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和袁權說了一會兒話,得知是家人團聚,便沒有再說什麼,約了時間再見,便告辭了。

袁權還座。

過了一會兒,卞夫人走了出來,送了兩個菜,一壺酒。

菜是卞夫人送的,酒是甄宓送的,中山冬釀。

除了特殊節日,或者慶功,行在的尚食不供應酒。

這酒是甄宓的私人物品,存在這裡的。

袁術一聽,立刻來了精神,開啟酒壺,倒了一杯,送到鼻端嗅了嗅,又搖了搖酒杯,眯著眼睛看了一眼。

“正宗的中山冬釀.”

他很有把握的說道:“至少窖藏了二十年.”

卞夫人笑了,挑起大拇指。

“還是袁君識酒,她說是家藏的三十年冬釀,湯官丞還不信,說她言過其實.”

袁術嘿嘿一笑。

“這酒一壺幾金?”

“幾金?”

卞夫人微怔。

“這麼貴麼?”

“那當然,正宗的中山冬釀,十年窖藏的就能賣到三金一斗,二十年窖藏的十金一斗.”

卞夫人臉色變了幾變。

“她原本沒說價錢。

前兩天我借了兩壺,問她價錢,她說是千錢一壺.”

袁術哈哈一笑。

“千錢一壺?這壺雖然不大,至少也有三升,就算是十年窖藏,也要一萬錢左右,更別說三十年窖藏。

你有多少?全賣給我吧.”

袁權提醒道:“阿翁,別開玩笑。

這是甄宓寄存在這裡,準備宴請重要客人的.”

袁術擺擺手,笑道:“我就是開個玩笑.”

他拿起酒壺,給黃猗倒了一杯,然後將酒壺緊緊地抱在懷裡。

“三十年冬釀,我一直聽說有,但從來沒見過,今天算是開了眼了。

子美,你還有事,嚐嚐就行了,別貪杯.”

黃猗啞然失笑,端起酒杯,聞了聞,點頭贊同。

“的確是好酒,醇厚而凜冽,就算賣到百金一斗也不過份.”

袁權白了他一眼。

“是不是又想起你那醉生夢死的名士生活了?”

黃猗微微一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袁術見袁權臉色不好,不敢再賣弄,眯著眼,有滋有味的品著酒,自得其樂。

卞夫人也有些尷尬,拱手再拜,退了回去。

袁權與袁衡交換了一個眼神,有些無奈。

不知不覺,她們就欠了甄宓一個人情。

誰會想到一壺酒居然這麼貴?就算袁氏四世三公,她們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也沒想到有這麼貴的酒。

現在開都開了,袁術又一副不放手的模樣,想拒絕都沒法拒絕。

——第二天一早,袁權沒等甄宓按照約定來拜訪,主動回訪甄宓。

甄宓剛吃過早飯,正準備出門,得知袁權來了,頗有些意外,連忙親自迎了出來。

“姊姊這是為何?”

袁權笑笑,命人將帶來的禮物送過來,撫著甄宓的手說道:“昨天蒙賜佳釀,感激不盡,一點小心意,還望不要推辭.”

甄宓笑了。

“原來姊姊是為這事來的啊,真是太客氣了。

一壺酒而已……”袁權抬起手指,輕掩在甄宓唇上,淺笑道:“我不懂酒,但家父卻是有名的酒徒。

三十年中山冬釀有價無市,可是他親自說的。

妹妹你是不知道,你昨天這壺酒,是他這十年來最喜歡的禮物.”

甄宓眉頭輕聳,隨即笑了起來。

她一邊將袁權讓到堂上,一邊說道:“姊姊言重了。

三十年的中山冬釀的確不多,卻也沒這麼珍貴。

之所以有價無市,只是因為我全部帶到這兒來了。

這些東西吧,就是這麼回事,多了就不值錢。

幾年前,冀州還太平的時候,三十年的中山冬釀也不過一金一斗,十年二十的更便宜。

等天子平定冀州,糧食不再緊張,酒價自然會降.”

袁權大感意外,便多問了幾句。

甄宓解釋說,中山冬釀雖是名酒,畢竟出自偏僻之地,產量也大,價格遠不如中原名酒。

這幾年連年戰爭,糧食減產,酒價才開始飈升。

物以稀為貴。

普通的酒漲價了,十年窖藏、二十年窖藏的也跟著猛漲得,至於三十年窖藏的,原本量就不多,被她收刮一空後,更是成了傳說。

“真要那麼貴,我也不敢寄存在尚食啊。

要是被天子知道了,豈不是鼓勵奢靡之風?”

袁權聽了,這才有些釋然。

“不經戰亂之苦,不知太平難得。

希望冀州、益州能儘快恢復太平,重現安樂.”

“是啊,不過燕趙之人剛烈,質樸少文。

我奉天子詔書,建書坊,啟蒙百姓,還要請姊姊多多指點.”

見甄宓提到了正事,袁權順勢與她討論起了開設書坊、教化百姓的重點。

這些事,他們夫妻已經走過一遍,積累了不少經驗,指點甄宓並不難。

甄宓雖然在河東書坊做過半年,深得唐夫人欣賞,但作為第一個書坊,河東書坊從來不缺業務,走的也是精品路線,重點卻不是教化百姓,在這方面沒什麼經驗。

甄宓遇到問題之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袁權。

袁權與甄宓討論了一番後,提醒甄宓說道:“建書坊,刻版、印書固然是重點,但真正的難點卻是印什麼樣的書。

五經之類的固然不是普通百姓能學的,諸子書也不是急務。

當務之急,是要印些識字書,讓他們能看懂朝廷的文書,知道朝廷是為他們好,不要被人矇蔽了,反倒助紂為虐.”

甄宓連連點頭。

“那姊姊推薦幾部字書吧?”

袁權想了想。

“就算給了你字書,你也來不及刻版。

不如這樣吧,我讓人將剛剛刻好的版給你送一套來,你先用著,再安排人刻新版。

一套版,省著點用,印個兩千套是沒什麼問題的,供應附近三四個縣總是夠了.”

甄宓歡喜不禁,連連稱謝。

袁權又提醒道:“各地民風不同,生活習性也各異。

除了字書,最受百姓歡迎的就是農書。

這需要本地人才編得出來,外地人幫不上忙。

你若想做得好,還是要找幾個本地的讀書人,幫你編一部適合本地人的農書,讓百姓能夠按圖索驥,立竿見影地受益.”

袁權說道,突然眼睛一亮,拍手笑道:“說來也巧,我昨天剛聽我妹妹說,這兩天有一個河間的叫卑湛讀書人要來見駕。

你若是有心,不妨問問他.”

甄宓喜不自勝,咯咯笑道:“看來找姊姊幫忙是對了。

若不是姊姊指點,我不知道要亂到什麼時候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撿到少年的秦始皇陛下

夢夜雨未眠