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師們會心而笑,不等袁權說話,便紛紛散去。

“看來他們已經認可你了.”

袁權眼神輕柔,嘴角帶笑。

“是麼?”

黃猗笑道:“這可比登龍門難多了.”

袁權擺擺手,示意隨從收拾場地,引著黃猗出了印坊。

“這次要待幾天?”

“可能要住一陣子。

我先來和你通個氣,待會兒去見程公.”

袁權轉頭看著黃猗,臉上笑容漸淡。

“要開戰麼?”

“有備無患.”

袁權若有所思,沒有再問。

引著黃猗進了門,命人取水來,讓黃猗洗漱,又取來乾淨的衣服,讓黃猗換上。

趁這個機會,黃猗將來意說了一遍。

邸報已經到了袁權手中,他解釋起來也就輕鬆多了。

袁權靜靜地聽完,一聲嘆聲。

“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撫軍大將軍入朝無望,這戰場立功之心更熾,怕是難以避免。

一旦開戰,這剛剛恢復的形勢只怕又會毀於一旦.”

“所以要盡力避免.”

黃猗換好衣服,坐在一旁,又道:“長安論講在即,他應該不會主動挑事。

天子以賈文和出任太尉,或許便有鎮制他的心思。

依我看,天子也不想動武.”

袁權點點頭,轉身又取來一套《說文解字》。

“見程公之前,先去見毛孝先(毛玠),將這套書送給他。

他為人清廉公正,我也不好主動送,怕他避嫌。

你就說是方便他讀古籍吧,他對汲縣出的那些簡牘很上心,據他夫人說,經常讀到深夜.”

黃猗眨眨眼睛,想了想,點頭答應。

兩人說了一會兒閒話,黃猗拿起書,出了門。

——毛玠是陳留人,在睢陽沒有住宅,就在太守府旁租了一個只有一進的小院。

小院不大,但收拾得很乾淨。

黃猗進門的時候,毛玠正在院中散步,東廚傳出洗碗的聲音,毛玠的夫人正與一個婢女說著什麼,好像是說剩飯不能倒了,留到明天早上煮粥什麼的。

黃猗在門口站住,伸手敲了敲門。

毛玠抬頭,一邊眯著眼睛打量黃猗,一邊走了過來。

直到黃猗面前五步,才認出是誰。

“黃子美?”

黃猗走了過去,拱手行禮。

“這才數月不見,就不認識我了?”

毛玠苦笑著擺擺手。

“最近讀書較多,傷了目力,十步之外就分不清人臉了。

你不是在洛陽麼,怎麼突然來了睢陽,莫非出了什麼事?”

“天下太平,能有什麼事?”

黃猗舉起手中的書。

“聽說足下最近在研究古籍,我來助你一臂之力.”

毛玠接過,看了一眼,隨即說道:“這是尊夫人的意思?”

“是的,她本來想親自送來,又怕你不收,所以才讓我走一趟。

我赳赳武夫,又在軍中久了,脾氣不太好。

你要是駁了我的面子,可別怪我翻臉不認人.”

毛玠哭笑不得,忍不住笑罵道:“你倒是越來越像一個人,連送禮都送得這麼蠻橫。

罷了,我也正好需要這部書,就厚顏收下,將來有機會再還人情吧.”

“哈哈,這才對嘛。

對了,孝先如此用功,是想去長安論講嗎?”

毛玠臉上笑容一淡,搖頭不語。

他引著黃猗到堂上就坐,他的妻子聽到聲音,奉上茶來,有些不安的問黃猗有沒有吃晚飯。

黃猗擺擺手,表示自己待會兒還要去見太守程昱,不用這麼費事。

“這麼急?”

毛玠問道。

“倒也不算急,只是擔心程公事多,明天未必還能見到他.”

黃猗說著,從懷中掏出邸報,送到毛玠面前。

毛玠不敢怠慢,命妻子掌燈,湊近細看。

他越看,眉頭皺得越緊,臉色也變得越來越凝重。

看完邸報,毛玠撫著頜下修剪得整齊的鬍鬚,一聲嘆息。

“我今天算是明白何子當年的無奈了。

儒門同室操戈,不死不休。

今文、古文之爭尚未分勝負,孔孟之間又鬥了起來.”

黃猗倒是不以為然。

“學術之爭,不足為懼。

若是有人借學術之爭生亂,那才是麻煩。

孝先兄,你是陳留人,陳留的情況你也清楚。

當此動亂之機,你可不能坐視不問.”

毛玠眼神一閃,盯著黃猗打量了良久。

“我怎麼問?”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毛玠一時疑惑,不解地看著黃猗。

黃猗笑笑,解釋了一下。

眼下最有可能導致衝突的就是對度田的態度。

陳留大族多,反對度田的人也很多。

如果讓他們聚在一起,難免生事。

黃猗希望毛玠能夠出面,邀請最有影響力的幾個人去長安,參加論講。

有意見,可以公開發表,與天下賢良爭個高下,甚至可以與天子當面對質,何必在陳留一郡攪風搞雨?真要惹出事來,你以為駐紮在洛陽的大軍會作壁上觀?韓遂就等著機會出兵呢。

黃猗沒有和毛玠講太多道理。

他開門見山的表示,我奉韓遂之命趕到睢陽來,就是要協助程昱穩定梁國,甚至可以說得更直接一點,我就是來接管兵權的。

如果兗州亂了,出兵平叛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所以,你最好配合我,要吵去長安吵,不要窩裡橫。

面對毫不掩飾殺氣的黃猗,毛玠很生氣。

如果不是舊交,他會直接將黃猗趕出去,根本不給黃猗說話的機會。

但他也清楚,黃猗說得這麼直接,是不希望他產生誤判,以為朝廷不敢動武,韓遂不敢動武。

要說有人不想兗州生亂,黃猗無疑是其中之一。

否則他根本不需要這麼費口舌。

“去長安就有用嗎?”

毛玠低下了頭,摩挲著案上的《說文解字》,考慮自己是不是要放棄仕途,專心研究學問。

“不知道,但我覺得你就說出去走走,而不是躲進書齋.”

黃猗放緩了語氣,懇切地說道:“孝先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這是我的切身體會。

也許你不贊成度田,不贊成朝廷的很多想法,但朝廷有心行王道,這是毋庸置疑的。

與其在書齋里長籲短嘆,不如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或許你的想法會有大不同.”

毛玠的妻子走上堂來,在毛玠身邊坐定,輕聲說道:“夫君,妾以為君侯所言有理。

你去長安看一看,瞭解天子的想法,然後再決定是否贊同也不遲。

道聽途說,難免有所訛誤,萬一天子所行並非如此呢?”

毛玠轉頭看妻子,想了想,有些勉強地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走一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皇帝跪了:你管這叫村子?

會員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