀王殿下啊。”

“蜀王殿下來過這裡!”

“蜀王殿下曾經和老漢我說過話有過一番交談啊。”

此時人群頓時騷亂轟動了起來!!

老漢也是瞪大了雙眼,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怎麼會?原來那個人居然便是蜀王殿下啊!”

“老漢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居然沒有將蜀王殿下的真容給認出來。”

“罪過!真是大罪過啊。”

“蜀王殿下啊,請您寬恕我這老眼昏花的老頭子吧。”

突然,這老漢一怔,然後趕緊拉著自己身旁的孫兒狗娃子拉了過來。

對狗娃子叮囑道:“狗娃我乖孫,趕緊在這大殿給蜀王殿下的雕像叩首。”

“我們現在吃到的這些玉米土豆救濟糧,全都是蜀王殿下給咱們青州百姓們帶來的大唐祥瑞!!”

“娃子啊,咱們做人不能沒有良心。”

“咱們要世世代代,永遠記著!!”

“是蜀王殿下他救了咱們的性命,是蜀王殿下給了咱們第二次生命啊。”

……,……

看著頓時騷亂起來的人群,

聽見了那少婦說過的話,又結合著老漢說過的言辭。

里長頓時便明白了蜀王殿下真的來過這裡。

確信無疑了。

於是乎,里長第一時間找到了和蜀王殿下見過面的老漢。

急切地問道:“老漢,快說說!”

“蜀王殿下都和你說了啥了?”

“他有什麼特別的交代沒有?”

聽到里長的話,老漢腦海中逐漸浮現出了前幾日蜀王李恪和他們說過的話交代的事情。

一樁樁,一件件,全都湧現了出來。

……,……

猛然想到蜀王李恪曾經交代的話,老漢猛地抬起頭來道:“說了,說了。”

“蜀王殿下特意交代過了。”

“好像是說……”

“讓咱們這些十里八鄉的百姓們安安穩穩地過好自己的日子,不要把錢財和人力浪費在用以修繕蜀王殿下他的生祠廟宇中呢。”

“蜀王殿下還說過,他最想看到的是咱們青州百姓們一個個全都能過得好!”

“咱們青州百姓們過好了,才是蜀王殿下他的初衷呢。”

……,……

聽到老者轉述完蜀王李恪的原話之後,里長頓時衝著李恪的雕塑便跪了下來。

淚流滿面道:“蜀王殿下,您為我們青州百姓們費了如此大的心血,您是如此的大義無私。”

“我們青州的百姓,將一輩子都感激殿下您的恩德啊!”

有了里長的帶頭,又加上聽到了里長說的話,所有人也頓時明白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

這名少婦和老漢的話,可以說是相互印證了。

蜀王殿下,前些日子的的確確是來過這裡,而且還走進到了這座剛剛建造而成的蜀王生祠之內中。

“蜀王殿下還是心繫我們青州百姓的啊。”

“蜀王殿下真是千古第一人,有哪個皇子能做到蜀王殿下這般?”

“自古以來,唯有蜀王殿下一人而已。”

“……,……”

百姓們這毫不吝惜地對李恪加之讚揚溢美之詞。

對蜀王李恪的讚賞,口口相傳,廣為人知。

……,……

於是乎,在這種一傳十,十傳百,百人傳萬人的瘋狂傳播之下。

蜀王李恪的事蹟功德,瞬間便傳滿了整個青州大地之上。

甚至於,連周邊的兗州、豫州、徐州,都在這場訊息的波動範圍之內!

一日之內,傳遍四州!

這是何等的速度?

這是何等恐怖的影響力?

在大唐境內,唯有蜀王李恪!

唯有李恪,才能擁有如此恐怖的影響力。

……,……

一想到這裡,

一想到蜀王殿下對百姓們的好,

百姓們的內心之中更加是視李恪若神明!

將李恪看成了他們的救世主。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封神當老六

愛吃竹筍的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