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初在聽說鹽監老大是武媚之後,就不再作聲了。

如果說,在不知曉她是鹽監老大之前,雲初還以為僅僅是鹽監的綱紀敗壞而已,現在知道了,這明顯就不再是什麼技術失誤,而是政治鬥爭了。

用小小的鹽監來對付雲初,對付長安這很明顯是沒把他們看在眼裡,就算鹽監的老大是皇后,只要雲初願意,用半年時間傾覆河東鹽監沒有任何問題。

且不說來自大行城的海鹽,僅僅是青海鹽湖的鹽,就足夠把整個關中的人醃成鹹肉,而且還可以保證風味絕佳。

畢竟,青海鹽一向有青鹽的說法,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好鹽巴。

以前開發青海鹽有很大的難度,先要搞定吐谷渾人,然後要搞定吐蕃人,這兩個部族都屬於腦子一根筋,悍勇不說,還不講理的厲害。

只要談到打仗,就往死裡打,腦子裡根本就沒有和平共處這個概念。

現在沒必要理睬他們了,吐谷渾全境已經被徐敬業跟張柬之他們弄得快沒有人煙了,有錢人來長安買了房子單純的享福,可惜沒了牧場,沒了牛羊,坐吃山空之下,當初進長安買房子的七百多個吐谷渾貴人,如今,能留在城裡繼續生活的不足三十家。

其餘的吐谷渾貴族們,他們的先祖是怎麼生活的,現在已經恢復到了先祖的生活軌道中——給唐人牧馬,牧羊,牧牛……還有一些跟著捕奴團的人去吐谷渾抓倖存的吐谷渾人去了。

吐蕃人跟泥婆羅的布里庫提、毗俱胝國王作戰,目前,在這場已經持續了五年的戰爭中,吐蕃名將論欽陵在大覺山口,一舉擊潰了毗俱胝國王組織的十二萬聯軍,以及由五百頭大象組成的象軍,大獲全勝之下,泥婆羅國王向南撤退,論欽陵並沒有著急追趕,而是不緊不慢的跟在後面。

泥婆羅國王在那裡駐足,他就攻擊到那裡,同時,在他大軍後面的吐蕃人就移居到那裡。

隨著大軍不斷的人在泥婆羅深入,吐蕃人則不斷跟進,後方的吐蕃同樣在向西撤退,青海一帶早就成了無人區。

泥婆羅氣候溼潤,溫暖,物產豐富,明顯比吐蕃高原更加的宜居,就目前的局面來看,吐蕃人已經把大小勃律以及泥婆羅當成了自己新的居住地。

吐谷渾徹底完蛋了,吐蕃人跑了,即便是邏些王宮也沒有多少守衛,屯駐甘州的黑齒常之,就在麟德二年的時候帶著府兵上了高原。

吐蕃人為了防止唐軍奪走覺阿釋迦像(即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而將其藏在大昭寺,以泥封住,並繪文殊像。

卻來不及把不動金剛像(即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藏起來,黑齒常之的大軍就到了。

搜刮了一大圈之後,實在是找不到什麼好搜刮的,就把不動金剛像(即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帶走,準備運回大唐,好向皇帝證明,他們確實已經抵達了邏些。

目前,這尊佛像還在運輸途中,估計今年秋日,也就該運送到法門寺供奉了。

從黑齒常之在吐蕃高原上的經歷來看,吐蕃人已經無心守衛這座高原……再過幾年的話,就連邏些也不會有什麼人了。

雲初對論欽陵的軍事指揮才能非常的肯定,他相信吐蕃人在這位名將的帶領下,是一定能夠在南亞那邊打出一方天地來的。

不過,等論欽陵拿下泥婆羅全境之後,說不不得就要進入印度大食人的地盤了,到時候,估計會有一場激烈的爭奪戰。

黑齒常之在吐蕃高原上的事蹟,原本應該有一場規模宏大的慶祝活動的,皇帝也應該昭告天下,大唐周邊最後的一匹惡狼也被攆走了,應該普天同慶一下。

可惜,這些年來,大唐人對於自家將軍的開疆拓土的功績早就麻木了不說,還總有一些文人寫文章痛斥黑齒常之他們的行為,認為王化之道在於安撫,不在殺戮。

在這種局面之下,黑齒常之的功績僅僅在邸報中有所提及,黑齒常之官升三級,成了大唐正四品的忠武將軍,至於別的,也就那樣了……

大唐不能白白的經略吐蕃高原,既然經略了,那就一定要有產出才好。

雲初準備開通鹽池路了,這條路從長安開始一直延申到青海鹽沼,給長安再開一條商道,再多一個來錢的門路。

鹽監之所以會來找雲初的麻煩,這明顯是皇后的一種策略。

策略的目的在於給雲初塑造成一個麻煩製造者的身份。

如果雲初預料不差的話,接下來,但凡是有官賣參與的行當,都會對長安表現出一定的不友好態勢來,鹽監的麻煩就算他們不佔理,被雲初收拾了,錯在鹽監,馬上還會有茶監繼續來找長安的麻煩,再被雲初收拾了之後,酒監,絲監,鐵監,乃至整個山海監都會站在雲初的對立面。

再然後,就輪到皇后控制的各個部門來找雲初的麻煩了,將單純的經濟糾紛擴大到政治糾紛。

雲初能正確一次,還能一直正確?

那些部門的人錯一,錯三,難道還能一直都有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魂穿胡亥,被始皇偷聽心聲

書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