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洛陽死城

洛陽城比懷玉想象中差太多了。

這曾是楊廣集全國之力營造的東都,一度是天下最繁華的中心。可隋亂以來,洛陽卻也成為四戰之地,戰爭沒停過。

瓦崗李密長期攻打洛陽,後來王世充率援軍入洛,雙方更是長期鏖戰僵持,兩敗俱傷。

李世民兩攻洛陽,尤其是武德四年那次,從武德三年的七月,圍到武德四年的四月,圍城長達九個月,據說老百姓把城裡的草根樹葉都吃完了,用浮泥和著米屑做餅充飢,食後皆病,滿街死屍。

原本遷入宮城三萬家,最後不足三千家,公卿之家,也紛紛餓死。

當時一匹絹僅能換三升粟,尤其缺鹽,十匹布才能換一升鹽,到後面,鬥米三萬錢,金銀財寶、服飾珍玩反如草芥,黃金只能換到等重的糧。

最終糧盡不得不出降。

李世民不是李密,當初王世充跟李密大戰,洛陽城也糧食緊缺,王世充提出跟李密做交易,用金銀錢帛換糧食,李密居然答應了,真拿糧食換錢帛,讓王世充喘過氣來。

李世民的洛陽之戰,絕對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一個經典,一邊圍洛陽城,一邊虎牢關戰竇建德援兵,甚至打出以五千破十萬的奇蹟團戰。

李密在隋末的時候挺有名氣,當年還是楊玄感的軍師,楊玄感兵敗,他還說是楊玄感不用他上策,可等他成了瓦崗之主,中原盟主的時候,打洛陽城卻是久攻不下也要死磕到底,最後反被王世充給滅了。

李世民根本不和王世充在洛陽城這樣的堅城下打消耗戰,直接兵分五路,先把洛陽外圍的王世充諸州地盤兵馬掃清,最後留下洛陽一座孤城。

王世充雖早有準備,提前在洛陽城儲備了許多錢糧器械,還加固了城防,又派親信大將坐鎮虎牢、懷州等據點,打算用對付李密一樣的辦法對付李世民,甚至他還佔據大半李密舊地,又與河北竇建德結成同盟,認為勝算很大。

可誰知李世民用兵更老辣,僅用四個月時間,五路大軍將王世充外圍全都拿下,王世充在洛陽城裡,又不敢出兵救援,他出來就要被打,不出來就只能看著一個個被滅。

雖然竇建德傾國來援,可在虎牢關十萬夏軍,卻仍被李世民一戰而潰,連竇建德自己都成了俘虜。

王世充聯絡的突厥雖然也趁機南下,要攪和中原,但最終處羅可汗半途病死,頡利繼位立即撤兵,一心穩固汗位。

孤立無援的王世充,最終守到糧盡,只能投降。

從東都,到如今的洛州。

洛陽城級別降低了許多。

而且根本沒有恢復元氣,洛陽城中曾經最恢宏的紫微宮,也早被李世民入城後拆除了。

宮梁殿柱,金磚琉璃瓦,都已不復存在。

李世民進洛陽後,便奉旨把洛陽城拆了,拆下來的那些樑柱磚瓦,都讓百姓隨意取用,拿去修自家房屋了。

原來宮殿的位置,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留有一點基座,曾經的御苑宮池,如今也成了菜園糧田甚至是野池塘。

其實從唐軍入洛,到現在也才七八年而已。

洛陽人口比起大業興盛時,不足十之一。

曾經的洛陽諸市,比長安東西兩市還要興盛幾分,可現在也不值一提。

洛州還不如東面的鄭州、滎陽兩城熱鬧,那邊依託大運河,藉著漕運之利,反而工商大興。

反是洛陽這座曾經東都,可能因為地位敏感,使的發展陷入停滯,越來越破敗蕭瑟。

今年初,武懷玉曾提出要重點經營洛陽為關東中心,大力發展工商經濟的建議,甚至提議洛陽設立國子監、太醫院等的分校,以後選人也一半到洛陽侯選,朝廷的少府監下的一些官營手工作坊,也設到洛陽,促進振興。

皇帝后來也提出想重修洛陽宮,以後皇帝每年也到洛陽去住一段時間,但這些建議都被眾多大臣反對。

尤其是魏徵,覺得當年楊廣營建東都修洛陽宮,那花費了多少民脂民膏啊,幾年前才把他們給拆掉了,現在又要來修,這得耗費多少錢糧和役使多少百姓民夫?

戴胄也說國家承擔不起。

甚至如竇軌還說現在洛陽、滎陽等地民風不古,好賈爭商,一味謀利,朝廷應當打擊這種行為。

這事情就這樣擱置下來。

不過親眼看到洛陽現在這樣子,確實讓人覺得挺可惜的。

很難想象十來年前,這裡是如何的興盛場面。

楊恭仁做為前宰相,出鎮洛陽為都督,他是接替屈突通的,這兩人也算是名臣,但在治理洛陽的時候,他們的主要政策都是恢復本業。

也就是讓老百姓安心務農、男耕女織。

兩人都是積極勸桑課農,對於百姓從事工商,認為是遊手好閒,要求里正、戶長把這些人上報州縣,直接處以懲罰。

在這兩任長官的治理下,洛陽這樣的國家商業大都市,正在迅速的變成一個農業州。

巨大的洛陽城裡許多里坊,比長安城南的鬼坊還要誇張,大半個洛陽城區都成了糧田菜地果園等。

楊恭仁還在跟懷玉介紹著洛陽的變化,又恢復了多少人口,增加了多少糧食產量等等,懷玉聽的心裡直嘆氣。

戰後恢復民生,這很有必要,以糧為先,也確實是安定的基礎,但從武德四年滅鄭,到如今貞觀二年,這都八年了,還越搞越回去了。

無農不穩,但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沒有農業,社會就不穩定;沒有工業,國家就不富足;沒有商業,人民的經濟生活就不活躍。指社會上離開哪個行業都不行。

一味的強調農業,而打壓工商,這種做法,尤其是在洛陽,這是不對的,有嚴重的問題。

這也使的許多工匠、商人甚至是百姓,都從洛陽跑到了滎陽、鄭州,那邊自發的形成了還不錯的運河集市,有大量工坊。

可現在竇軌卻說這些人是懈怠懶惰的人,貪圖安逸、厭惡勞動,不勤於農耕,要打擊懲罰。

經過一個坊門口,前面枷著一大排的人。

“這些人犯了何事?”

楊恭仁招手,叫來幾個站在旁邊的不良人詢問,“跟武少保說下這些人所犯何事?”

不良人見這年輕人居然就是帝心武少保,趕緊恭敬的行禮,然後一一介紹。

“這人叫康虔毛,倒賣糧食。”

“這個趙明禮,倒賣舊衣廢物。”

“這個鄒義,他私釀酒販賣。”

······

這一群被枷的頭都抬不起來的人,其實都是些小商小販,那個康虔毛,是個粟特胡,祖上好幾代前就移居洛陽,一直做生意,經歷過隋亂破產,如今做點小買賣,其實就是下鄉從農民手裡收糧,然後再加工成米麵再出售賺點辛苦錢,雖然也會幹掉新糧裡摻陳米的事。

那個趙明禮,就是個收破爛的,收各種別人不要的破爛舊物,經過整理歸類,或是翻新什麼的,再挑擔子走街串巷的賣掉,賺點辛苦錢。

其它的什麼釀酒釀醋,什麼做器等等,

都是些從事工商的工匠或商人,但被洛州都督府認為是遊手好閒,不務本業,甚至是違法犯罪等。

見一個抓一個,從嚴懲治。

連在洛陽城裡擺個攤子,都會被不良人捉起來,不僅要罰錢,還要戴枷示眾,重點還要處徒刑勞改。

跟楊恭仁到了都督府內。

武懷玉忍不住直接跟楊恭仁提起自己的意見,“楊公,洛陽戰後八年了,依然十分凋敝啊,”

“我覺得適當的放寬一些,讓百姓能夠多點謀生手段,增加些收入,提高點生活條件,總是好的。”

楊恭仁卻認為,正因為洛陽城現狀不好,所以越發需要好好管理引導,得讓大家恢復本業,這樣才能安居樂業。

“無農不穩,可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啊,也不可能全都種地,百姓除了穿衣吃飯,也還需要各種手工商品的,”

楊恭仁卻說無商不奸。

無商不奸也不全錯,可不能因此就不讓人經商,就如那個趙明禮,他收破爛舊物,再整理翻新等出售,這又沒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或是拿舊充新,百姓用舊物的價格買需要的商品,這也是各取所需。

至於說有人釀私酒,或是說有的人偷偷的造銅器鐵器,還有鑄私錢的,有違法的該管,但不能一味禁止,得引導。

就比如現在洛陽,楊恭仁居然對放貸、抵押這些也嚴厲打擊,搞的工商更蕭條了,死氣沉沉一片,堂堂東都洛陽,現在居然半座城是農田菜地,城裡毫無都市景象。

跟長安那邊正到處拆坊牆建街市大興工商比起來,這裡彷彿是閉塞的偏遠邊疆,還沒吹到這股風。

洛陽有良好的條件,得天獨厚,好好管理,是很容易恢復發展起來的。

可在楊恭仁、屈突通他們的手裡,真的被摁的死死的,人都要跑光了。

沒能說服楊恭仁的武懷玉,當晚便給長安天子寫了一封長長的密奏,詳細說明了他這一路東來路上發現的各種情況,尤其是洛陽現在死氣沉沉的這種現狀。

他建議皇帝換一個人來洛陽做都督,換個能跟的上朝廷形勢,有領悟聖人想法的大臣來。

再讓楊恭仁都督下去,洛陽真成死城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庶民本紀

雙子星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